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大國戰隼 第676章 10個G的男人

《大國戰隼》第676章 10個G的男人

01號黑帶終於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了。

陳銘舉著遠鏡昂著頭往外往上看,看到01號黑帶像在空中驟然暴死的鴨子一樣往下墜,饒是陳銘幹了那麼多年試飛工作看到如此迅猛的下墜勢頭都忍不住後背一陣發涼。

李戰開始進行改出了。

三千米的高度對他來說是綽綽有餘的,他在更低的高度改出過尾旋。失速尾旋聽著嚇人,實際上失速尾旋改出每一名飛行員必須要備的能力。當初爲了研究改出的辦法,前輩們付出了很多,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如今部隊已經形了一套非常有效的辦法。

李戰卻是一直在思考,對於飛行技更好的飛行員來說,是否存在一種更加直接的甚至有戰價值的改出方式。他思考了很久,心裡面多了許多模擬。此前在作戰部隊工作不太好試驗,現在機會是多得很的。

他迅速確定下了計劃,開始測試新的改出方式了——當然不是關閉兩發重新開車這個辦法。

帶要改出尾旋太簡單了,確切地說比其他戰機都要容易一些。全鴨翼、全垂尾,賦予了黑帶極其強悍的機。李戰按照常規作開始改出,黑帶頓時像乖寶寶一樣服從地恢復姿態。

不過李戰馬上中斷改出了,黑帶一下子又回到了尾旋狀態。

陳銘一愣,頓時道,“他要幹什麼?”連忙呼,“幺,遇到什麼況了?”

如果不是縱系統有問題改出怎麼會突然中斷呢?

李戰說,“沒有問題,我嘗試另一種改出方式,請塔臺放心。”

他說著就仔細地調整著縱桿的位置,很謹慎地測試著飛機的反饋。高度一直在飛速下掉,現在只有一千多米的高度了。

Advertisement

心裡有了把握之後,李戰迅速縱蹬舵,先控制住了機頭,尾部依然在旋轉,飛機從翻滾尾旋變了以機頭爲中心點橫向旋轉。確認機頭到了控制後,

這種狀態下,飛機尾部在高速轉旋,機頭的指向是跟著尾部在高速地更換指向的,因爲機改平了的原因,下墜的速度在極短的時間裡得到了緩和。在空戰中,如果能夠在纏鬥中讓飛機呈現出當前這種可控姿態,幾乎可以說能夠瞬間掌握住主權。

陳銘等人都看呆了,這一手太漂亮了!陳銘搞了那麼多年的試飛,原來也是在作戰部隊工作的,頓時敏銳地看到了這個類似於落葉飄又不是標準落葉飄的機的實戰價值。

李戰做的這個機機頭是斜向下的,機尾部是斜向上,與落葉飄有很明顯的區別。

事實上,飛機改到現在這個姿態已經意味著尾旋的危險已經基本排除了。

突然,01號黑帶的機頭猛地往下,同時尾部的旋轉停止了,飛機在極短的時間了垂直俯衝狀態!

“喔!”

塔臺響起一陣驚呼。

這哪裡是新手啊,分明是老司機嘛,不,應該說比老司機還厲害,就這路這駕駛技,專業賽車手都不夠看的。

居然還加速了!

李戰推了下油門桿,01號黑帶就如同二戰時期的俯衝轟炸機一樣往地面加速紮了下去。代表著相對高度的數據在加速下降,在李戰眼前,他看到的是整個大地在向自己猛撲過來。

心理素質稍差點的人很大概率會在這樣的強大力下神崩潰,這比眼睜睜的看著天上落下一顆巨大的隕石來得震撼。

這個時候人的眼睛是會騙人的,你覺得馬上要撞地了實際上高度還有一定的冗餘,可是當你覺還有空間的時候,也許眨眼之後就會和大地親吻機毀人亡。

Advertisement

既不能一味的相信眼睛也不能單單依靠數據,飛行員需要綜合所有途徑獲得的數據迅速作出準確的判斷,然後果斷決定下一步的作,任何一點偏差都會釀不可挽回的後果。

高度三百米!

