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八這天,應該是雲樺兒子的滿月。不過現在剛剛分了家,房子還冇乾,而秦氏記恨雲樺不肯跟一起過,所以也不給張羅。雲樺一賭氣,就說等搬家的時候,一起請算了,所以這天也就冇張羅。張家來人,把淑珍和孩子接了過去,搬月子,正好回去養一陣,然後等到搬家的時候就直接搬到新房子就行了。
過了七月二十,秋收就開始了,家家戶戶都忙的不可開。雲鬆家有好地二十畝,新開的荒地五十多畝,自然也忙得很。袁青雲這幾天已經給孩子們停了課,都下地秋收了。本來雲鬆已經找好了學堂,要讓二郎他們去鎮上唸書,可是二郎非要等秋收之後再去,雲鬆擰不過二郎,也就同意了。今年人手多,方氏也就不下地了,在家做飯。玉嫻領著春桃幾個,也都跟著去秋收了。這時候早搶回家一天,就多收一些,要不然哪天下點雨啥的,可就不好收了。還是先收豆子,今年種了三十畝地的黃豆,收了五天才收完。接下來是穀子、糜子、玉米,這些都種在好地上,總共二十畝,又收了四天。接下來就是些地瓜、晚土豆、小豆什麼的了,這些也收了五天的時間,總共用了十四天,才把地全部都收回了家。收土豆的時候,玉嫻讓把很小的那種也都撿了起來,小三看了就說:“小妹,那個太小了,還冇有蛋大呢,撿回去一放就乾吧冇了,要它有啥用啊?”
“三哥,可以把它洗乾淨烀了餵豬,還可以做澱啊,用不呢。”玉嫻可捨不得把這扔在地裡不管了。
“行,你說有用,咱就都撿回去。不過,得單獨放著,彆到時候還得在挑一遍,那就麻煩了。”說著,真的就找了個麻袋,把那些小的單獨裝著,這些小土豆也撿了有兩麻袋。
回到家以後,玉嫻就找了個大缸,家裡有不大缸呢,可能是以前用來養荷花的。把一麻袋土豆用水洗乾淨後,就放到了缸裡,添上水,就那麼泡著。
“玉嫻,你這是又弄啥呢?”方氏看見就問。
“娘,我想試著用這些小土豆做澱呢。”玉嫻記得前世曾經說過,以前都會用這種笨辦法做澱的。“等這些土豆都泡的要爛了,那土豆皮一就破的時候,就把裡麵的攪一攪,然後把土豆皮撈出來。再把底下的澱好好洗兩遍,把水控出去,就了。”
“你這法子倒是新鮮,以前都是用地瓜,碎瞭然後做澱的,要是你這法子管用,倒是省事的。”方氏信得過兒,也就不再管了。
今年的豆子還有點不太乾,所以雲鬆倒也冇急著打豆子,隻是先把玉米了出來,拴好吊子,搭在了事先搭好的架子上。然後又把穀子和糜子都打了出來,這些活也就用了三四天就乾完了。玉嫻自然是閒不住的,和大郎他們又上山了,現在山上那可是滿哪都是寶啊,哪會浪費時間。核桃、鬆塔、榛磨、冬蘑,這些都往家裡撿。春桃們也都跟著上山了,玉嫻冇想讓們來的,可是春桃說,看著玉嫻他們這麼往家弄東西,就覺到非常的開心,所以就都跟著來了。不過二郎和博文讓大郎給攆去鎮上唸書去了,這是正事,不能耽誤。
一年之中,也就這個時候是最累的,但也是收穫最多的時候。袁青雲這種氛圍的染,也就停了下午的課,跟著大家一起進山,每天倒數他最開心。
佟家在村子的最南麵,前麵冇有住戶了,離佟家二三裡地就是林子。玉嫻想起來這時候正是抓蛤蟆的好時候,因為蛤蟆秋天要從山上下來,到河流裡麵過冬。所以玉嫻就說方氏,從家裡拿出了二十匹布來,用來擋蛤蟆趟子。前世的時候,人們都是用塑料薄來擋蛤蟆趟子的,現在當然冇有塑料,隻能用布了。方氏有點心疼,可是扭不過玉嫻,再說也知道玉嫻不會瞎胡鬨。所以狠狠心,就拿出來二十匹原布來。
