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景的建議倒是讓李世民覺得有些可行。
倘若大唐的鋼鐵產量足夠了,對於建造這些戰艦他也沒什麼太多的問題。
當然,李世民還看到了另一個好。
大量的采集礦石,冶煉鋼鐵,造船,造其他的東西,這都可以提供不的工作崗位。
發展經濟,這些工作崗位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也是可持久發展的。
不像是修路這種事,雖然看起來是有修不完的路,但總有一天會修完的,朝廷也不可能隻依靠修路來發展經濟,這樣速度未免也太慢了一些。
一夜無話,翌日清晨。
李世民看到了傳說中的大唐皇帝號戰艦。
戰艦上已經有部分割槽域開始生銹,給原本威武的戰艦增點了一暗淡。
但是這並不影響這艘戰艦的威武霸氣,站在這艘戰艦麵前,李世民依舊興的不能行。
接下來,李元景又找了一艘靶船,然後乾了當日帶李承乾乾的同樣的事。
盡管已經知道了一些東西,但當自己真正驗到的時候,還是將李世民震驚的不能行。
而此刻他也明白了李元景為什麼要堅持建造鋼鐵艦隊的原因,有了這些艦隊,大唐在海上幾乎就是無敵一般的存在。
除非有人能造出比大唐還要先進的戰艦,但是這可能嗎?
就算是強盛的大唐,想要造出這種戰艦還是需要勒腰帶才能造一艘的,李世民不相信其他國家有能力造這樣的戰艦。
“這次航行之後這艘戰艦就要回船塢進行維護修理了,據水下部分的況,推算大致需要兩個月的時間來維護。”站在大唐皇帝號的甲板上,李元景淡定的說著。
第一次大家經驗都不富,李元景也在不斷的索著。
每一天都有人潛水下去觀察戰艦水下部分的況,最近一段時間水下甲板的附著越來越多,而且也明顯的覺到航速有所降低,所以也到了維護的時間了。
而至此,距離大唐皇帝號下水試航剛好七個月。
時間並不長,但也並非不能接,如果大唐的鋼鐵產能足夠多,完全可以在本土安置四支艦隊。
三支艦隊作為常駐艦隊,分別駐紮於三個不同的港口,一支作為機艦隊。
按照平均七個月維護一次的頻率,那支艦隊需要維護就直接將機艦隊開過去頂替,始終保持三支艦隊於作戰狀態。
再考慮到塗料等技也在改進,李元景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將來,維護的時間會延長至一年,甚至更久。
“怎麼維護?難不把它搬上岸?”李世民不有些好奇。
“肯定要搬上去的,不然水下部分不太好理。”李元景笑了笑,直接下令軍艦返航。
來到碼頭,李元景直接帶著李世民來到了船塢。
如何將戰艦抬起來,這是個大問題,但腦子也就不難解決。
船塢下麵的水已經被乾了,用於支撐戰艦的支架也被工人提前安置好,此刻船塢是沒有水的。
“支架提前安置好,然後放水,直接將軍艦開過來到固定的位置,然後封閉閘門,將水出去,讓軍艦自然的落在支架上,然後就可以清理了。”李元景淡定的說著。
這個過程沒什麼好看的,也沒什麼太大的難度,就是一些力活,清完後刷塗料,等其自然晾乾就行了。
當然,李元景沒說的是。
研究塗料的匠人發現一種理過的塗料對於防止附著方麵有著不錯的效果,所以這次打算試驗一下這個東西。
接下來,李元景直接帶著李世民去看了新建造的那艘軍艦。
兩者雖然大致相同,但也有著翻天覆地的差別。
大唐皇帝號給人的覺就是笨重厚實。
而新軍艦則給人一種苗條零活的覺,而且上麵預留了不的武位置,這些武還沒有安裝,所以目前看起來空曠了不。
來到這裡,李元景終於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這就是未來的旗艦,這艘是試驗艦,同樣也是定型艦,目前基本上進尾聲了,未來一個月會進行試航,安裝上武就可以付使用了。
臣弟打算立即開始餘下戰艦的建造,三艘格隻有它三分之一大小的戰艦,三艘千石級左右大小的戰艦,以及一艘補給艦,補給艦噸位可能會大一些,但用的鐵料不會超過大唐皇帝號。”李元景直接說道。
“多久?”李世民皺著眉頭問道,他心裡很清楚,這是李元景給他自己準備的艦隊。
李元景出海一事一拖再拖,究其原因就是沒有心儀的船,現在李元景既然開口了,必然是有了確切的計劃。
李世民雖然心疼那些材料,但讓李元景出去,對他來說也未必不是件好事。
“今年完一艘千噸級,三艘五百噸級戰艦的建造,以及補給艦的龍骨鋪設任務,明年一年完餘下兩艘千噸級和補給艦的建造任務,貞觀十二年開年之後,臣弟便打算帶著艦隊出航。
而到了那時候,臣弟估計大唐的鋼鐵產能也完全上來了,興許等臣弟再回來的時候,大唐已經有了一支艦隊了!”李元景笑嗬嗬的說著。
李世民深深的皺著眉頭,也就是說,要在接下來的半年,將大唐全年一半的鋼鐵都給李元景。
或者說的更直接一些,接下來這半年,大唐所有的鋼鐵產量都是李元景的,那朝廷還玩什麼?
