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玄幻奇幻 黜龍 第二十四章風雨行(24)

《黜龍》第二十四章風雨行(24)

五月十三日上午,渦水東岸,黜龍幫應知世軍與侍軍一起發,利用行軍渡河造的局部控制權,裹挾了江都侍、宮人、百、皇帝、太后,往北面而去。

這個時候,雨水并不是特別急,渦河對岸的山桑城,作為軍宿將之一的張虔達很快便察覺到了不對,然后迅速意識到了可能的況……或者說不需要做「可能」的假設,因為軍隊自有軍隊的邏輯……兩支剛剛投降沒幾天的部隊在行軍途中忽然離隊列,帶領著皇帝跟太后往舊主那里去跑,那就只能當做叛變!

但是,張虔達立在城頭,卻沒有去追。

理由當然很多,他怕死,這個況誰知道牛督公是不是也叛了,過河去追被死怎麼辦?

皇帝和太后怎麼辦?萬一死在軍中,不是自己也是自己的鍋好不好?小皇帝和太后雖然不是事,但也要大家一起扛,自己一個人可抗不了。

而且,打得過嗎?對方四千兵,自己六千兵,兵力是自己占優,而且對面的那個王厚似乎修為不高,王焯就算是凝丹了也沒有戰斗經驗……但對方有牛督公啊,也不知道趙行這廝去哪兒了……最關鍵的是,人家有接應怎麼辦?遇到黜龍軍怎麼辦?

隨便來一個營,或者說,只要自己敢去追擊,卻短時間分不出勝負,對方肯定有支援過來的,那到時候自己豈不是在渦水東岸了一支孤軍?

當然,這些念頭只是在腦中一閃而過,因為這些理由都無須納真正的考量,只是腦中的思索過程而已,張虔達有著更加明顯和理所當然的理由來做選擇。

「張將軍,咱們要不要去追一追?」跟著張虔達的周郎將有些心慌,這位鷹揚郎將還是按照基本的思路來看問題。「這要是丟了皇帝跟太后不管,咱們會不會被軍法從事?」

Advertisement

「誰軍法我們?」張虔達不耐回頭。「司馬丞相難道跟那個人一樣隨便殺人嗎?還殺領兵大將?」

「那……」

「不是我們不追。」張虔達指著浮橋前后擁堵的軍士嘆道。「這個局面,一個時辰,你能收攏好部隊重新列陣嗎?」

「勉強吧……我估計還要久一些。」周郎將回首了下有些嘈的城,彼早已經因為之前大軍多次經歷變得空甚至于臟兮兮了,自然引得涌的軍士們不滿。

「然后呢?」張虔達繼續冷冷來看對方。「然后你覺得你能把這些人再攆回渦河對岸去做追索?」

周郎將一愣,旋即醒悟,不由苦笑以對:「還是張將軍看的,除非告訴他們,大***向,要改從北面滎回去了,北面有不發餿的糧食,有黜龍軍攢了四年的錢帛,還有洗熱水澡的地方……否則,便是四下凡也難趕這些軍士回頭!」

張虔達聞言反而一愣,但僅僅是一愣,便肅然相對:「事到如今,總要給司馬丞相一個代……老周,你在這里守好城池和浮橋,收攏好部隊,順便找一找趙將軍的蹤跡,我飛速走一遭,去見司馬丞相請罪。」

「只能如此。」周郎將連番點頭。「只能如此。」

張虔達點點頭,雨幕中頭也不回的叛軍,匆匆轉離去,乃是挑了一匹馬,幾乎孤而走。

張虔達還是有一些小聰明的,他并沒有直接去見司馬化達,而是一路向西,沿途遇到每一撥軍隊列都停下來,與對應的軍首領匯合,并說明況——既說明侍軍與知世軍叛離并拐走了皇帝、太后的事實,又辨析了軍心士氣無法有效追擊的無奈,同時討論了趙行可能是黜龍幫應的重大新聞!

Advertisement

沒錯!

