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 第350章 裡應外合,西陵城破

《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第350章 裡應外合,西陵城破

江夏,西陵城,在黃祖被龐統說服之後,他便派了一個親信朝著西陵城行來。

這名親信名爲黃都,乃是黃祖從子,亦是黃家年輕人的佼佼者。

在聽了黃祖代之後,黃都便來到了西陵城,直接面見文聘。

而他這一次來的目的,就是依照龐統之計,假意來給黃,實則聯繫黃祖舊部。

文聘自然沒想到黃祖會這麼快得到消息,得信之後,就面見了黃都:

“自前年黃公之後,便未曾過問軍事,怎的如今吾方治黃,黃公便知此信?”

他這話是在試探黃都的消息渠道,畢竟他現在城門閉,消息應該很難傳出纔對。

可黃祖遠在安陸卻能得到消息,這其中顯然有些不太正常。

但黃都早有準備,見其詢問便佯裝哀嘆之,拱手下拜道:

“我等自不知城之時,在下此來乃因黃公近來心神不寧。”

“故特地派小人前來探兄長,豈料我還未城,便聽兄長已被囚。”

“想來也是父子同心,因兄長被擒,伯父方纔有所應。”

“在下思慮命前來探,如此難以回報,便城來求將軍開恩。”

“雖不知吾兄有何過錯,但請將軍先放吾兄,小人方可回之覆命!”

文聘見他不是特地求,而是前來探,不由點頭道:

“原來如此,吾還道黃公從何得來消息,不料竟是巧合。”

“然則於汝所請,我卻難以行事,非我不放其人,乃是其人不願從命!”

“便是吾令放之,黃多半也不會甘心如此了事!”

如此說著,他便出了一臉無可奈何之,好像很無辜的模樣。

實際上他對黃並沒有什麼惡,之前抓黃也是爲了避免黃做傻事。

Advertisement

在聽到劉備伏兵退去之後,他就下令讓人將黃放出來。

可讓他沒想到的是,在他說出實之後,黃卻耍起了脾氣。

即便他已經說明了他的意思,也用事實證明了他是對的。

但黃卻如何也不聽,非要文聘負荊請罪,方纔肯消氣。

也是黃二世祖當慣了,常年都是說一不二的角不了一點委屈。

然而文聘雖然出不太好,卻也不會慣著這二世祖。

見其不願出來,索便繼續將其足在府不去多管。

所以現在見黃都求,他便表示不是我不放,是你家爺不肯出來!

黃都與黃本是堂兄弟,當然知道他這堂兄的脾氣。

說好聽點,黃有氣節,說不好聽點,那就是純矯

看著文聘一臉無可奈何的模樣,他便拱手一笑道:

“吾這兄長曆來如此,想來將軍也是無心之失!”

“若是將軍信得過在下,不妨容在下前去勸解一番。”

“如此,必可保兄長再無前怨,來向將軍請罪!”

文聘顯然也沒心思和黃拉扯,當即便點頭同意,讓人領著黃都前去面見黃

別看文聘之前擒拿黃之時果斷,可黃足之地卻是有吃有喝。

院門只有一隊軍士看守,餘著便與在家中無甚兩樣。

黃都剛一院,便聽到遠傳來黃讀書之聲。

書房之後,就見黃正捧著一本淮書正在那邊念道。

“兄長好雅興啊,竟被足府,尚有心思研讀詩經!”

一聽此聲,讀書聲就是一頓,擡起頭來見是黃都,便大喜道:

“伯邑(黃都字)從何而來,安得來此看愚兄?”

Advertisement

說著他便將書卷一放,親熱的上前來抓住黃都雙手。

“不知我父現在如何,諸位叔伯長輩現在可還安否?”

“自是安然無恙,伯父因是擔憂兄長安危,特令小弟前來探!”

黃都也是許久未見黃,言語之間多有幾分欣喜,隨之又道:

“吾聞將軍已解令,兄長卻不願領,不知所爲何故也?”

他自是隨口一說,豈料黃聞言,面就是一沉道:

“汝非來此爲文聘做說客否?若是如此只管離去便是!”

其人聲音猛然高了八度,像是要院外的士兵聽得真切:

“文聘此賊著實可恨,既然擒某,便徑直殺之即可!”

“先前擒我,今又縱,想讓某消氣,斷然不可也!”

而黃都看他這般趣,不由搖頭一笑,上前嬉笑道:

“此地離衙署甚遠,兄長如何喝罵,文聘想必也聽不清楚。”

“這般喝來喝去,由年頭喝到年尾,其人也未必在意!”

本來是發一發小脾氣,見他調笑自己,頓時不滿道:

“那又如何,他便不在意,難不能關我一年不?”

“待劉備退軍之後,吾看他要如何與劉使君代!”

但他一說罷,黃都就再度搖了搖頭,特意低了聲音道:

“就怕劉備一年也退不去,反倒是劉景升難保其位也!”

“賢弟何出此言,何爲劉備不退,劉景升難保其位?”

