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玄幻奇幻 黜龍 第十一章風雨行(11)

《黜龍》第十一章風雨行(11)

張首席上來就說喪氣話,搞得大家都沒反應過來,反應過來后又不知道從何來勸。

過了一陣子,居然是李定蹙眉來對:“白打是什麼意思?是怕傷亡多了得不償失?!”

“它就沒有得。”張行攤手以對。“把軍滅了能有什麼用?”

“能漲威風。”李定正道。“覆滅軍,足以震懾天下,盡取淮水以北,甚至包括淮南,乃至于江南。而包括河北薛常雄、東都司馬正在,甚至關西白橫秋,天下諸侯其實多是軍出,曉得那支兵馬厲害,一旦擊破這支軍,他們也會膽寒。反過來說,從此黜龍軍對上任何一支兵馬,心里也就有了底氣……除此之外,還可以收降部分銳,黜龍幫這邊戰兵營五十六個,補員完畢,便是十多萬人,収降個兩三萬,完全控制得住。”

場上一時沉默,卻不知道是不適應跟李定做討論,還是被李定的言論給震住了。

“哪里這麼輕松?都說了,未必打的贏,確實是怕傷亡多了得不償失。”過了片刻,還是張行來反駁。“我從徐州回來就一直在算,跟我們比,他們頂尖戰力可能相當,但中高層和下層戰力,都是他們強!而且他們是歸師,再混賬的玩意,想著回家,都會拼命的。”

“可便是你不想打,他們一路燒殺劫掠,沖梁郡、濟、東郡、滎,你們又如何?坐視他們將你們最早的據之地給吃了?將口倉奪走?”李定繼續補充。

口倉的東西可以仿效黎倉這里,完全發下去,黎倉的剩余陳糧也可以繼續轉運到后方分散安置。”張行平靜答道。“也算是堅壁清野了。”

“自欺……”李定嗤之以鼻。

“關鍵是東都,前提也是東都。”謝鳴鶴忽然。“無論如何,必須要清楚東都的向……”

Advertisement

“不錯,要是司馬正與軍呼應起來,那可真是大麻煩,到時候要麼分兵,要麼就要冒被他們決戰夾擊的風險……看司馬正奪東都,還有之前策反我們瑯琊郡就知道,這人打起仗來可不糊涂,而且有決斷,敢賭;軍那里也不缺打了一輩子仗的人,如今又為了回家,也不會耽誤事。”雄伯南也早早面

“這里面還有個難。”徐世英也接過話來。“那就是東都如何,我們肯定要試探,可不管試探出什麼結果,都要做好戰備;而且要考慮時間差,往東都試探的同時,我們馬上立即就要做準備……畢竟,主要對付的,總還是江都軍。”

“這是實話。”李定微微一笑。“無論如何都要做好打仗準備,打不打、如何打是另外一回事。”

“那不管如何還是要去東都走一遭。”謝鳴鶴下了定論,也是給自己代了任務。“我走一趟,弄清楚司馬正的底細和態度。”

眾人看向張行,后者卻沒有吭聲,也不知道在想什麼。

“去東都是必然,可從這個議論來看,現在最主要的是整編部隊,恢復戰力。”竇立德見狀,順勢轉開。“春夏之,又有倉儲陳糧,糧草應該沒問題夠,可兵員、軍械怎麼說?”

“軍械足夠。”陳斌瞇著眼睛開口。“武郡那里有些多余的,東都軍潰散的時候留下來也有許多,還有戰場那邊,黎倉和口倉里也有一些可用于軍械上的雜貨。”

“但要修復整理,軍馬損失是補不上的……”竇立德提醒。

“補不上的主要還是兵員。”陳斌略顯煩躁的打斷對方。“兵員跟得上,軍械修復整理也就跟得上,咱們將陵的大鐵坊、登州的制革坊、濟的大軍坊都沒影響,工匠也保護的好……首席辛苦在前面頂住,不就是為了這些嗎?”

