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其原因是世家早早拉攏了讀書人,就像那個南濟民北秋蘊的說法,南北名氣最大的兩個書院竟然都和世家有關。
首先,世家原本就擁有一批優秀的讀書人。
科舉制沒有把這些人攔在外頭。
其次,在世家之外的那些讀書人呢,在世家的經營下又為南濟民北秋蘊所迷,就像現代的小學生各個都夢想去北大清華一樣——啊,雖然拿北大清華來類比濟民秋蘊,十分拉低這兩所大學的檔次,玷污萬商小學時的信仰。
濟民和秋蘊是最最優秀的書院,只有最最優秀的讀書人才能進最最優秀的書院,這個念頭已經在讀書人心里深固。
相當于在皇上用科舉制度選拔人才之前,世家就先把人才篩了一遍。
只要讀書人進濟民、秋蘊兩家書院,他們就已經一腳踏上了世家的船。
然后世家還會在學院中挑挑揀揀,從中選出真正的人才,再用各種方式將他們收為己用。
于是文人清流偏向世家。
文的各個利益集團背后也多有世家的控。
皇上帝位穩固,是因為他手里有兵權。
但在文人心中,皇權雖然占優,卻沒有大幅度占優。
“所以,只要世家不愿意承認近親婚的害,那麼在他們的番控下,朝廷若執意宣揚近親婚不好,百姓們不僅不會聽,反而還覺得朝廷在醞釀謀。
比如,如果世家宣稱,朝廷之所以宣揚近親婚有害,是為了分化宗族的勢力呢?”萬商道。
詹權驟然一驚。
如果世家真這麼去宣傳,有多人會信?說不定十之七八的人都會信!就算朝廷拿出了證據又怎麼樣,比起近親婚造了危害,人們更愿意相信厲鬼詛咒、祖上造孽、蛇報復等等。
因為這既符合大家的傳統認知,又能滿足大家的獵奇心理。
而如果民間真信了朝廷要分化宗族、抑制族權,到時候豈不是民反嗎?朝廷打宗族,而宗族不想被打,就會視朝廷的政令為無。
只一瞬間,詹權就覺得后背冒出了層層疊疊的冷汗。
萬商又說:“等世家把輿論徹底弄壞,他們自己著改了,從此以后都不近親婚,或者就算近親婚也不生孩子,都讓妾去生,如此他們后代倒是逐漸健康了。
但民間那麼多信了他們鬼話的人呢?如果民間近親婚反而更多了,那怎麼辦呢?”
世家的可惡就在這里!
他們主導輿論時,只為自家的利益,而不為對錯。
為了維護自己這一階層的利益,哪怕他們心里真信了近親婚不好,但他們上會繼續吹噓,吹到天下人都恨不得去近親婚,然后他們自己倒是著吸取教訓了。
詹權越發覺得自己這個任務難以完。
他安自己說:“所以我們辦事時一定不能急。
一方面呢,我們還要繼續收集實證。
另一方面,我們又得防著世家……”
萬商心道,在世家占盡優勢的前提下,要怎麼去控輿論?
辦報紙?
不行,皇上能辦報紙,世家也能。
回頭報紙被世家學去,反倒是更方便世家去宣揚他們的“規則”了。
“要不然就釜底薪吧。”
萬商忽然說。
“什麼?”
萬商在心里說,科舉制明明已經很完善了,而它應該是對抗世家最好的工,為什麼不徹底斷掉世家和科舉制之間的聯系呢?科舉選出來的是天子門生,只是天子門生。
世家想要永遠霸著桌子吃頭一等的大餐,只留殘羹冷炙給別人?
那就把他們的桌子掀了唄!
作者有話要說
高揚是一個軍迷,一個很普通的軍迷,愛刀,愛槍,愛冒險。 只是為了能玩到真槍而已,高揚跑去了非洲,結果遇到了空難,從此就只能在槍口下混飯吃了,因為他成了一個雇傭兵。 一個軍迷,能在國際傭兵界達到什麼樣的高度? 請拭目以待吧。
打工仔葉天穿越了,醒來后發覺自已竟然是一國之君。 當皇帝的感覺就是爽。 愛江山,更愛美人......
朱壽一覺醒來,穿越到了大明洪武年間。家境還算富裕,可他震驚發現,自己竟是一個患有腦疾的人。算了算時間,太子朱標即將早逝,朱壽便趕緊跟一直照顧自己的爺爺商量一件大事。“老頭子,太子朱標馬上就要死了,咱們趕緊跑路吧!”一句話,就把爺爺給震驚住了。朱壽覺得,爺爺這是咸吃蘿卜淡操心,可直到有一天,爺爺穿著龍袍出現時,他懵了。“啥?”
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五千年風華煙雨,是非成敗轉頭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