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瑪!
北周武帝宇文邕都忍不住了,事已經辯論到這個地步,你難道還看不出來劉備真正的意圖嗎?
還在這裡死擡槓!
那我就真不能忍你了。
最狠狼爸:
“不用陳通去打你的臉,我來告訴你,爲什麼劉備是要先滅掉孫權!”
“你去看看劉備進蜀川之後,到底訓練的是什麼兵種!”
“人家劉備進蜀川,就開始大規模的造船!”
“你可不要告訴我,劉備造船是爲了把船拉到北方,用大船推平曹的騎兵!”
“劉備造船,那隻能是去打水戰!”
“這特麼連這都看不明白嗎?”
…………
崇禎眨了眨眼睛,羣裡的高手還真不啊!
這一提起戰爭,基本上都是行。
這一句話就解決問題了。
自掛東南枝(最純昏君):
“這個問題簡直太容易查了,我們去查一查劉備佔據蜀川之後,到底是在訓練騎兵呢?還是在造船訓練水軍呢?”
“訓練步兵和騎兵,那就是爲了打曹!”
“訓練水兵和造船,就只能去打東吳。”
“這簡直不要太明顯!”
“只要長腦子都會看呀。”
“而且,夷陵大戰,劉備戰船多呢?難道是劉備突然之間一夜造的嗎?”
“這明顯就是早有預謀的!”
……………
行啊,你小子!
朱棣此刻都想一小蠢萌的腦袋,這一次你真給我長臉了!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你看看,連小蠢萌都知道,劉備打夷陵之戰需要那麼多戰船,這不是一日之功!”
“這明顯造船都造了很久了,這一查都知道,”
“你還要繼續擡槓嗎?”
“你都不怕人家把你的臉給打腫嗎?”
………………
宋徽宗張了張,這一下徹底沒脾氣了。
因爲劉備進到蜀川以後,有沒有大規模的造船,這查一查就清楚了,本就做不了假。
最關鍵的是,劉備可是把水軍屯在了夷陵。
這史料記載的清清楚楚。
如果劉備是臨時起意,在荊州水軍被滅之後,他怎麼可能迅速的造船,重新打造一支水軍呢?
所以此刻宋徽宗只能痛苦的閉上眼睛,在軍事方面,他真的不能夠繼續吹諸葛亮了。
諸葛亮的隆中對,不是在理論上存在巨大缺陷,
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劉備更是直接就拋棄了,從來就沒有按照【隆中對】執行過戰略。
這就是從史料中得出來的結論,你再吹有什麼用呢?
人家講的是事實,並不是看的懷。
而此刻的劉禪早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宣佈結果。
樂不思蜀:
“現在我們已經非常清楚,劉備本就沒有看上【隆中對】,簡直就把它當了一張廢紙。
那麼劉備怎麼可能重用諸葛亮的軍事能力呢?
所以說,在劉備死之前,諸葛亮本就不是劉備的重臣。
你們吹諸葛亮的心我理解,畢竟誰都有一個心中的偶像和神話,但事實就是事實!
諸葛亮的能力不行,劉備沒看上,憑什麼要委以重任呢?
劉備真正依靠的軍事上的謀士,那就是龐統和法正!
龐統雖然在執政能力上不行,但他的長卻是在軍事謀劃上。
法正更不用說了,進蜀川的整個計劃,那就是法正和龐統共同制定的。
而在龐統死後,法正就接管了戰爭的指揮權,爲劉備謀劃一步步的軍事行。
而之後法正又跟著劉備一起去打漢中,幫劉備拿下了漢中這塊風水寶地。
不管是從謀略上,還是從戰績上來說,人家法正和龐統在軍事上面,那都甩諸葛亮幾十條街。
這才真正的歷史!
不是你所看的《三國演義》。
而歷史上真正能跟郭嘉相比的奇才,那就是法正!
所以不要說什麼【郭嘉不死,諸葛亮不出】。
這不是在擡高郭嘉的份,相反就是在否定郭嘉的軍事能力。
蜀漢方面在軍事方面,能跟跟郭嘉相比的,那只有法正,龐統都不行。
懂不懂?”
………………
聊天羣中,皇帝們紛紛搖頭,劉邦,呂后,漢武帝等人對於諸葛亮的軍事能力,那簡直是失頂。
你把諸葛亮吹得這麼神,結果劉備自己都不信!
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嗎?
他們現在也不相信諸葛亮是劉備的重臣了。
你給劉備制定的【隆中對】計劃,劉備看了尷尬癌都犯了。
這還能信任你嗎?
就像一個醫生一樣,你連診斷報告都是錯的,你讓病人怎麼相信你會治病呢?
...........
宋徽宗滿眼的無奈,他現在就是想吹諸葛亮的軍事能力,那也吹不起來了。
因爲羣裡面全都是專業的。
但宋徽宗絕對不允許,陳通把諸葛亮對於蜀漢的重要降低。
最瘦金:
“就算諸葛亮在軍事上的能力沒有被劉備看中,”
“但人家也是炎黃政的天花板,難道劉備就沒有看上諸葛亮的政能力嗎?”
“人家諸葛亮是政的一把手,難道有錯嗎?”
“你怎麼能夠得出:劉備沒有重用過諸葛亮這個荒謬的結論呢?”
原本,他只想做個混吃等死的逍遙王爺。但是奈何,樹欲靜而風不止。既然你們不讓老子有逍遙日子,那就都別過了!於是乎,劉登憤然而起,親自提出,並把這個口號,宣告萬方: 普天之下,莫非漢土;率土之濱,莫非漢臣。有蠻夷不服大漢王化者,雖遠必誅!什麼叫王化?王化就是,我大漢天軍所到之處,即是我大漢國土!
穿越后,我竟然憑借幾首詩震驚了世人!皇帝對我贊不絕口,大學士搶著收我為徒,皇子為了爭我斗的頭破血流! 而我,楊凌,沒什麼大本事,老婆是個山賊,父親是個鐵匠。可怎奈,嘴里念的是唐詩宋詞,手上做的是現代科技,吟詩作對,士農工商,無所不曉,無所不能,仰天長嘯:無他,憑詩上位而已!
都說我陳九州是一代奸相,偏偏是我這位奸相,扶起了整個東楚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