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星漢燦爛,幸甚至哉 103.第103章

《星漢燦爛,幸甚至哉》103.第103章

  商心裡有些發沉。

  所謂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所有世梟雄最初起家的本錢往往來自本鄉本土,皇帝老伯也不例外。他生長於司州境的景阩郡,因此,如今朝堂上的諸臣大致可分為兩類,原籍景阩郡的,以及非原籍景阩郡的。

  又因為皇帝原籍景阩郡縣,越妃原籍隔壁饒縣,最初起兵之時,這兩縣出人出力最多,追隨最久,是以這兩縣出來的又被稱為饒功臣。;

  商在心裡捋了捋

  如虞越吳崔這樣的,屬於饒功臣;如尹姁娥的父親尹治這樣的,屬於非饒功臣的景阩諸臣;如袁樓萬程這幾家的,雖然投奔有早晚,貢獻有大小,勢力有強弱,但都不屬於以上兩個集團。

  如袁慎的父親,曾在皇帝危難關頭舉家相助,稱得上功勳卓著,深得帝心,但鄉音難捨,鄉俗難改,景阩諸臣依舊覺得老鄉更親近。

  「那豈不是朝堂都由他們說了算了」商心驚道。

  凌不疑微笑道:「那也不盡然,陛下有意平衡各方勢力,未必非要出原籍的人才能得居高位。」

  商明白,臣子們願意抱團,可皇帝未必樂見。

  當然,如果要細細區分,即便同樣來自饒兩縣,有虞侯和越氏兄弟這樣出族的,也有吳大將軍這樣出貧寒的,還有崔侯這樣出商販小戶的。

  就像同樣是後來投奔的,有袁樓這樣原本就獨當一面的巨家世族,也有萬家這樣的當地大家,還有商親爹那樣泥子出的。;

  商側頭打量了凌不疑一番。

  他的母族霍氏是功臣集團核心中的核心,可惜全滅了。他的父族雖是遷去縣的外鄉人,但到底最初就從龍了,算是半個自己人,可惜不皇帝待見,都不得出席今日之宴。

Advertisement

  難怪虞侯希招凌不疑為婿呢商暗自嘀咕。

  在這二十來位行止各異的臣子中,有一位兩鬢斑白的儒袍老伯尤為醒目,雖說他年歲不小了,但軀高大直,五清晰,尤可見年時的俊雅不凡,舉止間有一種自然而然的高貴堂皇。單論氣度之雍容清貴,殿無人能及。

  「這位老大人一定來歷不俗,你看他的氣派」商輕聲道。

  也就皇帝老伯上那帝王之氣能與之一比了,然而皇老伯的氣概是後天金戈鐵馬氣吞萬里養出來的,而這位老伯的氣度卻仿佛是天生的。

  凌不疑道:「有眼。這位是河東梁氏的當家人,梁無忌。如今是一州之牧,最近來都城向陛下述職的。」

  商想了想,疑道:「河東樓家不也是河東世族嗎,我聽三叔母說樓家富甲河東呢。」;

  凌不疑嗤笑一聲:「樓家是河東彭城最大的家族,可梁氏卻是整個河東第一家。若在前朝,他們梁家就是在天下世族之中也能論上前五之數。」

  他沒說下去,不過商很清楚他言下之意。隨著改朝換代,世家開始重新排列組合,梁家如果要繼續屹立不倒,須得多花心思了。

  兩人竊竊私語間,只見那梁老伯似乎有意無意朝自己這邊看來。商還在猶豫,凌不疑已經落落大方的高聲道:「敢問梁州牧,子晟可有不妥」

  梁無忌搖頭笑道:「老夫著相了,十一郎莫怪。老夫只是在想,若家中子弟能有子晟一半的才,老夫願折二十年壽。」

  旁邊的一位大人聽見這話,笑道:「老梁啊老梁,你都年近半百了,再折二十年壽,你家該備棺槨咯」

  梁無忌搖頭道:「我已老朽,只要族中子弟又才幹,我死又何妨。」

Advertisement

  凌不疑微微一笑,勸道:「梁州牧謬讚。您如今正當盛年,何出此言。」

  梁無忌擺擺手,又搖了搖頭。;

  這時皇帝見人已到齊,便下令開宴,一時間觥籌錯,歡聲笑語。酒過三巡,皇帝向眾人正式宣布,養子凌不疑與商的婚期定在明年三月,於是眾臣紛紛拱手向凌不疑賀喜。

  吳大將軍大咧咧道:「為何在明年三月子晟年紀不小了,年親罷,了婚趕生娃娃。」

  商:p。

  中越侯捅了他一肘子,笑道:「這是陛下用心良苦啊。如今天寒地凍,此時婚哪裡熱鬧的起來,當然要等開春啦」

  崔祐樂顛顛道:「這個好,這個好」

  「你們幾個。」皇帝指著虞侯那邊,大笑道,「備婚儀時想想霍翀兄長,自己掂量掂量該備多

  中越侯再度起鬨道:「陛下,你這可是公然索賄啊」

  「朕就索要了,你待如何」皇帝故作無賴,眾臣哈哈大笑。

  崔祐繼續樂顛顛的:「這個應該,這個應該」

  「應該你個頭」吳大將軍熊掌一般拍在崔祐肩上,「老子若是出不起禮錢,得你借我」;

