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玄幻奇幻 黜龍 第十二章風雨行(12)

《黜龍》第十二章風雨行(12)

幾人倒不好說什麼了。

因為很有認識白三娘的人對沒信心。

“單大郎今日的意思我大概曉得了,你是想說,咱們這位首席必能事,而我們這些人也要提前準備?”時間繼續流轉,黑夜中,城外幾場宴席都已經散場,但其中最大一,兩位最主要的列席者還在院中相對而坐,正是兩位新上位的龍頭竇立德與單通海,卻不知在勾連什麼。

“已經事了。”單通海冷笑道。“便是爭到最后黜龍幫全沒了,依著眼下幫里的就,咱們這位首席也跟他最喜歡看的《酈月傳》中游龍宰相一般格局了……至于說將來,將來不管是白橫秋還是蕭輝,但凡不是黜龍幫贏了,關我們何事?我們難道還能棄了自家在河北河南的格局去給他當狗?還是說以眼下這位首席的威,咱們還能另起爐灶?”

;“是這個道理。”竇立德似乎是酒喝多了有些失神,但片刻后還是點頭不止。“就是這個道理,那該怎麼預備呢?”

“其實就一句話,一定要守住舉手的規矩。”單通海肅然以對。“我不曉得他張首席是為了團結人心的權宜之計還是真心要搞這個……但這個規矩是我們立本,守住這個規矩,自家犯了錯,不至于死族滅;自家也不犯錯,便可以稍作制約,行些咱們自己的策略!”

“若是他……若是他……”竇立德點點頭,卻又搖頭,顯得有些遲疑,但終究還是開口了。“若是他真就是權宜之計,最后當不了至尊改一心做了皇帝,要改規矩怎麼辦?”

“那他總得先改吧?”單通海倒是想得通。“總不至于一下子就沒了吧?而且,總留下一個老規矩日后再改回來吧。”

Advertisement

“不錯。”竇立德也笑了。“還是單龍頭灑。”

“談什麼灑?”單通海停了一會,方才來答。“不過說實話,有時候我也想,咱們還是有運道的,不管將來黜龍幫到底什麼樣子,也不管那位張首席將來會不會翻臉,這四年總不是虛的,總是走運的。不然你看看其他地方……也不用看其他地方,只看看兩三年前的河北……我就是來河北后看到你們的凄慘,看到你們這兒的殺人如麻,四野枯敝,才曉得之前東境格局的珍貴,曉得黜龍幫規矩的難得。”

竇立德不再言語,而是眼神飄忽起來,也不知道是單純醉酒,還是想到了加黜龍幫前遭遇的河北的境況……又或者更一點,是三征前道旁拋尸的青壯?是被殺死的竇氏宗族父老?還是凍死死在高泊里的各路義軍家眷?

誰知道呢?

四月,淮上軍繼續傳來,剛剛重新組織并發起來的黜龍幫上下一時張不已——因為江都軍發的太快了!而且報來看,也太團結了!甚至實力幾乎無損!

這還不算,隨著黜龍幫將報能力轉向軍為主,加上軍北上,相關報周期變短,很快,就給人帶來了一種局勢加速崩塌的覺。

四月三日,軍前衛吐萬長論率兵一萬四千自淮南化明先行渡河,杜破陣初來乍到,立足不穩,本沒有阻攔,直接放棄當面的淮北徐城……這個消息,黜龍幫是四月七日得知的;

四月五日,軍主力自運河淮口山正式渡河,輕易奪取了泗水淮口,這個消息傳到黎是四月八日;

四月六日,軍主力循泗水北上,占據要沖淮,這個消息傳到東郡白馬是四月九日早上;

Advertisement

同一日,就在淮后徐州城的杜破陣不戰而逃,放棄了徐州本鎮,這個消息傳到黎是四月八日深夜……因為杜破陣提前通知了黜龍幫。

故此,當夜張行便立即,來到了大河對岸,結果剛到對岸的白馬,吃了頓東郡治所的廊下餐,便接到了這個消息。

況發展到現在,前后三日,軍便全面渡河,徐州不戰而逃,整個黜龍幫都被驚醒,原本還沉浸在河北戰事余波與各種政、整編、擴軍訊息里的黜龍幫各個層級全都清醒的意識到,一場新的軍事沖突在所難免。

而原本竹的高層也不免有些搖。

原因很簡單,軍的團結與迅速,雖然事與愿違,卻也算是早有想象,高層早就通了氣,制定了策略……問題在于杜破陣放棄徐州治所與核心一郡下邳,逃往東海躲避……這件事可不是誰的提前布置。

這是杜破陣為了保存最后的實力,自行為之!

