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殘疾王爺站起來了 第94章 094 輪椅四代,萬事俱備!

《殘疾王爺站起來了》第94章 094 輪椅四代,萬事俱備!

第94章 094 椅四代,萬事俱備!

宮裏的門檻臺階多, 惠王爺那邊又趕著要在十月初十修好公房,嚴綸就只能提前讓手底下招來的皇家木匠、石匠師傅們提前準備好幹活的家夥什與耗材,趁著晌午帝後妃嬪以及各員都休息的時候, 鼓地開始改門檻、石階。

石階只需要將兩側的一段石階鋪平連坡道,漢白玉提前在宮外的作坊理好,搬進來後沿著石階黏合,弄不出太大聲響, 但把那些高高的木門檻打磨方便椅通行的坡檻,既留著最高的檻能與門板底部合,又得讓兩側低下去延坡,削削割割刨刨的, 各種磨耳朵的聲音,就把一些員吸引了出來。

“這是做什麽?”

工匠師傅們只管幹活確實不知道為何要這樣改, 嚴綸也不在,只派了一個工部的督工過來。

督工同樣不知, 無論誰來問,都說是奉了嚴大人的待。

但聰明的員都明白, 這可是皇家的門檻,大小改都得皇上下令嚴綸才敢工。

如果說坡狀的門檻還不夠明顯, 當大殿前方的漢白玉臺階上多了兩條更加明顯的坡道, 再聯系前幾日皇上曾去過惠王府,文武百的心裏就像被人丟進來一顆石頭, 激起了圈圈漣漪。

就在此時, 工部那邊有人傳出消息,說工部各屋各的門檻都在進行類似的改

康王心裏有疑,但月末這幾日都不是他該去母妃那裏請安的日子,母妃也早就代過如無況不讓他在非請安的日子去找, 康王便繼續在戶部算賬。

黃昏下值後,康王往外走,經過禮部時,巧遇到剛剛走出來的三弟慶王。

“大哥。”慶王笑著招呼道。

Advertisement

康王點點頭,兄弟倆自然而然地走在了一起。

前方就有條新改好的門檻,明明門檻最上面還跟以前一樣高,但兩邊都低了,兄弟倆擡過來的時候,都覺得有些怪異。

慶王低聲道:“那些各部都在傳的消息,大哥聽說了吧?”

康王保持沉默,免得老三話裏給他挖坑。

慶王知道大哥把他當狐貍一樣提防,先把猜測明著說了出來:“我也覺得,父皇要讓二哥去工部當差了。”

康王這才看了他一眼。

慶王鼻子:“其實是好事,二哥年紀輕輕的,總在家裏閑著怎麽行,不過父皇為何一定要改這些門檻?像以前那樣二哥來了守門宮人提前鋪上木板不也方便的?現在弄這種奇怪模樣,反倒要文武百包括父皇自己都得重新適應。”

不讓一人遷就文武百,反倒讓文武百來遷就一人,得多貴重的份才配得上這樣的禮遇?

讓慶王說,只有皇宮唯一的那位主人自己殘了,才值得如此大改宮門。

慶王覺得父皇應該還沒老糊塗,莫名其妙地突然要讓二哥坐太子,可父皇做出來的這些事,實在人忍不住往那上面想。

康王也有這樣的猜疑,跟慶王換了一個彼此心照不宣的眼神。

慶王:“大哥素來跟二哥好,不如你去二哥那裏探探他的口風?”

康王:“……”

他就知道,老三主湊過來準沒好心眼!

康王的方長臉雖然不如兩個弟弟俊,但也有個好,怎麽看都有種端正之,就像此時他明明在腹誹老三,面上竟然一點都沒顯出來。

“你二哥是個鋸葫蘆,沒事不說話,這種事更不會多說一個字,倒不如三弟直接去問父皇,你素來在父皇那裏得臉,興許你一問,父皇就說了。”

Advertisement

慶王:“……”

他真的後悔了,小時候不該坑大哥太多次,坑得太早且沒什麽大用,反倒把大哥坑聰明了,既會防著他,還學會了師。

相談不歡,兄弟倆各自上了自家的馬車。

次日,永昌帝把康王、慶王到了書房,開門見山地問:“看到那些新門檻了嗎?”

兄弟倆都點頭。

永昌帝:“知道朕為何要這麽改嗎?”

康王垂眸,避開了父皇的視線。小時候常常因為功課挨訓,康王就養了這個習慣,每當父皇問些不是那麽好回答的問題,他都下意識地想要回避。

慶王笑道:“為了二哥吧,工部那邊都傳開了,說二哥可能要過去當差。”

永昌帝瞥眼頭鵪鶉一樣的老大,道:“是啊,你二哥學富五車有狀元探花之才,與其讓他待在王府無所事事,不如他出來替朝廷效力。那你們說說,朕為何非要改那些門檻石階?”

這個好答,康王敢擡眼了,道:“為了讓二弟進出更方便。”

永昌帝沒理他,直接看向老三。

慶王就知道大哥剛剛的回答沒能讓父皇滿意,略微思忖,他輕嘆一聲,道:“父皇是想讓二哥覺得他跟大家都一樣吧,文武百進出宮門只需要過一道道門檻就行,到二哥,還得守門宮人提前搭板子,每搭一次都是在提醒二哥他的傷了,多都有傷口撒鹽之痛,萬一哪個宮人沒長眼睛忘了搭板子,二哥將更加難堪。改現在這樣,二哥的椅與我們的一樣暢通無阻,二哥不用再介懷宮人鋪路之舉,而是次次都恩父皇對他的子之心。”

康王:“……”

為何他就想不到這些,為何他只能答出十來個字?

