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明朝當王爺 0161 正德舞刀

《回到明朝當王爺》0161 正德舞刀

這陣兒功夫,劉瑾在房中鼓如簧之舌,東一句西一句,雖然沒個條理,卻也表達出如今帝王開疆拓土應放眼海上,從而威加宇才是王道的意思,把個好大喜功的正德小皇帝說的心的,恨不得立即建造如云戰艦,靖清海疆,建立不世功勛。

可他知道只能想想罷了,這些東西不是想想就能辦得到的,若是滿朝文武執意不從,他這個皇帝又不能擼胳膊挽袖子親自出馬去造船練兵,此事看來還有得等。

楊凌回到書房,怕正德問起綺韻,忙將長劍雙手奉上,笑道:“臣知道皇上尚武好兵,恰巧尋到一柄削鐵如泥的寶刀,特獻給皇上賞鑒”。

正德聽說是神兵利,果然大為驚喜,他連忙接過來“嚓”地一聲刀出鞘,頓時滿室毫,那長刀刀修長、刃薄如紙,雪亮的刀刃上現龍紋,瞧來寒閃閃、鋒利無比。

楊凌微笑道:“這是.......”。

“倭刀,這是極品的寶刀”,正德打斷他的話,興沖沖地道,他將刀舉至與眉相齊,瞇著眼看了看刀鋒,然后又雙手舉刀試了試刀的重量,呵呵笑道:“這刀比宮中所藏的倭刀看來更勝幾分,日本鑄刀比起以前更加了得了”。

楊凌驚訝地道:“皇上認得這刀?”

正德得意地笑道:“宮中有日本足利義滿進貢的六口寶刀,朕時常拿來玩耍的,不過那已是百年前的刀了。”

永樂年間,琉球、日本、暹羅各國使節到大明朝貢,足利義滿曾進貢寶刀六口,兩年后永樂大帝派鄭和統水師10萬到達日本,向足利義滿宣旨:“使其自行剿寇,治以本國之法”。

同時永樂大帝賜足利義滿“日本國王”金印,封他為日本國王,足利義滿便回書自稱“日本國王,臣源義滿”,并將抓獲的倭寇移大明以表誠意。

Advertisement

楊凌就是知道明朝有過中日聯合緝搏海盜的事,才特意準備了這口寶刀,并親手獻給正德,想趁機進言,想不到正德對此事卻了如指掌。

楊凌大為驚訝,這一來原先的說詞必需重新組織一下了,他正思忖間,正德用指肚輕拭劍刃,欣然道:“

昆夷道遠不復通,世傳切玉誰能窮?

寶刀近出日本國,越賈得之滄海東。

魚皮裝香木鞘,黃白間雜鍮與銅;

百金傳好事手,佩服可以讓妖兇。

楊侍讀,這是宋朝歐修贊揚倭刀的詩句,那時倭刀就已名聲遠揚了。倭刀源自唐刀,采用包鋼法制造,也就是尋常說的鑌鐵刀,端的鋒利無比,此刀確是一口寶刀,名曰甚麼?”

不待楊凌回答,他已一翻刀刃,看到柄口兩個漢字:“斷浪”,不笑道:“刀是好刀,不過也忒狂妄了些,切金斷玉倒還罷了,豈不聞刀斷水水更流?斷浪?哼哼,斷浪!”

楊凌想不到正德對武這般有興趣,而且如此了解,他佩服地道:“是,日本浪人大多使用這種利于劈砍的利,臣在江南,見我大明軍武不如人,戰陣上多有不如,以致.......,如果大明軍隊人人配帶這種鋒利的寶刀,倭人必不敢那麼猖狂”。

正德聽了哈哈笑道:“楊侍讀雖然帶兵有方,畢竟是秀才出,哈哈哈.......我大明軍隊人人佩帶這種包鋼的利刃?不可能,不可能的”。

楊凌見他大笑,不由急道:“有甚麼不可能?皇上那柄龍泉劍的鋒利就不在此刀之下,難道大明就鑄不得此刀?”

