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普通人家能有幾枚銀幣就了不得了,隨時都能換掉。那些有錢人家中銀幣堆積如山,這下可熱鬧了。”
這個怪氣的話誰說的?
姜融瞅了一眼,看到一個年轉。
王換了個地方繼續說道:“這朝中還說了,以十年爲期,十年後這批銀幣就能兌換銀子和銅錢,隨便換。”
“那還擔心什麼?”
“就是,咱們家也就一枚銀幣,真要勢頭不對,我馬上就拿著銀幣去買了糧食,省事。”
百姓的反應很平靜,得知此次針對的是有錢人後,他們甚至在幸災樂禍。
……
“有錢人,權貴階層和百姓越來越遠,這便是階層,階層一旦對立,國家就危險了。”
賈平安在給太子上課。
“舅舅,何爲階層對立?”
李弘端坐著。
賈平安說道:“譬如說大唐的君臣是一個階層,他們的周圍圍繞著的是什麼?是權貴,是勳戚,是高。”
李弘點頭,“就是君臣階層。”
小子聰明!
賈平安欣的道:“另一個階層就是士族、豪族,再有就是農人、工匠、軍士……等等。咱們可以籠統的把他們分爲兩個階層,上等人和下等人。”
“階層對立,就是上等人盤剝下等人,上等人掌握決策,他們制定國家謀略,軍事經濟商業等等。”
李弘說道:“若是帝王爲百姓著想……”
“這只是其一,還得看其它勢力。”
李弘明白了,“帝王有時也不由己。”
“對。”賈平安說道:“當上等人在雲端只想著自己的利益,做出的決策只對上等人有好,甚至不斷盤剝下等人來滿足自己驕奢逸的日子時,下等人會如何?”
“下等人會忍耐,直至忍無可忍。”
李弘明白了,“如此上等人和下等人對立,隨後江山飄搖……這便是階層對立。”
“對。”
賈平安覺得自己是在給封建王朝下毒。
“你看看前漢,權貴驕奢逸,可錢財從哪來?從百姓的上一文一文的摳來。那些高大的樓閣從哪來?從百姓的汗中來……”
曾相林渾不自在,總覺得賈師傅的話不大對。
“爲了上等人用這些,百姓需要獻出自己的子作爲他們的奴僕,作爲他們發泄的工。還得被徵發去爲上等人建造樓閣,前隋是怎麼倒的?”
原來如此嗎?
李弘興的道:“煬帝不惜民力,頻繁徵發大批民夫去修建運河,去營造東都……不管他的作爲出發點好壞,僅僅不惜民力這一條就造了階級對立,隨後百姓忍無可忍,加之關隴門閥蠱,紛紛扯旗造反。”
這孩子明白了。
我教授出來的孩子!
賈平安突然低下頭。
大唐盛世要靠什麼?
要靠觀念的更新。
若是沒有他的教導,李弘再仁慈也是個傳統君王,他會按照傳統帝王的手法去統國家,隨後進歷史怪圈……大唐一步步的走向衰亡。
“舅舅!”
李弘發現賈平安一臉慨。
“沒事,有些上火了。”
賈平安說道:“世間沒有不滅的王朝,但我們能做的是什麼?儘量延續這個大唐盛世,讓這個盛世更久,更昌盛……這纔是我畢生追求的事業,我希這也能爲你畢生追求的目標。”
李弘起,拱手,“謹教!”
“趙國公。”
有侍來了,“竇相在戶部,請你一晤。”
竇德玄這是被口誅筆伐了吧?
等賈平安走後,曾相林突然說道:“殿下,奴婢覺著……奴婢覺著趙國公這番話,怎地有些離經叛道?”
李弘坐在那裡沉思,聞言說道:“你等所謂的離經叛道,那個經,那個道,不是天下,而是上等人。背離了上等人的利益便是離經叛道?這纔是舅舅所說的興亡怪圈。
世人以上等人的利益爲正統,踐踏百姓利益,這必然會導致階層對立。階層一旦對立,國家就離衰亡不遠了。不走出這個怪圈,談何長盛不衰?”
他手,曾相林等人趕噤聲。
李弘沉思良久,擡眸,眼神炯炯。
“王朝爲何都是剛開始興盛,接著衰亡?看看大唐,先帝在時制定國策兼顧百姓的利益,所以纔有了貞觀之治。到了阿耶時,依舊是顧及百姓,所以那些人才說什麼永徽之治……”
李弘覺得自己窺探到了王朝興亡的規律。
“可若是讓士族,讓門閥,讓那些豪族攫取了權力,加之帝王昏聵,他們會如何?他們制定決策時會以上等人的利益爲重,如此百姓必然損……天長日久民不聊生,階層自然對立,隨即烽煙四起。”
“這便是天下!”
年站在那裡,目中多了崇敬之。
“舅舅大才!”
……
求月票,晚安!
大明朝正德十二年冬,徐晉穿越到江西上饒縣一名窮困潦倒的儒童身上。這一年,明朝皇帝朱厚照正在邊鎮宣府遊玩。這一年,江西寧王朱宸濠正暗中運作準備謀反。這一年,家徒四壁的徐晉尋求出路,最終選擇考科舉,從縣試、府試、院試,再到鄉試,一路過關斬將,卻一步步捲入了寧王朱宸濠造反的漩渦……
李宇無意間獲得了穿越明末的能力,本來就想著把明朝的一些古董拿回來賣,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冇想到見到明末官吏腐敗,韃子入侵,民不聊生的慘狀,被迫亮起屠刀,守護河山。最終可謂是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
典默穿越到東漢末年,成為了典韋的親弟弟。為了入主曹營,典默一紙書信直接震驚曹操。曹操:無論如何也要找到寫信之人,此人必是我要找的天縱奇才!在大營開啟尋人模式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