李戰開始向後拉桿擡起機頭,巨大的過載把他摁在座椅上,翼尖切割出的空氣痕跡清晰可見。大功率運轉中的發機發出兇狠的咆哮,而驟然增大的空氣阻力讓發機的咆哮帶上了一些不甘心的意味。強大的過載當中,機發出一些結構的異響,監測儀顯示,瞬間過載一度達到了九個G!

一閃而過的黑視讓李戰提高了警惕,用力向後拉桿之後,機頭雖然艱難但依然馴服地擡了起來,機尾慢慢下沉給了李戰相當充足的信心。這意味著飛機遵照了他的指令正在恢復平飛。

01號黑帶在跑道起飛位置上方約五十米的高度上完了垂直向下的“L”機,與起飛時的“L”方向恰好相反。

最讓人目瞪口呆的是,李戰居然直接放在起落架減速降落了!

垂直俯衝超低高度拉起改平直接降落,這是什麼鬼作!

一直到01號黑帶放出減速傘慢下來,陳銘等人才反應過來,趕的安排後續的保障工作。李戰倒是想繼續飛,可是在經過了前後兩次極限的項目試飛之後,飛機需要進行檢查,數據需要導出分析,一步一步的做紮實。一味的試飛並不可取。

總的來說這一次適應飛行讓李戰給搞了高危難項目試飛,飛了兩個方向相反的“L”航線,主要做到了遠超此前的升限數據,然後順帶飛出了此前的最大過載數據。

當易小易帶著人把各項數據導出來看到瞬時過載達到了九個G的時候,他整個人都要瘋掉了,嚴重懷疑是監測儀出了問題。他走過去詢問正在抱著飛行頭盔和包冠華談話的李戰。

Advertisement

“李團,監測儀顯示瞬時過載達到了九個G,是垂直俯衝拉起的那一下,你個人怎麼看?”易小易和李戰是老朋友了,可是他不可能相信有人能夠扛得住九個G的過載啊,了不起八個G。

李戰和包冠華看向易小易,李戰一邊下白勞保手套拿在手裡,說道,“應該是有的,我做過十個G的過載,對九個G的過載還算是悉,個人覺應該是有的。”

“十個G?”易小易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存呢十個G!

李戰很肯定地說,“是的。”

包冠華笑著對易小易說,“李戰在訓練基地的時候做過測試,他在十個G的過載中依然能夠保持狀態控制住戰機。”

“我的天,李團你這個太厲害了。”易小易驚訝不已,“這樣看來我們可以進行極限過載試飛了。”

李戰微笑道,“安排吧。”

易小易神振的去了。

包冠華和李戰默契的往一邊踱步,一邊繼續談論著。

回頭看了眼01號黑帶,二三十名技人員、機務人員圍著上下其手忙得不可開。李戰說,“今天才是第一次試飛,有許多況我心裡還沒有很多的把握。試飛計劃裡提出要求,最好能夠在一個月之所有主要項目的試飛,時間方面我認爲是沒問題的,我擔心的是原型機數量的問題。”

旁人聽了之後可能會認爲李戰在裝了,不摔飛機能死啊,實際上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困難。沒有一定數量的原型機許多高危難試飛項目是不能做的,比較廣爲人知的例子是俄羅斯的Su-37,只造了一架原型機,所以很多試飛項目不能搞,直接套用Su-27的飛行包線。

問題是黑帶沒有可以參照的前級戰機。

包冠華凝重地點頭,“廠裡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了,正在加班加點製造後續的飛機。但是遠水救不了近火,你還是要想想辦法如何利用有限的原型機完未來一個月的試飛。”

李戰稍稍思考了一下,說,“我能用多?”

