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大唐掃把星 第1118章 這便是天下

《大唐掃把星》第1118章 這便是天下

看了阿弟一眼。

接手朝政以來,賈平安除去開始幾日在兵部蹲點之外,再無作。

“倭國的銀子送來的越來越多,銀幣也越來越多,許多人把銀幣收藏,而不是使用,特別是那些……豪族,權貴。”

李義府的語氣已經了那等肆無忌憚,他甚至說完後先看了賈平安一眼。

賈平安沒說話。

李義府卻越發的張了。

“如今市面上銀幣越發的了,有多那些人就能兌換多。”

李義府覺得這是個無解的問題。

竇德玄開口了,“銀山剛送到了一批銀子,隨時可以鑄幣。”

李義府看來研究過貨幣問題,“那些人家原先是用布匹、銅錢、以至於香料作爲錢財庫存。布匹會朽爛,銅錢太多,香料更不必說……銀幣能保存多年,最這些人家的歡迎。想讓他們不囤……難。”

李勣問道:“記得銀幣裡摻雜了不東西,每鑄造一枚銀幣戶部就有進項,那些人囤積銀幣自然虧損,爲何還願意?”

竇德玄說道:“是會虧損,可銀幣打造的頗爲,一直在升值中……”

我去!

銀幣的價值竟然超過了它的本價值!

衆人面凝重。

武后看去,就見賈平安面帶微笑,頗爲輕鬆,就問道:“趙國公以爲如何?”

李義府笑道:“趙國公看似竹啊!”

怪氣的賤狗奴!

許敬宗準備開噴。

“當然。”賈平安說道:“這只是小事罷了,可李相看來卻頗爲不解?”

李義府微笑道:“老夫是頗爲不解,難道趙國公知曉?”

別說是那些豪族權貴,李義府家裡都囤積了大量的銀幣,就等著傳給子孫。

Advertisement

他一邊是裁判員,一邊是運員,對兩邊的心態的極準。這等局面他想了許久,就是想不到解決之道。

賈平安最近懶散到了極點,突然聽聞此事竟然就說是小事……

呵呵!

你可以當著皇后吹噓,但老夫在此,就等著駁斥,一雪前恥!

他下意識的臉頰,那裡依舊作痛。

李義府的眸中多了狠,“還請趙國公指點。”

“我確實能指點你一番。”

指點本是客套話,可賈平安卻坐實了自己指點李義府的姿態。

李義府的眼珠子微紅。

李勣微嘆,知曉李義府定然會把賈平安說的每句話都掰碎了去琢磨,一旦被他尋到,攻擊頃刻而至。

皇后掌權,阿弟當朝丟人。

賈平安說道:“錢幣爲何能值錢?最早的時候先輩們篳路藍縷,他們易是以,你拿一隻來換我的一個陶罐,你用一個陶罐來換一袋子糧食,這是最早的貿易形式。”

咦!

武后微微點頭,覺得這話讓人耳目一新。

李義府卻微微一笑,心想你扯再遠也無用,最終還是要回到大唐銀幣目前的困境上。

“隨後便出現了錢幣,最早是貝幣,接著出現了銅幣……”

一個皇后加六個宰相在聽賈平安普及錢幣歷史,竟然聽的頗爲出神。

“錢幣爲何能買貨?這便說到了價值。最早的以便是價值的現,一個陶罐和一隻在當時的人們眼中是等值的,所以能換。有人會問,爲何金銀銅能值錢?能購買貨?因爲金銀銅稀。”

賈平安侃侃而談,“金銀銅有個特點,那就是能長久保存。稀的金銀銅還容易保存,這便是天然的貨幣。”

Advertisement

李義府突然打斷了他的話,“你說這些何意?”

你扯一堆沒用的幹啥?

賈平安說道:“我不說這些,你可懂?”

