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北頌 第0975章 氣死人不償命的包木頭

《北頌》第0975章 氣死人不償命的包木頭

(4, 0);

  即便是包拯聽慣了別人自己吝嗇鬼,如今聽到寇季的話臉頰也有點發燙。

  誠實的包拯在寇季面前本就不知道如何撒謊,所以有些氣弱的低聲道:「今日路過馬行街,見到了街道上有紈子弟欺負賣貨的貨郎不識字,想藉此占貨郎便宜,學生氣不過,就上去管了一番。

  貨郎為了答謝學生,給了學生十幾文錢。

  學生不肯收,貨郎就猜出了學生份,知道學生是個當的,還是個清,就執意拿了一包糕點答謝學生。

  學生還是不肯收,那貨郎說學生不收就是看不起他,非要拽住學生理論。

  學生拗不過他,就只能收下他的一片心意。」

  寇季聽完了包拯一席話,微微張著,說不出一句話,贊他為清廉吧,寇季說不出口,罵他是一塊木頭吧,人家做的也沒錯。

  所以寇季一時間啞口無言。

  包拯見寇季一臉驚愕狀,小心翼翼的問道:「先生覺得不妥?」(5,0);

  寇季想讓包拯滾出去,但張了張沒有說出口,一肚子的話化了一口濃濃的嘆息。  𝕾𝕿𝕺𝟝𝟝.𝕮𝕺𝕸讓您輕鬆閱讀最新小說

  「哎……」

  包拯見寇季盯著自己手裡的糕點嘆息,遲疑了一下,道:「先生若是喜歡,就拿去吃。回頭學生上門的時候還給你帶。

  學生餘下的那點俸祿,買一些糕點還是不問題的。」

  寇季翻了個白眼,大馬金刀的往座椅上一座,沒好氣的道:「你又不是個蠢貨,何故拿一包糕點辱我?」

  包拯咧一笑,「先生為清廉,也不是那種收賄賂的人。聽說文彥博等人京,帶著珍貴的禮上門拜訪,先生都讓他們帶回去了。

Advertisement

  可見先生品行高潔。」

  寇季瞪了包拯一眼,喝道:「所以你包侍郎特地登門拜訪,是想看看我有沒有收賄賂,好拿我去你們刑部大牢問罪?」

  包拯拱手道:「學生不敢。」(5,0);

  寇季隨手指了指一旁的座椅,沒好氣的道:「自己找地方坐,別讓我請你。」

  包拯趕忙點頭答應了一聲,找了個距離寇季最近的地方坐下。

  寇季瞥了包拯一眼道:「聽說你包拯是個大忙人,同窗故有邀你去飲酒賞月你都不肯,怎麼有時間到我府上來了?

  難道是害怕我寇某人收賄賂,犯了王法,所以特地帶了一包糕點過來提醒我?」

  包拯苦笑道:「學生絕無半點辱先生之意,先生何故揪著此事不放呢?」

  寇季吹鬍子瞪眼的道:「那是因為你是個木頭!」

  包拯聞言,立馬知道了寇季語氣中的怨氣從何而來,他苦笑著沒有開口。

  寇季見包拯沒有提此事的意思,只能嘆息一聲,不再提此事。

  「說說吧,找我所為何事?」

  包拯坐直了子,正道:「學生近些日子清理刑部的卷宗,發現了一些陳年舊案,多有不妥之,所以想重新調查取證,審理此案。(5,0);

  但那些陳年舊案,多數已經審結。

  學生要重新審理,就要得到上的首肯,還得去查閱大理寺的卷宗。」

  說到此,包拯緩緩閉上了

  寇季哼了一聲,「被人為難了,所以上門求我幫忙?」

  包拯鄭重的點了點頭,道:「事關人命,學生不能輕易放棄。」

  寇季嘆道:「你啊你,非得把自己弄一個孤臣不可。刑部和大理寺既然審結,那就說明刑部和大理寺的諸多員都認可的先有的判詞。

Advertisement

  你要翻案,那不就是打人家臉,說人家無能嗎?

