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地府祖宗五歲半 第198章 又多了一個便宜兒子

《地府祖宗五歲半》第198章 又多了一個便宜兒子

******

地府,幽冥神宮。

崔嵬和李白相對而坐,談古論今,說到高興還一起杯豪飲,地上的酒瓶都不知空了多

“帝君,你說現在的天庭真是不像話!大家飛升都是為了什麼?為的是飛升極樂,無病無災也無欺,結果現在神仙都被分為了三六九等!”

李白狂傲,在酆都帝君面前也從不避諱。

崔嵬嘆道:“當初建立九重天,本是想讓所有神仙都有居所,方便管理,誰知竟份高低的象征。”

“可不是!”李白憤憤道,“上神才能住第九重。下仙只能住最底層,就連凌霄寶殿和瑤池盛會也沒資格去。我不過說了幾句,就有人把話帶到了王母那里。那老太婆聽見我也不怕,只是婦人心狹隘,竟這般貶損我!”

崔嵬道:“無妨,我已經給太白兄找到了投胎之,保證你一生順遂。”

李白沒有多問,只是拱手致謝:“太白多謝帝君厚!來,我們喝一杯!”

******

春夏之,天氣正好。

崔嵬陪著王妃在院子里曬太,還地替妻子把櫻桃的核都去掉。

蘇錦娘從最開始的惶恐到現在的平靜。

已經懷胎八月,這八個月里,王爺非但沒有一句責怪,反倒悉心照顧。

聽說王妃有孕,太后、皇上都賞賜了不東西,就連蘇家也送來許多補品。

Advertisement

這個孩子是蘇家和八賢王之間牢不可破的聯系,許多人都眼瞧著,等待著小王子的出生。

趁著婢站在遠,蘇錦娘低低問道:“王爺,您真的不怪我麼?”

崔嵬很淡然:“王妃孕育孩兒辛苦,其他事不要多想。”

事已至此,王爺是真心還是假意,蘇錦娘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現在人人皆以為孩子是王爺的骨,將來他應不會破讓自己難堪。

不覺時間過,十月懷胎期滿,王妃就要臨盆,菡萏院里太醫和穩婆站了一屋子。

崔嵬則在通幽齋耐心等待。

很快,黑白無常親自帶著李白的幽魂來到了帝君面前。

李白朝崔嵬躬告別:“太白如今轉世為人,帝君不要掛念。”

崔嵬淺笑:“我當然不會掛念,而且我們很快就會再相見。”

李白不解:“這是為何?”

謝必安道:“上仙,你難道沒發現,這是帝君在人間的王府?”

李白心驚:“那即將臨盆的是何許人也?”

范無咎回答:“當然是帝君的王妃。”

為了等待投胎,李白在地府盤桓了數月。

他聽判說起過,帝君在人間了親,有了王妃。

此時,李白的臉白了又青,青了又紅,很是彩:“帝君,這麼說我要投胎做您的兒子?”

崔嵬反問:“怎麼?難道不可嗎?”

Advertisement

酆都大帝地位崇高,想做他兒子的能從九重天排到地府去。

可李白和他稱兄道弟,忽然了父子,這心里邊總有些膈應。

這算是坑朋友還是幫朋友?

李白嘆了口氣:“能做帝君孩兒,是太白三生有幸!”

;“既如此,你便去吧!”

黑白無常又帶著李白來到了菡萏院

此刻,屋子里氣氛張,王妃因為陣痛大汗淋漓,痛苦地喊著。

穩婆、婢和太醫個個張無比。

可他們沒有天眼,本無法看見他們三人。

謝必安這才拿出孟婆湯:“上仙喝了再去吧!”

帶著記憶投胎以后還如何相?干脆忘個干干凈凈好爹。

想到這里,李白仰頭一飲而盡。

范無咎施法,把李白送進了王妃的腹中。

隨著一聲嬰兒的啼哭,菡萏院的張變了喜悅。

“恭喜王爺!王妃產下的是小王子!”

有人急急來報。

崔嵬抱起那嘟嘟的娃娃,滿眼都是寵溺。

今夜的蜀王府注定是冰火兩重天。

菡萏院十分喜慶,可北苑卻愁云慘淡。

紅云端了一碗餛飩:“公主殿下,您一天都滴米未進了,多吃一點。”

“我沒胃口。”煎熬了十個月,聽荷的緒已經低落到了極致,“我有父親的一神力,早就不用靠人間的事務過活了。”

紅云言又止,公主殿下最的便是人間的食,現在連飯都不吃了,這心里得多難過。

Advertisement

嬰兒的哭聲從遠傳來,聽荷低喃了一句:“生了。”

“公主殿下。”

紅云喊得小心翼翼,忽然見公主起,往菡萏院的方向走去,只得立馬跟上。

聽荷并沒有進菡萏院,只是站在門后往里覷看。

只見父親抱著孩子,慈又溫

聽荷本是不得氣的主,一直克制都是因為欠老鬼的太多太多。

而今老鬼有了妻子,添了兒子,一家三口幸福滿。

只不過是撿來的兒,也該退出了。

折騰到了大半夜,熱鬧的王府終于安靜了下來。

崔嵬回到通幽齋,赫然發現桌上有一只發簪。

那發簪是荷花形狀,正是他送給兒的及笄禮。

拿起發簪的一瞬間,半空中出現幾行金字:恭喜父王喜獲麟兒,父王一家三口其樂融融。兒走了,勿念!沉淵之事矢志不忘,定要捉拿歸案!

崔嵬見信,立馬喚了紅云。

紅云知曉公主留書出走,既意外但又在理之中。

“帝君,恕紅云直言。自王妃有孕,公主就一直悶悶不樂。從前不高興還會發脾氣,這一次卻什麼都沒說,反倒讓人更擔心。”

崔嵬暗自嘆氣。

是啊!兒往常不高興還是把緒都擺在臉上,和自己鬧別扭,這回仿佛特別懂事。

他本以為兒是長大了,懂事了,就算心里有不滿也會隨著時間慢慢想通。

誰知抑的緒積得越來越多,早晚就像洪水會潰堤。

“帝君,公主正在氣頭上,或許等幾天平復一些,您再去找會更好。”

紅云的建議不無道理,崔嵬點點頭:“我知道了,你去吧!”

******

天邊孤月清冷,風中笛聲幽怨。

兒走后的每一天,對于崔嵬來說都是煎熬。

他活了幾萬年,時間對于他來說已經毫無知覺,可最近卻覺得時間如螞蟻在爬,很是緩慢,慢得讓人焦躁。

桃夭和紅云站在廊下,遠遠地看著吹笛的帝君,仿佛也跟著他一起愁悶。

那玉笛們都認得,是公主小時候送給帝君的生辰禮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