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林似乎還想要勸說,卻被崔琰打斷,不願意繼續說這個話題了。
崔琰心中還是有一些疑慮。
不搞清楚這些疑慮,崔琰不會。
只要他不,那麼他依舊是那個『勤勉忠誠』的崔琰。
……
……
嘩啦啦。
刷啦啦。
風吹過樹梢,拉扯著樹葉的小手,輕聲的著樹葉說跟我走吧,我們一起做最好的朋友,我帶你去天涯海角,去看這個世界的寬廣,我們永遠不分離……
有的樹葉不為所,擺了風的糾纏。
但是有的樹葉信了風的話,毅然的斷絕了和父母的關聯,跟著風兒走了……
然後半道上就被風丟了下來。
樹葉出手,想要挽留風。
風卻拒絕了樹葉的手,只是捂著自己的臉,低聲泣著,你的讓我窒息,我需要自由。
風走了。
樹停了。
劉曄看著樹葉最終落到了地上,冷笑。
是風,還是樹?
是風的錯,是樹的錯,還是葉的錯?
劉曄捧著茶碗,慢慢的喝著茶,反正不管是誰的錯,都不會是他的錯。
劉曄年之時,也是敢做敢為的人。
他在十三歲的時候,就按母親命,斬殺了父親寵信的侍者,而後又坦然向父親請罪。
在他二十多歲時,天下大,揚州當地有鄭寶、張多、許乾等人擁兵自重。其中鄭寶想要挾持劉曄,劉曄就借著曹使者到來之機,設宴殺了鄭寶,持其首級恐嚇其部眾。
可是到了曹麾下之後,劉曄就沒有那麼『敢作敢為』了,甚至是有意的收斂自己的華……
因為他姓『劉』。
他是武帝劉秀之子阜陵王劉延的後代。
曹重他,但是不完全信任他。
天子也同樣如此。
他在這樣的局面之下,做好了,未必有功,做不好,必定有災。所以即便是他能做什麼,他都不會去做。
如果是事明確給他去做,那麼不管是天子的命令,還是曹的命令,他都會去做好來,但是他絕對不會主……
沒錯,不拒絕,不主,不負責。
山東吏在場之中,也並非全數都是貪腐之人,無能之輩,也有一部分人像是劉曄這樣的寧願作為或不作為,而不願意多做事的。
這個現象,並非特定於當下大漢,亦或是山東地區,而是在不同王朝,不同地區、不同的歷史階段都有所現。
在很多況下,吏可能因為擔心做錯事而承擔責任,選擇作為或不作為。特別是在那些對員的錯誤有嚴格懲罰的制中,員可能更傾向於避免任何可能引起爭議或責任的行。如果吏的努力和果沒有得到相應的認可和獎勵,他們可能就沒有力去多做事。在一些系中,晉升和獎勵可能更多地依賴於資歷、關係或其他非績效因素,這會削弱吏的積極。 (5,0);
除此之外,吏可能因為缺乏必要的資源和支持而選擇作為。沒有足夠的人力、財力或力支持,即使員有意願多做事,也可能因為現實的限制而無法實現。
就像是劉曄這樣,他年的時候是懷著報國的心思來的,投奔曹是因為曹當時表現出了願意迎天子,重建大漢榮的舉。
可是隨後呢?
就像是風兒帶著樹葉,在空中翩翩起舞的那一刻,是融合的,是合拍的。
可風最終依舊是風。
樹葉依舊還是樹葉。
天清清,雲淡淡。
乾燥的氣息讓劉曄難。
年輕的劉曄的那些理想,就像是被剝離了樹的葉子,無力的墜落。
『管家!』
劉曄忽然揚聲道。
門廊之,管事急到了近前,『郎君,何事?』
『去取酒來!』劉曄揮了揮袖子,『將這些茶撤了。換酒來!』
管事愣了一下,但是很快點頭應是,了僕從將茶等搬走。
看著僕從忙碌,在這一刻,劉曄似乎明白了為什麼郭嘉只喜歡喝酒,而不喜歡喝茶。
因為喝茶,越喝,人越清醒。
而他現在覺到了清醒的痛苦……
像劉曄這樣的人,在山東還有很多。
他知道如今荀彧正在搞一些事,他也知道崔琰為了一個風眼,但是這些和他又有什麼關聯呢?
他不想要理會,也不想要管,直至有了惡客登上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