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貴為儲君,卻行這商賈之事……」
這名史依舊沒有放過餘誌乾,不大臣勛貴的眼睛放亮,這是多大的利潤,如果自己能夠摻和一腳的話。
「琉璃鏡是皇後的鋪子再售,和太子無關,此事休得再提……」
皇帝緩緩的開口,其餘的大臣和勛貴互相看了看彼此,眼神之中的火焰慢慢的消失,皇帝的生意……
「陛下,太子乃儲君,不可如此庇護,就算沒有琉璃鏡,湯酒,紫菜,海帶,麻將……從未聽過有儲君行商賈之事,如不懲戒,那……」
餘誌乾看著這名史,又看了看其餘躍躍試的準備彈劾自己的大臣,果然利益人心啊,自己之前曬鹽已經了一部分的利益,加上馬鞍山等地鐵礦被發現,雖然增加了國力,但是有些勛貴的利益卻……
「商賈之事,乃利國利民之大事,為何如此為史所輕賤?」
「商賈逐利,為世人所不齒,太子殿下乃國之本,不可學商賈而……」
「老臣不知太子所說商賈之事為何利國利民?老夫苦讀聖賢書,從未見過先賢……」
一名老頭緩緩的走了出來,餘誌乾好奇的看了過來,李林甫,老二的嶽丈,平時笑瞇瞇的如同一個老好人,現在卻突然的跳了出來。
「李中允,那聖人可曾教會李中允製造馬蹄鐵,聖人可教育過李中允螃蟹可食用?聖人可教育……」
李林甫被餘誌乾說的整個人麵通紅,但是卻一時之間不知道如何反駁,餘誌乾冷哼一聲:「孟子言,盡信書,不如無書,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知行合一方纔大道!」
「太子不可胡言,太子既然說商賈之事利國利民,那就解釋給朝中大臣聽一聽!」
皇帝再一次的開口,餘誌乾聽見會後魯能以下,解釋聽聽?自己現在到哪裡去解釋一下?腦海之中迅速的思索了一下,迅速的有了主意。
餘誌乾從自己的兜中掏出二十文錢,再多了也沒有,沒辦法東宮太窮了……接著餘誌乾又拿出紙和筆寫下了一些東西,準備開始自己的表演。
「父皇,諸位大臣請看,這紙上寫的東西相當於貨,我們來模擬商品易的流程,狄相這是你的,於尚書,這是你的,劉尚書……」
餘誌乾拿著二十文錢從狄仁傑手中買了糧食,接著又讓狄仁傑用手中的錢購買了農……一段易下來之後,錢還是那麼多錢,但是每個人手中都有自己需要的貨。
「父皇,諸位大臣請看,這是一個完整的易鏈,每個人各取所需,而錢又重新投市場之中,而其中每一筆易產生的稅收又能讓國庫充盈,本宮賣琉璃鏡短短三天時間,繳納的稅收是多?是我朝國庫年收四百分之一,如果天下多二十,三十如本宮之人,我朝國庫是否會充盈?諸位還覺得商賈之事乃是下賤之事?」
道理其實很簡單,隻是古人刻板的認知而已,餘誌乾也沒有打算提升商賈的地位,隻是讓所有人知道商賈的作用,讓一部分的人眼從土地裡轉向他出,別再榨可憐的百姓。
聽完餘誌乾的話之後,一部分大臣陷了沉思之中,李林甫發現自己說不過太子,臉被氣的通紅:「強詞奪理,一派胡言,商賈重利,如若百姓都行商賈之事,人心不古,我朝豈不危也!」
「這就需要父皇還有大臣製定相應法律,約束商賈行為,據……」
「此事以後再議,不過商稅確實應該提一提,朕今日看了下皇家產業,二十稅一確實有些低,戶部……」
皇帝笑瞇瞇的將這件事給了一下來,隨口提了一句給商賈加稅之事,不過不是所有人商家都加稅,而是和玻璃一樣的暴利行業。
「喏!」
「還有何事啟奏!」
「陛下,臣有本奏!」
京兆尹孟溫禮站了出來,緩緩開口。
「講!」
「陛下,長安連續多日大雪不斷,長安城,藍田縣等多房屋倒塌,已有數千災民,還有……」
「戶部!」
「回陛下,戶部已經調撥錢糧救濟災百姓……」
「工部!」
「回陛下,工部已經調集工匠正在修葺災房屋,可是災民數量眾多,且近日天氣嚴寒,不宜工,加上長安大雪,修建房屋所需材料價格上漲,戶部調集的錢糧……」
「繼續徵調民夫,救濟災民,兵部調集府兵協助工部修建房屋可有問題?」
「回陛下,沒有問題!」
「那就……」
這個時候,餘誌乾突然的站了起來,看向自己的便宜老爹又看了看戶部,工部幾位尚書,真的是缺什麼來什麼啊,之前自己玻璃鏡生意被自己老爹老媽搶走了,現在就有工程可以接了,幾千名災民啊,這是多大的工程,如果接下來的話,豈不是賺的盆滿缽滿?
