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武俠仙俠 劍徒之路魏國光 第209章 雙驕之戰一

《劍徒之路魏國光》第209章 雙驕之戰一

第209章 雙驕之戰一

  軒轅劍小比很快來到第三天,不知是有意為之,還是現在的劍修都講究速戰速決,反正大家的鬥戰越往後越顯得敷衍了事,草草收場;雙驕間的對決最終還是影響到了小比,這一點,高層們也無可奈何。

  第三日已時末,最後一對劍修間的較量結束,在渡海道人宣布完結果後,卻沒有一名劍修離開,人群反而越聚越多。

  這些湧過來的人群來自外劍一脈,軒轅外兩脈並不止對方進自己的峰頭,就象李績曾去過的千秀峰,夕照峰,藏劍峰,都屬於外劍一脈,他也是來去自如一樣。

  甘臺不遠有一塊巨大的照壁,平時是用來留錄小比個人績的地方,現在,這裡將為直播現場。

  劍修的做事風格講究雷厲風行,還有半天的時間,足夠一場兩人對決;大家都很忙,尤其是金丹修士,容不得還需特定某個日子,沐浴更,焚香齋戒;既說了是小比後,便是小比後,下午當然也包括在

  觀看的人群早已突破了千數,正向二千穩步前進;這裡有金丹師叔,劍師兄弟,外劍師兄弟,人數最多的,則是力士們;這些璿照,開境的修士最喜歡這種公開的比鬥場面,他們總覺的能從中學到點什麽,想法很上進,雖然並沒有卵用。

Advertisement

  等級地位的不同,決定了座次的安排;也沒人刻意,自覺不自覺的,便形了現下的觀影隊形:金丹師叔們當然在最前排,然後是劍師兄弟,外劍師兄弟,最後是底層的力士們,不力士爬到附近的高,這個時候,也沒人來管他們。

  武西行和李績其實一直便在聞廣峰上,李績躲在天選堂樊樓翻撿法,武西行則在文印堂他師兄渡難躲清淨,兩人接到劍信後便直奔甘臺,不過瞬息間的事。

  現在的甘臺空曠無人,只有大象真人站在分日冕旁負手而立;遠遠的有修士眼尖看到兩人,也無人過來,這時的照壁可比兩個真人有吸引力的多。

  大象真人作為混沌雷霆殿殿主,是數百年的老牌元嬰,實力深不可測,也是軒轅劍派有的幾個有希登頂真君的人,他話不多,其實劍派大修幾乎個個都是惜言之人,這也是軒轅的一個特

  “汝二人只需傾力生死,其他的便與吾,無需擔心。”這是一個元嬰真人的自信,到大象這種程度,對掌中小界的控制已妙至毫巔,確實有資格說這話。

  兩人深楫道謝,大象點點頭,手一翻,取出一尺長卷軸,這是軒轅很出名的小山水卷,藏十九個風景,地形各異的小界,一般都在現任雷霆殿主之手保管。

  “第七界,草原界,爾等小心了。”

Advertisement

  說話間把卷軸一展,風起,兩人消失不見。

  為什麽大象要強調第七草原界,這裡是有很多講究的。十九副山水,各不相同,有草原,有峻嶺,有大湖,有沼澤,有廢墟,有宮殿等等,不一而足,

  有些地形適合這個修士的五行屬,有些地形適合那個,這是一種人為的不公,比如水屬修士在大湖環境下就能憑空得力,對面的火屬修士便無端被消弱;第七草原界有個好,五行均衡,誰也別想佔便宜,誰也吃不了虧。

  草原界還有個特異之,被傳送進來的修士必定會分置草原兩端,而不象大部分小界是隨機投放;隨機投放便有可能投到一個落點,擅長近戰者無疑更有利。

  故此,每當門派有類似公平對決時,選擇最多的,便是這第七草原界,完全擯棄了環境可能對不同修士的影響,把公平做到了極致。大象真人一貫以嚴厲,公正著稱,此次對決雙方,手心手背都是,當然要選擇這最公平的地形。

  照壁前,雀無聲,人人屛住呼吸;只見影一閃,壁上已顯現出整個草原小界的全貌,這是非常高級的直播手段,視角便出自小界的掌控者——大象真人。

  在眾人眼中,武西行和李績幾乎同時出現在了方圓六十哩的草原兩端,兩人也幾乎同時做出了同樣的選擇——搶中心!

Advertisement

  高手對決中,掌中心者,掌進程!

  除了方式上有略微的不同,武西行是躍起三十丈凌空開禹步,李績則是開水遁地效前衝;一個凌空虛渡,一個地疾掠;一個快如閃電,一個疾若流星。

  六十哩的距離相對而衝,遭遇也不過只需百息的時間。

  神識籠罩之下,千丈外李績便率先發現對手,但這在飛劍有效程之外,九百丈時,武西行鎖定李績,兩人對衝毫不緩,無有一猶豫。

  一息後,兩人相距三百丈,幾乎同時發劍,一息七劍;這在劍修語中有個名堂,劍,意思是雖然我飛劍的程夠不到你,但我的神識能夠到你,再加上我前衝之勢,卻可能殺到你,這對飛劍的掌控異常高端,需要神魂在飛劍飛行途中不斷的調整,整個聞廣峰劍修中,單單這種能力,能做到的不過一

  再一息,雙方飛劍錯而過,沒有一撞,換句話說,兩人都隻進攻,不防守!

  照壁前的人群發出一片驚呼聲,為劍修的他們,太清楚這意味著什麽了,這意味兇厲,意味著殘忍,意味著九死一生!

  連一直淡定,平素一貫以殺伐著稱的步蓮道人都忍不住罵了一句:“這兩個瘋子!”

  說的一點沒錯,這確實是極其瘋狂的行為,一開局,便面臨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境況;

  距離急距的短,兩人仍然沒有任何退的表現,仍然對衝。

  為什麽不防?因為防就意味著被,就意味著把主於敵手,這對兩個鬥戰經驗無比富的人說是不能容忍的。

  接下來比的就是,誰能在對衝中一邊縱七枚飛劍攻擊對手,一邊防對手攻過來的七枚飛劍;生死便在轉瞬之間,誰主防輕攻誰失先手,誰率先變向誰丟先機。

  在數千人瞪大的雙眼中,兩人誰也未變向,誰也未輕攻,只不過在防對方飛劍的過程中都是傾盡全力,險象環生,最近一枚攻擊飛劍距兩人不過僅僅數丈,才被又一發出的飛劍擊落。

  沒有時間發第三飛劍,轉眼間,兩人便撞在了一起。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