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踏足火星!火星烏托邦!「我已出艙,覺良好!」
火星,如今已經近在咫尺了。
就在眾人的眼前,在火星近地軌道上,眾人可以很清晰的看見下方的火星全貌。
「火星,這裡就是火星。」
「咱們大家可以看到,火星的表面不會像月球那樣布滿隕石坑。」
「而且,我們也可以觀察到。」
「在火星的表面上面,也有各種各樣的地形,這些地形和地球上面的極其相似。」
李文淵與賀巖兩位老爺子頓時開始對著直播間進行了新一的科普。
「你們看,在火星上面,有延綿了上萬公里的山脈。」
「還有那些高低起伏的山峰地段。」
「你們看這裡,這裡還有很平坦的平原地區。」
「在這裡,看到了沒?」
「這裡還有很多的峽谷地形,火星上面有一個比較著名的峽谷,水手號峽谷。」
「還有還有。」
「這裡,大家看到了沒?」
「這一片區域很明顯就是之前被各種礦石和熔巖活躍了之後,所形的區域。」
「有很明顯的地質特徵。」
隨著兩位頂尖老爺子的科普,直播間的大部分觀眾們也開始逐漸的了解到了火星的概況。
「還有火星的兩極。」
「據我們以往的探測的探測數據來看。」
「兩極的極冠。」
「是由乾冰和水組。」
「它們鑲嵌在火星的南北兩極,形了冰帽。」
這個時候,直播間的在線觀眾們也發現了火星上面的中間區域。
似乎是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團狀。
「賀老!李老!」
「那個團狀的是什麼?」
「是火星上面的風暴嗎?」
「風暴?不會吧…這要是風暴的話,得多大了?」
「這麼大區域的風暴?」
直播間的提問出現以後。
賀巖也看見了火星上面那出現的巨大風暴。
旋即便深吸了一口氣,解釋道:
「這還真的是風暴!」
「火星上面的超級風暴!」
「我們都知道,火星上面的很多巖層裡面,都富含著極其大量的鐵礦。」
「而這些巖石,在遭到了風化以後,就會變沙塵。」
「這其中的鐵礦質,有一部分是會落在地表之上。」
「而也會有一部分混到風暴之中。」
「如此一來,大量的風沙就會開始在火星的表面肆。」
「狂暴的風沙加上沙塵暴捲起了這些厚厚的氧化鐵,從而形了赤紅的巨型沙塵暴。」
「而這種沙塵暴將會在風暴作用之下,將所有的赤紅氧化,帶到火星上面的所有角落。」
「所以,這也是它為什麼不部分的區域,都會呈現出暗紅之的原因。」
「我的天!真的是火星大風暴?這也太大了吧!比我們地球上面的還要大吧?」網友們再度驚呼。
「是的,比我們地球上面的風暴要大上數十倍。」李文淵老爺子苦笑了一聲。
「別看火星個頭不到咱們地球一半,但是它表面的災難和極端的天氣,可比我們地球更加的兇殘。」
所有網友們是通過直播間的鏡頭,就已經可以到這種恐怖的極端天氣了。
火星,果然是一顆神而又極端的星球啊!
「這些都不是重點。」
江離此時接過話茬,淡然一笑:「我們接下來的任務。」
「就是讓火星重啟!」
「把它改造屬於我們人類的家園!」
旁的眾人聞言,也全部都目堅定的看向江離。
此時,饒是李文淵與賀巖兩人,也忍不住倒吸了兩口冷氣。
「重啟火星?」
「改造人類的家園?」
「老李…」
「我總覺,咱們這一次來到火星上面,貌似不僅僅只是在火星上面建設個基地這麼簡單…」
賀巖老爺子咽了咽唾沫,低聲的說道。
「我也是…」李文淵也同樣的點了點頭。
火星基地的建設與改造火星,讓火星重啟。
這可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概念!
