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不裝了,其實我帶的是特種部隊 第1839章 精確計算

《不裝了,其實我帶的是特種部隊》第1839章 精確計算

走了約莫四十分鐘,他們到達了一空曠的山坳。四周被高大的松樹環繞,地面鋪滿了松針,空氣中瀰漫著松香味。秦淵停下腳步,放下背包,轉面對段景林。

「知道我為什麼單獨帶你出來訓練嗎?「秦淵問道,聲音在清晨的山谷中顯得格外清晰。

段景林:「因為我想參加特種兵選拔,教認為我需要額外訓練。「

秦淵搖搖頭:「不全對。我帶你出來,是因為我看到了你的潛力,但也看到了你的不足。「他指向遠的山頂,「看到那個最高點了嗎?普通人需要三個小時才能到達,而特種兵的標準是一個半小時,負重二十公斤。「

段景林順著秦淵的手指去,只見山頂在晨霧中若若現,看起來遙不可及。他吞了吞口水,但眼神沒有搖:「我一定能做到,教!「

秦淵角微微上揚:「說不練假把式。現在開始熱,十分鐘后出發,計時開始。「

段景林立刻開始做準備活,拉部和手臂。秦淵取出一個平板電腦,點擊了幾下,然後展示給段景林看:「這是你今天的路線圖,共計十五公里山地越野,中間設有五個檢查點,每個檢查點有不同的任務。完所有任務並在規定時間返回起點,才算通過。「

段景林認真地看著屏幕上的地圖,記下每個檢查點的位置和特徵。

「還有,「秦淵補充道,「今天的訓練不只是能測試,更是對你意志力和應變能力的考驗。特種部隊需要的不僅是素質過的戰士,更需要能在極端環境下保持冷靜思考的頭腦。「

「我明白,教。「段景林鄭重點頭。

「好,現在把這個戴上。「秦淵遞給段景林一個定位手環,「這樣我可以實時監控你的位置和生命征。如果遇到況,按下紅按鈕。「

Advertisement

段景林接過手環戴上,覺到金屬在皮上的冰涼

秦淵看了看手錶:「十分鐘到,準備出發。「

段景林迅速調整好背包,做好出發準備。

「三、二、一,出發!「秦淵按下計時

段景林沒有猶豫,立即朝著第一個檢查點的方向跑去。山路崎嶇不平,時而陡峭,時而平緩,他必須不斷調整步伐和呼吸。背包的重量在肩上,每一步都為意志力的考驗。

秦淵沒有跟上去,而是通過平板電腦監控著段景林的行進路線和速度。

段景林很快消失在茂的叢林中,只留下一串腳印和微微搖晃的樹枝。秦淵收起平板,拿起自己的背包,選擇了另一條路線。他打算在第三個檢查點與段景林會合,那裡將是今天訓練的關鍵點。

段景林在林中穿行,過樹葉的隙,在地面上投下斑駁的影。他的額頭滲出汗水,呼吸變得急促,但他堅持保持勻速前進。特種兵選拔的第一關就是極限能測試,他必須證明自己能夠承這種強度。

經過約四十分鐘的急行軍,段景林到達了第一個檢查點——一突出的巖石平臺。按照指示,他需要在此完五十個俯臥撐和五十個仰臥起坐。儘管手臂和腹部已經開始發酸,但他沒有毫鬆懈,一不茍地完了任務。

「一、二、三、四...「段景林默數著,汗水從臉頰落,打了地面。

第一個任務后,他稍作休息,喝了幾口水,然後繼續向第二個檢查點進發。

第二個檢查點在一條湍急的小溪旁。按照任務要求,段景林需要涉水通過並在對岸完一系列障礙訓練。溪水冰涼刺骨,浸了他的戰靴和,但這反而讓他的頭腦更加清醒。

Advertisement

「特種兵不怕苦不怕累,「段景林自言自語,「這點困難算什麼。「

他敏捷地跳過溪中的大石,小心避開湍急的水流,功到達對岸。接下來是障礙訓練:爬網、鑽、攀爬...每一個作都要求準和力量的完結合。

就在段景林完第二個檢查點的任務時,秦淵已經抵達了第三個檢查點。這是一半山腰的開闊地帶,周圍樹木稀疏,視野良好。秦淵放下背包,取出一個軍用遠鏡,觀察著段景林的來路。

