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替嫁 第104章 第 104 章

《替嫁》第104章 第 104 章

第104章 第 104 章

令沛趕過去的時候, 晏白薇也跟著來了小六,讓他去通知清道長。

原來,今日白刃在城門見到一個販棗的年輕生意人要出城,原想著本來也沒什麽的。可一個過路的傷人的馬車不知為何就了驚, 一蹄子就拽翻了那販棗人的挑子。

趁著那人去撿棗子的時候, 白刃正從旁經過。

正好就見著那雙去撿棗子的手要蒼老許多,想起來令沛說的孔方儀會易容的話, 立刻就將人扣了下來。

可仔仔細細對著那張臉看了半晌也沒瞧出易容在哪裏。

這才命人來通知了令沛。

令沛到的時候白刃還對著人在看。

令沛進到屋裏頭, 就聽見白刃道,“爺, 這人我看了半天了, 也上手過,還是沒看出問替。”

令沛也是也是看了半晌也沒看出名堂。

就在這時,外頭傳來一道聲音, “師弟——”

那販棗人擡頭看過來, 臉上神陡然一變。

所謂易容無非幾種方式,無非做假臉皮或者化妝易容, 前者太假,而後者改變有限。

而孔方儀的易容是通過銀針刺痛位,使其面部改變然後再用化妝之法改頭換面。所以外行人單想從臉上看出來什麽便幾乎是不大可能。

道長走進來, 朝著人道,“他的機關臉上的幾位。”

販棗人見狀幹脆不裝了,自己就將那銀針拔下來, 又褪去了妝容,果然就是孔方儀。

道長一時慨, “這些年你都去哪裏了?你可知道師父臨終之時最牽掛的人便是你。”

孔方儀不作聲,“當初的時候百草谷不是已經將我除名了嗎?師父還掛念我做什麽。”

“百草谷?你們是百草谷的人?”令沛驚訝地道。

Advertisement

在大祿, 廟堂之外要說醫的集大者,不得不提到一個名字,便是百草谷谷主清易。只是後來清易去世之後,百草谷也就散了,他門下的弟子多是散落在外,沒人知道究竟落腳在了何,可不曾想今日卻在這裏上了。

道長朝著令沛點點頭,“當初谷中發生了些事,子方就離開了百草谷,再後來,師父離開之後,大家也都相繼從百草谷出去。不過,師父生前最大的憾就是子方,當年紅楓村的事師父和我都錯了。這些年我一直尋你就是希有朝一日能將師父臨終最後的一封信給他。”

孔方儀聽著這些沒說話,這些年他漂泊在外,本以為當初的事都已經忘記了,可後來聽說清易去逝的消息,他以為他這輩子都不會再有機會澄清自己的清白了。可沒曾想,他們還念及著當初的事

見著兩人之間似有不前側,這時令沛往前一步對著孔方儀道,“正好,今日既然相見,說開了也是件好事。不過在此之前,我也有一事想問你。”

孔方儀看了他一眼,“你是想問寧家的事?當初從寧府出來的就我一人,我易容之後用藥煙迷暈了當時的一個守衛,換上了他的服,然後逃了出來。”

“就你自己?”

孔方儀點頭,“就我一人。”

“寧伯父救過你的命,你就沒想過保住他的家人,或者說脈?”

孔方儀一臉蒼茫,“我也不是不想,只是當時那樣的境地,我如何能幫他們?當初那麽多人圍著,我即便是有心也是無力。”

“是嗎?我怎麽聽說當時怎麽有兩個兵卒被燒死了?想必應該是有兩個人逃出去吧?不然為何會燒死兩個兵卒?”

Advertisement

自打懷疑之後令沛就著人去查過當年大火的事,發現當時的那場火確實就是從後門而起的,圍守的兵卒中有兩個也喪命在了那場大火之下。

“當時大火起得突然,我也是趁著大火之後才想出了這個法子。令將軍是有什麽懷疑?”

