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科幻未來 從整合運動開始解放泰拉 第一百一十六幕:卡拉城(4)

《從整合運動開始解放泰拉》第一百一十六幕:卡拉城(4)

今天的教堂很是有些冷清,右邊的角落里坐著一個低頭默禱的老太太,左邊的角落則是一個謝頂的中年男子,他敷衍地翻閱著一本《啟示錄》,顯得有些心不在焉,時不時抬頭往告解室的方向看。

冬青獨自坐在冰涼的長凳上,雙手抱拳,輕輕抵住額頭,像一個虔誠的信徒那樣祈禱。

巨大的玻璃彩窗映下迷離的彩,披掛在圣子的難雕像上。十字架上的圣子閉著眼睛,低垂著頭,沉默不語。

這尊圣像就立在他的正前方。可以想見,雕塑者的水平很高,那半落的衫和舒展的都刻畫得很寫實,若不是大理石那純白的澤,簡直如同真人。

這是冬青來到卡拉城的第三天。

每天下午他都會到教堂里來坐一陣,這是他和西德的約定,算是日常的簽到打卡。來都來了,順便祈禱一下再走。這也是為了維持“尼古拉”的人設,西德修士的侄子是個虔誠的信徒,很合理對吧?

當然,祈禱只是裝個樣子。冬青每次低頭默禱的時候其實都是在整理思路、匯總當天收集到的報,西德要是知道估計得氣死。不過嚴格來講,圣子大哥要是真能知道冬青在想什麼的話,估計也會支持他。就相當于冬青每天跟祂匯報革命進度,四舍五也算祈禱了。

“謝謝您,西德修士,我現在覺好多了。”

Advertisement

“這只是分之事,您不用過于憂慮。只要時時心向主,您一定會得到圣主的庇佑。”

吱呀一聲,告解室的門被推開,一位著華麗的著眼睛從里面走了出來。那個謝頂男子見了,算是松了一口氣,立刻丟下《啟示錄》迎了上去。

“怎麼這麼久?不是說了要抓時間嘛。”

謝頂男子的語氣中帶了些許責備。

“急什麼?急什麼?”

那位士不滿地輕推了他一把,

“又不差這一會……急匆匆地就要搬家,又不肯說實,你說,這我怎麼安心?”

謝頂男子好說歹說,總算讓懷里的士暫時停止了抱怨。教堂的外面停著幾輛馬車,已經等了許久了。除了一輛客運的之外,都是貨運的板車,滿滿當當地裝了幾大車家伙什,上面蓋了帆布,看不出是什麼。

謝頂男子往圣像下面的捐款箱里隨便塞了把錢,同西德行禮告別。然后他戴上帽子,急匆匆地拉著那位士離開。

此時冬青剛剛結束他的祈禱,不經意間與回首的謝頂男子目。在冬青看來,這個謝頂男子非常陌生,也就沒有多想。

而謝頂男子一開始也沒有多想,轉頭就走了。等他坐上馬車座椅,車向前滾的時候才約有些回過味來。

“夫人,剛才那個年輕人你認識嗎?”

“認識啊,那是尼古拉先生,西德修士的侄子。”

Advertisement

“我怎麼不記得西德修士有個侄子?”

“害,你一年到頭才去過幾次教堂?尼古拉先生原來一直在西德修士的老家,是這幾天才過來的。哎呀,走的時候太急,忘記和他打招呼了。”

“你和他很?”

謝頂男子的臉有些不善。

“怎麼?你吃醋啦?”

對面的士白了他一眼,

“別傻了,葉菲姆,我昨天才認識他。我去禱告的時候看見他在教堂里幫忙,就隨便和他聊了幾句。不過你別說,他很懂禮貌,還會聊天,比某人可有趣多了。”

“你……”

“好啦,好啦。我開玩笑的,把他留給年輕的姑娘吧。不過你怎麼會提到他,難道你也認識他?”

士奇怪地看了他一眼。

“不……只是我看錯了。”

謝頂男子慢慢地搖了搖頭,像是在努力說服自己。

的頭發、黑的眼睛、黎博利人……巧合。

“好了,好了。不要多想了,你不是一直嫌棄卡拉城死氣沉沉的嘛,這次可以氣了。”

他勉強出幾分笑容,把馬車的窗簾用力拉上。卡拉城的景被這張簾子遮住,無論如何,都與他無關了。

“您等會又回旅館住?”

西德站在梯子下面,對冬青說道。

“是的……請再幫我洗一下抹布。”

正在著玻璃窗的冬青點了點頭,把用完的抹布很沒素質地隨手丟下去。

Advertisement

“飛來橫禍”、腦袋上頂著臟抹布的西德修士惡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老老實實地走到旁邊去換抹布。

冬青知道西德想勸他住教堂里。他這幾天一直在旅館住著,開銷不小,西德此意應該只是想替他省錢。但教堂里人多眼雜,又一直在西德眼皮子底下,不方便冬青晚上出去調查,也不好藏東西……萬一出了事容易牽連到西德。

雖然上每天都在懟他,但冬青對西德并無惡,能不牽連到他最好。至于強行制造危機、伙……那是梁山泊好漢的套路,冬青還干不出來。

錢倒不是問題,冬青這次出來前找塔拉拿了三十金盧布,足夠下層家庭用一年,而此次只計劃在卡拉城待一個月,完全夠他揮霍。不過,作為西德修士的侄子,“尼古拉”一直住在旅館也多有些奇怪,還是得找個正經住

冬青和剛才走的那位士才認識一天,聊得還算投機,幾番恰到好的吹捧就讓這位士心花怒放,幾乎把冬青引為知己。

這位士、或者說夫人還算熱心,一聽說冬青在找地方住,當即就給他推薦了一位想出租房子的朋友。據說那套房子位置良好、設施齊全,面積不大不小,正適合一兩個人住。

夫人的介紹里肯定多有些言過其實,不過冬青還是打算去看一看。

“烏別克街221號……艾瑪•瓦列里夫人……”

坐在雇來公用馬車上,冬青看著那位夫人給他留下的紙條。艾瑪•瓦列里……瓦列里是烏薩斯常見的普通姓氏,但艾瑪這個名字可不多見,聽起來像是高盧那邊的法。

“地方到了,先生。”

馬車夫的呼喚打斷了冬青的思路,他點了點頭,起下車,把車費付給辛勞的車夫,走向烏別克街221號的那座建筑。

這是一棟帶院子的三層洋樓,院子倒不算太大,里面擺著幾個致花架,頗有生活的意趣,不過上面的花朵大都因為缺水耷拉著,仿佛在枯死的邊緣,好像有一段時間未經照料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