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推移,轉眼間就到了中秋節。
街頭,旗笙飄揚,街頭巷尾之間,滿是談笑的百姓,商販們不時地用尖銳的聲音,賣著花兒,引得不人的張目。
市集中,商賈們爲了更好的吸引客人,各用招數。
有的讓人穿戴著華的裳,屹立在門口,吸引著富貴人家購買布匹。
有的機靈的,甚至讓人在門口擺上了桌案,大量的皮影小人,活靈活現,讓人忍不住駐足觀看。
孩們最耐不住這種,拉扯著父母就想進去玩耍。
與明清不同,唐朝專門負責接待四夷藩國的部們並不是禮部,而是鴻臚寺,四夷朝貢、宴勞、給賜、送迎之事,都是由其掌控。
而,在這天,城外的十里長亭外,幾個鴻臚寺的吏,鄭等待迎接。
按照道理來說,一般是朝貢是在正旦日,中秋而來的幾乎沒有。
但,如今,著實還是有了。
來的乃是大唐的屬國之一,大理國。
大理段氏,這些年來一直很殷勤,朝貢也極爲頻繁。
無他,這屬於貿易質的朝貢。
大理盛產象牙,孔翎,寶石,紅銅等,羊、等畜禽,刀、氈、甲冑、鞍轡、漆等手工業品,以及麝香、牛黃等藥。
從地輸的則有漢文書籍、繒帛、瓷、沉香木、甘草等藥材和手工業品。
這般一來,朝貢就屬於常規了。
不過,今次而來的大理國,著實不一般。
甚至可以說,力重重。
來自於西川府,以及嶺西府,安南府,三地的兵馬連,讓其膽心驚。
這三地的兵馬加在一起,約莫十萬,常年來一直於和平的大理國,何曾見過這般場面。
再加上,大唐大敗契丹,隨著邸報的宣揚,很快地就到達了全國各地,而大理國自然也不能例外。
所以,派遣使臣來到,其任務艱鉅。
“尚書,咱們此次來,能否有效果?”
寬闊的道上,十幾輛馬車行走著,佔據了泰半的道路,而領頭男人,則面嚴肅。
他就是大理國禮部尚書高蘇南。
這時,同行的文忙問道。
“若是以往,咱們還是有點效果,只是如今大唐挾持大勝之威,恐怕很難了!”
高蘇南不由得搖道。
如今的大理,高氏已經佔據大量的位,可以說與段氏,一損俱損,難以擺。
對於唐人的覬覦,高蘇南是萬分清楚的,但是他又明白,如今的大理實在不是唐人的對手。
當初段思平勢力單薄,消滅大義寧後,不得已分封諸臣,設有二都督、六節度,共八個小王國,有“雲南八國”之稱。
各諸侯都世襲領有封地,在諸侯領地,當地諸侯是最高統治者,其下也各有家臣效忠。
雖然高氏也因之壯大,但在面對外敵時,卻有勁用不上。
各諸侯人心各異,尤其是佔據洱海地區的楊氏,素來與高氏做對。
而朝廷也對諸侯萬分警惕。
一旦軍隊損失過大,那就難以鎮諸侯,諸侯也怕損失過大,被其他人佔據便宜,吞沒土地,彼此之間相互忌憚。
見了雄偉的城,高蘇南不由得收斂其思緒,認真地與唐人打道。
鴻臚卿的吏,見到如此壯觀的貨,不由得笑了迎了上去。
一切都在不言中。
大理國,每一次朝貢,可都是一個。
而坐在皇宮的李嘉,也獲知了大理的消息,他不置可否。
因爲在他的面前,足足有九個皇子,排排坐,認真地書寫著試卷。
原來,經過一番考驗,皇帝覺得對於皇子們的課程拉下了,所以就鳴人找了一些秀才試的卷子,親自督考,檢查,批閱。
就是爲了想知道他們到底有沒有認真學習。
雖然說,當了國王,文化水平不需要多高,但是覆蓋面一定要廣,纔能有所得之。
卻說,皇帝對於大理理不理,但做試卷的幾個皇子,則頗有些興趣。
“大理國在哪?”
“嶺西府那裡,聽說有好多大象!”
“那可是一個好去,我最喜歡大象了,象牙梳可漂亮的很——”
幾人議論紛紛,不知何時,又牽扯到了藩國上。
“若是藩國在大理,也不錯,距離嶺南近呢!”
皇五子李復沅,不由得慨道。
而這邊,聽著兒子們的嘰嘰喳喳,李嘉心頭也不由得計上心來。
沒錯,大理國著實是個好地方。
人口沒有百萬,也有五六十萬,而且,從南詔到如今的大理,也算是文化昌盛。
地方偏僻,地域廣闊,在適宜的地方再分封兩三個兒子,就足夠了。
“你們好好考試,我去去就回!”
李嘉沉聲吩咐道。
隨即,他接見了來自大理的使臣。
“還請陛下爲我們做主!”
高蘇南大哭道:“這些年來,大理一直勤懇遵從,不敢有所逾越,何以招致這般兵災?”
“只是地方的擅自行罷了,莫要驚慌!”
李嘉輕聲安道:“中秋佳節快到了,你也好在欣賞一番,也不枉來大唐一趟!”
敷衍了幾句,李嘉直接召開前會議,討論的主題只有一個——大理。
“如果說,用嶺西府、安南、西川三地,能否拿下大理?”
皇帝直接問詢道。
“難!”李淮猶豫道:“大理畢竟建國不過數十年,兵強馬壯,若是直接拿下,需要數載謀劃。”
“除非他們自願歸降!”
“也就是說,非營不可咯?”
李嘉有些失。
還要等幾年,那兒子都大了,再準備一下,豈不是二十朝外了?
“陛下,也並非都要營!”
這時,李淮似乎想起來什麼,不由得補充道:“你還記得那八旗蠻兵?”
“有點印象!”
“湘西,長沙,還有不的八旗兵,他們經百戰,悍不畏死,而且擅長山嶺之戰,正好可以利用起來。”
想到八旗兵,李嘉來了興致:“我怎麼沒有想到呢?”
“正好以毒攻毒!”
隨即,口諭即下,令人調派八旗去往嶺西聽用。
天下一統,豈能掉大理?
大理國的滅亡,也在倒計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