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 第336章 張羨病危,荊南大疫

《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第336章 張羨病危,荊南大疫

勸降張羨,這是秦瑱給陸遜的任務,而要怎樣達這個任務,便是陸遜自己的事

其實在來時的路上,陸遜便思考過自己該是怎樣一個態度前來。

畢竟張羨和他們並沒有任何集,即便走投無路,也沒有理由投降他們。

劉備現在只是徵東將軍,於於理都管不到荊州的政上來。

張羨要投降,法理上也更應該投降荊州牧劉表,而不是他們。

在這種況下,他又該怎麼將這碗飯給送到他們裡?

所以陸遜思來想去,想出了一個策略,先說服張羨投降。

再通過利害關係,將投降的對象引向他們,讓張羨主迎接秦瑱北上。

只有這樣,秦瑱才能明正大的駐荊南之地,逐漸奪取荊州。

故而此時見桓階詢問破局之法,他就表示破局簡單,你們直接投降就行。

但對於給誰獻降表,他卻先模糊了概念,不直接說出他們的目的。

這一番話顯然是讓張羨和桓階都有些迷,當即桓階又道:

“尊使言之未盡也,只言我等獻降,未言獻降何人!”

“是獻降劉景升,還是獻降貴軍?不知先生可否直言?”

陸遜看他繼續追問,便是一臉理所當然的對二人道:

“荊南之地地荊州,貴軍要降自當投降劉牧。”

“只要貴軍降於劉牧,我主當保府君無恙也!”

此言一出,自是讓張羨和桓階一陣懵,沒想到陸遜會這麼果斷。

按照他們的判斷,秦瑱現在遣使,肯定是想要來摘桃子的。

所以現在勸降,投降的對象自然應該是淮南的劉備。

可二人沒想到陸遜會果斷回答讓他們投降劉表。

Advertisement

難不劉備了劉表的請求,特地前來充當說客不

一時間,本來還確定陸遜來意的桓階即道:

“尊使此言何意也?莫非不知如今劉表已響應國賊袁紹!”

“府君所以領兵在此相抗,便是得朝廷之令助力討賊。”

“吾料劉徵東乃國恩甚重,而今與曹公共伐袁紹,當是同盟。”

“何以現在貴軍不思出兵助之,反倒勸我等投賊?”

張羨在一旁聽此,亦是憤憤不平的看著陸遜:

“劉徵東若是真助力劉表此賊,那即便大軍將至,羨也不當從之!”

他和劉表之間,可不是簡單的國仇,而是私怨!

而張羨這人格極爲倔強,這也是他打死不降的原因。

陸遜見得二人反應如此,心中便有了底,一時裝作不知:

“若依二位之言,劉牧竟然與袁紹聯合。”

“此事我主屬實不知也,不知可有憑證?”

桓階見他如此模樣,亦只劉備現在多半沒借口對劉表起兵,當即沉聲道:

“此事何須憑證!劉表與袁紹往已久。”

“昔日孫破虜南下之時,劉表便是袁紹之令劫之。”

“後來劉表穩坐荊州,便常有僭越之舉。”

“至於去年,此人得袁紹書信,率兵北上襲天子駕。”

“幸得我軍從旁牽制,方纔未使此賊得逞。”

“不料此人竟與袁紹襲擊天子車駕,而今劉徵東即伐袁紹,爲何不伐劉表!”

陸遜聽著這話,自是神一震,再度詢問道:

“先生此言當真?劉表真北上劫天子?”

他本是聽了秦瑱的命令來勸降的,但他也知道,秦瑱這是特地找事!

可現在聽到這個消息,那這一次即便沒有功,他也不算白來!

Advertisement

因爲他們現在缺的不是荊南,而是一個出兵的藉口!

一個足以和劉表翻臉,但又不影響天下對他們評價的藉口。

而劉表出兵北上劫天子,這顯然就是一個好藉口。

畢竟,簡單地北上劫天子車駕,劉表可以解釋爲迎天子南下。

可那一次天子卻遭到了刺殺,袁紹就是因爲出兵被潑了污水。

劉表如果也參與出兵,那這盆污水就能潑到劉表上。

桓階之所以這麼說,自也是因爲知道劉備的需求,他直接表態道:

“吾與府君皆願作保,不知劉徵東可願出兵伐之?”

張羨此時也看出了桓階之意,點了點頭道:

“吾願寫奏疏上奏劉表之罪,讓劉徵東討伐劉表!”

面對二人如此表態,陸遜心中自是大喜,有了這封奏疏,秦瑱自然也就可以出兵了。

但想到這一次他出使的任務,他便一陣猶豫道:

“可我見府君不渝,劉表攻之甚急,現在上表恐怕晚矣!”

“不瞞二位,我軍江東大都督秦君現在便領軍駐紮蒼梧。”

“若是府君願意,或可寫一封求援之書,先請秦君前來助力。”

“而後再行上表天子,細呈劉表之罪,再請主公出兵,不知可否?”

話至於此,他自然圖窮匕見,說出了自己的來意。

既然你們已經抵抗不住,那不如直接請援,讓我們北上助力。

等到我們和劉表一開戰,後續兵馬自然會隨之而來。

不過二人聽著他這話卻是沉默不語,只見張羨須一笑道:

“如此,便可知徵東將軍之意也,來援荊南是假,圖我荊州是真。”

“貴軍既有此意,何不一來便明說,何必耍這等手段!”

Advertisement

陸遜看他如此模樣,頓時面愧之

合著張羨早知他意,不過是在引他說出真實目的而已。

“府君果然名不虛傳,小子此次卻是獻醜矣!”

