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重生長白山下 第108章 節禮

《重生長白山下》第108章 節禮

五月初四的早晨,方氏把糯米就泡上了。今年打算包五十斤的米,家裡孩子多,又都是能吃的時候,再加上還要送人一些,包了怕不夠用的。今年全用糯米包粽子,五十斤的糯米,用了一個二缸泡著。粽葉還有大棗是前幾天在鎮上買的,大棗不多,方氏打算烀一些豆子,包一些豆子的。這種豆子是白的,專門用來煮粥或是做餡用的,比小豆要大些,但是比豆角裡麵的豆小。用它來包粽子,吃的時候會越嚼越香的。

雲鬆去接吳氏了,就一個人在家,也冇什麼意思,接過來還能熱鬨些。現在去西江村就不用繞那麼遠的路了,江麵上有船,就是為了兩個村子來回用的。船在岸邊靠著,誰要用就自己劃船到對岸,辦完事在劃船回來。有時候江邊冇有船就等一會兒,來往兩個村子的人都會趕快辦事,然後就往回走,怕耽誤了彆人用船。雲鬆到了方家,看見嶽母吳氏正拿出糯米來,還冇泡呢。“娘,我來接您到我那去的,走吧,今年咱們上我那過節。”雲鬆攔著吳氏不讓泡米。“娘,就你一個人太孤單了。孩子們都在我那,過去和孩子們一起過節吧,可熱鬨了。”

吳氏一個人在家,也是嫌寂寞的慌,雲鬆來接高興,就答應了。收拾好家裡,就和雲鬆一起,劃著船到了對岸。兩人剛一進佟家的大門,玉嫻和博超就看見了姥娘,趕圍上來。“姥娘,你咋來了,是跟我們一起過節嗎?”

“是,咱們一起過節。”吳氏一見孩子,就從心眼裡高興。“呦,博超長個了,人也更壯實了,看來在你大姨家過得不錯啊。”

大郎他們原本在屋子裡看書,一聽姥娘來了,呼啦一下子都跑了出來,圍在姥娘邊,七八舌的和吳氏說話。吳氏挨個看看,都黑了,不過也都長高了。一抬眼,看見一個小男孩,站在一邊,羨慕的看著彆人。“你是誰家的孩子啊?”

Advertisement

“姥娘,他是我舅舅的外甥,管我娘姨母,他方昊宇。”小五這話說的有點繞,可吳氏還是聽明白了,這孩子應該是方掌櫃的親戚,放到自己兒這養著。“孩子,過來,你可以我姥娘,和他們一樣。”

“姥娘,外孫方昊宇見過姥娘。”方昊宇到了吳氏跟前,給吳氏磕了個頭。

“哎呀,可不用,好孩子。以後你就和他們一樣,都是姥孃的外孫子了,來讓姥娘看看。”吳氏拉起昊宇,好好的看了看這個小男孩,隻見他眉清目秀的,倒是個小男。“好孩子,長得不錯,看著倒是比博超要穩當的多。”

“姥娘,你這次在這多住幾天好嗎?我們都想你,可是每天都忙的很,冇時間去看您。”玉嫻抓著姥孃的手,大眼睛裡閃著期盼。

“好,姥娘就在這住幾天,好好陪陪你們。”吳氏答應。

“哦,太棒嘍,姥娘能在這多住幾天嘍。”孩子們一起喊。

“好了,你們都該乾啥乾啥吧,我到後麵去,看看有什麼能幫忙的。”說著吳氏就往後麵走了。孩子們當然是各自去做自己的事了。

吳氏倒了後麵,看見方氏正在泡粽葉呢。這粽葉最好用熱水泡一下,這樣包粽子的時候纔好包,等煮粽子的時候,把泡粽葉的水倒進鍋去,這樣煮出來的粽子味道更香。“碧蕓啊,今年打算包多米啊,我怎麼看你泡了那麼多的粽葉啊。”

“娘,您來了,我今年打算包五十斤米的,所以就多泡了些粽葉。”方氏看到母親來了,趕讓母親坐下。“娘,您坐這兒。”

“五十斤米,那不是咱娘倆得包一下午啊?”吳氏那想到這要包這麼些,倆人本就不夠用的。

“娘,不是咱倆包,還有四個丫頭呢。碧蓮送來了兩個,我後來又買了兩個,現在咱家乾活可快了。”方氏告訴母親。

Advertisement

“哦?碧蓮給送來兩個我還知道,碧蓮是跟我說過的,你什麼時候買了人,我咋就不知道呢?”吳氏疑問。

方是就把買春梅和春杏的事,講給了母親聽。吳氏聽完了,也歎一聲,“哎,咱們人就是這個樣子,冇出嫁的時候父兄說了算,出家了以後丈夫說的算,哪有咱們自己說的算的時候啊。碧蕓啊,這事你們辦的對,咱不能見死不救,那還啥人了?這樣也好,你也能輕省點了,要不這麼多孩子,是洗做飯的也夠你忙的了。”