  人家不為難你為難誰?」

  包拯沉聲道:「人命關天,縱然人已經被以極刑,清白還是要還的。王尚書已經首肯了學生去清查舊案,就是下面的人不怎麼配合,大理寺那邊也不讓學生去翻看卷宗。」

  寇季幽幽的道:「王曾是一個見不得草菅人命的人,又去刑部不久,刑部辦理的許多冤案跟他無關,他自然不會為難你。下面的人為難你很正常,因為一旦查出了大的疏,他們的飯碗就得砸。(5,0);

  案子大多是大理寺判的,定刑也是大理寺定的。

  真要是草菅了人命,大理寺的人得擔責。

  所以大理寺的人為難你,也屬於正常。」

  包拯正道:「在人命案上,黑就黑,白就是白,不能因為怕丟飯碗,就讓許多人冤死。若是大理寺的人一直如此斷案,那他們就是尸位素餐,當罷落。」

  寇季盯著包拯問道:「你要是執意如此做的話,很有可能會淪為一個孤臣。在朝堂上,了孤臣,下場可不太好。」

  包拯義正言辭的道:「學生要是怕下場,學生也不會說今日這番話。更何況先生昔日查六部,手段可比學生厲害多了。

  先生不是也沒淪為孤臣嗎?」

  寇季被包拯氣笑了,「你能跟我比?」

  包拯鄭重的道:「學生自然沒辦法跟先生比,但學生十分喜歡先生的做法。」

  寇季長出了一口氣,「得虧家是個明君,你先生我又罩得住,不然你如此做,肯定沒好下場。」(5,0);

  包拯沉聲道:「學生不怕沒好下場……」

  寇季眉頭一挑,厲聲道:「牽連到家人你就樂意了?我大宋可是有株連之刑的,若是沒有株連之刑,你如此做,我不反對。

Advertisement

  可是有株連之刑,你就得為家裡人考慮考慮。

  他們中間有一部分人的命不是你給的。

  你沒理由帶著他們一起去死。」

  包拯皺眉道:「可學生為,若是不匡扶正義,那還不如不當。」

  寇季瞪了包拯一眼,「沒說不讓你匡扶正義,但你也得講究一下方法。比如你今日奏請我幫忙的事,你完全可以上書給家,由家下令。

  有聖諭在手,誰敢攔你?

  你若是奏請了家,不僅能讓家看到你的剛正和忠心,也能讓那些心裡對你懷有怨恨的人投鼠忌。」

  包拯略微思量了一下,拱手道:「學生教了。」

  寇季不咸不淡的道:「此事你回頭寫奏疏遞到政事堂,我會將其呈報給家。以家如今的秉,相信不會拒絕。(5,0);

  不過我得提醒你,陳年舊案不好查,你最好去法醫館,請一兩個手藝高超的仵作幫忙。

  在審案的時候,最好將案子審清楚。

  沒審理清楚之前,千萬別急著斷案。」

  包拯皺眉道:「學生不會草菅人命。」

  寇季翻了個白眼道:「我是怕你遭人陷害,遭人算計,判了冤假錯案。」

  包拯沉了一下,鄭重的道:「學生會小心的。」

  寇季點了點頭,沒有言語,該提醒的他必須提醒到,免得包拯遭人算計,失了位。

  如今辦案的方式方法相對還比較原始。

  寇季就知道不下十種殺了人以後驗看不出來的方法。

  包拯涉足刑律的時間還不算太長,比起那些經年老吏差了不止一星半點,人家要是給包拯使絆子,包拯若是不小心,還真不一定看的不出來。

  寇季叮囑過了包拯以後,眼看著包拯還是不走,寇季詢問道:「還有何事?」(5,0);

  包拯趕忙道:「登聞鼓……」

  寇季聽到了包拯提起了登聞鼓,臉上浮起了笑意。

  登聞鼓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周,多設立在京師,為百姓鳴冤,或者百姓申訴民所用。