正德笑嘻嘻地道:“不是沒有鑄刀工匠,實是包鋼造刀費時費力,需要的鋼又多出自哈衛,產量不敷使用,日本國嘛.......雙方能出幾千人馬打仗,就是驚天地的大事了,我大明軍隊何止百萬,人人佩此寶刀?朕就是有一座銀山,也無法辦到”。

Advertisement

楊凌想不到這小皇上平時一副不學無的模樣,偏好研究些音樂、佛經都與治政不相干的東西,可是一談起兵竟是行家里手,想瞞也瞞不住他,不沮喪地道:“如此說來,兵上我們便只能屈居下風麼?”

他心中一,又想起了火,如果造出程遠、速快的步槍,應該可以對付倭刀之利,如果再好好發展一下殺傷力極大的大炮......”。

正德笑道:“兵不如人,未必便沒有法子克制他”。

他有了賣弄學問的機會,眉宇間大是得意,:“包鋼刀鋒利、堅,可是一旦生生撞造損壞,就了不可修復的廢鐵,用鐵或厚背樸刀皆可克制”。

他雙腳微分,“嗖嗖”地揮舞了兩下寶刀道:“日本刀重速度、用的是臂力,所以刀是不可能太沉的,夾鋼樸刀勢大力沉,刀背又厚,用刀時運用臂力、腰力,他敢那他的刀就完了。

現在軍中還有大半士卒用的長矛吧?那木制槍柄在這樣鋒利的倭刀下自然一劈就斷,不過.......如果槍柄用沸桐油泡過,又韌又結實,就算只用長矛,這倭刀同樣占不了便宜”。

楊凌目瞪口呆,他本想炫耀一下他國高明之,引起正德向往之心,萬萬想不到正德居然能想得出這樣的辦法。

楊凌心悅誠服地道:“皇上英明,臣見敵人武強大,便想只有造出更強大的武才能克制,卻沒有想到如此簡便可行切合實際的辦法,實在慚愧”。

正德見折了他銳氣,這才沾沾自喜地笑道:“楊侍讀不必自慚,其實朕哪想得出來這主意?你在海寧平倭時有支衛軍逃跑,消息傳回京來,言使們都上奏折要求嚴懲領兵將領,只有一人上書說衛所武不如對方,并提出這些辦法,朕瞧的有趣,才記住了些,奏折已發付兵部照辦了”。

Advertisement

他想了想道:“那人是誰來著?王.......王什麼仁,一個小兒.......劉瑾,你記得嗎?”

劉瑾嚇了一跳,那個王守仁的兵部主事,一個芝麻綠豆大的兒,竟敢上折為戴銑等言,直稱他是權,現在被他廷杖三十,扔進大牢了,只因那人是禮部尚書王華的兒子,一時還未想到如何置,皇上怎麼想起他來了。

劉瑾吱吱唔唔地道:“呃.......奴才也記不太清了,好象是有這麼個兒”。

楊凌聽著耳,正想問問,卻見綺韻施施然走了進來,便住了口。綺韻目不斜視,看也不看楊凌,神自若地向正德微笑道:“草民雖不通武藝,也看得出皇上這口刀殺氣騰騰,是口寶刀呢”。

正德笑道:“正是,楊侍讀深知我心,替朕找的東西都甚合朕的口味,中土雖大,看來天外還是有些好東西的”。

綺韻欣然道:“皇上說的甚是,大明雖大也不能囊括四海呀,別的不說,就說王候公卿、販夫走卒都要用到的蔥、蒜、香菜、芹菜、黃瓜、茄子這許多蔬菜調料,葡萄、西瓜、石榴等等水果,還不都是漢唐時傳自于國外。

那時陸路車馬水路帆船都行不得遠,如今可不同了,已有番國自萬里之遙來訪。常言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焉知異國之外沒有異國?

天朝上國有容乃大,若是善習他人長,匯聚四海之,朝中有劉公公、楊大人這樣忠心報國、文韜武略的臣子,皇上又知人善用、賞罰得當,如此君臣一心,何愁不能創下盛世大明,千古留芳?”

劉瑾聽見綺韻將他排在楊凌前邊,在皇上面前夸他忠心能干,不眉開眼笑。正德也聽的連連點頭,一副若有所思模樣。

若說些大道理他未必聽的進去,但綺韻從家家不可或缺的蔥蒜手,說的淺顯微卻更易于讓人接

楊凌見將自已正進言的話如此委婉地表達出來,不贊許地看了一眼,心中已有了悔意:我是不是把人家看的太不堪了?居然直接拔劍威脅,是因為手刃莫清河給我留下了太深的印象,還是平素不讓須眉的智謀讓我心存戒意?

