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王放鬆了警惕:“這個總要改一改,先帝固然有不是之,提兩句也無妨。”但是不要通篇都是罵他啊!
鄭琰贊同地道:“正是。這是聖上的詔令,不是先帝的。當述聖上之志,您說呢?”
“這纔像話。”
韋知勉這又躥出來搭梯子了:“那要怎麼寫?”
徐瑩一揮手:“你們商議去吧!韓國夫人代我去聽一聽!”丟一個眼給鄭琰:接著忽悠老衛王。
鄭琰眨眨眼:收到。
衛王一想,也,沒了皇太后的份著,論起來他爲尊,總能爲蕭令先爭取到一些什麼,不然由著蕭令先被罵,皇室的臉面尊嚴就要降檔了,這樣不好,很不好!
鄭靖業又奏請把蕭復禮帶去旁聽:“聖上既已登臨,也當開始悉政事了。先帝是聖上之父,這樣的大事,聖上也該參與其中,聖上親政之日,方是臣等功德圓滿之時。”
徐瑩心道,剛纔就是拿阿元來說事的,把他帶過去也合適。把蕭復禮的小手到鄭琰手裡:“我把大郎給你了。”
鄭琰低頭對蕭復禮一笑,應了徐瑩。
————————————————————————————————————————
先前一羣男人爭來爭去沒有達一致,進行不下去了才找的徐瑩,現在要再商議,他們依舊是僵持,唯一的變數就是鄭琰。衛王只肯讓鄭琰多說兩句,沈晉這樣的想說話他都死咬著“子不議父”,又拿鄭琰說的“向前看”、“聖上之詔非先帝之詔”來堵沈晉的。
鄭琰抱著蕭復禮看了半天笑話,蕭復禮年紀小小,小子的,比起自家兒來又實一點,抱起來很舒服。
等衛王問:“你說呢?”鄭琰纔開口道:“爲國家計,爲聖上計,當先安臣民。子是樑橫惹出來的、是不當括惹出來的,就要有一個說法,讓臣民有個主心骨。告訴他們,聖上會怎麼做,不會怎麼做,知道聖上是個寬和的好人,臣民纔不會慌。”
衛王被忽悠得很徹底:“就是這樣。”
“既然如此,不得要提兩句先帝,至於樑橫,他也配出現在這樣的詔令裡嗎?”樑橫從來都不是問題,有問題的是他的理論,現在他的理論在實踐過程中出現了問題,駁斥理論就好,不用幫樑橫刷存在了。
衛王道:“就是這樣。”不彩的東西不要提得太多啦。
鄭靖業與顧益純換了個眼,一人抱著一盞清茶,熱熱著暖著手,笑得不要太溫暖。看鄭琰忽悠人神馬的,真的很有喜啊!
“新君的詔令,也要有教化之用,讓臣民知道禮義廉恥,對吧?”
“對。”
“聖上還未親政,這詔令,其實不是聖上寫的,這大家都知道。詔令寫出來,其實也是宗室長輩、朝廷大臣對聖上的期待。借一紙詔令寫出大家對明君的企盼,不是嗎?”說完跟蕭復禮對視,眼睛裡滿是期待與慈。
簡直太對了!衛王又恢復了那個儒雅的閒王:“就是這個樣子的啊!”
鄭琰笑道:“這不就結了嗎?”
“那你說要怎麼寫呢?”
