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 第355章 兩次詐城,江陵陷落

《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第355章 兩次詐城,江陵陷落

另一邊,江陵城,卻說蔡瑁得了蔡諷的回信,準備將計就計。

先依從霍峻之言,讓其繞路奇襲秦瑱營寨,又下令士兵嚴守營寨。

隨之他便親自來到城牆上巡視,防備秦瑱的兵馬前來襲城池。

四月份的荊州,氣候剛剛回暖,由於正於小冰河時期,冬天氣候寒冷,夏天極爲炎熱。

於冬夏之間的春季和秋季時間極大短,使得一天之溫差極大。

明明白天之時還是微風吹拂,到得夜間,忽來一陣大風,吹得城外樹木嘩嘩作響。

蔡瑁聽著城外風聲,不由開始思考秦瑱會如何出招,他又該如何應對。

如此思考之中,他卻又發現了一個問題,似乎秦瑱放出模糊的消息是有意爲之!

因爲如果他依照秦瑱之言準備配合的話,那無論秦瑱怎麼出招,他都可以以不變應萬變。

左右不過就是丟掉城池而已,他只要依照城外消息配合,便能助其取城。

可如果他準備反水,就會因爲不知道秦瑱的安排,導致他不知該怎麼應對!

也就是說,在今天見他時,秦瑱說得好聽,行爲卻是在防備他反水!

想到這裡,他不由看向東方的夜空,眼前不由浮現出了秦瑱那張臉龐。

毫無疑問,秦瑱是他這輩子遇到過最難對付的一個人,沒有之一!

就是不知道今夜他的火攻之策能否奏效?他這次又能否擊退秦瑱?

思慮之間,又是一陣東風吹拂,不迷了他的眼睛,讓他一陣

眼見風越吹越大,他正準備下城休息,卻見一個士兵快步行來道:

“府君,北門行來一支兵馬,說是主公派來增援江陵,請求我軍開門!”

Advertisement

蔡瑁的眼睛被出了一些淚水,刺痛的覺卻讓他越發清醒,忙問道:

“城外此軍有多兵馬?打的是何人旗號!彼可持有主公調令!”

他幾乎可以確定,城外的兵馬便是秦瑱派來詐城的隊伍,但於謹慎,他還是多問了幾句。

士兵連忙回答,說是韓晞兵馬,約莫數千,主將推說來的倉促,未有調令。

“韓晞何許人也,也配領五千兵馬?既是來援,定要劉虎方可!”

蔡瑁聞之,便是一陣冷笑,韓晞其人乃是劉表麾下裨將,常爲劉虎副手。

從眼下的局勢來說,劉表如果真要增援江陵,必然要派其從子劉虎出征。

城外將領自稱韓晞,多半就是對他們麾下各將一知半解,命前來詐城。

想清楚一切,他便下了東門,又朝北門行來,上得城門,便韓晞出來一見。

太史慈還不敢確定蔡瑁是何想法,只得令麾下小將上前搭話,意誆騙城門令開門。

不料小將一,咻的便朝城上出一支長箭,正中小將膛,隨之又見蔡瑁探頭道:

“無膽鼠輩,安敢前來詐城,且回去告知秦瑱,吾蔡瑁誓死不降!”

一聲喊罷,他便令麾下弓箭手朝著城下擊,太史慈見狀大驚,催馬直退。

待之城外一箭之地,方纔指著城上大罵蔡瑁無信無意,當下忙令麾下兵馬強攻。

但還未等他展開佯攻,忽聽士卒來報,言說東南火起,秦瑱下令撤退。

太史慈來之前便聽過秦瑱吩咐,一聽火起只得下令全軍倉皇撤退。

蔡瑁見得太史慈撤退,不由鬆了一口氣,卻聽旁一個小將欣喜道:

“府君且看,東方已然火起,敵軍大營被燒,定是我軍之計矣!”

Advertisement

蔡瑁聞言,瞇眼去,只見遠東南方向林中果然起火,此時火勢極旺。

見得此狀,他頓時大喜,心說秦瑱終於還是中計,怪不得太史慈連忙後撤。

欣喜之中,想到此計乃是霍峻所獻,不暗想此子資質不凡,來日或許可以好生拉攏一番。

他正想著,又見一個士卒行來,報令南門遠有一支船隊逆流而來。

蔡瑁一聽又往南門方向行來,忽見遠一支船隊點著燈火正在急行之中。

看得船隊近前,他自知霍峻已然奇襲歸來,不等船隊近前,便笑道:

“仲邈今日燒的敵營,若退秦瑱,便是大功,吾當親自與仲邈表功!”

豈料他一說罷,卻見船隊停到了岸邊,直到城門之前即高呼道:

“府君速速開啓城門,我等後方有敵軍追擊,將軍被敵軍所傷已無力再戰!”

此時月皎潔,蔡瑁瞇眼朝下一看,但見衆人擡著一人至於城下。

而遠江上約約正有大量船隻追擊而來,而遠東邊也是塵土揚天。

見得此狀,他不疑有他,忙令麾下士兵開啓城門,將城外兵馬放

待得士兵城之後,遠追兵趕來,他又忙令麾下兵馬擊阻攔。

可忽然之間只聽城下一陣喧鬧,隨之又聽一陣高呼道:“與我奪門!”

此聲剛一響起,蔡瑁便是一蒙,有些搞不清楚發生了什麼狀況。

但在這時,城外敵軍見之卻是再度前進,只見一將連忙高呼道:

“徐將軍已奪取城門,兒郎們速速上前,攻下江陵,生擒蔡瑁!”