知世軍這群瑯琊賊不可靠,知世郎這個三征最先冒出來的反賊不可靠,大家全都知道,也就是司馬丞相當了丞相,看到有人愿意這麼直白

奉承他,這才昏了頭,以為是個忠臣……實際上,從張虔達部的行軍序列就知道,其余人都防著這個呢。

只不過沒起作用罷了。

侍軍居然沒跟著牛督公去東都,竟把牛督公這些人給反過來拐走了,雖然一時讓人驚異,但仔細想想也是有些路數的,人家畢竟算一家,屬于預料之外理之中。

但是,趙行這廝濃眉大眼的,也算是軍中宿將,又是這次兵變的主力,竟然也是黜龍軍的應,這真真讓人不寒而栗了!

「趙行是黜龍賊應?!」

當日夜間,花了一整日的時間,張虔達才和一路上匯合的十余名軍將領抵達了淝水對岸,并在這里的一個小鎮子里找到了軍主帥,也就是司馬兄弟,而大約說完況,丞相司馬化達還在發懵呢,右仆司馬進達已經暴怒了。「張虔達,你曉得你在說什麼嗎?!你若說你投了黜龍賊我還信一些!」

滿水汽的張虔達一驚,登時便嚇得說不出話來。

倒是旁邊跟來的幾位將軍,此時七八舌,竟有兩人主上前護住張虔達,然后毫不猶豫來做駁斥:

「右仆說什麼胡話,張將軍若是投了賊如何孤在眼下?」

「倒是趙行,雖說也不敢斷言,可軍中失了蹤跡,又有在賊軍反叛之前主叛軍營地的事,便不是應也十之八九被挾持了!」

「那就是被挾持或者裹挾了。」司馬進達一個措手不及,趕解釋。「牛督公的本事在那里,趙將軍又能如何?諸位,趙將軍須是正經一衛將軍,不能輕易說反。」

Advertisement

「現如今一衛將軍算什麼皇帝跟太后被黜龍賊一鍋端了,大魏都沒了!」

「軍中的規矩,凡事從疑……」

「若按照右仆的意思,那知世郎也是一個正經郎將,是不是因為皇帝和太后被挾持而囿于職責被裹挾了呢?牛督公更是北衙大督公,算不算被侍們裹挾了呢?侍們是不是又被王焯裹挾了?王焯又被張行裹挾了?豈不是都是好人,沒了個計較?!」

「不錯,軍中自有律令,只要走了,就是反叛!」

「右仆為什麼這麼遮護此人?」

剛剛爬起來的司馬進達也有些懵了,首先當然是事發突然,其次是他不理解為什麼這些人反應那麼大,是針對趙行,還是針對自己,又或者是針對自家兄長?總不能是為了維護張虔達吧?

「這個事無所謂。」就在這時,一開始發懵的丞相司馬化達倒似乎回過神來了,突然出言安。「既是走了就先當他叛了,若是日后回來,自然可以再聽他說曲折,看要不要赦免……現在的關鍵是,假設按照大家的意思,后面的知世軍跟侍軍裹了趙將軍、牛督公、皇帝、太后一起反了,咱們怎麼辦?要不要追?」

而司馬化達既問,周圍又是一片喧嚷。

「總得去追,沒了皇帝和太后,我們算什麼」

「我們自是我們,皇帝和太后算什麼?給黜龍賊便給了!」

「關鍵是賊人狡猾,全程引而不發,騙了丞相信任后忽然發………現在我們全家都已經過了渦水,還有三分之一的兵馬過了淝水,前衛吐萬老將軍更是已經進抵汝,算是進了淮西地界了……如何還要回去追?」

