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橇試驗,結果是什麼都好,就是比較廢人,狗拉雪橇的實驗,兩個工部小吏暫時不知所蹤,而馬拉雪橇的則平安回來,駕馬車有經驗,駕狗車很多人都沒有經驗。
工部的效率很高,一個通宵結束之後,就已經趕製出了兩百多架雪橇,這玩意沒有太大技含量,隻有有木頭,有足夠的工匠,就能夠輕鬆做出來。
一個雪橇能夠拉五百多斤的貨,需要六條狗或者兩匹馬,當然了這並不是說六條狗就有兩匹馬的拉力,隻是說狗兒更適合在雪地裡奔跑,馬跑起來反而費力一點!
戶部的作很快,第二天早上的時候,賑災的糧食都已經準備完畢,三千名農夫,也都徵調完,每個人手中拿著一些鐵匠趕製出來的水泥刮,不過這群農夫暫時還不知道這個東西有什麼罷了。
「殿下,您還是不要去比較好,通縣那邊況不明,恐有危險啊!」
陳慶之在一旁勸著餘誌乾,餘誌乾搖了搖頭,不是餘誌乾想要去吃這個苦,而是沒辦法,水泥的使用辦法,隻有自己和兩個燒製水泥的工匠會,其餘人都不會,兩個工匠去了藍田縣,如果餘誌乾不去的話,通縣怎麼辦?
教給別人使用?那也要會用,冬天用水泥還是有些注意事項的,餘誌乾對於去藍田縣的兩個人都比較擔心,更不要提臨時教出來的。
「你們兩人記住了,如果溫度太低,水泥不凝固的話,一定要在周圍堆起篝火,讓周圍溫度升高,不然的話水泥無法凝結,知道嗎?」
「殿下,草民謹記!」
兩個工匠連連點頭,餘誌乾又代了旁的侍衛,這才坐上一輛馬拉雪橇。
兩百多架雪橇從長安城出發,向著藍田縣和通縣趕去,昨夜又下了一陣的雪,原本剛剛清出來的一段路又蓋了一層厚厚的積雪。
餘誌乾裹著熊貓大,戴著手套,耳護,手中拿著暖爐,駕車的是陳慶之,這貨裝備和餘誌乾差不多,都有耳護。
東宮的人和工部或者戶部的人一眼就可以區別出來,東宮的人多數都帶著耳護,這是剛剛下雪的時候,餘誌乾讓孫二孃,扈三娘等人搞出來的,當然了不是後世那種從腦後掛上去,而是勾在耳朵上,這年頭鐵是技活,很難打出來。
三千民夫運氣則比較差一點,沒有雪橇坐,隻能夠在雪地之中行走。
這些民夫都是徭役,現在餘唐的徭役是二十三歲開始起征,五十歲免徭,每年需要徭役40天,如果70天可以免租,所以一些貧苦百姓,在非農忙的時候,會比較積極參與徭役,來免除一部分的地租!