李義府被梗著了。

他想說老夫懂,但他知曉賈平安的尿,一旦自己真說懂,賈平安就會用一連串問題來收拾他。

許敬宗看了他一眼,那幸災樂禍都不加掩飾。

李勣老了,真的不大管事了。

剩下五個宰相心思各異,立場倒是還算堅定。

立場是一回事,但出現問題後往往各執一詞,讓武懷念著宰相全是忠犬的時候。

賈平安說道:“貨幣必然需要背書,金銀銅是自然在背書,用稀和珍貴,以及堅固耐用來背書,於是天下人都認同了三者的價值。”

這話闢。

連劉仁軌都頻頻頷首贊同。

“銅錢作爲貨幣出現……一錢本的價值果真價值一錢的貨嗎?我以爲不一定,許多時候貨的價值超過了這一錢。”

賈平安看著宰相們,“大家都知曉用貨換這一塊銅虧了,可爲何還願意換?因爲這是信用!”

衆人一怔。

“信用?”

竇德玄覺得某些觀點在快速閃

“對,信用。”賈平安說道:“這裡就要牽涉到許多領域的學識,譬如說錢幣發行的數量和經濟規模的對等。若是你銅幣發行過多,就會出現價上漲。而此刻銅幣的信用就會下跌……”

竇德玄點頭,“是了,若是銀幣滿大街都是,自然會價值下跌,本來一枚銀幣能買的貨,如今要兩枚銀幣,這便是價上漲。”

這是通貨膨脹。

“所以錢幣發行數目和信用息息相關。”

後世濫發貨幣的後果誰都知曉,最終造通貨膨脹。

Advertisement

但大唐不存在通貨膨脹,反而因爲貨幣供應量太,造的局面。

“說的好。”武后都聽懂了。

“如何維繫信用?這個問題很複雜,涉及到了方方面面,而最基本的兩點,其一,國家強盛,經濟,也就是商業發達,這是貨幣投放的池子,池子越大,貨幣就能投放的越多。”

平安果然越發的了。

武后欣的看著阿弟。

“當世最大的池子就在大唐,這是基礎。”賈平安必須要給君臣上這麼一課,否則貨幣政策一旦來,弄不好就會造民生經濟崩潰的局面。

“其二就是朝中的貨幣謀略。”賈平安衝著竇德玄微微頷首,示意自己無意冒犯他的職權,“貨幣投放的時機和數目很講究,必須有規劃,不能一拍腦袋就砸。”

李義府有些不自在。

你在譏諷老夫不懂這個,只會拍腦袋嗎?

“說到這裡,諸位應當明白了信用就是錢幣的基。信用在,半文錢價值的銅就能以一文錢的價值投放市場。”

這個纔是貨幣的本質!

衆人有些恍然大悟的覺。

武后突然醒悟了,“如此,這半文錢便是朝中的利。若是再些呢?”

宰相們都目異彩,賈平安覺著這是貪婪。

“若是本價值再些也使得,但還得要與信用結合,其一國勢,其二朝中的貨幣謀略。但凡其中一個崩塌,貨幣也會跟著崩塌。”

後世都是紙幣,那張紙一文不值,可卻代表著國家信用。而國家信用的背後是國家的實力的現。強國的貨幣穩固,弱國的貨幣風雨飄搖,一陣微風吹過就會大

武后點頭,“而銀幣雖說本價值不足,但卻因爲大唐的信用而通行天下。這也是那些人家願意囤積銀幣的緣由。”

賈平安看了李義府一眼,“李相可明白了?”

李義府:“……”

“可如何解決?”李義府微笑問道。

“簡單!”

“簡單???”

“簡單!!!”

連武后都目含煞,準備回頭收拾他。

李義府笑的越發的輕鬆了。

你們這羣棒槌啊!

賈平安說道:“如今大唐國勢昌盛,朝中的貨幣謀略……說句不該的,貨幣缺,有多就投放多,堪稱是無需謀略。”

竇德玄惱火。

上次你小子才捲走了老夫一幅字,還來!