還未聽出黃都潛藏的話語,黃都卻是咧一笑道:

“因是西陵城不日便將易手,小弟此番乃黃公之命來。”

“特爲說服兄長,率衆裡應外合,恭迎劉徵東城!”

雖然看重黃氏安危,卻從未想過要背叛劉表,一時驚道:

Advertisement

“賢弟此言何意,我父安得要助劉備城江夏呀?”

黃都見他還是不懂,當下便將龐統前往安陸之事詳細告知。

“想劉表昔日若無我黃氏之助,豈能穩坐荊州之地?”

“而今劉表對我黃氏用完即棄,兄長借兵反被治罪。”

“既是如此,我黃氏當尋明主,正巧劉徵東在此,豈能不爲效力?”

“伯父已令小弟帶來書信,只需兄長轉,便可事!”

說著,他便將黃祖寫的幾封親筆書信到了黃的手上。

見之果然是黃祖的筆跡,一時便將眉頭皺道:

“可我等皆在城,若是事泄,我等當死無葬之地也!”

“如今蘇飛領軍在外,呂介、鄧龍不過數千兵馬。”

“文聘足有三萬餘大軍嚴守各門,我等如何行事?”

本來他把軍權給文聘,是想更好的應對劉備進攻。

沒想到現在搬起石頭打了自己的腳,沒有兵權他很難助力劉備。

黃都顯然比黃更機靈,思考了一會兒便建議道:

“小弟有一計可以行事,眼下文聘乃對兄長有愧。”

“我等可利用此事,兄長不妨先去向文聘請罪,以此獲得自由之。”

“小弟自出城外,使徵東將軍派兵日夜猛攻東門。”

“如此文聘連日防守必然疲憊,兄長可自請守之。”

“到時兄長得令,便舉白旗爲號,劉徵東見狀,即趁夜前來。”

“彼時舉火爲號,兄長開啓城門,外夾攻,此城安得不陷?”

聽得此計頓時大喜,當下點頭應諾了下來,隨著黃都前去給文聘請罪。

文聘本來也想緩和兩人之間的關係,直接便領了下來。

然則黃見他孤傲模樣,心中越發怨恨,是夜即回到府邀請呂介、鄧龍前來赴宴。

宴席之上,酒過三巡,黃便讓黃都試探二人之意。

不料呂介和鄧龍對文聘亦有微詞,言語頗爲不敬。

見得二人模樣,黃就不再掩飾,說出了自己準備倒戈的決定。

二人本來還在驚訝,可在看了黃祖的書信之後,便應諾了下來。

次日,黃都辭別了黃假意返回安陸,半道卻轉向劉備營寨。

劉備見得黃都前來報信,頓時大喜,便令張飛、張遼、趙雲、魏延、高順等流猛攻西陵。

這一次,他依照了黃都的言語只是猛攻西陵城東門。

文聘自不知劉備突然發什麼瘋,面對猛攻自是大驚,親自上城防

兩軍直接從白天廝殺到了夜間,戰況可謂極爲慘烈。

本來到了傍晚之時,照例劉備也該率領兵馬撤退。

可在劉曄的建議之下,劉備卻是挑燈夜戰,持續不斷地猛攻。

這一戰從白天直殺到半夜,到了後半夜任舊不斷佯攻。

整整一天一夜的廝殺,讓文聘整個直接累崩在了東門。

見此,便順勢請求文聘讓他來幫助抵劉備軍。

文聘初時還不同意,可黃看他頂著熊貓眼便笑道:

“之前因劉備軍之計,將軍不中計,故而擒我足。”

“而今劉備必知城以將軍主事,以此計累垮將軍。”

“將軍如此強撐,雖能擋得一時,卻非長久之法也!”

“我觀敵軍夜間多是佯攻,將軍可去安睡,某來鎮守東門,可保敵軍難以破之。”

“如此待得白日,將軍自來收,你我日守夜守,劉備當無計可施也!”

文聘聽得這話,心想劉備軍現在的攻勢確實太過猛烈!

現在還能支撐,可再過兩天,如果還是這樣,他又該怎麼辦?

想了一會兒利弊關係,他最終還是同意了黃的建議。

就這樣,於第二天下午,黃拿到了東門兵馬的指揮權。

得權之後,他即令人在城上豎一白旗向著城外發信。

黃都見之,就直接來到了劉備營寨之中言說取城之機已至。

劉備一聽,本守兵等到夜間再戰,可龐統聞之卻道:

“如此黃方纔得權,我軍便不進攻,必惹文聘生疑!”

“當以兵馬繼續猛攻半日,待得夜間方可行奪城之舉。”

劉備然其言,又讓麾下猛攻半日,險些殺上城牆,差點就讓黃直接開門反叛了。

但一想到文聘多半還沒睡,他卻也不敢擅自輕舉妄

而正如龐統所想一般,文聘權之後並未將歇,而是繼續巡視城門。

待見黃抵擋住了劉備軍進攻,文聘這才安下心來回到其府休息。

就這樣,時間來到了半夜二更時分,劉備帶著兵馬行到西陵城下。

隨著一支火把舉起,西陵城東門悄然開,劉備一聲大喝,便領著兵馬殺了西陵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