所謂的積極參與,隻是相對的,餘唐的徭役相比於很多朝代已經十分的輕,至餘唐帝國到現在,沒有聽說那個縣哪個州因為徭役問題而起來。
通縣距離長安和藍田縣差不多,大致四十多裡地,平日裡騎馬一個時辰就可到,現在大雪封路,足足用了接近三個時辰纔敢到。
遠遠的看到通縣的小城牆,一些府兵正在清理路麵,而在城牆邊上擺放著一一,這些都是被凍死的災民。
當進城之後,就發現通縣之中況有多糟糕,眼看到的都是被大雪塌的房屋,一些災民躲在廢墟下麵被凍的瑟瑟發抖,而縣衙也不堪重負塌掉,縣令臨時居住在城樓上。
不過雖然災嚴重,整個通縣還算秩序井然,救災的粥鋪早就搭了起來,餘誌乾掃了一眼,比登州要好得多,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饅頭,秋收剛過,通縣的糧倉之中還有一些餘糧。
「太子殿下,微臣,通縣縣令陳宮請罪!」
餘誌乾進城之後,心中大致已經有數,但是看到突然跪在自己麵前的通縣縣令還是愣了一下,不知道這個傢夥何罪之有。
「你有何罪?」
「回殿下,微臣擅自開倉放糧救濟災民,違反……」
「嗯,確實有罪,罰你回家閉門思過一日!」
餘誌乾輕飄飄的說了一句之後,就沒有搭理陳宮,這個傢夥看起來像是很久沒有睡覺的樣子,雙眼之中布滿了,相比於登州的那個什麼鵬,陳宮這樣的纔是好。
「災民現在如何過冬?」
餘誌乾看向縣丞。
「回殿下,災民已經儘可能的分散在沒有災的人家之中,不過人數有點多,大戶人家又不願意接納災民,還有一些災民隻能夠在廢墟之中勉強度日……」
「陳慶之!」
「末將在!」
「給你理!」
「喏!」
「劉縣丞!」
「微臣在!」
「組織沒有傷的青壯災民整理廢墟,準備蓋房!」
「啊?」
「還不快去!」
「喏!」
劉縣丞不知道太子要做什麼,但是既然命令已經下達,隻能夠照做,現在蓋房子,太子殿下怕不是……
三千民夫有一千五跟著餘誌乾來到通縣,這群人隻是簡單的休息,吃了飯之後,收到餘誌乾的命令之後,就開始忙碌起來。
……
「太子在通縣如何?」
「回陛下,太子在通縣已有七日,已經蓋起了民房約有一百間,暫時緩解了通縣災,這幾日天氣回暖,太子殿下應該很快就會回來!」
皇帝眼皮子一臺:「這麼快?荊軻!」
「臣在!」
「太子如何做到的?」
皇帝本能的想到了自己那個逆子又搞出了什麼東西,不然如何能夠在短短一週的時間之能夠造出這麼多房子?
「啟奏陛下,太子在通縣使用水泥修建房屋,據說是一種灰末,遇水之後……」
「這麼神奇?」
皇帝聽見之後,興趣被勾起來了,現在他越來越相信太子說他曾經遊過仙境了,不然的話,餘誌乾怎麼搞出了自行車,三車,琉璃鏡,水泥這些東西?怎麼知道馬鞍山,唐山,攀枝花這些地方有鐵?還搞出了海鹽,太子在墜馬之前,連長安城都沒有出去過!
回想起太子當時在大朝會上主請辭的一幕,皇帝不由得冷哼一聲,不想當皇帝,想當逍遙王,這輩子,你就別想了!
「去查一下這水泥是否還有別的用途!」
「喏!」
皇帝瞇著眼睛思索著,水泥可以這麼快的蓋房子,那麼自己的行宮不就可以加速的蓋起來,然後自己就可以……
「果然還是太子懂我啊,知道我想要出巡,雖然表麵反對,但是已經開始著手準備了嗎?太子啊,不錯,不錯!!」
想到這裡皇帝的小眼睛不由得瞇了起來,裡哼著一首不知道名字的小曲。
通縣,餘誌乾手中拿著煤塊把玩著,手被染黑依舊沒有停下來。
「煤有了,那麼蜂窩煤怎麼做的,是將煤塊敲城,然後混合著水放模之中燒乾嗎?」
餘誌乾閉著眼睛思索了一下,好像確實如此,隻是不知道裡麵需不需要加東西,畢竟煤的粘黏好像並不很強,而且蜂窩煤燒之後好像是土黃,裡麵應該是加了黏土?或者黃土?