四月七日到八日,軍主力繼續大舉渡河,而前鋒趙行不確定在什麼時間點輕易奪取了徐州城。

一時間,全天下的目都投向了徐州,大家都想看看天下數得著的兩個強梁是如何一決勝負的。

但只看了一兩天就不看了,因為很快另一個震驚天下的消息就傳出來了,所有人都看向了西面:

英國公白橫秋在擊敗了渭水畔的一支巫族部隊后繼續率兩萬主力西行,駐守西都大興的當廬主人韋勝機出城來迎,白橫秋兵不刃控制了西都城,然后當日便尋到了一個曹氏遠支的子弟,立為新皇帝,自稱丞相,大赦天下,并正式將大興改為長安,然后遣使四面。

這一日是四月初九。

之前被當廬主人攔在藍田東南通道的荊襄總管白橫元接到訊息,扔下大軍,單騎城,向白橫秋稱臣,這一日是四月初十。

Advertisement

而見到白橫秋使者的都藍可汗竟是毫不懼,其人毫不猶豫撕毀了對方的勸退書,反而發出金箭,要各部不再劫掠,速速匯集于渭水北面,同時往北面巫族領地邀請援軍,儼然也是要大戰一場。

相對而言,蕭輝趁機去取江寧、江都反而顯得波瀾不驚。

只能說,全天下的局勢都已經張了起來,而且誰也顧不得誰。

實際上,到了這個時候,黜龍幫已經變得艱難起來,因為軍的堅決和神速直接影響到了其他人的態度,東都什麼話都不給是理所當然,淮西王代積原本已經在私信中與張行談的巷,如今也變得溜起來。

黜龍幫部也產生了一些雜音,因為大家都已經意識到,杜破陣的不戰而逃雖然是他自作主張,可也明顯是了張行一些布置的影響。

這還不算,到了中旬,另外三個天大的壞消息也依次從徐州傳來了。

四月十一,黜龍幫大頭領、淮右盟副盟主、徐州行臺副指揮,輔伯石公然率部投降了軍;隨即,知世軍自瑯琊南下,黜龍幫大頭領、總管,原本被要求留在瑯琊防軍北上的知世郎王厚,于四月十三率全軍降服司馬化達;倒是侍軍王焯,又拖了三日,四月十六才按照軍的勸降提出反向條件,所謂降牛不降馬,降東不降西……也就是要求直接歸屬牛督公指揮控制,而且歸于軍主力而非前衛吐萬長論……但也是降了。

黜龍幫建幫四年,迄今為止不過兩個叛徒,這一次一口氣連續降了三個大頭領,雖說是外藩,但也足夠驚人……當然,因為過于驚人,所以不用問都知道,這里面肯定就有張行當日在徐州的“布置”。

倉促之間,他能想什麼主意呢?無外乎是降了當眼線之類。

只不過,他的這個主意直接牽了杜破陣不戰而避,就是另一回事了。

“這里面肯定有張行派來的間諜。”徐州城城頭上,剛剛押運了一批糧食過來的趙行如此下了結論。

“必然如此,你覺得是哪家?”司馬進達蹙眉以對。

“你問我嗎?”趙行無語至極。“我這些日子都在外面搜羅各地倉城剩余糧草,又沒見到幾個降人。”

侍軍應該不是。”司馬進達想了一想,給出自己看法。“侍軍是我們勸降的,牛督公在這里呢……回東都不好嗎?韓引弓跟他們有仇又不是我們。”

“應該如此吧。”趙行點點頭。“但反過來說也不可靠,反正人家只聽牛督公的……是那個知世郎吧?”

“王厚一開始我也是不信的,但見了人以后我反而信了,不只是我信了,在場的諸位上下文武都信了。”司馬進達攤手解釋。“我大兄問他,你被黜龍幫擱置,扔在瑯琊不管,人盡皆知,有怨氣正常,但也不至于投靠我們吧?你不是天下第一個跳出來反魏的嗎?”

“他怎麼說?”趙行愣了一下,好奇以對。

“他說,他就是因為恨大魏骨,恨曹徹骨,所以才心甘愿來投靠我們,而且對我兄長激涕零,他投的是司馬氏。”司馬進達幽幽以對。“正好他被排了許多年,自然不愿意放棄這個機會。”

趙行怔了許久,竟不能駁斥。

半晌,其人方才言道:“那是輔伯石了。”

“應該輔伯石。”司馬進達點點頭。“但輔伯石只是名義上投降,人都不來的,只帶著兩千兵在東面駐扎著……我們現在也沒法置。”

趙行想了想,還是覺得不對勁:“可若是這般說,這才是正經投降的反應才對吧?”