「太子有何事?」
「回父皇,兒臣覺得,為災民修葺房屋之事東宮可以接下!」
「不可胡鬧,此事關乎重大,不可兒戲!」
餘誌乾思索了一下東宮現在的水泥產量,修一點房屋還是足夠用的,就看中間的利潤有多大!
「父皇,兒臣並沒有胡鬧,不知道父皇此次賑災需要花費多預算?」
皇帝看著餘誌乾不像是開玩笑,將目看向了戶部,戶部尚書思索了一會緩緩開口:「此次賑災,修建災民房屋,呼賑災糧食,預計為三萬貫,糧食……」
「這麼?」
餘誌乾計算了一下,不過很快又想明白了,數千名災民代表著不是一人一間房子,可能是十幾名災民為一戶,災如果有七百戶的話,那就三十到四十兩銀子一戶!平均到人的話,一個人才三四兩銀子……
這樣算下來就是很大一筆錢,其中最主要的開銷是雇傭工匠還有原料等費用,拋去這些,甚至連一兩銀子都不到,不過已經算是很不錯的了,這年頭人命是真的不值錢。
「太子殿下,這已經是戶部近期可以拿出最多的……」
「父皇此次災民房屋修葺做價三萬貫,兒臣願意接下,不過需要呼兩千民夫,這民夫的要戶部出糧!」
「太子殿下此話當真?」
戶部尚書聽見之後眼睛都亮了起來,這段時間因為長安大雪,災人數不斷增加,戶部尚書的頭髮都快白了,雖然秋收的稅款剛剛收上來,但是這麼大一個國家,都要用錢,而且剛剛冬,後麵不知道有什麼事,本不敢用錢。
而且隨著一天一天的變冷,如果不能夠妥善安置災民的話,長安城腳下要出出了什麼子,自己這個戶部尚書就算是乾到頭了。
「當真!」
「太子,賑災乃大事,不可兒戲!」
皇帝再一次的出聲,對於餘誌乾能力他還是相信的,隻不過對於餘誌乾突然主的攬活比較不信任而已。
餘誌乾看著自己便宜老爹,心中惡狠狠的想著,還不是你的,東宮都快塌完了,本來賺錢修東宮的計劃又擱淺了,現在長安又大雪,長安城裡又沒有什麼胡商,西市的琉璃鏡又賣不,再不想辦法賺錢,可能災民之中就要出現當朝太子餘誌乾了!
「兒臣確認!」
餘誌乾心中已經計算過了一下,水泥本很低,缺的就是悉水泥的工匠,這些人可以從民夫之中挑選,民夫是工部和戶部出,不需要自己錢,隻是蓋房子的話,三萬兩還是有得賺的,蚊子也是。
有人也十分好奇東宮不是還釀酒麼,酒水行業也是暴利,可以賺錢,現在皇帝已經開始加稅,而且蒸餾酒產量一直上不去,加上大雪,長安城周邊酒運不進來,現在長安城普通米酒價格也都翻倍,利潤直線下降。
現在每日東宮賣酒收,彌補掉自助餐虧損,人員開支,燒製玻璃,每日收不到一百兩,看起來還不錯,但是還架不住餘誌乾作為太子的高消費,基本上靠著賣酒餘誌乾的東宮是收支平衡,至於修葺東宮……還需要有新的營收,至要等到開春之後,東宮儲存的琉璃鏡賣出去。
至於麻將,海帶,紫菜,這些都是小頭,現在麻將已經徹底了平民娛樂產,盜版出現之後,原本五十兩一幅的麻將,現在不到五百文。
當然這其中也有餘誌乾自己的問題,從登州帶回來的麻將,餘誌乾直接和盜版商家打起了價格戰,你賣三兩我賣二兩,最終雙方十分默契的在五百文的位置沒有繼續降價。
大殿之中,皇帝看著餘誌乾不像是開玩笑的樣子,緩緩的點了點頭:「既然如此,此事就給太子,賑災是大事,太子不可當兒戲……」
「兒臣遵旨!」
餘泰看著餘誌乾接下了賑災的任務,也想要站出來書一句,自己也可以,但是想了想最近王府的開銷,還是忍了下來,心中卻在冷哼著,上一次在登州,距離長安千裡,大哥什麼表現全憑自己瞎編,這一次就在長安城邊緣,如果大哥做不好的話,嗬嗬嗬!
一想到現在王府庫房,餘泰心就在滴,原本餘泰算是皇子之中最為富裕的,但是最近不知道為什麼突然了最窮的,從什麼時候開始的?餘泰也不清楚,庫房基本上已經空了,隻有昨天從來俊臣和黑店大掌櫃手中中奪回來的兩千兩……
餘泰不相信自己的大哥,能夠在短短幾個月隻見,能力有如此大的變化,騙人的,都是假的,大哥這一次一定會原形畢!
ps:真的不會寫這種朝堂爾虞我詐的東西,果然,我不是什麼正經的歷史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