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公府貴媳 第655頁

《公府貴媳》第655頁

又半月后,盛明宇回了北都,又連夜進宮。第二日頂著黑眼圈,神哀傷地出現在朝堂上,任誰看這都是守了兩個月靈的德行。

“諸位對不住,父皇駕崩,我哀傷不已,一不小心就陪了父皇兩個月,大家擔心了。”

眾朝臣心非常復雜,本以為太子殿下會高調凱旋,借機立威,場面上再解釋一下擅自離宮之事,跟大家客氣兩句,以安。哪知人家本懶得代。

這無疑是在告知大家,他決定的事,無需置喙。

以余太傅為首的一干老臣,本想趁機勸太子要以國為重不可輕易冒險之類的話,可人家本不挑明。太子不承認,誰敢那麼沒眼穿?

想說不能說,還拿太子沒轍的滋味很是憋屈,但也只能忍著。

劉鶴出列,高舉太子至孝大旗,“太子殿下孝心地,乃社稷之幸,百姓之幸,更乃吾輩之幸!”

此時不拍馬屁何時拍,其他朝臣皆出列附和,好話不要錢地往外送。

場面戲做完了,盛明宇說起正事:“父皇駕崩已有兩月,欽天監盡快擇吉日出殯,待出殯之后,再挑登基之日。”

Advertisement

“另外,我朝已與夷國以及北疆各國通商,皇商急需確認,我想聽聽大家的意見。”

劉鶴道:“若論綢茶葉等,當數江南出產為最好,江南的幾大商家中,又以揚州府晏家,蘇州府的白家,余杭陸家最為出眾,其中陸家紡織規模稍小,晏家與白家不相上下,再論對朝堂的貢獻,晏家主在朝堂危難之時仗義疏財,晏家二姑娘又在疫病肆之時舍藥材救治百姓,實乃義商,為皇商不二人選。”

吏部尚書出列道:“臣聽聞松江府晏家作坊最近出了事,損失慘重,是否不足以與白家競爭?”

還有那些與疫病有關的傳聞他不敢說,畢竟牽扯了太子殿下。

盛明宇偏不讓他藏著,“為何會損失慘重?”

吏部尚書道:“好像是被水淹了。”

盛明宇:“何人所為?又為何為之?”

吏部尚書:“這……臣就不得而知了。”

“不清楚的事以后不要講。”盛明宇看向其他人,“可有知道因由的?”

吏部尚書討了個沒趣兒,也給眾臣提了醒,新帝不聽讒言,不挑撥,以后拿沒用的屁話來煩他。

Advertisement

新帝還未登基,眾臣就已不得不提起十二分的小心來應對,無人再敢輕視之。

大理寺卿道:“臣還未收到松江府上報案,定會切關注此事。”

盛明宇點頭,“若晏家當真失去競爭資格,便從白家或是陸家中選。”

忠臣附和稱是。

晏長風剛剛收到了齊掌柜從松江府傳來的信。

信上說晏家作坊損失慘重,織機幾乎都被泡毀,蠶布料就不必說,泡了水便不能再用。齊掌柜的吩咐報喊冤,當地知府頗為重視,經過數日嚴查,找到了些許蛛馬跡,是當地的一個混混小幫派干的。

混混小幫派不會干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必是拿人錢財替人賣命。

看來,背后之人是有備而來,小打小鬧的不能把他們引出來。晏長風回信給齊掌柜,讓他放出晏家作坊資金不足,要變賣作坊的消息。

數日后,齊掌柜再次回信,說無人肯買,要麼就是出極低的價格收購,疑似幕后有人控。又過了半月,齊掌柜說有人愿意高價收購,但要跟東家當面談。

晏長風合上信,琢磨著得親自跑一趟松江府。現在晏家白家正競爭皇商,這個節骨眼兒上晏家作坊出事,于誰有利不言而喻,偏巧又有人愿意高價收購。

Advertisement

這要不是白家干的,晏長風就把白家祖宗供起來。

既然對方要跟當面談,總要會一會,只是……看向床上的小東西。這小子還沒斷,離不得

“如蘭!”稍微一想就做了決定,把如蘭來吩咐道,“收拾東西,我要帶上晏之去松江府。”

“啥?”如蘭以為聽岔了,“您要帶小爺出遠門?”

“松江府有要事必須要我親自過去,他沒斷,不帶上怎麼辦?”晏長風說,“沒事,多帶幾個人,東西藥材備足些,咱們坐船過去。”

“可是……”如蘭怎麼想都覺得擔心。

“別可是了,松江府離揚州府近,剛好把母親接過去抱抱外孫,一大家子人照顧他一個,沒什麼不妥的。”

如蘭別無他法,只好下去收拾東西。

晏長風給揚州府寫了信,讓母親先去松江府。然后抱著晏之去了老夫人的院子。

“祖母,您這兩日可好?”把晏之抱給老太太,讓老人家親近親近。

“我這把老骨頭,只要能彈就是好的。”許氏抱著曾孫又親又喜,“我一瞧見他啊,就怎麼都好了。”

“他見了您笑得也格外歡,可見最喜歡您了。”晏長風坐下來,斟酌道,“祖母,有件事想跟您請示。”

“有事就說,還請示什麼?”許氏低頭逗弄曾孫,一老一小一塊兒咯咯笑。

晏長風為難開口,“祖母,我想帶晏之去松江府見見我娘。”

“是該讓你爹娘見見外孫。”許氏道,“不知你爹子如何?疫病可好了沒有,若是方便,不如把他們接來北都住幾日?”

“是這樣祖母,松江府的生意出了點事,得我親自跑一趟,晏之沒斷,所以我……”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