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太子在怨恨嗎?
這樣一想,太子剛才的話怎麼想都像意有所指。
菜吃了不過幾筷子,康熙就沒了胃口,勉強用了小半碗飯,就道:“收了吧。”轉頭再對太子解釋,“朕年紀大了,用得漸。你若是不夠,再讓他們給你上些。”
太子連忙關心道:“兒子不孝,皇阿瑪哪裡老了?是不是脾胃不和?或是苦夏?”
反正肯定不是皇上老了才吃不下飯,一定是有其他原因的。
康熙出一笑,他也覺得是天氣的緣故:“或許是太熱了吧。最近總沒胃口。”
梁九功趕過來請罪:“都是奴才侍候得不周。”
要是以前,太子總要罵梁九功兩句,責問他,要他更心的侍候皇上。可現在,他也只是端起茶來喝兩口。
罵皇上邊的太監,親近時這關心,疏遠時這僭越。
康熙見他沒有責駡梁九功,想起以前的太子,心中還是歎氣。太子……還是怨恨了吧……
兩人無話可說,康熙起了個話頭。他說起今天去上書房,考問小阿哥時就想起了太子。
太子配合的做出回憶的樣子來,一臉懷念的道:“當年兒子連一筆字都是皇阿瑪把著寫的。”
康熙也道:“是啊,你這孩子,只教你握筆就教了半個月,糾正過來,隔兩天又忘了。”
太子出慚的笑來。
康熙道:“我記得弘晰和弘晉都大了吧?”
弘晰是太子長子死後,排行第一的阿哥,弘晉排第二,是太子膝下僅有的兩個長的阿哥了。說起兒子,太子臉上的笑真心了些,道:“是,弘晰十一了,弘晉才七歲。”
康熙點頭,問:“嗯,可都起蒙了?”
太子自然不會疏忽了自己兒子的學業,夭折的大阿哥三歲就由他抱著握筆了,這兩個也是一樣。他道:“只是由兒子領著先念《論語》。”
康熙跟著就扔下個晴天霹靂打太子頭上了:“正好年齡也差不多,就讓他們兩個去上書房,跟著十五他們一起讀書吧。”
好大一個餡餅砸下來,讓太子謝了恩回到毓慶宮還有些反應不過來。但也吩咐給弘晰和弘晉收拾起來,把他們兩個到邊再三叮囑。
能去上書房進學,這跟他當年出閣讀書還不是一回事,但這等同於把弘晰和弘晉推到大家面前了。
這是個加大他這個太子砝碼的機會。
這是漢人的江山,他們最重嫡出。
但好夢從來容易醒。第二天,太子就聽說皇上下旨,諸阿哥府中年滿六歲的都可送進上書房讀書。
太子:“……呵呵。”
就算如此,他也是太子。
「歷史爽文」熬了個夜,李寬回到了大唐,成爲李世民的二兒子楚王李寬。他曾是長安城四害之首,是李世民口中的孽子。他是世家的眼中釘,又是勳貴的最佳合作伙伴。他是商人眼中的財神爺,也是匠人眼中的救世主。他是農業發展的助推劑,是科學技術的奠基者。他是番邦屬國的噩夢,是大唐開疆拓土的功臣。……且看李寬在“全才系統”的助力下,帶著大唐百姓走向奔小康的生活。
穿越到未來,以為可以吃香的喝辣的,玩遍各種高科技,看遍各種進化的花美男,結果……
只是在休息室里打了個盹兒,一睜眼,竟然穿成了古代目不識丁的鄉下胖丫頭。 好吃懶做不說,還在村里橫行霸道。 十里八鄉沒人愿意娶她,好不容易買了個金龜婿,大婚之日竟讓人逃了。 惡霸老爹一怒之下去道上擄了個夫君給她。 就是……爹你擄的是不是有點不太對呀? * 婚后的蘇胖丫很忙。 忙著改造惡霸爹爹與惡霸弟弟。 忙著搶救貌美如花的神將夫君。 忙著養育三個小小惡霸小豆丁。 一不小心,將自己忙成了大燕最位高權重的一品女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