令沛有何懷疑?過去了這麽久的事,孔方儀答起話來可謂行雲流暢,毫不假思索,要麽是他記憶力太好,要麽就是早就盤算過。只怕是和月若寒一樣,早就細細琢磨過他會問什麽問題了。

他沉了口氣,“無妨,孔大夫不想說我也不勉強,你先和清道長先敘敘舊。”

說完便就讓人從屋裏撤出來,將屋子留給了清道長和孔方儀。

一出門,晏白薇就問起來,“三爺為何不繼續盤問了?我看他答得倒是頭頭是道的,或許能尋到旁的線索呢?”

令沛搖搖頭,“你也覺得頭頭是道了?”

晏白薇一愣,迅速反應過來,“三爺是說他在撒謊?”

“撒謊是必然,眼下是想確定寧家到底還有沒有活下來的。等他自己在想想吧,多問也是還是一樣的結果。”

晏白薇點點頭,往裏頭了一眼,和令沛一起耐心地等著。

道長見著人都出去了,這才道,“師弟,當年的事是我的錯,我不該疑心你拿紅楓村的人試藥,我也不該在未查證事真相之前就對你那般冷漠疏離,害得你被大家猜忌無法擡頭做人。後來,我們查到此事另有他人,便是合元師弟,在衆多證據之下,他自己也承認了,拿人試藥的人是他,怕東窗事發,又一向對你嫉妒,這才將禍事都栽贓給了你。只可惜當時你已經離開了谷中。這個是師父臨終前讓我找到你要給你的,還有這個,這是師父一生的心,我從未翻看過,他說你天資聰穎是幾個弟子裏最有天賦的,這些東西給你,也算是他缽有傳承了。”

Advertisement

孔方儀看著那信和那本手記,一聲慨嘆,“師父既然已經將我趕出了府,那我也就不再是百草谷的弟子,他的缽還是留給師兄吧。”

他從來就不貪慕這些東西,這些年他出谷之後再沒用過百草谷的名聲,他從來只在乎清易究竟如何看他。可如今,雖然是聽到了他想聽的,可終究人是已經不在了。

要說真的沒有憾,未必。

道長著急起來,“你既然還肯我一句師兄,那就是還承認你曾經在百草谷待過的事實,師父當時也是氣你,你想想,咱們是大夫,若是拿人試藥那不是在害人嗎?而你又是他最寄予厚的,自然是之深責之切。師父知道真相後,這些年也過得不好,有時候晚上驚醒過來,還著你的名字,可見他是真的有後悔的。現在他老人家已經不再了,但咱們百草谷的醫不能費,就算不為百草谷,也為天下百姓,眼下正是戰之秋,有多了無妄之災?又有多人希有人能華佗在世能多救些人?”

說著又從袖袋裏掏出一塊牌子出來,“你看,這是你走後師父又為你新刻的腰牌,他還是希你能回去的。只是他沒能等到這一天。”

孔方儀看著那腰牌,這些年的苦楚再次一下湧上心頭。

當初他離開百草谷後,沒帶走任何東西,出來之後可謂無分文。加上當時他心如死灰,被自己最親的人質疑,他幾乎了個廢人。

後來,他衫襤褸,只求一死時是寧威給了他活的希

他被帶到軍營後,看著那些一個個從戰場上下來,掙紮在病床之上的兵士們才陡然間明白一個大夫究竟意為什麽?這些年,他改了名字,就是希忘卻過去的事,以一個新的份開始。

挲著那塊腰牌,沉了許久,最後長嘆了一聲,“師父是怎麽走的?”

“采藥的時候摔到了山澗,回來一直不見大好,修養了幾年,後來年紀也大了,慢慢子就不行了。不過,師父走得不算很痛苦,只是臨終時盼著還能見你一面。只可惜那會兒我們未能找見你。”

“那師父的墳塋在何?”

“就在甲秀山,師父說那裏風景不錯。”

孔方儀又了一眼那劄記,接過來,“回頭,師兄陪我去一趟甲秀山吧。”

道長一聽這話,忽然有些老淚縱橫。

當初的錯因他而起,紅楓村許多孩子失蹤,他知道了事之後,氣上頭,只想懲制那作惡之人,哪裏想過會冤枉人?