  史書上記載,北宋時期包拯治理開封府,效法登聞鼓,設立了鳴冤鼓,立於開封府外,為百姓提供有利的冤條件。

  寇季朝以後,就搶了包拯的政績,提前在各地衙門設立的登聞鼓。

  由於寇季份了得,所以他在各地衙門設立的鳴冤鼓,沿用了登聞鼓的名字,並沒有改名。

  寇季搶了包拯在史書上的政績,如今正主當面提出此事,寇季覺得心裡蠻爽的。

  寇季笑著道:「登聞鼓有什麼不對?」

  包拯抱拳道:「登聞鼓乃是先生設立的一條善政,自從登聞鼓出現以後,民間就了許多罔顧國法的事,民不舉不究的事也大大降低。

  但是學生覺得,無論是皇宮門前的登聞鼓,還是各地衙門前的登聞鼓,設立的律條相對有些苛刻。(5,0);

  許多百姓對敲響登聞鼓的律條畏之如虎,使得他們不敢走近衙門裡訴說冤

  所以學生以為,當更正。」

  寇季聞言,點點頭道:「告狀,需要丈責一百,許多人未曾走到登聞鼓前,就被守在登聞鼓前的前衛杖斃。

  府衙門丈六十、州衙門丈三十、縣衙門丈二十。

  到了黑心的衙役,確實會出人命。」

  包拯鄭重的點頭道:「當本就是為民做主,若是以丈刑嚇退百姓,那就有些失去了當的本意。」

  寇季詢問道:「你覺得該如何改?」

  包拯沉聲道:「學生以為,當減半。」

  寇季沉著搖了搖頭,「減半也會打死人的。」

  包拯沉了一下,想到了衙役們練的行刑手段,贊同的點點頭。

  一些老衙役們,能在不傷人皮況下,幾子下去就能將人打出傷。

(5,0);

  甚至有的一子下去就能將人

  寇季思量了好一會兒後,道:「應當取消庭丈,改為罰銀。」

  包拯皺眉道:「如此一來,會滋生許多貪腐。」

  寇季嘆道:「至貪污不會要人命。回頭你將此事奏上來,讓百們議一議,我和家也商量商量。

  最好就是百姓告狀,不打也不罰,除非斷定是誣告,再罰也不遲。

  如何罰,罰多,應當定下數額。

  確定百姓們能接的起,不能死人。

  借著大宋書報將此事傳給百姓,讓百姓明確的知道此事,知道罰款的數額,大大的避免地方上的貪腐。

  此外,為了避免誣告災,當設立一定的門檻。

  地方衙門判案不服,才能向上一級衙門申訴。

  如此往復,直至狀。

  斬刑是由大理寺審定,所以不怕地上衙門為了下案子,草菅人命。」(5,0);

  包拯沉著點頭道:「應當及時查閱地方上的大案要案、人命案卷宗,避免地方草菅人命。」

  寇季嘆道:「想要細化刑事,需要大量人手的。」

  包拯認真的看著寇季道:「依照先生所言,只有地方判案不服以後才能向上一級衙門申訴,那麼越往上,需要的人手就越

  朝廷完全可以裁減上面的人手,將他們分派到下面去。」

  寇季點頭道:「你說的也對,不過想要將此事徹底解決,並且避免其中的紕,就需要一套完善的刑律支持。

  也就是說,刑律得大改,朝廷的刑律衙門得做一下調整。」

  包拯盯著寇季問道:「先生有魄力商律,難道不敢刑律嗎?」

  寇季失笑道:「胡說八道。之所以逐漸的調遣你們回京,就是為了隨後修訂其他律法做準備。其中就包括了刑律。

  原想著等你們在朝堂上站穩了腳跟以後再說。

  不過看你們如此快就適應了朝堂。(5,0);

  那也該手了。」

  包拯沉著道:「先生可是要學生做馬前卒?」

  寇季搖頭笑道:「等著為朝廷出出力就行了。現在朝堂上不需要什麼馬前卒。」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