「不錯,速度比我預想的要快,「秦淵自語道,「但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面。「

他開始布置第三個檢查點的任務:模擬戰場救援。他在地上放置了一個重達七十公斤的人形沙袋,模擬傷員,周圍設置了幾「地雷區「,用紅標記表示。段景林需要在不「地雷「的況下,將「傷員「安全轉移到三百米外的「安全區「。

大約一個小時后,段景林終於出現在視野中。他的迷彩服已經被汗水浸,臉上和手臂上還有些許傷,顯然第二個檢查點的障礙訓練給他帶來了不小的挑戰。但他的眼神依然堅定,步伐雖然不像出發時那麼輕快,卻依然有力。

「報告教,段景林完第二檢查點任務,請指示!「段景林立正敬禮,聲音因為疲憊而略顯嘶啞,但依然洪亮。

秦淵點點頭:「時間一小時二十三分,比預期快了七分鐘。「他指向地上的人形沙袋,「這是你的下一個任務:戰場救援。你需要將這名'傷員'安全轉移到那邊的旗幟,途中不得任何紅標記,否則視為任務失敗。「

段景林看了看沙袋,又看了看遠的旗幟,中間是布滿紅標記的「雷區「。他深吸一口氣,開始觀察地形,思考最佳路線。

Advertisement

「在實戰中,你沒有那麼多時間思考,「秦淵突然說道,「現在開始計時,十五分鐘必須完,否則視為任務失敗。「

段景林一驚,立刻行起來。他先嘗試背起沙袋,但發現重量遠超預期,幾乎無法直立行走。他調整策略,改為拖拽方式,但這樣前進速度太慢,而且容易到「地雷「。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段景林的額頭滲出豆大的汗珠。他停下來,深呼吸幾次,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思考,段景林,思考,「他自言自語,「一定有辦法的。「

秦淵站在一旁,面無表地觀察著。這個任務看似簡單,實則考驗的是在高下的應變能力和戰思維。許多能出的士兵在這一關會因為急躁而失敗。

突然,段景林眼前一亮。他迅速解下自己的背包和腰帶,將它們連接起來,形一個簡易的拖拽裝置。他把「傷員「固定在上面,然後以一種特殊的姿勢開始拖行——既分散了重量,又能保持較快的速度。

「聰明,「秦淵暗自點頭,「懂得利用工和環境。「

段景林小心翼翼地穿過「雷區「,每一步都經過心計算。有幾次,他險些到紅標記,但都在最後一刻調整了方向。汗水模糊了他的視線,他用袖子眼睛,繼續前進。

最終,在第十四分鐘零三十七秒時,段景林功將「傷員「拖到了安全區。他癱坐在地上,氣吁吁,但臉上出了勝利的微笑。

秦淵走過來,遞給他一瓶水:「完得不錯,但可以更好。你在開始時浪費了太多時間。在實戰中,猶豫就會喪失戰機,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

段景林接過水,大口喝了幾口,然後認真地點頭:「是,教。我會記住這一點。「

「休息十分鐘,然後繼續前往第四檢查點。「秦淵說道,同時取出一份地圖,「下一段路程更加複雜,有部分需要攀爬陡峭的巖壁。考慮到你的力消耗,給你這個。「他遞給段景林一包高能量食品和一小瓶電解質飲料。