玉嫻領著大郎他們,在靠近江邊的林子外圍,把布在小木上,然後再把小木使勁到土裡。這樣,就用布擋起老遠的蛤蟆趟子,布底下用土住,這樣底下就不會有隙。一匹布是三丈長,二十匹,也就是六十丈,也不過就是兩百米遠。玉嫻看了就搖搖頭,還是太短了,可是可不敢再跟母親要了。就這樣吧,等母親嚐到甜頭,就會同意了。
擋好了蛤蟆趟子,每天早晨,天還不太亮,玉嫻他們就拿著布口袋,來到了擋蛤蟆趟子的地方。到了那一看,天啊,在布的這一邊,麻麻的都是蛤蟆。原來這蛤蟆有個特,它是蹦跳著往前走的,遇到障礙就得跳過去。玉嫻他們用的是整幅的布,兩尺半寬,擋完也還剩兩尺多。那蛤蟆本跳不了那麼高,偏還一個勁的在那跳,所以就會越聚越多了。孩子們看到這個形,都開心的不得了,七手八腳的往口袋裡撿蛤蟆,這可真是撿了。玉嫻喊道:“咱們撿大的,小的不要,讓它們再長兩年,多抓母抱,抓公狗,母抱能蛤蟆油,公狗隻能吃。”
孩子們聽了,撿的時候就有選擇了。這蛤蟆的公母也容易分辨,母的一般都大些,肚皮是黃的,公的小,肚皮是白的。一早晨,就這麼兩百米的地方,竟然撿了滿滿的五袋子,這可是能裝一百斤糧食的袋子呢。大家都興的不得了,趕揹著口袋回家。回到家裡,又有活乾了,得把母抱全都穿起來,這時候自然是冇有鐵的,隻能用麻繩。把麻繩穿過大針,再用大針穿那些蛤蟆,要從蛤蟆的邊穿,這樣曬的時候能夠很好的曬到肚子,蛤蟆油當然就在肚子裡。方氏一看,覺得很殘忍,就下不了手,還是大郎他們這些男孩,手腳利落的把蛤蟆穿一串串的,再拿到外麵晾著。玉嫻早就讓大郎做好了幾個架子,架子兩端有很多的釘子,這樣把麻繩的兩頭係在釘子上就行了。一個架子上,能晾十多行呢。
母蛤蟆都被穿上了,還剩一些公的,玉嫻想起來答應嶽老闆的事,就和大郎他們又去獎勵抓了些蝲蛄,然後都裝好,去了鎮上。到了嶽老闆的酒樓,正好嶽老闆在,玉嫻就把東西拿了進去,教大廚做了蝲蛄豆腐,還有紅燒蛤蟆,兩樣菜一出來,嶽老闆就迫不及待的嚐了一下,“嗯,好吃,這個蛤蟆做的,比還好吃呢,這蝲蛄豆腐,夠鮮。好,好吃。”
酒樓裡的廚子們都來嚐了一下,覺得味道真的不錯,嶽老闆就說,“玉嫻啊,你這兩樣菜,就這麼教給我了?那我可是撿了大便宜了。要不我還是給你些錢,就算我把方法買下來了,這麼樣?”
“嶽伯伯,我可冇指著這個掙錢。你和我師父是好友,這是我孝敬您的,隻要以後您這能收我們送來的東西就行了。”玉嫻存心想拉攏這個人。還有豆芽,豆腐想要做呢,當然得找個買主。聽說這嶽老闆可是還有不的買賣呢,其中就有一個賣蔬菜的,鎮上大多數的人,都在他那買菜。
“瞧你那小,說出的話咋就甜的呢,讓嶽伯伯我聽了心裡這個熨帖。行了,以後有什麼東西,往這送就是了。我這有冰窖,就是夏天,也能存得住東西。再說我這酒樓,可是鎮上的頭一份兒,每天的生意紅火的很,東西不愁賣。”嶽老闆一口答應。“不過,最近你可得給我先送些蛤蟆和蝲蛄來,我想推出這兩個菜。”
“,蛤蟆好說,放缸裡能養一陣子,蝲蛄可就快要不行了,再過一陣封江就冇有了。對了,蝲蛄也可以直接用鹽水煮了吃,放點辣椒也行。”玉嫻點頭答應。
“沒關係,明年春天不就有了嗎?”嶽老闆也不在意。“能吊住客人的胃口更好,明年我的生意不就更好了嗎?”
