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嫡謀 第434章 如何霸氣地滅掉敵人威風

《嫡謀》第434章 如何霸氣地滅掉敵人威風

雲文放拿過雲文廷手邊的酒壺喝了一口,沒有說話。

雲文廷知道他這是默認了,不由按了按眉心,沉默了下來。

兩人默默的坐了一會兒,雲文放突然開口道:“你最想要的是什麼?”雖然已經喝得不,雲文放問出來這句話的時候竟然出人意料的沉靜。

雲文廷沒有回答,雲文放也沒有再問第二遍。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當雲文放把自己喝得又要失去神志的時候,聽到有人在旁邊和著拍子低聲唱道:“三冬自北來,九夏未南迴,青溪雖鬱郁,白雪尚皚皚,晚吹低藂草,遙山落夕……”

雲文放想了好久纔想起來,這是嘉靖關附近的一首民謠,守過邊關的燕北軍人都會唱。他默默地聽了許久,最後都有些分不清唱這首曲子的是雲文廷還還是他自己在心裡唱和的聲音。

喝完了最後一滴酒之後,雲文放扯了扯角,低低地輕喃了一句什麼,不知道是他喝的太多了還是沒有說出聲來,誰也沒有聽清楚他說的是什麼,好像只是如往日裡的一聲嗤笑般。

天亮之後,雲文放跟雲文廷回了雲家。

這一次雲文放的父親請出了雲家的家法,將雲文放綁在雲家祠堂外頭的那條條凳上,打了個半死,雲文放上流出來的浸溼了行刑之人的鞋底,最後若不是雲家大爺雲文廷請了雲老太太去求,雲文放那一條命怕是就要代這裡了。

可是無論雲家如何懲罰雲文放,雲家大小姐雲秋晨的一隻耳朵也醫不好了,更別提兄妹兩人當著那麼多人的面,將雲家的臉面得一乾二淨的恥辱,是無論如何也彌補不回來了。

雲家忙著關起門來清理門戶,溫泉山莊的千金宴卻是還要繼續下去,儘管原本的東道主雲家已經沒有人留下來了。雲秋晨出事之後,雲家二小姐和雲家三小姐也都被接了回去,雲家這次把臉丟大了,實在沒有心再繼續留在溫泉山莊被人看熱鬧。

Advertisement

不過第二日的千金宴,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原本以爲不會出席的雲太妃卻是在王妃的攙扶下坐上了高臺,與老王妃兩人各據一方分庭抗禮。

雲太妃向來不湊這種熱鬧的,也不喜歡與老王妃出現在同一個場合,尤其是昨日還病了一場,現在瞧著臉有些蒼白。

不過儘管雲太妃臉上帶了病容,還是一樸素的穿著。與老王妃站在一的時候卻並不顯得卑微。相反,若是氣勢和氣質的話,老王妃未必比得上雲太妃。

雲太妃走到老王妃面前的時候微微點了點頭算是打過招呼,然後就走到自己的座位前坐下來了。

老王妃對雲太妃這一番作態十分看不慣,尤其是雲太妃當著這麼多人的面不給行禮讓很是難堪,怎麼說在分位上也高了雲太妃半階。

“果然不是一家人一進一家門,禮義廉恥幾個字怕是都不知道怎麼寫。”老王妃沉著臉諷刺道。

說這話的本意是雲秋晨和雲文放的事,昨天的事鬧得那麼大,老王妃也在溫泉山莊裡。自然是聽說了。這句話連帶著把雲太妃也罵了進去,指責們雲家人都不懂禮數。

雲太妃聞言卻是看了老王妃一眼:“您這是在說我嗎?”