司馬進達也沉默了,停了片刻,方才反問:“難道都是真心投降?”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趙行冷笑一聲,點出要害。“七將軍、右仆,我問你,黜龍幫現在最需要的是什麼?”

司馬進達立即給出答案:“自然是戰力,他們之前一戰損失慘重,還有白三娘這種離奇的事了這麼多兵。”

“是戰力……但恢復戰力要時間。”趙行提醒道。“他需要抓壯丁來補充兵馬,需要時間修軍械,需要時間來服新投降的李定那些人。我們則反過來,不能耽誤時間,一耽誤時間軍就會鬧,糧食拖下去也會問題。”

“是。”

“那你想想,我們在徐州城耽誤多日了?”趙行繼續提醒。“四月五日渡河,三日就拿下徐州,結果卻在徐州生生耽誤了七八日,若不是他們挨個投降,是不是早就啟程了?所以,這三撥人里面一定有張行派來的間諜……但這件事反而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告訴左仆,不能再耽誤時間。”

司馬進達愣了一下,整個人驚醒,只是一拱手便匆匆去了。

“趙行說的有道理。”片刻后的徐州一宅邸,原來來戰兒的總管府,司馬化達喝著酒,帶著酒氣來答。“但我覺得還真不能立即走,還是要在徐州多待幾日。”

司馬進達目瞪口呆,便要言語。

“你聽我說老七。”司馬化達抬手制止對方。“首先是我們部不安靖,誠如你所言,降人里面是有可能有黜龍幫的間諜……而且十之八九是那個輔伯石……但軍就聽話了?軍里面就沒有想殺我們的人?說句難聽的,輔伯石那兩千人一營兵,我們防著就是,大家也都會防著,可那只大鵬鳥呢,不是你讓我們小心的嗎?我告訴你,他現在已經在串聯了,要是現在啟程,路上尋到破綻忽然殺過來怎麼辦?聯合了另一位左仆怎麼辦?”

司馬進達想了一想,便坐下來,誠懇點頭:“大兄說的是,確實該手了……那我們怎麼辦?”

“簡單,先弄清楚那只大鵬鳥的底,然后告訴司馬德克,請他手。”

“驅虎吞狼?”

“也是坐山觀虎斗。”司馬化達昂然來對。“軍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個正式的頭……大鵬鳥為昏君報仇,必然不得人心,必然是司馬德克獲勝,但大鵬鳥是個有本事的,司馬德克也必然損失慘重,到時候正好我出來收拾局面,順便做個丞相,定出個上下名分……英國公都做丞相了!我睿國公做不得?!”

司馬進達猶豫了一下:“就怕黜龍賊……”

“怕個屁。”司馬化達嗤笑一聲。“這便是我要說的第二個緣故了……若我們渡過淮水,他們便蜂擁而至來做救援,我還要憂心一二,可他只能讓杜破陣避戰,讓屬下詐降,而且這麼多人投降,難道都是詐降?你看王厚明顯是不服的,侍軍更是真心搖。這說明張行這個人雖然厲害,可之前一戰還是損失慘重,委實不能為無米之炊。而且看他行止,我估計他是把基早早擺在了河北,視河南諸部為外藩,所以是不會因為我們在河南借道就跟我們的。”

司馬進達仔細想了好一陣子,只能緩緩點頭:“大兄說的都是有道理的,可是我還是要提醒大兄,拖久了,必然生,千萬不要忘了咱們原本的目的是什麼,就是回東都。”

“這是自然。”司馬化達嗤笑來對。“必然要回去,我難道不想回去?不然我為什麼讓趙行搜集糧食?不過老七,既然說到這份上了,我還有一句話。”

“大兄請講。”司馬進達肅然以對。

“現在來看,回東都是沒問題的,起來就行,也沒人能攔得住大家起來。”司馬化達幽幽以對。“可我要是不能帶著一支聽話的兵馬回東都,你信不信,我那個兒子還是不把我當個爹!”

司馬進達反而無話了。

四月的徐州城風平浪靜,今年的雨水期也遠遠未至,而勢不可擋的龐大軍主力也順理章的稍作停留。相隔數千里的關中渭水流域,渭北的巫族主力越來越多,但白橫秋始終窩在長安,也沒有出擊,而是將力放在部隊整編、人員任命封賞之上……這跟黜龍幫其實非常相似。

這個四月,上旬的時候,大家原以為全天下都會風雨驟變,但出乎意料,到了中旬,居然是風平浪靜。

PS:上章錯字有點多,慚愧……很奇怪,不是錯字奇怪,是人犯困的時候真的會產出錯字而不自知,真是個明顯教訓。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