  這話一出,旁邊就有人大笑道:「老吳你這可不厚道,你借崔阿猿的錢,哪年月還過當年你就賒帳,如今貴為大將軍了,居然還變本加厲了。」

  中越侯湊興道:「我說吳缸子啊,話說當年你賒的錢可都還了嗎」

  「去去去有你們什麼事」吳大將軍揮趕蒼蠅般晃胳膊,「我和阿猿將來要做兒親家,兩家不分彼此的」

  「你那兒比阿猿兩個兒子合起來都高大,你還是饒了崔阿猿吧」

  眾人哄堂大笑,有幾人還笑噴了酒。

Advertisement

  崔祐笑呵呵道:「老吳你就不用出錢了,不如拿你那把削鐵如泥的寶劍做賀禮,如何」

  「好啊,崔販郎,你這是打我那把寶劍的主意多久了在這兒等著呢」吳大將軍瞪著牛鈴般的眼睛,作勢又要拍。

  崔祐忙道:「你用的是刀,劍也使不順手,不如給了子晟」

  吳大將軍瞥了眼皇帝,故作心痛狀:「唉,自來寶劍贈英雄,看在陛下的份上,臣就忍痛割啦」;

  大越侯起,恭敬道:「就是陛下不吩咐,臣等也該好好備婚儀。不說霍越兩家的分,單論霍翀兄長的為人,鄉里何人不敬,何人不贊」

  皇帝十分高興,哈哈大笑。

  殿中眾人俱笑看著饒集團部的這一幕好戲,但商注意到太子和二皇子妃低頭不語,二皇子和太子妃面不悅。心中一樂,暗暗想你們四個怎麼不換一換呢,真是巧婦伴拙夫,鮮花牛糞。

  「太子妃,老二新婦。」皇帝又道,「皇后不好,子晟的婚事若需有不足,你們須得盡心盡力」

  太子妃和二皇子妃躬拜倒,滿口稱喏。

  這時,坐在小越侯旁的一人笑道:「陛下,這親事您真答應啦臣還當您要多看看呢。」

  皇帝道:「誒,只要新婦品無礙,余者皆可教。再說,子晟自己喜歡最要。」

  小越侯忽道:「陛下聖明。男之事,有什麼比得上自己喜歡更要呢。」他旁的數人紛紛應和正是正是,討回的婆娘自己不喜歡有什麼意思云云。;

  皇帝已有了幾分酒意,呵呵一笑,並未察覺什麼,可皇后臉卻白的厲害。

  皇后輕聲稟告:「陛下,我不善飲酒,今日既將話都說開了,我就該回長秋宮了,不然陛下和諸位大人也無法盡興。」

  皇帝應允。

  皇后都要離開了,太子妃和二皇子妃自然也跟著告退了。二皇子妃尚好,並無異狀,太子妃卻依依不捨,適才推著太子與幾位重臣搭話,此時卻得離開了。

  商原本也要跟上,皇帝卻道:「商,你留一留,給幾位叔伯敬一樽酒,他們以前和子晟的舅父兄弟相稱。」

  太子妃臨去前,又妒又怨的商一眼。

  凌不疑起商走過去,單臂夾著一甕酒,另一手持酒杓,不斷的給商手裡的鎏金銅樽添酒。商不知諸位大人的秩多寡年歲大小,便沒頭沒腦的率先往悉的崔祐面前沖,引的眾人很是笑了幾聲。

  皇帝嘆道:「這小娘,有時機靈有時傻,也不知程校尉夫婦有沒有被氣死,朕是拿沒辦法了。」;

  殿諸臣有心思機敏的,聽到皇帝這番看似責備實為親厚的話,紛紛去看凌不疑旁那個小纖弱的小姑娘,心中各有打算。

  按照年齡順序,商先給吳大將軍敬了酒行了晚輩禮,到大越侯時,大越侯越過,定定的看了凌不疑半晌,然後將酒一口飲盡,嘆道:「程小娘子,你可知子晟的舅父是何許樣人」

  商想了想,小聲道:「妾曾聽越娘娘說,陛下當年號稱縣第一,霍翀將軍便是第二。」側眼看了看凌不疑拔俊逸的姿,暗暗覺得這個排名有水分。

  大越侯冷不防被嗆了一下,笑著咳嗽道:「呀咳咳,好罷。程小娘子,你見過子晟的母親了吧,其實他們兄妹生的很像。當年霍翀兄長的風采,真是無人可及。」

  商連連點頭,又遲疑道:「所以,陛下並非縣第一

  大越侯又被嗆了一下,虞侯上前一步,板著臉道:「你呀你我在陛下見到你,五回中倒有四回陛下在訓你。今日我才知道,你這是哪壺不開提哪壺。還不給我敬酒」;

  商連忙照辦。

  等團團一圈敬完了酒,商也要告退了,臨退席前,忽低聲問道:「當年陛下為何不把你送去越娘娘養依霍越兩家的,這樣才合理罷。」

  凌不疑目沉如海,角含笑:「你忘了。家母與越娘娘素有仇怨。」

  「只是因為這樣」商十分懷疑,「越娘娘並非遷怒之人,何況視您的舅父舅母如兄長姊妹,十二萬分的敬佩。」

  「不然,還能因何緣故呢。」凌不疑垂下長長的眼睫,「都是陛下的意願。」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到Facebook臉書】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