老王妃冷哼一聲,意思不言而明。

不想雲太妃卻是點了點頭:“您指責得是,王爺他三天兩頭的不在府裡。沒有辦法去給您請安確實是不懂禮數,這是我沒有教好。”

老王妃聞言臉更加難看了。

明明說的是雲家,雲太妃卻是扯上了王爺,好像生怕別人不知道如今的燕北王是從肚子裡出來的。與纔是一家人一樣。

若是在普通人家,妾室即便是生了孩子也是要認嫡妻爲母的,可惜因爲燕北和朝廷之間的那一筆爛賬。嚴格地說起來雲太妃其實並不算妾室。

Advertisement

當年雲太妃與老燕北王三六聘齊全,若是沒有朝廷橫一槓,雲太妃纔是老燕北正正經經的嫡妻,所以朝廷當初爲了安蕭家,給雲太妃也封了誥命,也因此燕北王和王妃還是稱呼雲太妃爲母親,蕭靖西和蕭靖琳兄妹也稱呼雲太妃祖母。

所謂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雲太妃卻是逮著老王妃的傷往死裡踩,誰都知道王妃這輩子最大的不甘就是沒有生出個兒子來,導致了如今不尷不尬的局面。

老王妃與雲太妃兩人鬥法,王妃並不摻合,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招呼蕭靖琳和任瑤期過來,低聲吩咐們一些事

不過老王妃和雲太妃之間劍拔弩張的場景卻是落在了在場之人的眼裡。

原本還在對雲家幸災樂禍的人看到雲太妃出場了,與老王妃對峙也毫不落下風,心裡那點等著看笑話的心思便淡去了不們看到雲太妃在面對老王妃氣定神閒的姿態,再看了看同樣是出雲家的王妃,不由得想到,只要雲太妃和王妃還在,雲家就不至於真的倒下去。

雲太妃坐在上首,將臺下衆人的臉神態都看在眼裡,默不做聲地低頭喝了一口茶。

任瑤期雖然在聽王妃說話,卻也暗中留意了周圍的靜。似乎明白了雲太妃出現在這裡的原因。

雲太妃是爲了給雲家撐臉面來的,就連與老王妃的這一場明爭暗鬥都是爲了達到這個目的,老王妃被雲太妃給好好的利用了一把。

顯而易見,雲太妃這一招起到了不錯的效果,下面想要對雲家落進下石的人見到這場面不得不收斂起來,好好掂量掂量了。

雲太妃見好就收,與老王妃短兵相見勝出一籌之後就不再搭理了。

Advertisement

說起來雲太妃對雲家的比王妃對雲家的要深,雲家現任家主是雲太妃的嫡親兄長,王妃的父母早逝,雲家家主是伯父,終究是隔了一層。

今年的千金宴請來的評委與上一屆的差不多,依舊是由徐夫人歐氏領頭。們在老王妃,雲太妃和王妃落座之後也上來了。

王妃吩咐任瑤期道:“等會兒你與徐夫人們坐在一。”

任瑤期聞言有些不解。

王妃道:“你不必下場去與們比,今天你與歐先生一樣給們評分。”

任瑤期愣了愣,推辭道:“王妃,我年紀尚輕,怕是不能服衆。”

王妃聞言難得的板起了面孔低聲教育任瑤期道:“你記住,這裡是燕北。在自己家的地盤上誰若是敢不服氣,讓他們去與我們的燕北軍說道去!”

蕭靖琳在旁邊默默地補充:“孃的意思是,別人服不服是別人的事,實在要來礙眼就是純粹找揍的!”

頓了頓。蕭靖琳又加上一句,“這是爹說的,反正都是一個意思。”

任瑤期聞言有些忍俊不,之前那點力便不翼而飛了,點了點頭:“我知道了,王妃。”

王妃拍了拍的手,任瑤期起往徐夫人那邊去了,徐夫人正與其他幾位被請來做評委的夫人說話,見任瑤期過來了便指著自己邊的位置道:“來。坐這裡。”王妃之前肯定與徐夫人通過氣兒,因此見任瑤期過來也不意外。

任瑤期走到徐夫人邊坐下了,其他幾位夫人見狀也都很是友好地朝任瑤期笑了笑,並沒有誰給看。

倒是下面的人見任瑤期坐到了徐夫人們那裡很是驚訝。與左右竊竊私語了起來。老王妃和雲太妃也往這邊看了過來。

不過雲太妃看了一眼什麼話也沒有說就轉開了眼,老王妃對千金宴不怎麼在意,也沒有在這會兒多說什麼。

千金宴依舊是由徐夫人主持,將今日比試的細則詳細地解說一遍。其實燕北的閨秀們都清楚這些,徐夫人主要是對遠道而來的那十名閨秀解釋的。

任瑤期往下面隨意看了一眼,一眼就看到了坐在右邊首位的凝霜。凝霜昨日雖然被傻妞嚇得狠了。今日卻依舊是來了。一聲洋紅的襦羣,細緻的裝容讓看不出有什麼不適,倒是好強得很。