可這一錯,卻錯了這麽多年。

他朝著孔方儀行了一記深禮,“師弟,當年的事,我欠你一聲對不起。這些年,我日日活在自責之中,眼下師父的願我算是替他老人家辦到了,這一禮是我欠你的。”

孔方儀將人扶起來,“過去的事我早忘了,師兄也不必如此,當初從百草谷出來之後,我游歷江湖也算是另一種閱歷吧。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命數。”

兩人彼此對了一眼,好似這麽多年過去了,大家都老了。

令沛見著兩人從屋裏出來,也沒再提寧家的事,只道,“想來醫自然不虛勝名,上回說到軍中有兵卒生病的事,其實也不算假話,兩位既是百草谷的人,不知道可願意去看看。”

自上次叛之後,也不知是不是天氣炎熱起來的緣故,軍中許多兵士雖然一直有軍醫醫治,但好得卻慢。眼下的況令沛自然是更希能盡快恢複元氣。而且,眼下還有一個問題,藥材本就吃,若是能用盡可能將藥用到刀刃上。

如此一來,孔方儀這邊自然也就被拴住了,畢竟他不是罪人,總要找個理由。

而就在這個時候,北寧傳來戰報,北寧大軍大敗。

消息一出,整個京城又開始人心惶惶。不僅如此,還有更壞的消息傳來,雲楚也在南境集結了二十萬大軍。

可百鋒軍在經過高盧之後本也就只剩了二十萬大軍。

這些年雖有征兵,但統共也沒到二十二萬大軍。

加上上次裕王叛一役,百鋒軍折損不,現在正經能上戰場的也就最多十五萬。

當然,北寧軍的大敗也著實讓整個朝堂震

令沛趕去宮裏的時候,殿門已經有幾個大臣在了,剛剛從外頭回京的賀蘭卿也和令慶一起趕了過來。

皇上指著桌上的戰報,臉沉得跟墨一般。

誰都沒料道,北境會敗得這麽快。

皇上看著桌上的加急奏折,將東西扔下來,“你們都瞧瞧吧。”

令慶先俯去撿起來,然後和賀蘭卿一起看起來,越看臉越不對,等看完將東西又傳給其他人。

最後才落在了令沛手上。

上面字數雖是不多,事卻講的清楚。

自北境戰挑起之後,姜青闊就一直帶著人積極抵抗,後來姜瀚海回去之後,就做了外兩防範,并化被為主出擊了兩次,都讓天齊沒占到好。可就在前段時間,也就是在姜青闊去了段城後,這勢就忽然起了驟變。

姜青闊這邊一被圍,天齊那邊忽然就沖出了二十萬大軍直奔北寧城門,原以為也只是像之前一把用 沖城門,可沒想到對方這次卻是用的重弩,此重弩筒同之前的皆不一樣,弩箭約有碗口,□□尺長,由七八人擡著,程還不近,沒一箭直沖城門之上,不出幾下,那城門就被穿。

不僅如此,這天齊還有其他新的武,每個兵卒背著分陣營背著不同的,因為出其不意,姜瀚海他們才吃了這裝備的虧。

令慶當即道,“啓稟皇上,眼下要的是弄清楚天齊的武裝備,如此我們也才好應對。”

其他人聽見也都立即應道,“就是啊。不然只有被挨打。”

皇上自然也早想到了,已經飛鴿傳書去了北境。

只是眼下的問題還在于,天齊一鼓作氣,沖破了城門,北寧原來的駐軍節節敗退,加上段城段幹他們藏軍等于將北寧圍了正著。照著這勢估計不出三日,可能北寧就會有危險。

令沛當即道,“只怕現在唯有重新率領一直突騎兵直搗段城,或許能暫解眼下困局。”

“可誰去?段城地勢是整個北境最複雜的,最適合藏人,此時誰過去勝算都不會大。更何況他們萬一也有新奇的武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