“不然,今日吾方得見劉徵東麾下俊才!”

見陸遜愧之,張羨便搖了搖頭嘆道:

“我見尊駕恐怕年未及冠,便有這等心智,來日前途不可限量!”

“惜哉我荊南之地,人口百餘萬,竟無這般年之才。”

“可知匡扶漢室,還需劉徵東這等英雄人方可!”

“也罷,老夫自知大限將至,也難保三郡之地。”

“倒不如獻與劉徵東,也可保住彼等三郡吏。”

“伯緒,可與我尋木牒來,吾當親自請劉徵東出兵!”

桓階看他有意起,不由急忙上前攙扶道:

“府君有恙,在下自可代勞,何須如此?”

張羨聽其勸阻,便即咧一笑,揮了揮手道:

“無妨,寫一封書信而已,廢不了多大力氣。”

“如今既是要請徵東將軍助力,當親自手書,以表誠意。”

“閒話勿說,速去與我取木牒與筆墨前來!”

桓階看他如此,不由紅了眼眶,又外出去尋來木牒。

而陸遜見張羨這般豪邁,心中也是升起了一敬佩。

在二人的視線之中,沒多久張羨便寫好了一封求援信予了陸遜。

然則還沒等陸遜接手,張羨噗的一聲便吐出了一口鮮

陸遜見狀,頓時大驚,連忙和桓階將張羨扶上了榻。

待得張羨上榻之後,他便拉著陸遜的手囑咐道:

“老夫多半時日不久,尊使若去當速去速回,不然荊南之地難守!”

陸遜聽得囑咐,就急忙點頭,朝著府外行來。

可就在這時,卻見一個面上罩著白布的中年人突然行出道:

“汝是何人,從何而來,爲何來見吾兄?”

中年人的突然出現,嚇得陸遜一跳,待反應過來之後,意識到中年人可能是張羨的兄弟,他便躬道:

“在下劉徵東麾下,特奉上之令出使此地!”

“而今得府君求援之信,往蒼梧之地求援!”

可他剛一說罷,便見中年人神,一把將他手抓住道:

“小友莫去,莫要再讓兵馬前來荊南之地!”

“自去歲起,荊南便生大疫,人民多死,府庫空虛。”

“而今大疫將歇,正當休養生息,安百姓。”

“爾等爲何還要興兵?莫不知大疫常起于軍中?”

中年人一番話語說出,直說的陸遜頭皮發麻,臉煞白道:

“先生方纔是說,荊南之地正有疫病橫行?”

疫病乃是歷史上殺傷力最大的災害,沒有之一。

東漢末年之時,正是歷史上瘟疫最爲繁盛時代。

自從桓帝末年開始,大漢發了前所未有的全國瘟疫。

幾乎沒到秋冬之時,疫病便會捲土重來,帶走大量人口。

陸遜雖然沒有經歷過疫病,但也直到疫病的恐怖。

此時一聽荊南有疫病,他自是一臉驚駭之

若真是如此,那他們現在出兵荊南,無異於帶著麾下前來送死。

面對他的詢問,中年人急忙便見荊南的形勢講述了一遍。

原來自從張羨起兵之後,劉表就和張羨在湘江大戰過幾次。

在劉表麾下大將黃忠和劉磐的帶領下,張羨連連敗退。

直到去年春季之時,張羨就已經支撐不住。

可這時,一場瘟疫卻席捲了荊南四郡,一時間荊南百姓紛紛中招。

在疫病之前,荊南四郡百姓超過兩百餘萬。

可在一年疫病之後,四郡人口驟降至一百餘八十餘萬。

整整四分之一的人口死在了這一場大規模疫病中。

而劉表麾下兵馬也染上了疫病,一時折損無數,只得退兵。

這一場疫病整整持續到了建安五年的夏天。

直到秋日方纔逐漸消減下去,而隨著天氣變寒,疫病又有了起事的苗頭。

這也是中年人一聽又要打仗,便急忙勸阻的原因。

陸遜聽著中年人之言,不由眉關鎖,拱手道;

“還未請教尊姓大名?不知尊駕與府君是何關係?”

中年人一聽,便急忙說出了自己份,而他就是張機張仲景。

張機本來是張羨的親弟弟,出宦世家。

但其人自小便厭惡場的爾虞我詐,十歲便拜名醫張伯祖門下。

自從去年大疫開始,他便四治病,尋找治療之法。

正是醫者仁心,看著百姓無助的死去,張機異常絕

但他初步已經判斷,瘟疫和呼吸道有關,所以出常帶面罩。

陸遜自然沒聽過張機的名聲,可現在他已是騎虎難下!

眼見張羨病膏肓,荊南即將落劉表之手。

若是錯過這個機會,那他們就很難再找藉口出兵。

可現在一旦出兵,又可能因爲疫病導致兵敗!

如此想著,他一時間難以決定,只得對張機拱手道:

“先生所言若是屬實,我等確實不當興兵。”

“可在下負重任,難以決斷,還需回去稟報。”

“若是秦君斷言不可出兵,我軍自也不當前來!”

張機看他一臉犯難之,不由皺了皺眉頭道:

“小友所言秦君乃是何人,不知現在何?”

陸遜聞之,自是直言相告,講明瞭秦瑱就在蒼梧。

沒想到張機一聽,當下就拍了怕他的手道:

“既如此,小友稍待,吾當隨小友一道前去勸之!”

言罷,就拉著陸遜收拾完了行李,直接跟著陸遜朝著州行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