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明末邊軍一小兵 第八百章 號稱

《明末邊軍一小兵》第八百章 號稱

?李自進京後,遲遲沒有稱帝,野史傳聞是說篡竊之輩賊目不可開,李賊一到大殿,不是殿搖,就是地陷。再不就是目眩頭痛,甚至金臺的雕龍都活過來,要將這個賊子吞噉。

所以李賊雖然三六九日頻繁朝集,卻遲遲未能正南面稱帝者。

事實的結果卻是李闖權威不足,與部下協商未果的原因。

當時有降賊太監從宮中出來,暗中言李賊雖為首,然總有二十余人,俱抗衡不相下,凡事皆眾共謀之,特別以汝侯劉宗敏彼時最為囂張。也就是說,李自雖佔京師,卻沒有皇帝那樣的威權與威,所以遲遲不能行登極禮。

他此時景頗為類似當年華盛頓,造這個原因更要追溯到老闖王高迎祥時期,當時眾賊皆推高迎祥為首,但其實各家各隊頭領,不論兵多兵,大小一律平等。

類似搞出一個武林盟主,但卻不能凌駕於各派之上,而且合則聚不合則散,來去非常自由。

他們之間行的也是民主協商原則,有事大家一起商議,相互間更多是盟友關系,而不是上下級關系。

所以此時李自要登基,要搞獨裁,各人如何心服?你一當皇帝,我不就了臣子,要向你磕頭,這如何可能?

劉宗敏就公然道:“我與他同作響馬,何故拜他?”

各賊也皆道:“以響馬拜響馬,誰甘屈膝?”

甚至諸將拷掠無辜,鬧得人怨鼎沸時,李自勸說劉宗敏,劉宗敏竟道:“皇帝之權歸汝,拷掠之威歸我,無煩言也。”

他的言外之意你管皇帝這攤事,我管拷銀這攤事,大夥分工不同,但相互還是平等的。

眾部下不承認他的皇帝威權,李自也無可奈何。

當然,對李闖麾下文們來說,他們是非常希李自登極的,在京的大小各投降員,也希李自登極,有功的希圖封蔭,有罪的僥幸赦免。

Advertisement

牛金星借此遍結私黨,從三月二十二日始,就曾七次勸進。

他還搞了歷代登極都要搞的事,如偽製一盒,刻永昌年月日於中,置大,讓人偶得,詐稱符命。又詐飾番僧數人,稱西域某國,知新天子登極賀不等。

只是文們再折騰,麾下武人沒有達共識,李自這個登極皇帝夢,還是遲遲不能進行。

對此種種,李自是心煩意,最初進京時,國庫庫沒有獲得銀糧,部下不能封賞,軍心搖,於是李自下令追贓助餉,定時令京師民眾陷水深火熱之中,人怨鼎沸。

他就是在深宮之中,都有種坐在火山口的心驚覺。

這種覺多年沒有了?

往日他所過之,都是民眾夾道歡迎,爭先開門投降。

現在……

對比“闖王來時不納糧”等歌謠,份外覺得諷刺。

拷掠京不說,因遲遲未行登極大典,明之降臣企論功行賞的要求也被打得碎,紛紛尋機潛逃,外離心離德。

李自有時見明臣,似乎都可以覺他們眼中帶有“沐猴而冠”等字樣,這讓他到痛苦,似乎自己了各人嘲諷與笑談的對象。

又有此時軍心的渙散,因搶掠百姓,便是很多士卒都懷重資:“腰纏多者千余,者亦不下三、四百金,人人有富足松弛之念。”

所以李自心中越發不安,他尋思如何改變這一切,最後還是覺得要“起來”,當年他在湖廣時也有類似狀況,最後還是攻打陝西、河南、山東後擺

所以要讓部下始終保持旺盛的鬥志,就是要起來,不能在一個久待。甚至在流竄的時候,朝不保夕的時候,被別人追著打的時候,那就是他部下鬥志最旺盛,上下最團結的時候。

Advertisement

當然,他不可能放棄京師,不過可以讓部下起來,省得他們在京師無所事事。

京師糧米不足,也是讓李自擔憂的一個重要原因,追贓助餉的時候,京師百姓不但銀錢被搶,很多人家中糧米也被搶掠,已經越多百姓死的消息傳來。

前不久時候,李自派人盤點祿米倉,大通橋祿寺等倉,發現積米積糧已經用不了多長時間。

若京師糧米食盡,讓他幾十萬大軍吃什麼?喝什麼?

