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眼見到薛二口中的瀑布之后,薛海咧笑了,自己苦苦尋找了一上午的地方,竟然就在離自己這麼近的地方。
隨后,薛海親自去瀑布附近察看了一下地勢。
想要建造一座水電站,可不是有水位高低落差就足夠的。
一般而言,想要建造一座水電站,首先得在河流的上游建造一座能夠蓄水的水庫,將水力發電機組裝在水庫的大壩之中。
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抬高水位,以保證即便是在枯水期,水電站也能夠進行正常的運轉。
當然,修建水庫的好有很多很多,但是一般在河流上建造水庫,都是伴隨著發電站一起建設的。
因此,擁有高低落差的瀑布雖然有了,但是這個地方能不能用來建造水庫和水電站,還必須得仔細考察和論證之后才能下決定。
薛海親自沿著瀑布兩岸走了一圈兒,還考察了瀑布附近的山巖石況,如果在這個地方建造水電站的話,山能不能承的住那麼大水。
……
經過連續幾天的實地考察之后,薛海做出了決定,打算將這個世界上第一座水電廠就修建在發現瀑布的地方。
不過在正式修建水電站之前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截流!
“老爺,招工的告示已經張出去了,附近幾個州縣也都派人去招工了~”薛二向薛海匯報著修建水電站的招工況。
聞言,薛海點了點頭,問道:“水泥廠和砂石廠那邊準備的怎麼樣了?這次修建水電站可和以前的那些建筑不同,用的水泥和砂石一定要最高標準的。”
“同時讓鋼鐵廠暫時停止生產其他鋼鐵,專門生產修筑大壩需要用的鋼筋,在鋼筋的強度上面一定要做到細之又細!”
“修建大壩的鋼筋就像是我們人上的骨頭一樣,是支撐整座大壩的關鍵,如果一旦鋼筋出了問題,就會像我們人的骨頭出了問題一樣,隨時都會有的崩塌的危險!
所以這件事你一定要親自去盯著,決不能出任何的問題!”
見薛海如此看重這次修建水電站的事,雖然在薛二的心里覺得要將灞水河從中間截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親眼見證了薛海弄出了那麼多的發明以后,即便自己心里有所疑,但只要是薛海說出來的話,薛二都會無條件的相信。
“老爺放心,小的一定親自盯著!”
……
當薛府招工的告示張出去以后,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里,從長安附近的各個州縣涌了大量的民工來到薛家村。
在短短幾天的時間里就召集到了數萬民工,這讓薛海加快了修建水電站的進程。
數萬名民工到位以后,薛海便先在瀑布附近的岸邊修建了上千所工棚安置那些工人,其后將事先培訓好的一批工人分散到工人隊伍中,讓他們擔任小隊長,帶領各自手下的工人負責各自的工區。
一般而言,想要在河流上修建水庫或者是大壩,首先得將河流截流,這樣才能夠在河底打下深層地基,然后利用鋼筋、混凝土將大壩的主修建好。
而截斷河流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在河流的上游開鑿支流,將河水通過支流引走,然后再在河道的干流上打地基,修建大壩。
等到大壩的主完工了以后,再將先前開鑿的支流堵上,從而讓大壩蓄水到一定的水位,平時只開一兩個孔放水,從而達到讓河水發電的目的。
上面這些步驟說起來倒是簡單,但是想要做到可不是一句兩句話就能夠完的事。
……
“兄弟們加油干呀!”
“嘿呀!”
“加把勁兒呀!”
“嘿呀!”
“走路要打正呀!”
“嘿呀!”
……
灞水河的兩岸,工人們勞作時相互加油鼓勁的號子聲此起彼伏,水電站的修建工作正式開始了。
……
就在薛海心組織著大量的人力力修建水電站的時候,朝廷中某些人似乎并不安定。
“陛下,史大夫鄭武吉求見~”
……
李世民正在紫宸殿理著政務之時,朝中史大夫鄭武吉卻突然要求見李世民。
聞言,李世民放下手中的羽筆,略微沉思了一下。
這鄭武吉乃是出自滎鄭氏,此前因為張沖和鄭元壽、鄭善果兩人被迫請辭的事,鄭武吉一直與薛海不對付,甚至一直在暗中收集薛海的罪狀,企圖在李世民面前參薛海一本。
包括此前聯合朝中大臣反對薛海在藍田縣搞新興教育的事,也是鄭武吉在其中一手攛掇的。
只是可惜鄭武吉雖然時不時的在李世民面前參奏薛海,但是李世民兒就不理他。
這時候聽見鄭武吉要求見自己,李世民心里就已經清楚,八又是為了參奏薛海來的。
李世民想了想,還是覺得讓侍去把他打發走比較好,便道:“去告訴他,就說朕現在忙著,沒功夫見他~”
一旁的侍太監領命之后正準備出去打發鄭武吉,紫宸殿外卻傳來一道令李世民無比悉的聲音。
“陛下~史臺史大夫魏征求見!”
……
聽見魏征的聲音,李世民和旁邊的侍太監兩人都傻了眼,剛剛不是說只有鄭武吉一個人麼?怎麼連魏征也來了?
要是只有鄭武吉一個人還好說,李世民隨便找個借口,不見他也就不見了。
可魏征這人是出了名的死心眼兒,自己即便是現在不見他,魏征哪怕是等到明天上早朝,也會一直在紫宸殿外等著見到自己為止。
李世民沒辦法,只得擺擺手,道:“宣他們兩個進來吧~”
“宣,史大夫魏征、鄭武吉覲見~”
……
隨后,魏征與鄭武吉兩人一前一后走進紫宸殿。
“臣參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魏征與鄭武吉兩人走進紫宸殿之后向李世民非常莊重的行禮。
這樣的形讓李世民見了不自覺的有些心慌,不知道鄭武吉這次和魏征一起過來,又要給自己出什麼難題。
大宋戰神狄青,戰陣何等威勢?戰功何等榮耀?不過惶惶不可終日,驚懼而終! 這大宋朝,悲哀不遠,終究要有人來掀桌子! 狄詠來了,改變一切! 歐陽修,包拯,王安石,司馬光,曾鞏,蘇軾,蘇轍……這是大宋的風華。 馬踏黨項,推平契丹,壓製女真,統治草原,再開西域……這是狄詠的人生。 狄詠是文壇魁首?其實不是,他是一個武夫!
重生孫策,雄霸三國!劉表佔荊州?孫策說:彼可取而代之。曹操取兗州?孫策說:彼可取而代之。劉備要益州?孫策說:彼可取而代之。劉表、曹操、劉備大怒:孫策,你也太霸道了,還能不能給我們留條活路?孫策搖頭。我們的口號是: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