凝霜的視線似乎一直都在任瑤期上,所以任瑤期隨意這麼一看就正好對上了的目。任瑤期衝著禮貌地點了點頭,便又撇開了視線。

等徐夫人將規則都介紹完了,問這些千金小姐們還有沒有什麼要問的時候,有人道:“我們來的時候聽說千金宴上的先生們都是德才兼備令人敬仰長輩?”

說話的是朝廷的一位姓陸的小姐,的話雖然說得很委婉,目卻是掃向了坐在先生們中間的任瑤期上,意思不言而喻。

徐夫人笑了笑:“德才兼備不敢說,不過也都是各有所長。至於說‘令人敬仰的長輩’……我認爲年紀並不是最重要的,諸位比的是才藝,又不是比資歷。能爲之師者以之爲師,這纔是向學之道。”

“徐先生說的有道理,不過不知道這位任小姐擅長什麼?”陸小姐今日當定了出頭鳥,不依不饒地問道。

徐夫人聽了並不正面回答,只笑著道:“稍安,擅長什麼大家很快就能知道了。”說完這一句徐夫人便又坐了回去,陸小姐見徐夫人走了也只能作罷,心想徐夫人這麼說肯定是託辭,糊弄們罷了。

任瑤期嘆了一口氣,有種預自己坐在上面並不會比坐在下面輕鬆。

果然,比試一開始,場上就瀰漫了一硝煙的味道,且大多數都是衝著任瑤期來的。

朝廷的閨秀們與燕北的閨秀們替上場,本著客人優先的禮貌,由朝廷這邊的人先來,最先出場的便是之前充當出頭鳥的那位陸小姐。

陸小姐長相不錯,起落落大方地朝著衆人福了福,然後來到了場中央。今日展示的是琴藝,早有丫鬟擺好了琴案和瑤琴,等著上場演奏。

陸小姐焚香淨手,端端正正地坐下了,然後一擡手琴就令衆人驚訝了。

不得不說,這位陸小姐的琴藝極其出,姿勢優。輕音悠揚,無論是從技藝來說還是從的角度都讓人找不出錯來。就連臺上的幾位先生都合著拍著點了點頭。等一曲完畢,衆人都有一種意猶未盡的覺。

陸小姐站起了,然後不等臺上的先生們發言指點就開口道:“學生不才,想請任先生指教。”

聲音雖然不大,卻也讓臺上也臺下的人都聽了個分明,一聲“任先生”出口無端地就帶了幾分挑釁的味道。場面不由得靜了靜,幾乎所有人的視線都往任瑤期上去了。

任瑤期看了正一臉謙虛地看著的陸小姐,笑了笑:“徐先生和李先生們在琴技上都是宗師級人,陸小姐還是請兩位先生指教吧。”

陸小姐也笑了笑。卻是看著任瑤期不說話,也不

這時候坐在正中的王妃發話了:“既然陸小姐堅持,瑤期你隨便說幾句吧。”

徐夫人也笑著朝著任瑤期點了點頭。

任瑤期便不再推辭,一邊想著措辭一邊道:“陸小姐彈的可是已經失傳的古曲《九嶷》?”

陸小姐聞言怔了怔,頷首道:“沒錯,這是我從一本殘譜上找到的,只可惜原曲已經殘缺不全,後面半段是我修補過的。”

徐夫人笑道:“說來也巧,瑤期之前也在助我整理一些珍貴的古曲殘譜。當中就有一曲《九嶷》。”

陸小姐看了任瑤期一眼,有些驚訝。

們這些被選來的閨秀們都是各有所長,擅長的就是琴,放眼整個京都琴藝比好的沒有幾個。以的資質當初修曲譜的時候還有些吃力,不信任瑤期能做到。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