「我們想追,軍士們也不樂意……」

「就是,這半個月行軍,可是把什麼軍心士氣夠給腌沒了!」

「難道真不管?」

「走吧!前面就是淮西,就有熱飯吃了!」

「也不能不管,否則到了東都怎麼代?」

「跟誰代?老子跟兒子代?丞相在這里!」

「沒了皇帝,如何稱丞相?」

「……」

「……」

「好了!」聽了一陣子,司馬化達忽然有些煩躁起來,擺手嘗試制止這些七八糟的討論。

但是,居然沒有起效。

「都且閉!」司馬進達此時發起怒來,用上真氣呵斥,倒是立即起了效果。

一陣沉默之后,司馬化達開了口:「不要扯,一個一個的說……左仆呢?來了嗎?」

「左仆馬上來。」有人立即應聲。

司馬化達眼皮了一下,不知道是不是困意未退:「令狐將軍、牛舍人、封舍人他們喊了嗎?」

「我這就去喊。」司馬進達醒悟,立即讓人把自家兄弟的依附者都喊來,省的被司馬德克借勢「宮」。

「那咱們等等吧,反正這事大,得左仆開口才行。」司馬化達見狀點點頭,卻干脆在案后板起臉來。「左仆來之前,全都閉!」

其余人見狀,似乎也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有些不妥當,紛紛立定,不多言語。

就這樣,外面雨水滴答作響,夜中,這個臨時充當了軍指揮中樞的小鎮子上小小宅院卻陷到了有些讓人捉的安靜之中,偶爾有人咳嗽走,也不能打破眾人的沉思,也驚不破外面的雨聲。

且說,眾所周知,司馬七達是個聰明人。

作為司馬八達中公認最才的一個,此人到過很好的貴族教育,并有著充足而富的戰場、場經驗……修為好,有文化,有軍事履歷,同時也有一定的政治嗅覺,而且執行力強,從不拖泥帶水……這麼一個人,早該出來的,只不過司馬氏一直以來的輝都太明顯了,中樞的父親,不免給遮掩住了。

實際上,司馬進達也素來自詡才能,并認為自己是能做出一番事業的,不然也不至于為江都軍變的主要策劃人之一了。

不過,軍變之后,這位自詡才能的人卻認識到了一個道理,而且重新認識了一個人:

是說,指著個別人(不管是多高權位多大實力多聰明)就能決定一件大事的走向是不現實的,有時候必須得服眾或者從流,反過來說要盡量避免自己落到跟大部分人對立的局面;而人,就是指他的兄長司馬化達了……司馬進達現在非常清楚,自家這位大兄在政治權力上面有著遠超自己的清晰目與敏銳嗅覺,但也僅僅如此,除了這個,這位大兄還是一無是

這甚至使得自家這位大兄的長也變得危險起來。

以此為前提,司馬進達立在案后,開始認真思索起這件事的首尾以及大家所有人的反應來。

首先是事……這個反倒為最簡單的一部分了,就是黜龍賊心積慮嘛,不管是為了麻痹軍還是為了單純的拖拉時間,反正這幾個投降的全都是黜龍軍的應,走到這里窺到機會,就不愿意耽擱,直接把皇帝和太后卷跑了。

至于牛督公,十之八九是被侍群給裹挾了,而牛督公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又只好把去監軍的趙行給控制了。

那麼,只就事論事,該不該追呢?

司馬進達覺得不該追,因為就十之八九追不上,再加上軍已經被梅雨季節行軍給拖得七葷八素,這個時候盡快進淮西,包括回東都休整是最好的去路……等休整妥當了,秋后再殺回來,或者外解決都沒問題。

可其他人怎麼想呢?

張虔達是想罪,這件事他是有責任的,而且是明面上最大的責任人,但他又不敢討論實際上最大的責任人,也就是自家大兄司馬丞相,以才迫不及待潑污水到趙行上。

至于其他人……想到這里,司馬進達心下一沉,因為他已經從夜間的猝不及防

中反應過來了,其他人其實是對他們司馬兄弟有怨氣。

怨氣有兩層,一層是這件事就是自家大兄的責任,是自家大兄被那些降人給拍馬屁拍迷糊了,尤其是信了那個知世郎,才致使皇帝和太后被卷走,包括之前王焯回來,只因為收了對方帶來的干糧資什麼的,就直接送到后面去見牛督公了,還有對趙行的任用,都是自家大兄的問題。

至于另一層,就是行軍過于辛苦,這些將軍們本能的對安排計劃的上位者產生不滿。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