綺韻說完飛快地向他瞥來一眼,與他目眸子先是一斂,旋即察覺他的目有些不同尋常,眼波一揚又是深深一瞥,這才淡淡一笑,眉目如籠輕煙,也看不出是喜是慍……

正德在書房中聽楊凌說起江南之行,綺韻機靈乖巧,在旁幫腔唱和,說的活靈活現,正德聽到民間風土人津津有味,聽到那些不法的佞臣所為又氣得俊面通紅,直至落暮時分劉瑾提醒,這才省起該回宮了。

娘領著玉堂春、雪里梅兩名誥命將圣駕送離后園,楊凌和綺韻陪著正德來到前廳,在廊下站定,劉瑾跑下階去指揮人從側院兒馬廊牽出兩匹白馬來套著車轅。

綺韻心思機敏,窺見正德神,知道皇上沒準兒有什麼心里話要和楊凌私談,便捧著那口“斷浪”寶刀笑地跟了劉瑾過去,給二人留下一點獨的時間。

正德立在廊下向楊凌笑道:“行了,你也別總在家裝蒜了,再給你十天功夫歇著,然后老老實實給朕回朝去”。

楊凌說道:“皇上,臣就算回朝,也是在這兒辦公吶,廠衙門可就設在后山”。

正德恍然道:“說的是,嗯.......”,他上下打量楊凌一番,問道:“要不要再兼份差事?你不能朝議政,朕有什麼事找你商議實在麻煩的很”。

楊凌道:“廠衛的人是不能在朝兼職的,如今廠剛剛籌建,臣又不能半途而廢,朝理政的話皇上又要被言參劾了,還是皇上想找臣時派人來召喚一聲,臣立即宮見駕就是了”。

正德道:“也罷,開春兒我就遷到豹房去住了,那時了許多規矩,省得和那些老頭子生閑氣,你要來也方便多了。我正劉瑾、馬永他們加拾掇呢。”

劉瑾遠遠的聽見自已的名字,連忙一溜煙兒跑過來道:“皇上,您奴才?”

正德笑罵道:“滾你的,朕你做什麼?”

劉瑾陪著笑臉,又一溜煙兒地去了。正德嘆道:“宮里朕是住膩了。給太后請安,就整日嘮叼讓朕關照壽寧侯兄弟,見太皇太后呢,又天天說朕游手好閑。

唉,朕在宮里四逛逛吧,外廷那班臣子鼻子靈得很,奏折立馬就來,坤寧宮也不消停”,他說到這兒苦笑一聲道:“看你一家和睦,朕羨慕的很吶,娘姐姐頗有正妻大婦風范,哪象宮中.......

皇后整天介只注意皇后的禮儀,十四歲的姑娘那般呆板死,朕懶得見,吳妃倒還知識趣,但皇后與朕嘔氣,每多刁難,令朕更加生厭了”。

楊凌一怔,皇上大婚之后對宮闈事并無興趣,很寵幸后妃的事他也有耳聞,原來皇上還是比較喜歡吳妃的,可這又礙著皇后什麼事了?

轉念想到皇上大婚,他任副使時讀過的宮闈規矩,楊凌才恍然大悟,因為皇上在宮中有權選擇侍寢的妃子,但是還有一道手續,就是皇后必須用過金印,敬事房才可以將妃子送皇上寢宮。

聽正德這口氣,一個十六歲的年和一個十四歲的,說是皇帝皇后,還不是一對年男?小兩口兒鬧了別扭,皇后必定是在侍寢上多方刁難,想正德低頭,可正德那脾氣肯說一句話麼?

這種宮闈中的事,楊凌也不好,一吋吱吱唔唔地說不出話來,正德左右瞧瞧,低了嗓門忸怩地道:“

朕不瞞你,床帷中事自有樂趣,可是朕這幾位后妃太過呆板,朕.......朕忽然很思念大婚時教授朕人倫大禮的那八個呢,比起們可多了”。

楊凌用怪異的眼神看了他一眼,心道:“史上說正德偏好已婚夫人,莫非.......竟是這時落下的病兒?那幾名姿容姣好的都有十八九歲了,事先又學過閨房之,對比三個十四歲的青,正德自然更喜歡和溫知趣的們燕好。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