Advertisement

“屬下冒昧問一問,大概要多人?”相較于比較沉穩的軍械戰馬部分管張公慎,新任戶部分管邴元正在外圈直接起來問,明顯焦躁。

“三萬,后續還要三萬后備兵。”徐世英口而對。“真打起來,民夫也需要。”

“民夫不提,準備兵可以走屯田兵的路子。”竇立德提醒。

“武郡的郡兵也可以轉出來不。”元寶存也趕附和。

“武郡不行,武郡的郡卒要起芒金剛和元公你們兩個營,剩下的則要趕復員,這次武春耕全被耽誤,哪怕回去種些蔬菜都是好的。”魏玄定立即否定了對方建議。

“屯田兵也不行。”陳斌也否定了竇立德的建議。“屯田兵也耽誤了生產,也要補種,還要選出來一些給韓二郎的那個新營打底。”

“事要分急不急。”竇立德堅持己見。“要按照陳總管的意思,河北這里都不好出新兵了!”

“屯田兵可以晚一些再出發南下。”張行忽然打斷幾人爭論。“三萬戰兵要盡量從河南出。”

“登州也要起四個營的防備兵馬……”程知理趕提醒。

“李樞那里還有一些兵。”單通海卻又提及另外一件事。“他就是照著四個營的編制在口倉招募的,如果以方便來算,我們兩個新營,加上參戰營的補充,都可以自行解決……”

“那兵員就沒問題。”聽到這里,邴元正毫不猶豫下了定論。“河南六郡老底子其實躲開了這一戰,便是不理會登州,每郡五千也吃得下,但時間上我只能說是有多快趕多快,卻不能保證……”

“自然如此。”發紅的太照在上,張行坐在那里幽幽以對,不免慨。“局勢變得太快了,我們這個大行臺也太倉促了,連這種訊息都是臨時匯集起來的,真跟草莽江湖一樣……張公,大魏朝廷做事也是這般狼狽嗎?”

Advertisement

“大魏朝廷倒是文書齊備,令行止,結果靠征兵和徭役把天下給征沒了。”張世昭在旁捻須笑道。“至于說大行臺,再倉促也要立,不立連這種信息都沒法聚集,事也不知道給誰辦,找誰來協調。要老夫來說,現在兵員、軍械都有路子,已經不錯了。日期嘛,這個真沒辦法,因為不是我們決定的,我們只盡量做便是……”

“這倒是老實話。”張行也笑。

而張世昭頓了一頓,繼續笑道:“其實,東都那里、河北各、關西、江都,大家也都不要太憂慮,我們辛苦,我們麻煩,我們倉促,說的好像他們不辛苦、不麻煩、不倉促一般……諸位都是英雄豪杰,不要妄自菲薄。”

這話是說給所有人聽得,似乎也是張行提醒下說出來的安人心的,但無所謂,畢竟是張相公,有份作保證,大家多還是信的,氣氛也的確緩和了不

“我說一點,比如說東都。”話到這里,張世昭又看向了謝鳴鶴幾人。“東都那里,一來,司馬二龍要收攏控制東都還有淮西是需要時間的,未必能妥當,從容出兵;二來,司馬正這個人既然去了東都,跟東都合流,本質上是曹林喊過去當自己繼任的,便是要走個大魏忠臣的路子,結果他爹跟他叔叔殺了皇帝、齊王,估計馬上還要殺這個新立的趙王,他如何跟東都那些曹林舊部代?哪怕兩邊都是親戚也難!所以,那邊麻煩真不比我們。至于說江都軍,弒君之人,外憂,據我所知,江都那里住著還好,可一旦起來,糧食肯定不能持久,他們麻煩更多。”

謝鳴鶴點頭認可。

“非只如此。”張行也道。“我想過的,司馬正了東都,讓王代積這廝擔任淮西總管,便是個大破綻……江都軍不來,他就是東都軍實際上的二號人;可了東都,王代積便只能勤勤懇懇做東都下屬,他在整個東都軍里怕是要被人排的連淮西都立不住……我親自去聯絡一下他。”

;眾人各自心中微

謝鳴鶴也稍微放松……其實,他今日的繃,包括今日在決議中的保守、嚴厲,本質就是因為憂心江都軍……莫忘了,他本就是被江都軍給從老家攆出來的!

