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亞林說道:“王爺,屬下知道您排斥這些員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的食古不化,但是您忘了還有一批人是可以拉攏利用的。比如說和屬下一樣出的那些秀才們!他們還年輕,學新東西很快。只不過是要重點觀察一下他們!而且我們奪取一個城市的時候,完全可以把那些原本的員留下來,派人監督他們行事即可。這樣就會給其他地方的員一個希,那就是王爺還是能夠接納他們的!等王爺奪了天下,怎麼拿他們,他們也只能著!”
他說完這番話劉昊嘉開心的笑了,因為他想到了一件事,那就是解放戰爭時人民政府對老式員的改造。那些員并不是不能做事,只是壞病太多,老觀念太頑固!但是經過認真的思想改造之后,他們發揮的作用可比那些剛剛上任的員要出得多!
而且就像韓亞林說的那樣,那些年輕的讀書人完全是可以優先改造的。這些年輕人思維比較活躍,接新事的能力比較強,改造起來也更加容易一些。他只是出于下意識的,就將所有讀圣賢書的人全部排斥在外,這對現有的局面來說是一種資源上的浪費。
想到這里他扯過一張紙來刷刷點點的寫起來,寫完之后吹干墨跡放在桌子前面向前一推,說道:“韓亞林,現在暫時撤銷你的職位到參謀部任職,你負責和民政系統的人對接,把你想的東西落實下去!不過在此之前你得形一份完整的報告給本王。”
韓亞林聽到這話知道自己飛黃騰達的機會來了,當即敬禮之后拿起劉昊嘉的文書大聲說道:“王爺放心,屬下一定不負所!”
劉昊嘉點頭微笑表示接,然后示意他離開。如果韓亞林的計劃真的功的話,毫無疑問的,他將多出一大批可用的民政員。這對他來說是個利好消息。
對于統一全國來說,他一點兒都不擔心。甚至還有把握在兩三年之就完對大明的統一。但是相比于大明的統一,他更在乎的是建立一個長久可靠,又能自我修復的制度。
他希自己創建的國家能夠長久的存在下去,而且越來越強大。而文系統就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是完全避不開的。所以韓亞林給他的提示無異于給他增添了數萬大軍。所以他才毫不猶豫的給了他一個嘗試的機會。
隨后劉昊嘉找來參謀部和文系統的人開了一個不大的聯席會議,對當前的況做出一些調整。在整個過程當中,他只說出了想法和自己的要求,其他討論過程和文件的形全是下面人自己做的。而這就是劉昊嘉希得到的結果。一個的制度能夠自我修復,自我改變的。
在劉昊嘉的系當中,最先行起來的永遠是報人員。于是探子再次跑到軍隊前面去,開始放出大規模的流言。在流言當中,劉昊嘉儼然是傳統文人心目中的明君。劉昊嘉和藹可親的接待投降人員,當場授予他們職,還時不時的接見普通百姓,聽他們的訴求,和文時不常念叨的明君表現一模一樣!
就像韓亞林說的那樣,但凡能當的沒有不為自己的前途到憂心的。畢竟在這個時代,當的好實在是太多了。所以員們聽說劉昊嘉不給做的時候,他們都決心抵抗一下!
反正上陣的都是武人,死他們就好。大不了頂不住了就換服往老百姓里面一躲,也能逃出生天。不管怎麼說,劉昊嘉對于老百姓還是不錯的,到現在為止,偶爾擾民的事件時有發生,但是禍害老百姓的事還真沒有。
隨著流言的傳播,各地員們的抵抗力度確實在下降,而且呈兩極分化的局面。特別是大軍進到湖南境的時候,要麼是員開門納降,要麼就是組織丁壯死戰到底!
頭一種好說,劉昊嘉采納了韓亞林的建議,向員許諾保留位,向士紳許諾不手鄉下。只是派出幾個人充當員們的副手。當然,那些員和士紳們也明白這幾個人肯定是來監視他們的,但是他們毫不介意。他們還覺得自己剛好可以施展一下本領,好搏一個進之階!
至于萬康到底的,劉昊嘉打下城市之后可以名正言順的將員全部清理掉。順便給自己弄一筆軍費。再清理一下土豪劣紳,給流民分配田地,狠狠的輸了一波民心!
不過劉昊嘉在即將離開江西的時候干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他將蕉嶺縣上下員殺了個干凈,還誅了他們三族!就連士紳都殺了大半!
也不是這個縣的縣令,員和士紳是怎麼想的?大概他們是覺得劉昊嘉對百姓不錯,應該不會對百姓們下死手。所以員和士紳們組織起軍隊之后,不把他們放在城墻上,反而放在城下督戰,將縣里的百姓全部擺在城墻上當做盾來阻擋劉昊嘉的大軍!
他們還特別給大軍前鋒送來一封信,信上說城墻上負責守衛的全是普通百姓。如果大軍攻城造百姓死傷的話,責任全在大軍上!
軍隊收到這封信后有些茫然無措。因為他們最開始接的教育就是軍隊是用來保護老百姓的,不是屠殺老百姓的。所以前鋒軍隊茫然的蹲在城下兩天,一直等到大部隊趕到。
看到這種況,劉昊嘉毫不猶豫的接手了指揮權。他覺得這種況日后肯定會到,今天就給大家制造一個戰例。
站在城墻外面,劉昊嘉看著城墻上的百姓們心中是五味雜陳!據士兵們的描述,這些百姓在被押上城墻的時候,一個個哭爹喊娘,涕淚橫流。看的士兵們義憤填膺,恨不得流寇沙金城去將百姓救出來!
可是在大軍停留了兩天沒有進攻的況下,他們反而覺得是自己擋住了大軍,居然有些趾高氣揚起來!一個個在城墻上疊肚不說,甚至還有人站在城墻上大聲罵,士氣看起來倒是很是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