基地建設對於目前的科技手段來說,已經不是什麼太難的事了。
但是,若是像剛剛江離所說的那樣。
讓這顆死寂且荒涼的星球重啟?並且改造適合人類生存的家園?這裡面的難度,那可難於上青天啊!此時此刻,江離目之中充滿了無可匹及的自信!自己耗費了這麼大的力氣,投了這麼多的資源。
帶著這麼多人,已及耗費了這麼多的時間和心。
自然不可能只是為了來到火星建設一個火星基地這麼簡單!自己來到了火星的目的,就是為了讓這顆銹跡斑斑的星球,重新的運轉起來!重啟火星計劃!
即將開始!而「重啟火星」也絕對不僅僅只是上說說而已!
這一刻,全所有的科研人員在聽完了江離的話之後。
也全部神肅穆了起來。
他們也知道,這一次來到火星上面之後,所即將要執行的「重啟火星」計劃有多麼的嚴峻。
但是沒有一個人的臉上有畏之意。
只要跟隨在江工的後,他們就能一往無前,所向披靡!「江工,我們的紅隼艦隊已經進到了最佳的降落角度了。」
「咱們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火星降落任務。」
張科此時快速的來到了江離的旁,然後迅速的說道。
「好。」
江離深吸了一口氣,旋即迅速的來到了主控制室的作臺上。
開啟了紅隼艦隊的全隊廣播,對著所有的紅隼運輸機發布通訊。
「全艦員,準備好。」
「接下來,紅隼艦隊將會開始啟火星降落任務。」
「預計降落時間,兩分鐘之後。」
「請所有艦員做好準備。」
隨著廣播的結束。
在紅隼艦隊的上萬名科研人員們也立刻行了起來。
所有人全部各司其職。
然後靜靜的等待著降落的那一刻。
江離這邊的所有人,也全部都來到了指揮大廳。
然後靜靜的等待著降落的準備。
【滴!紅隼系統掃描完!】
【已經確認最佳降落地點:烏托邦平原】
【位置坐標信息:火星-北半球·坐標經緯度:49.7°N,118°E】
【降落地點會據掃描地形反饋而定】
此時此刻,一百架紅隼運輸機艦隊已經抵達了火星的北半球上空。
然後,開始朝著下方的烏托邦平原開始降落而去。
【滴!紅隼艦隊開始調整降落姿態…】
【滴!開始進火星大氣…】
【滴!開始下降…】
一百艘紅隼運輸機,便開始從太空中朝著火星下方降落。
【滴!發現下降區域空中出現風暴,經檢測該風暴無法對紅隼艦隊造影響。】
【繼續執行下降命令…】
李文淵此時著觀測窗外那茫茫無比的赤紅的風暴,也忍不住咂舌說道:「火星上面的環境,可真的惡劣啊。」
「而且,火星雖然也有大氣層。」
「但是,畢竟由於火星的引力沒有我們地球強。」
「它的引力比大約只有我們地球的0.38G左右。」
「換句話說。」
「咱們地球上面一百斤的,來到火星上面以後,就只有三十八斤了。」
「而且,還因為火星的質量,只有咱們地球十分之一左右。」
「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火星上面也才能勉勉強強的保留一大氣。」
「畢竟,只要有地球十分之一質量。」
「那麼,它就可以將這些氣給牽引住,不讓這些氣擴散在宇宙當中。」
隨著李文淵的話語落下之後。
觀測窗外面的景象,變得愈發的深紅。
很明顯,這個時候,整個紅隼艦隊正在穿梭在火星上面的巨大沙塵暴之中!只是這些沙塵暴對於紅隼艦隊來說,完全沒有任何的影響。
甚至連飛行的路線都沒有偏離。
十分鐘之後。
隨著紅隼艦隊衝出了這一場巨大的沙塵暴之後。
大家這才得以看清楚外面的景象。
暗黃的天空,以及下方那褐的大地。
怎麼看都給人一種非常抑的覺。
這裡到都充滿了荒涼!