賈平安無聲說了一句:做夢!

竇德玄瞬間飆升。

賈平安擔心把老頭氣死了,趕說道:“爲何不能往銀幣裡再摻雜些東西呢?”

!!!

皇后和宰相們都愣住了。

???

還能這樣?

李義府的眼中微帶興,“趙國公此言老夫卻不贊同。若是再往銀幣裡摻雜雜,銀幣的價值便會更低,天下人不是傻子……爲何要用銀幣?一旦天下人拒收銀幣,此事誰能收場?”

賈平安笑了笑,“簡單。”

你還說簡單!

武后的眸中多了厲,讓邵鵬想到了皇后寢宮大門的門樑。

賈平安從容道:“爲何不能兌換呢?”

……

晚些皇后去了後宮。

“陛下今日如何?”

李治躺在榻上,“還好。”

說是還好,可看看那蒼白的臉,武就知曉皇帝的病依舊不容樂觀。

“今日提了銀幣之事,平安說……”

李治靜靜的聽著,雙眸不時閉上,出痛苦之

連續說了幾遍,李治這才接收了這個信息。

息了一下,“前面大氣磅礴,後面卻依舊是他的子,坑人!”

笑道:“平安可不坑自己人。”

李治笑道:“此事就這麼辦吧。”

……

“那一批銀子進了戶部,隨即進了工坊,說是準備鑄幣。”崔晨微笑道:“諸位,該準備了。”

盧順載笑道:“此事倒也簡單,朝中發出銀幣,收回貨,或是發放吏俸祿……咱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用貨去換了銀幣。”

王晟問道:“你等家中準備換多?”

盧順載說道:“銀幣,能長久囤積,自然是能換多就換多,來者不拒。”

崔晨說道:“咱們的家族存在多年,要的便是錢糧。糧食咱們不缺,缺的是可靠的錢財。如此正好。”

王晟說道:“不只是我等家族,天下的有錢人,豪族,商人,權貴,這些人都會囤積銀幣,這要多謝賈平安了。”

“爲何?”有人問道。

盧順載笑道:“賈平安當年一力主張越海攻伐倭國,這才帶來了銀山。可這些銀山開採出來的銀子,大多進了有錢人的家中,他費盡心力的折騰,最終卻是爲我等做嫁,豈不該謝他?”

“哈哈哈哈!”

……

銀幣出來了。

第一個使用的是宮中侍省。

一輛馬車出宮,到了西市去採買。

“這銀幣怎地黯了些?”

商人習慣的咬了一口。

侍說道:“從這一批開始,銀幣裡多了一銅。”

商人愕然,“這……這豈不是更虧了?”

侍不耐煩的道:“要不要?不要咱換一家去買。”

另一個侍說道:“這錢朝中認賬,戶部說了,以十年爲期,十年後可去兌換銀子或是銅錢。”

商人一聽就喜道:“果真?文書可有?”

文書已經在東西市和平康坊的大門外著了。

“朝中不坑人!”

那些商人和顧客都在,一個小吏在聲嘶力竭的喊著。

城門,包括各坊門都張著告示,坊正帶著人在宣傳。

“爲何加一銅?皆因有人喜歡囤積銀幣,戶部好不容易弄了銀子來鑄幣,可那些有錢人,那些豪族家族,他們把市面上的銀幣一掃而空,藏在了自家的地窖裡,可我們呢?”

姜融憤怒的道:“我們依舊還得用布匹去買東西,我們依舊還得囤積布匹作爲儲蓄,誰願意?”

趙賢惠喊道:“布匹會慢慢朽爛變舊呢!到時候可不值錢了。本來家裡放幾個銀幣就夠了,省事還不擔心,可那些賤狗奴卻吃幹抹淨,不給咱們活路!”

姜融點頭,“所以朝中此次加了一銅,不是想坑百姓,是想坑那些大量囤積銀幣的有錢人。”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