“兩架,最好是你用01號完。”包冠華說。

李戰微微點頭,說,“我倒不是說非要摔飛機,試飛頻率上去之後至需要兩架飛機,這樣才能保證試飛工作的連續。不過儘管如此,兩架飛機依然還是不夠的。”

“你有辦法嗎?”包冠華站住腳步問。

李戰打量了一下外場的環境,說,“倒是有個辦法,至於可行不可行需要研發團隊拿主意。”

“說說。”

李戰說,“把能夠分出來的系統分出來,用其他飛機來代替。我覺得037號殲-7EGGH就不錯。”

包冠華眼前一亮,笑道,“還是你小子腦子靈活。我看是有可行的,一些航電系統的功能可以分離出來放在這個飛機上進行測試。可是,別的飛機不行嗎?”

“當然行。”李戰笑著說,“我主要是考慮到本問題,037號還有利用的價值,我走了之後飛鯊部隊估計不用再用了。與其放著等報廢不如盡其用。而且037號前後進行了多次改進,現在是馬廠用於試驗艦載飛行技的試驗機,平臺是不錯的。”

包冠華哈哈笑道,“拉桿小王子名不虛傳,賬算得很清楚。”

“老領導你過獎了。”李戰謙虛道。

包冠華說,“那就這麼辦。我去協調飛機,你和研發團隊研究研究怎麼樣充分利用起來。”

李戰答應下來。

包冠華又問,“氣象臺報告未來幾天的天氣不會很好,有沒有把握做一下複雜氣象條件下的試飛?”

飛機的定型工作當然包括各種氣象條件環境下的飛行,同樣的試飛項目,但是所的氣象環境會更惡劣一些。

李戰笑著說,“老領導您知道的,現在部隊施行的複雜氣象條件下戰訓標準都是我飛出來的,我當然是有把握的。我正想和您商量呢,利用這些天難得的複雜氣象把該環境的試飛工作完。原來的試飛計劃是要進行調整的。”

“調整試飛計劃不是問題,這些工作我來協調。”包冠華說。

又聊了幾句,李戰提著飛行頭盔往01號黑帶那裡去了。當然不會是現在就037號殲-7EGGH改裝爲四代機部分航電技測試平臺的事,而是馬上又要起飛了。

和陳銘、易小易商量了之後,李戰決定接下來搞最大空速試飛。飛了十個過載後,01號黑帶的機沒有出現結構損傷,意味著四代機是能夠扛得住這個過載的。這個結果讓研發團隊大喜過,證明了他們的設計是功的。

強度一直是讓研發人員很矛盾的問題。如果要增加機強度空重勢必會增加,儘管各種輕型複合材料層出不窮,但是這個規律依然是存在的。一般戰鬥機能扛得住七八個G過載,極端況下飛九個G過載也沒問題。能夠扛得住十個G過載的極,確切地說在十個G過載之後依然能夠正常作戰的戰機是極的。

像蘇聯的米格-25這樣的異類把某幾種能發揮到了極致,但是缺陷也是非常明顯的,更像是用來創造世界紀錄的戰鬥機。

四代機的出現在航空材料領域中有劃時代意義,代表著的是一個嶄新時代的開啓。過去許多年裡許多人喊的是我國材料工業不過關,導致搞不出先進的發機,搞不出好的螺旋槳,等等等等。

這個問題是存在的,材料工業的基石是基礎工業研究,長期以來我國在這方面有一定的欠缺,經過數十年的積累,同時在新技研發上實現彎道超車,最終集中在四代機上發式呈現了出來。

但是研發是一回事,用到飛機上是否能夠達到設計目標是另一回事。今天李戰就用了一個十個G的過載證明了他們的功。

在強大的信心支撐下,研發團隊就敢於讓李戰繼續做最大空速的試飛了,這同樣和機強度有切關係。

要做最大速度試飛得要轉移到第二試飛空域,在那邊駐守的各個地面觀測點和急救援分隊接到了通知,迅速進了各自的崗位。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準備,李戰再一次登機縱著01號黑帶來到了起飛位置上。飛機裝載了規定重量的燃油,以標準重量起飛進行試飛。接下來還有各種重量下的試飛,往往一個項目之下會分若干個組部分。

一種新戰機的定型試飛工作通常要持續兩三年四五年甚至七八年,正是因爲試飛工作是非常繁雜且高度危險的關鍵階段。

01號黑帶再一次呼嘯而起,這一次李戰常規起飛。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