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北頌 第0986章 總理大臣(今晚一更,明天補……)

《北頌》第0986章 總理大臣(今晚一更,明天補……)

  他們繼續學的話,不知道學什麼,不繼續進學的話,又心有不甘。

  除了一些大戶人家的子弟,家中有繼續進學的學堂以外,貧寒人家的學子,如今沒有地方就學。

  所以學生的意思是,是否可以依照此前家和總理大臣定下的計劃,開展縣學和府學。」

  趙禎嘆道:「縣學和府學開設的條件已經,學院選址、校舍,都容易解決,關鍵是先生難尋。

  縣學、府學設立以後,不僅會教授學生固有的六經,還會教授其他學科。

  縣學得有八科,府學恐怕得分為兩院,每一院得有八科。

  所以需要的先生數量十分龐大。

  朝廷現在沒辦法解決。」(5,0);

  歐修聽到此話,有點懵。

  略微沉了一下後,歐修有些驚訝的問道:「家是打算將大食的一些學問傳授下去?」

  趙禎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有一部分是大食學問,但大部分都是四哥和其他博學的博士們著作的書籍。

  比如四哥和太學、國子監、文昌學館的先生共同梳理出的算學,其中有一部分源自於我華夏固有的算學,也有一部分源自於大食算學,還有一部分是四哥據自己先師教導,總結出的算學。

  相比之前繁雜的算學,新的算學更有條理,層層遞進,層層延

  太學和國子監的算學博士們都說過,新的算學一旦推出,將會湧現出一大批不輸給他們的算學高手。

Advertisement

  但是目前通新算學的,只有四哥。

  太學和國子監那些算學博士,只能算是通。

  朕總不可能讓一位總理大臣親自下去到各縣講學吧?」

  歐修聽到趙禎此話,沉聲道:「家,一家的學問推廣起來很難,唯有變大家的學問,才能廣泛的傳授下去。(5,0);

  所以家不該因為一家學問,擱置了縣學和府學的設立。

  臣以為,當先設立縣學和府學,將現有的能推廣的學科,納到其中。

  隨後再將算學等新的學科慢慢的添加進去。」

  趙禎幽幽的道:「朕也知道這個道理,朕就怕縣學和府學設立以後,再添新的學科,縣學和府學裡的那些先生不會答應。

  他們要是藉此鬧事的話,那威力可比豪門大戶要厲害多。

  朕到時候也不好理。」

  歐修聽到此話,皺起了眉頭,沉了再三以後,歐修咬牙道:「那就在府學之上再設立國學。國學直接由朝廷統管,國學設立新的學科,並且設立科考。但凡是不能通過科考的,一律不許國學。

  不國學,終不能出仕。

  地方上的府學、縣學的人想讓他們的學生出仕,就必須設立新的學科。

  不然考不進國學。」

  趙禎和寇季對視了一眼,趙禎對歐修道:「如此一來,學生們所要學習的時間,恐怕就會變得很長。」(5,0);

  歐修沉聲道:「五歲發蒙蒙學,十一歲縣學,十四歲府學,十七國學,剛剛好。」

Advertisement

  趙禎和寇季又對視了一眼,二人眼中皆流出了一笑意。

  歐修見此,心頭一跳。

  他有種中計了的覺。

  他覺得趙禎和寇季恐怕早有設立國學的心思,只是沒說,他們在等一個冤大頭上門,說出此事,然後好將得罪人的罵名攬過去。

  自己貌似就是那個冤大頭。

  趙禎笑著問寇季,「四哥覺得如何?」

  寇季笑著道:「臣覺得歐修言之有理。」

  趙禎點著頭道:「那就照歐卿說的辦,此事就給歐卿了。」

  歐修臉有點苦。

  耳聽著二人如同演戲一般的對話,他可以確定自己中計了。

  寇季看出了歐修的心思,笑著道:「放寬心,罵名不需要你背。只不過教化是千年大計,必須持之以恆的去推行。(5,0);

  我在汴京城待的時間不會太長,家也不可能時時刻刻將目放在教化上,所以需要有個人時時刻刻盯著此事。

  等到推行新學科的時候,我會以我的名義推行。

  別人要罵也是罵我,罵不到你上。

  你只需要幫我和家多盯著點此事即可。

  此外,多去國子監轉轉,看看能不能說服賈昌朝出任教化部主部。

  他是一個很有為大學問家潛力的人,天聖字典的編撰,他功不可沒。

  他對教化也十分重視,所以由他出任教化部主部,應該會有所就。」

  歐修聽到此,心裡鬆了一口氣,他十分坦的苦笑道:「下是真的擔心會被天下的讀書人給罵死。」

Advertisement

  寇季失笑道:「你以為一個簡單的國學就能得那些人服?在新的學門沒有徹底打開局面之前,各書院的山長,估計都是由通六經的大儒充任。

  他們要是犯了脾氣,可以拿命拼。(5,0);

  所以僅僅靠著國學,擋不住他們。」

  一直在旁邊沒有說話的范仲淹沉聲開口道:「家和總理大臣打算在科舉上考新學?」

  歐修一臉驚容。

  將新學納科舉系,其影響可比改制大多了。

  統了科舉數百年的六經,突然要跟剛剛出來的新學一同上考場,那些苦讀六經的大儒和讀書人能容忍?

  寇季瞥了范仲淹和歐修一眼,淡然笑道:「我知道你們擔心什麼,我就問你們一個問題。一個不通算學的人,如何在資事院為?」

  范仲淹和歐修陷到了沉默。

  范仲淹為資事院的大院事,他十分清楚如今資事院的帳目有多繁雜,掌控的錢財有多

  一個不通算學、不通帳目、不通資事院政務的人,本沒辦法在資事院做

  算學,只是在資事院為的一個最簡單的要求。

  若是連這個都不能滿足,那了資事院,就是一個災難。(5,0);

  一個小小的錯誤的決定,或者是一個小小的帳目上的疏,很有可能就會讓朝廷損失大量的錢財。

  歐修雖然沒有在資事院任職,但是他和范仲淹關係不錯,經常會從范仲淹口中聽到資事院的一些政務。

  他大致知道資事院如今掌管的錢財有多龐大,也知道資事院如今的帳目有多繁雜。

  不通算學和帳目的人,了資事院,只能幹一些跑打雜的活。

  當、當主,那就是害人。

  寇季見二人不言語,繼續問道:「一個不通刑律的人,如何在刑法司做?」

  歐修和范仲淹二人聞言,依舊沒有說話。

  寇季坦言道:「你們也是擔任過地方的,你們應該明白,帳目、刑律等等,必須要由通的人去主持。

  不通的人去了,就會被蒙蔽。

  朝廷每年因為不通各項政務,被下屬矇騙的員比比皆是。

  我們以後選,不能再依照六經去選。(5,0);

  一些要求極強的職,就必須由通的人去坐。

  所以往科舉中添加新的東西,勢在必行。

  我們不僅得往科舉裡面添加新的東西,還得做到將選出來的員安排到他們合適的位置上去。

  如此,朝廷才能做到政令通達,出現疏。」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