衆人心裡神狂奔,特麼這樣就把衛王給忽悠了啊!鄭靖業悶笑,讓他哄衛王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他排名在衛王之前,去哄衛王不太合適。果然,放手給鄭琰是個正確的選擇。
在衆人的矚目之下,鄭琰給他們上了一堂作文課,列了大綱和要點來寫政論文。此時沒有興科舉,沒有專門的策論課程,也沒有寫作指導參考書,寫作文全憑老師教的經驗與自己的悟。
明確以小人代替樑橫,蕭令先就是先帝,蕭復禮自稱爲朕,之後列要點。
首先,開宗明義,表明蕭復禮的立塵朕順天應命,當民敬天,不爲獨夫】。什麼是獨夫呢?【以天下而奉一人者,是爲獨夫民賊,朕所不爲。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沒錯,引用了孟子。繼而寫道,要【以一人事天下,非以天下奉一人。】充分展現了蕭復禮小朋友崇高的道德。
其次,總結蕭令先的失敗經驗。借蕭復禮吸取教訓反省之口,說出對蕭令先的批判【曏者先帝於小人,至禮法,禮法既違,又悖倫常,招致口實,魏逆謀,朕心痛之。】【義有大小,公義爲大,私爲小,以小大,以卑爲尊,以下爲上,是爲政,朕不爲也。法不可,或以主僕之位可易,則君臣之位亦可易,以下克上,互不從命,天下相頻發、朝不保夕,無一日安寧矣。】所以,蕭復禮要【親賢臣,遠小人,守禮義,正倫常】,這也是向大臣們表明了立場。
再次,重申了權利義務關係,表明皇帝有權利也有義務,君權並不是不限制的,這卻是鄭琰上一封奏疏君臣父子關係的變文了,這裡不做詳述。後面又擴充爲【朕育黎庶,以誠待人,仁澤四方,爾等當效忠義之士,各守本份、各安其位,朕爲爾等護佑。】反之,誰做得不好,就要【以法治之】,警告某些人剋制,不要挖國家牆角。同時寫了對狄政策,如果狄人要和平,老實了就跟他談,如果不乖,打到乖爲止。國家保護邊民不侵害。
在最後,鄭琰引用了名句指出【君之貴在於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朕肩負重責,故而尊於爾等】,蕭復禮要做這樣的一個好帝王,希大臣們勸諫他、百姓們督促他,共創一個和諧好的新時代。
條理清晰,還引用了穿越二十年都還能被記得的名言警句,實在是一篇範文。這篇文章明確提出了民本的思想,完整呈現了這個時代士大夫對於皇權的看法,還充滿了辯證法的彩。實在值得背誦。
衛王就看著一條一條列了題綱支好骨架,然後在題綱後面擴充添、糊皮。鄭琰寫一句,他讚一句,最後形一篇論文。特麼還是把蕭令先給罵了個無完,從昏君變了獨夫民賊,衛王還要讚一聲好!
詔令寫完了,諡號也出來了——幽。蚤孤鋪位曰幽,壅遏不通曰幽,祭常曰幽。
簡直慘不忍睹!韋知勉捂上了眼睛,李神策無奈地撇撇角。
寫完了,鄭琰還給蕭復禮作了簡單的講解。簡單地說,你要讓別人給你幹活,就要給人家發工錢,不能不管別人死活。
袁曼道見衛王已經被忽悠了,也是覺得鄭琰這篇文章做得恰到好,也是擔憂:聖上年,皇太后過問政事已定局,本來皇太后也好忽悠的,現在又來了鄭琰給支招。這……袁曼道還算開明,不好說什麼“牝司晨”,卻也不樂見其。
他試探著道:“夫人已述君臣父子尊卑不可,則如夫妻何?如男何?”
鄭琰一愣,發現袁曼道是認真的,沈晉等人的臉略微妙:“妻者齊也,以奉宗祀。先帝雖嬖於寵,這個,說出來不太好吧?添上也行。”提起筆來,刷刷地又添上了!