很明顯,還沒有落地之前。
單單隻是從觀測窗中看到火星上面的景象之後,所有人就知道,這是一顆絕對荒涼和死寂的星球!「席捲全球的沙塵暴…」
「稀薄的大氣…」
「微弱的引力…」
「再加上這種環境…」
「這裡完全不適合碳基生命生存!
李文淵老爺子此時發出嘆。
【滴!距離目的地:火星烏托邦平原剩餘距離:200公里】
【滴!開始減速…】
【滴!……】
「轟轟轟…」
隨著一百架紅隼運輸機垂直於烏托邦平原以後。
這讓原本死寂的火星之上,出現了一種全新的聲音!
一種除了沙塵暴肆之聲之外的聲音。
紅隼引擎的轟鳴之聲!這聲音,在之前的火線上面可是從來都沒有出現過!
「轟轟轟!!」
「轟轟轟!!」
隨著上百架紅隼運輸機慢慢的降落,這已經存在了數億年之久的烏托邦平原,也終於迎來了生機!
【滴!距離平原剩餘高度:1000米】
【滴!距離平原剩餘高度:800米】
【滴!……400米。】
【滴!……200米。】
距離平原地面越來越近。
而整個艦隊的所有艦員,也都可以通過觀測窗,清晰無比的看著外面那一無際的平坦平原!
這裡,便是火星上面最大的平原。
烏托邦平原!「這裡就是烏托邦平原嗎?果然夠平整啊!」
「非常適合咱們建設火星基地!」
站在觀測窗面前,葉老都忍不住嘆道。
「嗯。」
李文淵老爺子接著說道:
「火星上面,最為平坦的區域。」「就是這烏托邦平原了。」
「這個平原的直徑大約是3200公里道3300公里。」
「是一個極其龐大的平原,也是面積最大的平原。」
「這個地點也正好是位於阿爾及爾平原的對拓點上。」
【滴!當前紅隼零一號機已經功著陸】
【滴!當前紅隼零二號機已經功著陸】
【滴!……】
【滴!當前紅隼一零零號已經功著陸】
至此。
一百架紅隼運輸機全部都降落在了火星烏托邦平原之上。
「呼…」
江離輕輕的舒了一口氣。
接著,他便輕輕的點了一下自己的口,然後說道:「全都有!」
「全部啟納米機甲!」
來到火星上面的第一時間,自然也不需要那麼著急的就開始火星基地的部署。
而是還有更加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登陸火星!
用自己的雙腳,真正意義上的登陸火星!!
「是!」
這一刻,一萬多名頂尖的科研人員全部都瞬間啟了自己上的納米機甲。
隨著納米機甲的覆蓋,所有人完全都完了納米機甲附。
見到所有的納米機甲全部都完了覆蓋以後。
江離便緩緩的走到了艙門的面前。
過眼前半明的觀測窗,已經可以看到外面那暗褐的世界了。
此時此刻,所有人全部都屏住了呼吸。
無論是江離這邊的艦隊員。
還是地球上面這些正在觀看直播的在線觀眾。
所有人全部都靜靜的等待著。
等待著這一足以載史冊的一幕!「記錄組做好準備了沒有?」
「接下來的所有畫面!必須要全部一幀一幀的都給保存好!」
地球,夏國,南巖基地。
負責地球和火星之間的通訊直播間的局座,正在激的說道。
旁的全戰恐局的同志們,也都激無比的回應道:「是!局座!」
這可是人類第一次登陸上火星!
不再是之前的探測,而是真正意義上的以人類的之軀,登陸到火星之上!這一幕何其偉大!而這一刻,也是註定要載人類歷史史冊當中的!
「激啊!兄弟們!」
「馬上就要登陸火星了!」
「我現在激的都已經雙手開始抖了!」
「手機都有點拿不穩了!」
「我也是!我也是!」
「真的不敢想象!」
「這才過來了十幾個小時的時間。」
「就直接從咱們的凌霄天宮基地然後抵達火星了?」
「是的!真的就只是十幾個小時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