李世民有些不太好意思,但苦於資源不足,還是不得不拉下臉皮來討價還價一番。
結果自然是,李元景要求的三艘千噸級戰艦被砍了一艘,五百噸級的戰艦則被增加了一艘到了四艘,補給艦不變,總噸位減了一千五百噸。
李元景有些鬱悶的吹了吹氣,有啥脾氣?
五百噸雖然看起來也不小,但真的不大,這玩意兒甚至連艦都算不上,隻能算是艇。
不過考慮到這個時代敵方的威脅,李元景想想還是算了,造的太大也隻是裝用的,真正作戰的話,五百噸級的小艇就夠用了。
對上千石大船也能一下一個窟窿。
李元景想了想,乾脆一千噸級的也不要了,直接開始建造六艘五百噸級的和一艘補給艦就完事了。
對此李世民當然是欣然同意,於是,兩艘戰艦和補給艦定於今年立刻開工,餘下的四艘明年開始建造,出海時間依舊是貞觀十三年開年,距離現在還有一年半的時間。
大唐第一閑王
大唐第一閑王
時至今日,大唐帝國已經達到了國力的巔峰,萬邦來朝,萬國納貢。當萬國使者帶著滿滿誠意,來聆聽帶領大唐走向巔峰的皇帝李城發言時……各國使者:“尊敬的大唐皇帝,請問您是如何帶領大唐走向巔峰的?”李城:“特麼的,誰再說朕帶領的,朕把他頭卸了!都說了,朕那都是在敗大唐國力!”各國使者:“我們都懂,都懂……”【已有完本百萬字
原本,他只想做個混吃等死的逍遙王爺。但是奈何,樹欲靜而風不止。既然你們不讓老子有逍遙日子,那就都別過了!於是乎,劉登憤然而起,親自提出,並把這個口號,宣告萬方: 普天之下,莫非漢土;率土之濱,莫非漢臣。有蠻夷不服大漢王化者,雖遠必誅!什麼叫王化?王化就是,我大漢天軍所到之處,即是我大漢國土!
趙定 一朝穿越到的大乾,成為大乾戍邊的燕王。 胸無大誌的他並不想稱霸天下,也不想當皇帝,怕死的太快,隻想在封地裏麵當個逍遙自在的土皇帝。 沒事遛遛狗,養養花,調戲調戲侍女,順帶著弄點連珠弩,神機大炮護護身。 一邊上書朝廷和朝廷哭窮,一邊建設封地。 於是乎,八年之後。 大乾邊疆外,一座座塔樓平地而起,一架架神機大炮立在城頭。 三十米高的混凝土城牆,八架馬車並排的超長戰時要道。 底下無數密網橫行。 眼看著封地固若金湯了。 趙定終於心滿意足的收手了。 也就在此時,皇帝來了。 皇帝:好家夥,我讓你戍邊,你給我建成戰爭堡壘了?還有你給我哭窮,但倉庫裏那比國庫還多的銀子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