他一高呼,其麾下紛紛喊著生擒蔡瑁之語,朝著城就即涌了來。

一時間城下喊殺起,不一會兒吊橋便即落下,城門便被徐盛卡住。

Advertisement

蔡瑁見此,哪裡還不知中了秦瑱之計,急忙調令城兵馬抵敵軍。

江陵城共有一萬五千餘人,被霍峻帶走三千之後,還有一萬二千。

爲了防備秦瑱奇襲,蔡瑁一共安排了分守四門,四千人在城戒備。

此時雖然城門被開,但蔡瑁卻沒有棄守之意,急忙帶著麾下殺下城去。

可在這時,徐盛已經立於城,眼見城上兵馬不斷涌來,他便喝令麾下結陣,死死攔住城上兵馬下城的道路。

城池樓梯本不狹窄,但此時卻滿了兩軍戰士,一邊想要下來,一邊卻死死不

蔡瑁在城上見此回一看敵軍士兵只剩百餘步,便喝令衆人取來擂木滾石,順著城牆就朝著下方砸來。

徐盛一個不備,正被滾石碎渣膛,一時鮮淋漓,其麾下親衛見狀,連忙上前扶住。

卻見徐盛一把推開衆人高呼道:“休要撤退,凡退半步者,斬立決!”

他一呼和,麾下衆人皆是死死舉盾扛在前方,一人退下便有一人上前。

如此耽擱片刻,後續李異和鮑隆等人已然帶兵衝到了江陵城下,踏過吊橋,殺

隨著城外援兵抵達,城的援軍也在此迎了上來,兩軍廝殺不止。

蔡瑁在城上看著戰況,一時皺眉,卻又聽北門方向響起了一陣喊殺聲。

原來是太史慈詐城不,便即退軍,但在路上又收到秦瑱令他攻擊的命令。

太史慈雖然不知何故,但還是依令行事,朝著北門再次發起了突襲。

此時因爲南北被襲,城預備役與兵馬皆被南門戰況牽制,北門已是空虛。

見得此狀,太史慈便令主力在正門牽制,卻帶三百死士以鉤索攀附上城。

待得城士兵發現之時,他已然殺上了城牆,如此一點突破,其麾下紛紛鉤索攀附上城。

隨著上城的士兵越來越多,北門最終失守,讓太史慈殺了城

北門突破的消息被蔡瑁獲悉之後,便即一拍牆,蔚然長嘆道:

“今失江陵,非吾不盡其力,實爲天我失此城也!”

眼下兩門被破,秦瑱麾下大將皆,他便知江陵已難堅守,

念及自己全力堅守還是讓秦瑱取了城池,他自是一陣神傷。

當下也不再下令抵抗,率領著麾下殘部朝著西門突圍而出。

隨著蔡瑁突圍,城自然再無抵抗之力,不到半個時辰,便被秦瑱所取。

此戰秦瑱以數千頂帳篷和兩千餘兵馬爲代價,攻破了南郡堅城江陵城。

一戰殺敵三千餘,俘獲兵馬六千餘,餘者四散,只有千餘兵馬隨蔡瑁離去。

在奪取城池之後,秦瑱便在衆人的拱衛下駐了江陵城

得益於蔡瑁走得倉促,城府庫之中資完整,莫說帳篷,便連刀槍劍戟都有無數。

更有糧食上百萬石,金銀錢財累積足有數億之多,堪稱豪富。

也是劉表其人節儉,荊州多年,囤積各類戰略資無數。

這些資本來該在老曹南下之時,支撐曹發起赤壁之戰,可現在卻便宜了秦瑱。

秦瑱略微清點,便取出部分補充軍隊,餘者全部先行封存。

看完了資,他又連夜會見了這一次俘虜的霍峻,直接問道:

“吾與將軍昔日也算有些往,如今若非勢如此,也不願戰!”

“只問將軍願降否,若願降之,吾當留用,若不願降,便即縱之!”

他對霍峻其人也是頗爲欣賞,不忍心像對待其他戰俘一般置。

若是霍峻實在不降,他也便準備讓霍峻先行離去,以後再徵召。

但霍峻眼見江陵陷落,心知劉表氣數已盡,再加上劉表寡恩無義,直接開口道:

“末將兵敗,固知當死,先生念及舊而勸之,末將自當歸降!”

當即他便一拱手,朝著秦瑱躬一拜,秦瑱見之大喜,忙將其攙扶起

他正攙扶霍峻,卻見徐盛上半包著繃帶行了堂,他便急忙問道:

“文向這是何故,莫非了刀傷不曾,即已傷,何不好生休息?”

徐盛現在可是他們麾下大將之一,若是真了重傷,那是無論如何都不能逞強的。

畢竟這個時代破傷風可是不治之癥,如果被刀砍傷,必須予以重視。

不過徐盛見他如此,便笑著解釋這不是刀傷,而是石頭碎塊劃傷,隨之他又給秦瑱帶來了一個人。

此人不是別人,乃是蔡瑁麾下刀筆書佐王威,專門負責傳遞軍令。

王威此人本爲郡吏,上陳合乎時宜之事,得署州吏,被派來掌印傳遞軍令。

本來王威居要職,蔡瑁離去之時應該帶其離去,但因爲蔡瑁走得倉促,就只有王威被留了下來。

徐盛在知道其職位之後,便猜測秦瑱一定有用,急忙給秦瑱帶了過來。

而秦瑱一聽王威負責文書,頓時便是大喜,上前拍了拍徐盛的肩膀道:

“吾得此人,劉磐小兒可破矣,今得掃除南境,文向當爲首功!”

如此說罷,他便再度調兵遣將,開始謀劃於江陵南邊的劉磐與黃忠。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