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來轉去, 誤一庭院。
那是個看起來清幽雅致的小院, 其中的賓客也都是世家子弟, 但卻顯然並非是在探文論道。
庭中只著單、坦腹的大有人在。
更有甚者, 已同奉酒陪侍的侍攪在一出, 親昵狎戲。
蕭窈甫一進門就被甜膩的薰香與濃重的酒氣沖得頭暈,還沒能反應過來, 被人當做王氏的侍,拽了袖往懷中帶。
那時並不知五石散,也不知這是在散藥。只嚇得什麼都顧不上,驚著推開那人,逃開了。
因著此事, 蕭窈對士族子弟的印象一直不大好, 對於這場由來已久的夜宴亦沒什麼興趣。
若換了從前,興許會想法子推。
可時至今日, 已明白許多事在所難免, 並不能由著子想如何便如何。
蕭窈並沒急著回去,只先知會翠微們, 又提前向堯莊告了假。
堯莊較之先前更為繁忙。
畢竟這許多學子中,雖不乏不學無、只知吃喝玩樂的紈絝,但也有崔韶這樣對松月居士仰慕已久的人。
先前不得見,而今總能名正言順地請教學問。
尤其剛開學這段時日,澄心堂的門檻幾乎要被踏破。
而謝昭也忙得神龍見首不見尾,既要為學宮事務忙碌不休,又需籌備自家的秦淮宴。
蕭窈自己練了幾日琴,將回京都這天,特地去了趟藏書樓。
原想著取兩冊書就走,並沒打算久留,卻不料竟撞見一場衝突。
「一冊書而已,我難道還能為此扯謊不?」著錦袍的青年聲音在堂中迴,興許是恰於變聲期的緣故,顯得格外刺耳,「打量著誰都同你們這等窮酸一樣!」
蕭窈倚著扶欄,向下了眼。
記尚可,依稀記得這是謝氏子弟,學那日曾不不願地過了謝昭一聲「三兄」。
被他奚落的則是個著布麻的青年,高且瘦,樣貌周正。
被這樣劈頭蓋臉地罵了,此人卻未見窘迫之,又看了一遍手中的記冊,認真道:「郎君付的書,確實了一冊。」
蕭窈認得他手中的記冊。
這是謝昭依堯莊之意定的規矩,藏書樓中的書若要帶離此,須得在記冊上登記,下次來時必得如數奉還。
若有折損,則要另抄一份補上。
先前學宮未開,只蕭窈隨意出此,記冊前兩頁隨意一翻,皆是的字跡。
學宮開後,為免人多手雜,便撥了專人來負責此事。
此人雙手奉上記冊,卻被謝七郎抬手掃落,冷笑著質問:「焉知不是你這賤奴記錯?又或是旁的什麼人手腳不乾淨,栽在我上。」
周遭立時有人幫腔:「正是。」
「謝氏藏書汗牛充棟,不可勝數,豈會昧下這麼一冊?」
「你憑空誣賴學子,是何居心?」
「……」
他撿起記冊,拂去其上沾染的灰塵,張了張試圖說些什麼,卻又在一邊倒的質問中沉默下來。
「去告訴學宮管事,必得攆了此人,以免留在此礙眼。」謝暉不依不饒,吩咐自家僕役。
蕭窈托腮看了會兒,見此,終於還是沒能忍住。
「且等等,」蕭窈叩了叩扶欄,打斷了這場熱鬧大戲,「我有一事不大明白。」
堂中眾人循聲看去,見蕭窈抱著兩冊書施施然下樓,皆吃了一驚。
上巳那日後,他們大都認得蕭窈。
縱然未曾見過,也知道而今能這般明正大出現在學宮中的郎,除卻公主再不會有旁人。
直至蕭窈行至面前,謝暉才回過神,蓋彌彰地咳了聲:「公主有何見教?」
「我方才在樓上聽了個大概。」蕭窈聲道,「郎君與此人是有什麼過節不?若不然,他為何要有意害郎君呢?」
謝暉愣了下,笑道:「這世上有些人天生壞種,本就存了害人之心,尤其這等卑賤出的僕役。公主心善,卻也不該被其蒙蔽才是。」
蕭窈點點頭,卻又手問那僕役要了記冊。
「郎君興許未曾看過這記冊,何月何日何人借了何書,皆記得清清楚楚。」蕭窈想了想,又補了句,「雖繁瑣了些,卻是你家三兄定下的制式,為的就是些今日這樣的爭端。」
蕭窈不疾不徐翻過幾頁,尋到了謝暉的名字:「要我念給郎君聽嗎?」
謝暉臉上的笑容稍顯勉強。
他就是再蠢,也看出來蕭窈並非只是好奇此事,而是為這僕役說話。
「巧了,缺的恰好還是記在中間這冊,前後未曾有過任何塗改的痕跡。」蕭窈指尖點了點書冊,「郎君既是謝氏子弟,自然不屑於此,興許是這些時日忙於學業,一時忘了也未可知……」
下快到邊的難聽話,留了個臺階給他,笑道:「不若還是回去找找?」
他們能隨意為難一僕役,說攆人就攆人,卻不能隨隨便便同蕭窈過不去。有人打圓場:「公主所言有理。」
謝暉對上含笑的眼眸,晃了晃神,隨後也道:「我令人回去看看。」
蕭窈微微頷首,將手中那兩冊書連著記冊一併遞與僕役:「幫我記下。」
原本聚攏在此看熱鬧的人逐漸散去。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