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嫡嫁千金 ☆ 第 110 章、第一百一十章 營救

《嫡嫁千金》☆ 第 110 章、第一百一十章 營救

“馮大人是神仙還是小鬼,應當有自知之明吧。”

姜梨的話音剛落,馮裕堂的臉已然變得十分難看。姜梨的言外之意他自然聽得出來,姜梨是首輔千金,他的主子是永寧公主,姜梨和永寧對峙起來,彼此都有強大的家族作爲後盾,而他只是一個小小的縣丞,這是改變不了的事實。無論如何,要是他被犧牲,那只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馮裕堂覺得十分棘手,姜梨來的突然,沒有給他任何應對的時間。然而短短的談幾句,這個姜梨並不是容易打發的人。很有主見,並且不像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孩子有的城府。

甚至讓人覺得有些害怕。

“姜二小姐,下,”馮裕堂賠笑道:“下也只是奉命行事,還請不要爲難。”

“奉命?”姜梨笑了:“你馮大人在桐鄉說一不二,無人敢違抗你的命令。這薛縣丞的案子,也是經由你手定奪,你就是桐鄉的天,你這是奉的誰的命?要不說出來讓我聽聽,或許我在燕京城裡,還識呢。”

馮裕堂冷汗涔涔,他當然不能說出永寧公主的名字。苦笑道:“下都是按照章程辦事,姜二小姐,下不明白您究竟想做什麼。您想打聽薛家的事,下都著實相告,如今你還想怎麼樣呢?”

馮裕堂本就是個地,這會兒擺出一副無賴的臉,誰也不能把他怎麼樣。是啊,這裡人多,姜梨沒有人手,總不能直接讓人劫獄。便是劫獄,也會牽連葉家和姜家。他馮裕堂就擺明了我承認你的份,尊重你,但是不能不按命行事。你能奈我何?

葉明煜皺了皺眉,這樣耍無賴的縣丞,他還是第一次看到。難道他不怕姜元柏事後遷怒?

Advertisement

只有姜梨明白爲何馮裕堂敢耍無賴,他是仗著永寧公主在背後撐腰,只需要辦好永寧公主代的事就好了。

雖然此番前來也想要見一見獄中的父親,不過早在來縣衙之前,姜梨就猜到不會這麼順利。無礙,至見到了這位新上任的馮裕堂,從前和馮裕堂打過道,知道他是什麼樣的人。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也不是全無收穫。

馮裕堂好整以暇的看著姜梨,他這會兒又竹在,覺得姜梨也不能拿自己怎樣,總不會讓人將自己這個縣丞抓起來吧。首輔的千金如此行事,朝中的史不拿此參姜元柏纔怪。

“我不想怎麼樣,”姜梨微微一笑,和氣的對他道:“我說了,我來就是爲了問一問薛家爲何被查封。案卷一事,只要上級調令,是可以查看的。桐鄉隸屬襄,我已經同襄那頭遞了司,是可以看薛家案卷。”姜梨從袖中出一封行令,示意桐兒遞上去,一邊笑道:“馮大人,調令在此,我可以看看薛家的案卷了吧。”

馮裕堂一愣。

這個縣丞是永寧公主賞給他的,能當兒,哪怕是桐鄉一個小縣的兒,馮裕堂也跟撿了天大的便宜一般高興。要知道在這個位置,能斂財不。他當縣丞,絕不會如薛懷遠一般愚蠢,真的爲民辦事。又因爲他本就是被永寧安排過來的,對於員的考覈從沒經歷過,令的大小事宜,他一概不知。什麼調令,他完全一竅不通,下意識的結果桐兒遞上來的調令,見上面有襄知府的印信,猶豫了一下,點了點頭,令邊人去尋案卷給姜梨。

葉明煜不記得姜梨什麼時候去找佟知要過這東西,而且佟知和葉家鬧這樣,怎麼還會輕而易舉的給姜梨調令。

Advertisement

姜梨脣角含笑。這封調令,說是調令,也不是調令,並不是佟知親自批的,是借用唐帆的手,以燕京織室令查案的事得到馮裕堂的印信。唐帆還想要姜元柏在燕京的關係,當然會幫他。而姜梨深知北燕制的不足,能鑽這個空子,達到自己查閱薛家一案卷宗的目的。