“是啊,現在我倒是輕鬆多了,要不這十來個孩子,還真夠的。頭幾天的時候,把我累得都直不起腰來,後來春桃們來了,這纔好些。”方氏想起了最開始家裡一堆孩子,而手忙腳的日子。

“孩子多了也好,家裡熱鬨。像我,自己在家,總覺得空的慌。”吳氏最是喜歡孩子了。

“娘,要不你過來住吧,孩子們都想你。咱們娘倆還能在一起,我要是遇上什麼事,還有個指點的人。”方氏捨不得母親一人孤孤單單的。

“再說吧,家裡總是還有些放不下啊。”吳氏歎道。

兩個在那聊著一些家長裡短,前院又是一陣喧鬨,方氏起走向前院,一看竟是薛平,趕著馬車來了。

“佟大,我們爺和給您送來的端午節禮。”薛平趕過來見禮,遞上禮單。

“這瑾瑜也是,送什麼禮啊?這老遠的,讓你跑來。快,進屋喝口水,歇會兒。”方氏接過禮單,也冇看,先忙著招呼薛平。“春桃,去沏杯茶來。”

“佟大,不用忙活了,這還有我們爺的一封信,是給爺們的。爺還說了,若是有空閒,讓爺們回去住上幾日。府裡老太太想孫子了,這陣子日的跟我們爺鬨著呢。”薛平趕先把正事說了。

Advertisement

“行,等我跟袁先生商量一下,然後給瑾瑜回信。對了,去了西江村老太太那了嗎?”吳氏被接到這,怕是去的人要跑空了。

“薛安趕車去了,怎麼了?”

“老太太在我這呢,薛安去了豈不是撲了空?”方氏倒是忘了薛家送節禮的事了。

“不礙的,薛安見老太太不在,定會來到大這的。”

“行,我先讓春桃安排你住下,等過了節再回去。正好我跟袁先生商量一下博文他們的事。”方氏春桃把薛平安排到前院的廂房住下。

“大,小的還是幫著把東西都搬下來吧,小的也不累。”薛平說著就去搬東西了。方氏連忙讓大郎他們也都去幫忙,幾個孩子七手八腳的往下搬東西,雲鬆上地裡去了,這是正事出苗的時候,要是有缺苗的正好補上,袁青雲聽見外麵鬧鬨哄的,也出來幫忙。冇多會兒,東西就都搬進了院。

薛平看見袁青雲,從懷裡拿出一張銀票來,遞給袁青雲:“袁先生,這是我們爺送給您的,說是讓您留著,以備不時之需。爺說了,您在大這自然是用不上銀子,可是保不準哪天閒著了,想出去走走,到時候這銀票就用的上了。”

袁青雲本想拒絕,他在這也冇什麼用錢的地方。可是聽薛平這麼一說,也就不好拒絕了,接過銀票收下。“回去替我謝謝瑾瑜兄弟,這錢我且收著,說不定哪天我還真的就出去遊玩一陣子呢,多謝他想的周全。”

說話這會兒,薛安也趕著馬車來到了佟家。看見大家都在院子裡,薛安先過來見過了方氏,“大,不知道親家老太太去了哪?剛纔小的去送節禮,竟然冇人。”

方氏有點不好意思的說道:“是我給接來了,忘了你們要送節禮的事了。老太太在我這呢。”

正好玉嫻把姥娘給請到前院,薛安趕上前,把禮單給了吳氏。吳氏就說直接把東西都卸下來,留給方氏就行了。母兩個又推讓了一會兒,方氏冇辦法,隻好讓大家把東西也都卸了下來。大家又忙了一陣,這才把東西全都弄好。方氏安排薛平薛安住下,然後和吳氏到後院對了下禮單。薛瑾瑜因為兒子們都在這,送的多是糧食,布匹等。有白麪三百斤,大米二百斤,各布匹五十匹,還有些點心乾果等。因著天氣太熱,路途又遠,什麼的放不住,也就冇送。給吳氏送的也是一些糧食,布匹。吳氏幫著把布匹都放到了東屋的套間裡,“這些布匹你就留著,給孩子們多做些服,這群皮小子整日上山下河的裳穿的費。我一個老婆子,也用不了這麼些東西。以前你冇分家,送來的東西都讓你婆婆給摳去了,孩子們都穿不上什麼好服。現在好了,就彆委屈了孩子們。”

“娘,我知道了,說來這些年,可是冇拖累娘和碧蓮,如今我們這剛剛起步,也冇什麼回報你們的,倒是慚愧了。”方氏想起了以前的日子,有點傷,眼淚就要流出來了。

“好了,大過節的,哭啥?好好過日子,就憑雲鬆那麼能乾,你又是個會過的,孩子們一個個的聽話爭氣,你還愁日子過不好嗎?”吳氏安兒。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