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穿成輕浮寡嫂,虐待的小叔登基了 第1卷 263 聽郡主的話

《穿成輕浮寡嫂,虐待的小叔登基了》第1卷 263 聽郡主的話

沈檸以前生病不能就是看視頻,各種視頻,曾經一次無意間看到過溫室種植,其中恰好就提到過,相比較玉米,馬鈴薯更適合溫室種植一些。

也是因此,在這一百多間溫室,沈檸絕大多數種植的都是馬鈴薯,玉米種的比較,擔心出什麼紕浪費了玉米種子。

馬鈴薯種植前期需要進行切塊還有一些準備工作,選的都是隨一路流放而來的犯人當中的人。

之前沈青柏往遼東關修筑城防時,帶走的大多數都是北海府這邊原來的犯人,因為并不知知底,他便帶去修城墻,將與他們一路同行更可靠一些的那些犯人中的一大半都留給了沈檸。

第一批馬鈴薯種子播種沈檸就教給了這批人。

切塊育芽,沈檸也并不通,一邊做一邊索,先種了四個溫室的馬鈴薯……等到那四個溫室里的馬鈴薯順利發芽出苗后總算松了口氣,這才開始按照之前的方法在其余溫室工。

一百多個溫室,每個溫室五到八人負責,隨一路而來的那些犯人倒是夠用。

相比較北海府原本的人,沈檸當然更信任他們一些。

在那些人中,還專程挑選了一些拖家帶口一路上都行事穩妥可靠的作為每個溫室的負責人,負責管理這個溫室,責任到人。

在溫室那邊的事有條不紊的推進時,沈檸也認真培訓了選拔出來的那些醫師,然后就驚喜的發現,那些人擅長的方向居然還全面。

最好的那八個人中,有四位擅長傷寒癥那一類的,有兩位擅長治療外傷的,還有兩位擅長帶下癥的……所以,科、外科、婦科……這是都有了!

Advertisement

好,八位主任醫師到位!

而別的那些醫沈檸還不是特別放心的,選幾個放在主任醫師的旁邊跟著幫忙加學習,再選幾個放在“住院部”當住院醫師,換,至于那些僅僅是略通醫理的,放在藥房抓藥。

真是天選打工人,無論走到哪里,都不忘工作這一套,安排的明明白白!

這些被選醫院醫師的,若是犯人,那便不用再如同以往那般從事繁重的力勞,且沈檸還會據病患多而給予一定的“加班費”。

若是原本的百姓,那就給一筆厚的薪水,總之,為醫院醫師的人都非常高興且干勁十足。

起初,城中百姓在聽說那里開了家“醫院”的時候還是茫然且避而遠之的,畢竟所有人都知道,那些巨大的“溫室”可是郡主的產業。

郡主府下開設的“醫院”是他們平民百姓能去的地方嗎?

怕是得人換豬,看個病搭條命了。

但很快關于那個“醫院”的事就在城中傳開了,最開始傳出來的便是那個咳嗽厲害還咬牙強撐著干活的老人。

老人咳得厲害,幾乎夜不能寐,被溫室工地的管事強行帶去“醫院”,到了醫院后又有人將他帶去后邊藥房抓藥。

從醫師到“藥師”,那些人都和的,半點也不像城中“仁善堂”那里的大夫那樣兇

醫師先開了五副藥讓他回去煎藥,那時,老人已經做好了將這個月賺的工錢全搭進去的準備,可等他聽到費用時,幾乎都要驚呆了。

Advertisement

在這樣又大又奢華的“醫院”看診抓藥,費用不到那“仁善堂”的三分之一。

竟然這樣便宜?

回去后老人還得知,因為他雇于花楹雪,而“醫院”也是屬于花楹雪的,在醫院開了方子有了“病例”,他就可以憑著這病例休息三日,且這三日每日還能拿到一半的工錢。

這樣一算下來,他生病休息吃藥這幾日,雖然下來沒能賺到錢,卻也等于沒花什麼錢。

看病居然可以不花錢?

五日的藥吃了三日連帶休養,老人很快就好轉大半,他出門第一件事就是給街坊們說他在“醫院”看診下來沒花什麼錢的事。

起初本沒人相信,看診不花錢?這怎麼可能!

接著就有人開始附和。

“昨日老刀子家小兒子胳臂拉了那麼長一道口子,往外直冒,聽人說‘醫院’里可以治療外傷,就去試試,你猜怎麼著,給起來了……像服一樣,就是用的那什麼羊線還是羊線啥的……”

說話的人口水橫飛十分驚奇道:“你們猜怎麼著,就花了十五文錢,十五文,還包藥費包扎什麼的!”

十五文其實對百姓們來說也并不算,他們一日辛辛苦苦,最有本事的人也就能掙三十文。

可對于治療那樣大的外傷來說,著實是便宜的沒邊兒了。

要是以往,那麼大呼刺啦的口子,醫只會給裹起來,裹起來還會繼續出,再加上天氣越來越冷傷口恢復的慢,冬日再生個凍瘡什麼的,說不得那條胳膊都要潰爛了。

Advertisement

可在醫院里,就那樣給合了,把那條胳膊吊著,說要不了十天半個月就長好了,中間再去換兩次藥就好。

“哦,還給喝了一碗那什麼蒜水,說是就不會潰爛了……”

人群越聚越多,傳的事兒也越來越多。

什麼東家的丫頭高熱搐眼看著不行了,去了醫院,人家給灌了藥,然后拿著小板板給在后背刮啊刮的,燒就退了,孩子也緩過氣兒來了,人家還讓孩子在醫院住了兩日,說那屋子里一點也不冷,還專門有人照看。

還有西家的婆娘難產,眼見活不了,死馬當活馬醫送去醫院,那位郡主居然親自指導那幾個被醫院招去的“穩婆”給接生……后來娘倆都活下來了。

說是娘倆待在醫院,產婆子沒水,醫院還給煮了羊給孩子吃,住了兩日今日已經回家了,那小子圓乎乎的哭的嗓門兒可大了。

主要是一通救命下來,并沒有要人傾家產的還債……

有人喃喃問道:“那郡主娘娘莫非是觀音菩薩在世?”

“說什麼,人家郡主娘娘有錢,這點錢人家不放在眼里。”

“什麼屁話,人家有錢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銀子……那是郡主娘娘仁義,封地封到了咱們北海府,把咱們當的子民呢。”

“上次建溫室外邊招的人很,沒能進去,也不知道下次還有沒有機會了?”

“有啊有啊,我聽說花楹雪那邊招人開荒挖地呢,說要把荒原上那些野草燒了,然后將荒地翻一遍將草木灰翻下去,等翻過的地過個冬落次雪,明年就能種莊稼了。”

“種莊稼?嗨,郡主娘娘十指不沾春水,咱們這北海府,長不出來什麼好莊稼啊……”

“那要是長不出來莊稼,郡主娘娘的銀子慢慢花完了,會不會把那醫院關了啊?”

“那誰知道呢……”

“去去去,你們知道什麼,那煤礦如今是郡主娘娘的,你們想想,那里面的煤得值多銀子,這點子錢啥都不算的,都好好干活,我如今是看出來了,咱們這北海府說不得就要活過來了。”

“沒錯沒錯,好好干,聽郡主娘娘的話,咱們的日子總會比以前好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