“行,明天就給您送來。”玉嫻跟嶽老闆告彆,然後去了一趟濟世堂,方昀還冇有回來,於是幾個人就回到了沿江村。
回家跟方氏一說嶽老闆要蛤蟆,方氏也高興的,“玉嫻,用不用娘再給你找出來些布匹來,反正用完了,洗乾淨,明年還能用。”
“娘,先這樣吧,今年就用這些做實驗。要是等蛤蟆油出來,賣的好,明年咱就多弄些布匹,順著江邊擋的遠些。”玉嫻不想冒險。
“那也,咱們今年就這樣。就是穿蛤蟆有點太殘忍了點。”方氏想起那個場麵,就覺得有點噁心。
“娘,這也是冇辦法,要想出來最好的蛤蟆油,就得這樣做。”玉嫻也冇有彆的辦法,這都是多人慢慢琢磨出來的。
“嗯,娘明白,以後孃試著幫忙。”方氏也理解。
就這樣,每天早晨,大家都去撿蛤蟆,然後回家母的穿起來,公的送給嶽掌櫃。隔一天一送,連帶著蝲蛄,大郎自己送去。蛤蟆三十文一斤,蝲蛄二十五文,每次也能有一兩多銀子的進項,方氏把這個錢留給了孩子們,讓他們隨便買東西用。
一個月前張恒發現自己一天的時間多出了24個小時,與此同時他也被卷入到一場危險的游戲中…… 無限流,輕松向。
農科專家時卿落死後再睜眼,穿成了一名古代農家女。開局就是被全家賣了,正要被強行帶走,給縣城即將病死的富家公子成親陪葬。時卿落擼袖子就是幹。以惡制惡、以暴制暴,讓極品們哭爹喊孃的主動將親退了,還不得不供著她。轉頭她主動將自己嫁給了隔壁村,被分家斷親昏迷的蕭秀才當媳婦。時卿落看著蕭秀才家軟弱的娘、柔弱的妹妹和乖巧的弟弟,滿意的摸摸下巴,以後你們都歸我罩著了。從此擔負起了養家活口的重任,種植養殖一把抓,帶著全家去致富,一不小心成了全國首富。蕭寒崢一醒來。原本溺水而亡的弟弟活蹦亂跳,被抓去沖喜而死的妹妹依舊在家,爲了賺錢買藥進深山被野獸咬死的孃親還活著。關鍵是一覺醒來,他還多了個能幹的小媳婦。上到親孃下到弟弟妹妹,全對這個小媳婦依賴喜愛無比。他看著小媳婦:“你養家活口,那我幹什麼?”小媳婦:“你負責貌美如花,考科舉當官給我當靠山。”蕭寒崢早就冰冷的心一下活了,“好!”從此以後擼起袖子就是幹,從個小秀才,一路走到了最風光霽月有勢的權臣。京城裡的所有人都在等著蕭寒崢休了那個村媳,無數大家閨秀想等著嫁給他當繼室,誰知道他卻將媳婦寵上了天。只有他知道,從醒來的那一刻開始,小媳婦就是他此生的救贖。
一覺醒來,成了一個鄉下讀書人,顧長留沒什麼遠大志向,只想著考個舉人,當個小官,在這里扎下根,陪自己喜歡的女人和和美美過一生。可官場沒那麼好混,本想要當條咸魚,可官場傾軋,讓他不得不奮勇前行,既然咸魚不成,那便大鵬展翅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我顧長留,要滌蕩世間丑與惡,要教日月換新天!
【高智商+推理+懸疑】一朝魂穿命案現場,哪個穿越者有解秋心這樣倒霉!且看小小雜役賴上摘星大將軍,驗尸破案,伸張冤屈。女扮男裝,惹得將軍以為自己好龍陽!身份成疑,撥開層層迷霧,竟然牽扯出千古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