衛王真想袁曼道,鄭琰寫完了,蕭復禮的小腦袋,帶他去見徐瑩了。衛王哀聲嘆氣拿起草稿來細看,越看越不對勁,遲疑地看向顧益純。鄭琰打草稿,用的是行書,越看越像顧益純寫的。
李神策鼻子:“謄抄了發吧。”
一路上,鄭琰不免又把這一條給蕭復禮再講一回,灌輸男平等的思想:“把人當對手的男人,一定是在外面爭不過人家的孬種,無能的只剩下抱著男之別沾沾自喜了。外面越無能,回家越威風。無恥!大郎的敵人在那邊,”手指北,“千五百里之外,雙鷹王正厲兵秣馬,等著踐踏你的家園,搶你的土地錢糧。”
特麼回來還跟徐瑩彙報:“諡號定了,詔令也寫好了,放心吧。只有一事,大郎該定個先生開始讀書了。”
因為偶然的原因,趙俊臣穿越到了一個陌生的朝代,成為了一個惡名滿天下的貪官。在這里,昏君當政,遍目皆是奸臣,清流無用,百姓受苦。 趙俊臣沒有揭竿而起的魄力,亦沒有取而代之的野心,更無意于辭官隱退,成為平民百姓,受那世間動蕩之苦。 所以,他只能融于滿朝貪官之中,借貪官之勢,用貪官之力,成為這世上最大的貪官,自上而下,還乾坤之朗朗。 ...
她是浸淫后宮三十載的一國皇后,卻無聲無息死在了冷宮。 再睜眼時,她成了現代表面風光的豪門太太。 容黛一臉迷或地盯著情敵的問小叔子:“我是正妻,只要我還在一日,她就算進門了,也只是個小妾,難道還敢爬我頭上作妖?她想死麼?” 霍少杰,卒。 容黛看著小姑子一臉無辜:“生孩子?她既然是小妾,那小妾生的孩子都要交給我這個正妻來撫養,我為什麼還要折磨自己生孩子?” 小姑子,卒。 容黛看著霍少霆,手里拿著小本本認真問他:“夫君,你打算納多少個妾室?我好給你籌劃籌劃……” 霍少霆:“???” 他有老婆的人,納妾是什麼?
我的接檔存稿文《重生之公府表小姐》[11月17日開坑,男主忠犬甜寵偽表哥] 現代女法醫曲明姝穿回北宋,嫁給神童狀元晏子欽,從此: ①大忽悠屬性全開,把小丈夫騙的近不了身還團團轉。 ②法醫金手指全開,小丈夫一改高冷臉,五體投地求指教。 ③歷史金手指全開,知道大體走向,規避官場風險。 當①②③都做到時,明姝驚恐地發現,小丈夫長大了,賤笑著磨“刀”霍霍向媳婦…… 曲明姝曾對天許愿:“請神賜予我一個像霍建華一樣盛世美顏,像孫楊一樣八塊腹肌,像花滿樓一樣溫柔儒雅的男子。” 于是,她收獲了一枚像霍建華一樣老干部,像孫楊一樣逗比兒童歡樂多,像花滿樓一樣“目空一切”的晏子欽。 曲明姝:?????? 作者有話說: 0. 排雷:男女主十五歲結婚,但最開始一段時間什麼也沒發生。女主吐槽帝。部分尸體描寫不適宜用餐時間觀看。女主內心狂野,外表矜持。男主技能點全加在讀書從政上了,缺乏生活常識。 1. 本文半架空北宋,作者希望盡量貼近歷史,法醫部分查了資料,但是沒有十分的自信,所以謝絕考據,謝絕追究法醫相關描寫的真實性/(ㄒoㄒ)/~~ 2. 如果喜歡這篇文,請收藏吧!作者謝過了,小天使們能收藏對作者來說就是很大的激勵了! 3. 作者小窒息,謝絕扒榜! 4. 作者愛你們~~~留評隨機發紅包~~~
傳聞,相府嫡長女容貌盡毀,淪為廢材。 當眾人看見一襲黑色裙裳,面貌精緻、氣勢輕狂的女子出現時——這叫毀容?那她們這張臉,豈不是丑得不用要了?身為煉藥師,一次還晉陞好幾階,你管這叫廢材?那他們是什麼,廢人???某日,俊美如神邸的男人執起女子的手,墨眸掃向眾人,語氣清冷又寵溺:「本王的王妃秉性嬌弱,各位多擔著些」 眾人想起先前同時吊打幾個實力高深的老祖的女子——真是神特麼的秉性嬌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