「殿下?」
趙四一臉張的看向餘誌乾,心中十分忐忑,不知道這個東西是否能夠符合殿下所要的煤。
「嗯,就是這個,等回長安,到東宮領賞,這一次回來帶了多回來!」
「殿下因為大雪封路,隻帶了兩車,大概有五百斤左右回來!」
「很好,找些人將這些煤塊全部都敲末,本宮有用!」
「喏!」
「對了,找兩個鐵匠過來!」
「喏!」
蜂窩煤怎麼做,其實餘誌乾本不知道,但是餘誌乾卻能反推,很多事現代人也並不知道如何去製作,但是真的需要的時候,卻能夠知道個大概,當然了手能力基本為零。
就像現在如果讓餘誌乾去敲煤,絕對敲不出自己需要的煤灰,但是代下去之後,自己要的東西很快就會有人做好,至於爐子,餘誌乾也不知道如何做,但是他隻需要將自己腦海之中的東西大致的畫出來,就會有人照著自己說的去做。
爐子這玩意很容易打造出來,不過餘誌乾看著麵前最起碼用了五斤生鐵的火爐,不由得嘆了一口氣,這玩意又了有錢人或者富人家的用品,五斤鐵打造出來的東西,有幾個百姓能夠用得起?
現在的鐵可以不是後世三四塊錢一斤的時候,有些百姓人家一把鐮刀都能能夠當傳家寶,菜刀都還是用石刀……
「不管了,先試一試吧!」
餘誌乾看著爐子,還有配套的鐵管,東西造出來,至於造價過高問題,以後慢慢解決,賣給富人也有賣給富人的好,至有的賺,賣給窮人也買不起蜂窩煤,賣爐子不賺錢,蜂窩煤纔是大頭!
「該死,果然權利什麼的容易腐蝕人的心靈啊,我居然開始看不起窮人,這纔多久……」餘誌乾暗自罵了自己一句,不過很快又自言自語了:「果然有錢有權的快樂,是我以前想象不到的!」
現在餘誌乾住的地方是當地的一個勛貴家中,聽說餘誌乾來住,這家人主搬了出去,隻留下了家中貌的妾還有一些歌姬和侍。
這些人時不時對餘誌乾暗送秋波,不過心繫災民的餘誌乾直接無視,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這些人不知道怎麼想,為了讓餘誌乾看上自己,一個個將自己的臉上塗的花花綠綠。
石榴姐知道嗎?就是石榴姐那樣,塗著大大的腮紅,配著誇張的頭飾,加上畫著餘誌乾本欣賞不了的眉……
無視一旁給自己倒杯茶都含脈脈的小侍,餘誌乾隻想做一件事,就是在這棟建的還不錯的房屋上麵開個……而且還不能影響觀,畢竟不是自己的東宮,不能糟蹋。
ps:均訂加更完畢了啊,哎,好期待打賞加更啊,很便的,一個盟主五更!!
();
我本書生郎,錯生帝王家。 讀過許多書,識得萬千字,要是個太平年就教幾個蒙童,得閑聽聽曲,再找幾個狐朋狗友,偷看誰家姑娘好看。 仗劍天涯,太累;紙醉金迷,太吵;推杯回盞,太脹;回首瞧了幾眼,竟然混了個定天之王,大好的一顆頭顱價值萬金,還是太煩。 走的路遠,知道草海深處有一座積雪萬年不化的高山,那十萬山後有一道地龍遮天的天火,天下之大也不過是一張棋盤。有紅顏知己,有諸子百家,難得一刻清靜,那就湊熱鬧下上兩手閑棋,等一個春暖花開的時候,看看年少時埋在海棠樹下的那壇酒熟了沒有。
武朝如詩篇,風姿美如畫。 穿越了?還是庶子?沒關係,因為方正只想過悠閑的生活。 可越不想參與朝廷的事情,它就越就越陰錯陽差的糾纏你。 武朝有江湖,空有一副行俠仗義之心,卻無練武之資。 不過一切都沒有關係,擁有超時代知識的方正能在爾虞我詐的朝廷活的如魚得水,在武力為尊的江湖,他能收強者為己用。 有才子,就有佳人,朝廷丞相之女、書院院長之女、武林聖女、神女圍繞其間,到底他又會選擇誰呢?還是一網打盡?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