瓊枝打聽到的薛懷遠既然獄,姜梨就一定要看到薛懷遠的卷宗,從其中找出不對的地方。爲了早做準備,姜梨才製造了這封調令。只是眼下看到馮裕堂,才曉得並不用費這麼多心思。馮裕堂就是個什麼都不懂自知吃喝玩樂的流氓,只要編個像模像樣的藉口,馮裕堂就會深信不疑。

桐兒接過送來的卷宗,遞到姜梨手上。

姜梨瞥了一眼卷宗,確認的確是真的無疑,便對馮裕堂出一個微笑,道:“多謝馮大人,我沒什麼事了。”

馮裕堂本就應付姜梨應付的有些頭疼,聽見姜梨這麼說,不得姜梨趕走。他好飛鴿傳書給永寧公主遞個信兒,看看接下來應當如何?這姜家二小姐分明是重新要調查薛懷遠的案子,雖然不明白薛懷遠怎麼會和首輔千金扯上關係,但馮裕堂可不願意在最後的節骨眼兒上出什麼差錯,惹得永寧公主生氣,他可會吃不了兜著走。

“好好好。”馮裕堂笑瞇了眼,又道:“姜二小姐是要離開……”

“我不走。”姜梨道:“我要在桐鄉住一段日子。”

“住、住一段日子?”

“是啊。”姜梨看著他,“馮大人好似很不樂意的模樣?”

“不……不……”馮裕堂笑道:“怎麼會?姜二小姐安排好了住宿的地方沒有?沒有的話,下可以代勞。”

Advertisement

“那就不必了,我們人多,不叨擾馮大人秉辦公務。”姜梨似笑非笑道:“我想馮大人應當也忙得很,不必相送,我們這就離開。”

馮裕堂只好賠笑,要命了,這姜家小姐就像是生了一對看人心的眼睛,怎麼知道自己急著給永寧公主通信?

“那下就……就不送了。”馮裕堂道。

姜梨瞥了他一眼,與葉明煜說了兩句話,葉明煜收起腰間佩刀,領著姜梨,大搖大擺的從馮裕堂面前揚長而去。

馮裕堂看著姜梨一行人的背影,不知爲何,心中倏而十分不安。他坐了一會兒,突然回過神,踢了一腳隨從,道:“快!快給爺尋紙筆墨來!”

……

姜梨和葉明煜出了縣衙的大門。

臨到門口的時候,有個佝僂著材的老嫗提著夜香桶,從姜梨的面前路過,擡起眼皮子打量了他們一眼,又很快垂下目,頭也不回的蹣跚離開。

姜梨心中一,葉明煜卻說話了,他道:“那信任縣丞是怎麼回事?我他孃的就從沒見過這樣的縣丞?這縣丞?這種人也能當縣丞?”

他對馮裕堂用目對姜梨無禮的事耿耿於懷。

“無事的,明煜舅舅,他這樣的人,做縣丞也做不了多久。”姜梨安他,自己的心卻怎麼都高興不起來。

馮裕堂竟然說七日後,薛懷遠就要被斬?竟然這般快!他們對待一個已經失去神智的父親也要趕盡殺絕,姜梨恨得了拳頭。

七日,的時間不多了。七日裡,必須爲薛懷遠翻案,阻止午門的刑。但現在除了一卷被過手腳的卷宗,什麼也沒有。父親已經瘋了,如果他們說的是事實,父親就沒辦法爲自己辯解。要爲父親翻案,只能靠自己。

桐鄉的百姓們爲馮裕堂的暴政所懾,不敢出言。父親曾經的手下被全部換掉,生死不知。回到了桐鄉,面對的卻是最陌生的環境,怎麼看,都對不利。

還得往前走。

葉明煜問:“阿梨,現在怎麼辦?”