段景林激地接過:「謝謝教。「

休息期間,秦淵坐在一塊巖石上,若有所思地看著遠的山峰。段景林忍不住問道:「教,您當年是怎麼通過特種兵選拔的?「

秦淵轉過頭,眼中閃過一回憶:「比你現在經歷的要艱難十倍。當時我們是一個二十人的小組,最終只有三人通過了全部測試。「

「那...為特種兵后,最困難的是什麼?「段景林小心翼翼地問道。

秦淵沉默了一會兒,然後說:「不是上的疼痛,而是心理上的孤獨和力。當你深敵後,只能依靠自己,沒有支援,沒有後援,只有你自己的判斷和技能。那種覺...「他停頓了一下,「那種覺會讓你知道自己的真實面目。「

段景林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這是秦教第一次向他如此個人的,他到一種特殊的信任。

「時間到,繼續前進。「秦淵站起,結束了這短暫的休息。

段景林迅速收拾好裝備,準備出發。這一次,秦淵決定跟隨他一起前往第四檢查點,一方面是觀察他的表現,另一方面是因為接下來的路段確實存在一定的危險

他們穿過一片林,地勢開始變得更加陡峭。樹木逐漸稀疏,取而代之的是嶙峋的巖石和鬆散的碎石坡。段景林的步伐變得小心謹慎,他知道在這種地形上,一個不慎就可能導致嚴重的扭傷或落。

「在這種地形上,速度不是最重要的,「秦淵指導道,「安全和穩定的前進才是關鍵。觀察每一塊巖石的穩固程度,測試每一步的落腳點。「

段景林認真地聆聽著,按照秦淵的指示調整自己的攀爬技巧。他們一起攀登了約莫二百米的高度,終於到達了第四檢查點——一個懸掛在巖壁上的紅標誌。

「這裡的任務是什麼,教?「段景林問道,去額頭的汗水。

秦淵指向遠一條幾乎垂直的裂:「沿著那條路線向上攀爬,到達頂部平臺。那裡有一面旗幟,你需要將它取下,然後安全返回這裡。沒有繩索,沒有安全裝備,只有你的技巧和勇氣。「

段景林向那條裂嚨一陣發。那是一段約三十米的垂直攀爬,難度遠超他之前的訓練。

「教,這...這看起來很危險。「段景林誠實地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秦淵點點頭:「確實危險。所以你有權利選擇放棄。但記住,特種兵的任務往往就是這樣——危險,艱難,看似不可能完。你的選擇是什麼?「

段景林深吸一口氣,看了看那條裂,又看了看秦淵堅毅的眼神。他知道,這是一個測試,不僅測試他的攀爬能力,更測試他面對未知風險時的決斷力。

「我選擇嘗試,教。「段景林最終說道,聲音堅定。

「好。「秦淵簡短地回應,從背包中取出一條細繩,「這不是用來輔助攀爬的,而是在你功取得旗幟后,用來將它安全帶回的。記住,攀爬全程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技巧。「

段景林接過繩子,綁在腰間,然後開始仔細觀察巖壁,規劃路線。他注意到裂中有一些突出的巖石可以作為著力點,但它們之間的距離需要確計算。

「我準備好了,教。「段景林說道,活了一下手腕和肩膀。

秦淵後退幾步,給他足夠的空間:「開始吧,注意安全。「

段景林深呼吸幾次,然後開始攀爬。最初的幾米相對簡單,裂寬度適中,有足夠的著力點。但隨著高度的增加,難度也隨之上升。有幾巖石鬆,差點導致他失去平衡。汗水浸了他的手掌,使得抓握變得更加困難。

「專註於當下的每一步,「秦淵在下方喊道,「不要想太遠,也不要向下看。「

段景林點點頭,繼續向上攀爬。大約在三分之二的高度時,他遇到了最大的挑戰:前方的裂突然變窄,幾乎無法容納他的手指。他停在那裡,開始抖,力逐漸消耗。

「我找不到下一個著力點,教!「段景林喊道,聲音中出焦慮。

「冷靜,觀察,「秦淵的聲音從下方傳來,「不只看前方,也要注意周圍。有時候,最明顯的路徑不一定是最佳選擇。「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