所以讓部下起來為必然,也正好借此來轉移矛盾。

目標李自也選定了,就是宣府鎮,山西省,正好那邊富足,攻下後可供他的大軍吃喝很長時間。

至於當地吃了怎麼辦,那就不是他李自考慮的事,反正宣府鎮吃了去山西省,山西省吃了去陝西省,陝西省吃了去四川省,四川省吃了去湖廣江南嘛。

不管未來怎麼樣,至打下的糧米可以供他部下吃喝很長一段時間就是。

正在李自盤算的時候,正好劉澤清兵敗的消息傳來,李自大驚失,急急召集麾下各將議事。

……

義侯李巖策馬在棋盤街上而過,往日這邊百貨雲集,繁華無比,但此時街上死氣沉沉的,渾然沒了往日的喧囂之聲。偶爾看到幾個百姓,目來,皆是刻骨的仇恨。

李巖心中不知什麼滋味,當日他投靠李自,為他編設種種歌謠,取得了非常輝煌的果,卻沒想到是這種結果。

他想起進京初自己上的四道疏諫,言說四事:

一是闖王退居公廠,待清理六宮後由百迎進大。二是追贓宜分三等,不可一刀切。三是各營兵馬不得借居民宅,宜退出城外守寨,聽候調遣出征。四是宜早登極,安好各降

Advertisement

結果闖王止批三個字:“知道了。”

事後證明他上的四條意見條條皆切中要害之,惜闖王不用之。

發展到這步,已經完全離他的初衷了,看著周遭的一切,他心中慨:“我主馬上天子也。”

他策馬進大明門,若闖王登極,該改為大順門,只是闖王遲遲未能登位,這大明門仍然還是大明門。

他進皇城,往宮城承天門而去,這時不斷有各將奔來,他們歡呼怪,直把皇宮當馬場。

承天門後,李巖見到蘄侯楊凡,此人原本平靜恬和,深藏不,然進京之後,也得意忘形起來。

李闖在山東建國時,大封各將,大權將軍、製將軍封侯,果毅將軍以下封伯、子、男不等。當時封侯之人就有九人,汝侯劉宗敏、澤侯田見秀、亳侯李過、蘄侯楊凡、綿侯袁宗第、磁侯劉芳亮、義侯李巖、淮侯劉希堯、嶽侯高一功。