“先回去吧,”姜梨道:“容我想想。”

暫時還沒想到下一步應當如何,時間卻不等人,必須在最短的時間裡做出決定。但有一點,無論如何,都不會眼睜睜的看著薛懷遠被刑,哪怕是劫法場,也要保全父親的命。

正想著,自遠突然有一個五六歲的小走過來,怯生生的扯了扯角,姜梨低頭一看,那小手心裡塞了一張紙條,轉跑遠了。

葉明煜好奇:“怎麼了?”

姜梨展開紙條,很快看完,將紙條撕碎,往不遠一家酒館樓上看去,便見一抹豔豔的紅鋪展開來,在風裡尤爲顯眼。

姜梨對葉明煜道:“明煜舅舅,你們先回去吧。我還有事,很快就回來。”

“你要去幹啥?”葉明煜不幹,“你一個人太危險了,我跟你一道去。”

“不危險,”姜梨道:“明煜舅舅,你們先回去吧,我曉得路,等會兒和桐兒他們一道回來。”

葉明煜見姜梨一臉堅持的模樣,十分無奈,道:“這樣吧,我不回去,我就在這裡,你剛看的是旁邊酒館是吧?你是要去見什麼人嗎?放心,我不跟著,我在外等你,不進來。”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姜梨也只得作罷。況且葉明煜只在外面,姬蘅也應該不會在意。就道:“好吧,舅舅在此稍稍等我,我很快回來。”

葉明煜果然帶著人馬在街邊蹲著等姜梨,姜梨和桐兒白雪一道往酒館走去,心中疑竇叢生。

姬蘅怎麼也來了?這下子,說他不是跟著自己而來,鬼也不會相信。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只有走一步算一步了。

走進酒館。

整個酒館裡,亦是空無一人。之前的酒館掌櫃的還放了個小二看店,這家店可好,連個小二都沒有。那個文紀的侍衛站在門口,目送姜梨進去。

想來這間酒館,已經被這位國公爺大人暫時“盤”下來了。他倒是架子擺的大,自己在酒館,就要把酒館裡的其他人都攆出去,有夠霸道。

姜梨上了二樓。

二樓靠窗的地方,紅的年輕男人正在斟茶,他斟茶的作很練,並不生,行雲流水的模樣,是看著,也令人賞心悅目。

他斟了兩杯茶。

姜梨走到他面前,姬蘅便將剛剛斟好的一杯茶推倒手邊,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姜梨在他對面坐下來,沒有那杯茶。

“白毫銀針,姜二小姐嚐嚐。”他含笑道,彷彿熱絡的老友。

“多謝大人,我不。”姜梨道。

“二小姐不會是怕我在裡面下毒吧?”姬蘅笑問。

姜梨笑答:“怎麼會?國公爺真想要我命,也不過頃刻之間,不會多此一舉,浪費好茶。”

姬蘅笑笑:“你倒了解我。”

姜梨:“不敢。”

姬蘅此人心思太深,詭譎莫辯,誰敢說了解他?喜怒無常四個字,可不是說說而已。況且前些日子在戲中,談笑之間化解一樁暗殺,雲淡風輕的理一干刺客,那眼睛都不眨的狠辣,姜梨看在眼中,怎麼會對此人掉以輕心?

但姬蘅終究還是注意到了,纔會跟到桐鄉來。

姜梨不願意與姬蘅繞彎子,如今的時間太了,多浪費一刻,薛懷遠生的機會就減弱一分。道:“國公爺這回來桐鄉,也是爲了看戲?”

“不。”姬蘅低聲道:“是來看你。”

他眸瀲灩,脣紅潤,多的模樣,彷彿真是翩翩佳郎,只是這種鬼話,姜梨纔不會相信。笑道:“原來是來看我的戲。”

“沒辦法,誰讓姜二小姐太特別,讓人不注意也難。”姬蘅一手持茶盞,輕輕吹了一口飄在水面上的浮葉,隨意的道:“二小姐此番下襄,就是爲了桐鄉之行吧?至於桐鄉之行的目的,就是爲了薛家一案,是嗎?”

姜梨頓了頓,擡眼看向他,笑道:“國公爺什麼都知道,何必來問我呢?”這麼短的時間裡,姬蘅又知道了。可也無法避免這種事的發生。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