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溪滿臉通紅。
大過年的,大家都早早起來,一起吃早飯,說說笑笑。
就睡懶覺,起得晚。
夫人從前就教導過,早起是一個人最高級的自律。
還教過,孩子要注重儀態,不能莽莽撞撞,咋咋呼呼。
今天不但遲到,還當著大家的面摔跤,儀態全無。
沈硯知立即起過去扶,“不至于不至于,知道你孝順,但也不用天天拜年。”
沈硯知扶起,自己蹲下,掌心捂著的膝蓋,一下一下。
聞溪拉他,“你起來,不要這麼關注我。”
“我幫你一,不然明天全是淤青。”
“沒關系,他們都看著。”
“讓他們看著。”
聞溪害臊得臉更紅,耳朵、脖子,全都是一片胭紅。
彎著腰,低聲抱怨,“都怪你,我明明開了鬧鐘,你給刪了。”
“我是讓你多睡會兒。”
“大家都早起,就我起得晚。”
沈硯知抬起頭,深邃的雙眸,眸底是清澈明亮的笑意,“以后你想睡多晚都行,要是懷孕了,嗜睡,睡一天都是應該的。”
沈硯知故意不收聲,聞溪一手掌拍過去,實實地捂住他的。
眼神警告,你在說什麼呢?!!!
沈硯知一笑,趁機用舌尖刮的掌心。
聞溪收手,“你……”
在房間里狂野奔放也就算了,在沈家人面前,他也這麼口無遮攔,想掐他的大舌頭!
沈硯知拽著聞溪的手走到餐廳,聞溪想掙都掙不開。
“坐下,吃早飯。”
聞溪戰戰兢兢,總覺得今天老爺子和夫人看的眼神不對勁。
聞姝之也不對勁,按照以往,聞姝之肯定第一時間沖過來數落,數落完,再幫說幾句好話。
但今天,他們不但話,還很正經。
聞溪不知道的是,其實大家都沉浸在的親生父親竟然是……的震撼中。
是緬懷,更是崇敬。
人雖然不在了,但神永在。
“剛‘咚’的一聲,那麼響,別摔骨裂了,”楊從心擔心,“下樓梯就一步一步走,你著急什麼?硯知,帶去醫院拍片。”
聞溪搖頭,“骨頭沒事,不用去醫院。”
“那點藥油多,硯知力氣大,也很樂意,你讓他吧。”
聞溪:“……”
這覺不太對啊,難道沈硯知以死相?
聞溪轉頭,疑地向沈硯知。
沈硯知嬉皮笑臉,“我,我,哪兒我都愿意。”
聞溪悄悄瞪他一眼,能不能正經點?
大家吃完就各忙各的去了。
老爺子依然熱衷于打太極,因為庭院積雪太多,挪到了茶室。
楊從心簡單收拾下就去了楊家,這種天氣就適合在家里打麻將。
聞溪也不敢吃得慢,拉兩口就下了桌。
還幫著張阿姨一起洗碗、收拾。
聞溪看沈硯知正專心致志地給郁金香澆水,便低了聲音,悄悄詢問,“張阿姨,我沒下來之前,沈硯知說了什麼?”
張阿姨在沈家做了許多年,從不多聽多問多打探,也很嚴實。
但既然聞溪問,那肯定要答,“沈公子說非你不娶,今年就娶,誰反對都沒用。”
“啊?這麼直接?”
“他還說馬上讓老爺子抱小曾孫,三年抱兩。”
“咳……那夫人怎麼說?”
“夫人讓他別熬夜別喝酒,影響質量。”
“……”不可能!
張阿姨也不對勁,每個人都不對勁,聞溪要瘋了!
陳方靖選了一家高檔會所,他們幾個關系好的發小,全都上了。
其他幾位,平時也經常聚,兩個或三個,有空就一起喝酒。
沈硯知因為工作調去了杭城,所以只有過年回來聚。
他一在,其他幾位全都來。
楊韶柏和宋蔚,難得有機會撇下兒單獨出來玩。
以前他們貌合神離,現在,滿心滿眼都是彼此。
陳方靖妻子懷孕六個月,沒跟來,但在群里“警告”過,只許他喝三杯。
妻子不在,陳方靖快活得像花果山的猴子,抱著一個當擺設用的玻璃高腳杯,牛轟轟地說:“三杯就三杯,我絕不多喝。”
那個杯子,容量至有5升。
蘇翊舉著手機,“來來來,你再說一遍,我拍給嫂子看。”
陳方靖立刻翻臉,“怎麼回事,咱們這麼多年的兄弟,你要背叛我?”
“我領了嫂子的紅包。”
“多?”
“八塊八。”
“你就這點出息?哥給你九塊九,你別跟你嫂子揭發我。”
蘇翊這幾年了不,但帶出來的姑娘也比從前不,長發紅,嫵,一看就知道經驗富。
而傅司昱的妻子黃音梵,聞溪是第一次見。
聽說他們也是聯姻,傅司昱為了抗婚逃到國外,被家里停了卡,斷了所有經濟來源,最后只能乖乖回國。
而黃音梵,則是因為父親病重,結婚只是為了讓父親放心。
他們結完婚,黃父就進了安病房,不久就去世了。
大家以為黃父一走,他們就會離婚。
但現在兩年多,他們依然對外出雙對。
對,沒人知道。
“聞溪,我聽說過你。”
“?”
“我有個朋友……”忽然,黃音梵的手機響了,“抱歉,我先接個電話。”
黃音梵走到旁邊接電話,宋蔚笑笑說:“人很乖,不錯的,多個朋友。”
聞溪點頭,“好。”
黃音梵確實長得很乖,一米六的個頭,小圓臉,中長發,齊劉海,有一雙彎彎的笑眼,剛才跟傅司昱一起出現時,比傅司昱矮了一個頭。
要是不說已婚,聞溪都要以為還是高中生。
黃音梵中途轉過來問們,“我有個朋友剛好在附近,的,想過來一起玩,你們介意嗎?”
詢問們的原因是,這畢竟是私人局,再來一位的,怕們心里有想法。
宋蔚和聞溪都搖搖頭,沒人會介意。
可之后們就后悔了。
黃音梵所說的朋友,竟然是們的“老朋友”——周時與。
那場糾紛,賠上了周時與的職業生涯,賠上了周文禮的青云大道,更賠上了整個周家的榮耀和聲。
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經過這兩年的息,周家已經緩了過來。
周時與依然是人人追捧的“滬上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