別人不知道江都軍的厲害,他知道;別人都還沉浸在河北戰事結束、李樞被拎回來、大行臺立起來這些事上的時候,他只想快點了結這邊,好去對付軍。

倒是陳斌,雖然也有為南人對江都軍的重視,可今日、包括之前的繃里,倒有幾分是憂心自己前途。

“王代積還真是個破綻。”李定微微皺眉,以自己十年王九郎老同事的份舉了贊手。“那在淮西打?能把軍引過去?”

“最好從淮河上就開始手。”張行認真以對。“我來時就做了布置……希起些作用。”

說著,便將自己的想法和一點小的布置給抬了出來。

說實話,這個策略并沒有得到大家的普遍認可,但問題在于,對黜龍幫來說,江都軍這一波最大的兩個問題,一個在于他們現在都沒有爭論結果的“打了怕得不償失”;另一個就是矛盾激化極快……他不是忽然冒出來的,是曹林死后必然的結果,理所當然跟剛剛結束的這一波大戰連上了,沒有給黜龍幫留下息之機……從這個角度來說,張行能在那種況下搞出來一個對策,已經足夠好了。

實際上,聽完張行的布置,參與會議的黜龍幫核心骨干整上是神再振作幾分的,以至于接下來的討論也都沒有了那麼大的竹木炭味。

就這樣,在繼續討論了補員、軍械修復、外努力、部隊配置、戰選擇、戰場選擇之后,還是有一個基本的問題擺在黜龍幫高層中間。

這個時候,天已經完全黑了。

“那我來做決斷吧!就是積極防,主削弱!”張行遲疑片刻,卻又堅定給出了最后方略。“咱們先盡量將他從梁郡那里引到西面,讓他們從淮西北上,避免正式大規模戰;但反過來說,如果他們軍隊失控,或者就是一心向我們核心領地殺進來,就要堅決做好戰斗準備,但依然不追求決戰,而是要以堅壁清野、層層遲滯消耗為手段,尋機殺傷部分有生力量,迫他們快速逃向東都……說白了,可以讓他們回東都,但若他們敢來招惹我們,或者真就從我們核心地盤上走,那就要他們一層皮,必要時斷他們肢!否則,天下人還以為我們黜龍幫真怕了他們。”

火把下,眾人多松了口氣。

就是那個事,總需要有人做決斷的。

“之所以說許他們回去,是因為我們需要認真考量對東都的外和軍事定位。”張行稍作解釋道。“不能因為東都就在我們跟前,就想著一口氣吃下來,一個釘子般的東都不只是讓我們如鯁在,也讓關西如鯁在……我覺得我們最好的策略,是拉住東都,不指跟他們做朋友,但不能讓他們倒向關西;不讓他們強盛起來,也不能讓他們衰弱到無力的地步……這樣才能爭取到時間和機遇,控制河北、東境,乃至于北地、江淮,來做發力。總之,沒有絕對的戰略優勢之前,東都是我們鉗制白橫秋-關隴這個勢力的最好棋子。”

平心而論,這一點,在場的人不是沒人想到,但也真不多,故此,聞得張首席此言,許多人都有了恍然之態。

“若是這般講,那就這麼定吧!”思索片刻后雄伯南第一個表達了支持。“首席下令和分派任務吧!”

“可以。”

“聽三哥的。”

“聽首席的。”

“我不認同張首席,我覺得該狠狠打,但既是議論不定,自然要以首席為主,暫時就這樣好了。”

“我贊同首席。”

陳斌、徐世英、魏玄定、竇立德、單通海、柴孝和等人依次表態,其余人也都順了下來。

張行點點頭,卻第一個看向了李定:“李龍頭,這是正經軍令,不管你用什麼法子,文的武的,總之要快點北上打垮王臣廓,并將馮無佚和趙郡勢力控制下來,然后迅速集結有生兵力渡河參戰……最好在半個月……幫上下都想看看你的本事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