永昌帝點點頭,道:“這只是其一。朕更想讓璲兒知道,他有才華,朕是高興他出來當差的,他想當多久就當多久,能當多久就當多久,幾道門檻而已,等他年邁幹不了,新帝一道口諭重新讓人修好門檻就是,能費多大功夫?”

Advertisement

他用“璲兒”取代了“你二哥”,便是告訴康王,這話也是對他說的。

康王紅了眼圈,父皇真是個慈父,二弟也值得。

沒等他開口,慶王趕道:“哪來的新帝,父皇萬壽無疆,二哥幹不的時候父皇依然年富力強。”

永昌帝:“……”

這是把他當只聽好話的昏君傻子糊弄,還是咒他的老二弱多病連老父親都拼不過?

心裏不定多為“新帝”二字高興,卻說這種鬼話溜須拍馬!

永昌帝冷哼道:“朕不是王八,沒那麽長的命,朕只盼著朕後面的那位新帝能照顧好他的殘兄弟,別等朕一走就迫不及待地把門檻改回來,暗示他殘的兄弟趁早回家養老去,既傷了他兄弟的心,也文武百天下百姓嘲笑皇家兄弟不和!”

皇帝老子一怒,康王、慶王連忙跪了下去。

永昌帝:“走吧,都安安心心地當你們的差去。”

二王告退,待離開書房,被外面明晃晃的日頭一照,兄弟倆再次看了一個對眼。

父皇希“新帝”繼續照顧惠王,言外之意,父皇還是要從他們二人中選出太子!

吃了這顆定心丸,康王、慶王再次將殘疾的惠王甩出腦外,眼中只剩彼此。

書房,永昌帝仰面靠在椅背上,頹然地著屋頂。

一個老實蠢笨,一個自負聰明,若非擔心這兩個猜疑起來去打擾老二,永昌帝真不想喂他們這顆定心丸。

.

康王、慶王果然沒有來打擾惠王,文武員們更不會冒然拜訪早就揚言閉門謝客的惠王,但月底惠王府派去工部修屋子的工匠們在宮裏、工部走了一小圈,十幾雙眼睛都瞧見了那些古怪門檻,忙完回到王府,工匠領頭便將此事報給了曹公公。

總管郭樞主要負責的是王府對外事宜,譬如與皇親國戚、員們之間的人往來以及王府名下的那些鋪面屋産田莊等等,王府務大多還是曹公公、柳嬤嬤管。

這等大事,曹公公自然要上報王爺、王妃。

待曹公公退下,姚黃小聲道:“以前還覺得父皇怪心的,這回終于心細了一回。”

趙璲不是很重的斥責道:“父皇心懷天下,不可因為我對父皇有任何怨言。”

姚黃哼了哼。

剛嫁給惠王爺的時候,姚黃確實覺得永昌帝不是個好爹,哪個好爹能做出把悔婚二兒子的子再娶進來給三兒子當媳婦的惡心事?

跟惠王爺、永昌帝都比較了,姚黃才發現永昌帝不是不關心他的殘老二,他是不夠細心,再加上惠王爺又是個不爭不搶不鬧且不願意往親爹跟前湊的子,永昌帝就覺得兒子只有“殘疾”這一樁他莫能助的難題。

像這次求差事,姚黃為惠王爺考慮到了單獨公房淨房,門檻則是永昌帝自己提出來的,足見皇帝老爹真正明白了該如何照顧惠王爺。

.

十月初八,宮裏的門檻臺階、工部惠王爺的公房都只差收尾時,鄧師傅、兵坊卿季準帶著四把新椅來到了惠王府。

姚黃可太期待金料大的新椅了,推著惠王爺走得飛快,還是惠王爺開口才故作穩重地慢了下來。

四把新椅都擺在廳堂,都是帶金料大、細木推的款式,其中藤制、紫檀三椅各一把,藤制、紫檀四椅各一把。

藤制椅上的金料大是金黃,只有兩指來寬,與外側小了兩圈只一指寬的不沾地的金楠木推澤相仿,兩個子與藤椅的又相仿,渾然一

紫檀椅上的金料大是紫黑,與紫檀細、紫檀椅相得益彰。

除了悉的藤木、紫檀,姚黃什麽用材都不認識,全靠季準在旁講解,細說兩種澤華的大都用了哪些金料。

鄧師傅指著那把四的藤椅道:“四都是外用,不考慮自推的話,這把車配金楠木更合適,只是時間倉促,草民還沒來得及打造椅。”

趙璲:“無礙,外用椅只打紫檀的便可。”

姚黃站在惠王爺後面,朝鄧師傅眨了下眼睛,王府不差銀子,紫檀、金楠木的都要,椅于惠王爺就跟裳一樣,總坐一個的會膩。

惠王爺要試用椅了,姚黃等人都先退下,沒多久,惠王爺坐著舊椅表示他對這批新椅很滿意,讓兵坊以後只打造現用的兩種金料大備用便可,不用再琢磨新花樣。

季準、鄧師傅終于可以卸下了他們兩個月的重擔,離開的時候也都得了一筆厚的賞錢。

外人一走,姚黃挑了最輕的那把藤制三椅,當著惠王爺的面坐上去,再推著自己在堂屋轉了小半圈,金楠木打造的推起來可真舒服!

“王爺用著如何?”

“能在室隨意移。”

也就是說,他在工部的公房當差時,從取用卷宗到去休息室解手淨手,都不需要青靄、飛泉服侍。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