又有太平伯胡天德,文水伯劉澤清,桃園伯劉良佐等人,侯伯子男近二百。

凡的銃營屢立大功,所以他的兵馬雖不如別的製將軍多,一樣封為侯爵。

李巖運籌帷幄,勞苦功高,他還是五營的副權將軍,所以封為義侯。當然,各營有各營的製將軍把持,他上頭又有權將軍劉宗敏,實際上他的權力很小。

李巖衝楊凡打了招呼,楊凡微微點頭,神高傲冷淡。

李巖暗歎,進京後各人都變了,別看楊凡現在一副矜持冷淡的樣子,但若對上權勢滔天的汝侯劉宗敏,那定然會換上另一副完全不同的表

又有大將胡天德過來,爽朗的衝李巖、楊凡等人打招呼,他遊,從不吝嗇金銀財帛,因此與各各將的關系都很好。

他打仗勇猛,麾下巡山營又極為犀利,因此李闖在山東建國後,他被封為太平伯,麾下部將孔三、八條人等,也分別被封為寧陵子,臨朐男不等。

李巖見那胡天德部下孔三對自己微笑拱手,他連忙還禮,不過總覺得太平伯這個得力部下,總給人一種深沉難測的味道。

他們策馬進端門、午門,本來至在到達承天門後,各將就不能騎馬。紫城作為宮重地,除非年老的,德高重的大臣,經皇帝特準後,方可在紫騎馬,作為一種恩遇榮典。

或是更老者,騎馬不便者,可恩準令乘肩輿,由二人舁行直。

然此時李闖佔據京師,各將大搖大擺的在宮城策馬行走,顯然可看出李闖在眾將心中的威不足。

他們到達建極殿,仍然狂奔而來者不絕,甚至很多人一直奔到大殿外的臺階下,方才大搖大擺下馬。

李巖看得只是搖頭,心中慨歎息,至他與胡天德等人到了午門後,皆都下馬步行,保持著對大順天王的敬意,這些將太不象話了。

眾人進建極殿,皇極殿燒毀後一直都在這邊議事,進行各種儀式。進寬闊的大殿,就見裡面黑聚滿人,牛金星、宋獻策、顧君恩、宋企郊、張璘然等,這些是文臣。

然後是劉宗敏、李過、袁宗第、劉希堯、劉芳亮、高一功、田見秀、劉汝魁、劉國昌、劉忠、王良智、陳藎等武將。

他們吵吵嚷嚷,喧沸一片,而且每人都有位子,沿著龍椅兩邊蔓延,之若山寨的聚義大廳,只差背後擺個關公像。

李自高居寶座上,仍然穿藍布箭,頭戴紅纓氈帽,他看著下面吵吵嚷嚷的群臣,眼中閃著無奈的神

李巖看著龍座上的李自,不知為何腦中閃過“之不似人君”幾字。

他看太監總管王德化乖巧的站在龍椅旁,一聲不出,不知是不是他的錯覺,他看王德化看了下方一眼,眼中有輕蔑之

又有臉灰白的昌平守將,文水伯劉澤清站在丹陛旁呆若木,似乎全仍在不住發抖。

李巖向李自施禮,李自揮揮手,李巖坐到自己位子去。

看人到齊了,李自咳嗽一聲道:“文水伯報今日靖邊軍突然大眾而出,他們於辰時襲擊昌平城。文水伯領兵出戰,猝不及防下,被靖邊軍馬隊擊敗,現在昌平城已失,可能不久後,靖邊軍就會兵臨城下。”

殿各人一陣,他們隻知大王召他們議事,說有急軍,似乎跟昌平有關,然什麼事不明白,沒想到竟是劉澤清大敗,還把昌平城丟了。

如果昌平丟棄,靖邊軍佔了城池,確實很快就會向京師來。

劉宗敏猛的站起來,他走到劉澤清旁,瞪眼看著他道:“辰時襲擊,現在是午時,老子記得你跟邱磊共有兩萬兵,你媽媽個,你跟他們打了多久?他們發多兵打你?”

劉澤清對這個總哨劉爺一向有畏懼之心,往日有兵在手,多有些底氣,但現在自己隻余百多騎,桿一個伯爵,見劉宗敏瞪眼看著自己,兇閃閃,似要噬人而食。

他心下害怕,不由自主後退一步,聲道:“回汝侯,末將現在回想起來,靖邊軍這次前鋒估計有一萬人……都是騎馬隊,對了,還是明國悍將尤世威帶隊,末將以前曾見過他……他使用敵之,隻發三千騎在城外,余下七千都在埋伏,所以末將倉促之下,被他打得大敗,僥幸帶百余騎逃出,山伯邱磊更不知去向……”

劉宗敏著自己臉蛋,如果這樣,劉澤清猝不及防下大敗也可以理解。老營各將雖對外營有多兵丁心下含糊,但對各人麾下有多馬隊還是關注的。

劉宗敏也知道劉澤清與邱磊合起來兵馬雖有二萬,然中馬兵家丁不過三千。如果靖邊軍出一萬馬隊,他們又是突然襲擊,又加上埋伏,劉澤清措手不及下被打得大敗很有可能。

更別說領隊的還是尤世威。

尤世威他當然知道,畢竟都是陝西那一片的,而且榆林離米脂等地不是很遠,早就聞名遐邇了。

他喃喃道:“什麼時候尤世威聽王鬥的了?而且什麼時候王鬥馬隊這麼多?”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