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魏晉干飯人 第1326章 教育(二)

《魏晉干飯人》第1326章 教育(二)

(4, 0);

  .

  張桃花都想好了,「等我拿到了弓箭,文課武課都拿第一,再用積分換第二把弓箭給小妹。」

  張小妹正蹲在地上玩土,聽到自己的名字,抬起頭來看向姐姐,手下意識的往裡塞。

  看到上一圈的土,張桃花頭皮發麻,手拍掉的手,和娘王大娘道:「阿娘,我們先生說了,孩子口的東西要小心,這些髒東西不能吃。」

  王大娘不以為意,「不乾不淨吃了沒病,你小時候也沒吃。」

  張桃花:「……那是因為我,當時沒吃的,去年收,家裡有餘糧。」

  「也要省著吃,距離收麥子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呢,家裡就還有一袋麥子。」

  張桃花沉默了一下後道:「等我拿到了弓箭,先賣了換糧食吧,先生說,五穀養氣,人生病多數是因氣不足。」  王大娘:「誰不知道啊,吃飽飯,不生病,這不是沒有嗎?去年打下來的糧食還了不前年和大前年的荒,不欠多了,今年只要老天爺賞臉,到明年開春(5,0);

  最可以有兩袋麥子,再到後年就更多了。」

  王大娘私下和丈夫算過,喜滋滋,「再熬一年我們就真的有存糧了。」  看本書最新章節,請訪問sto.c🍒om🎈

Advertisement

  有生之年竟然有存糧,活了二十多年,不管是在娘家,還是夫家,從未見過存糧。  往年這時候家裡已經開始清湯寡水,勒腰帶靠喝水和野菜充飢了,所以對現狀很滿意,至家中還有一袋麥子,兩斗多的米,一天兩頓可以吃混著麥

  麩的餅子和米湯,滿足了。  訓斥張桃花,「寧虧了肚子也不能虧了教育,陛下說了,你們是未來,只有你們學會知識,這個天下才會越來越好,我們的日子才能越來越好過,所以弓箭

  不能賣,你得拿著練習箭,你要比任何人都要強,到時候到軍中或者朝中為陛下效命。」

  因為趙含章是將軍出,一路打仗登頂,民間已有風氣,並不覺得子從軍有什麼不對。

  張桃花答應不賣弓箭,但依舊不許張小妹吃手,孜孜不倦的去拍的手,到最後終於把人拍哭,惹來王大娘一陣怒罵。  張桃花不覺得自己有錯,和娘據理力爭,「先生說朝廷出了一冊《民間大夫手冊》,是好多大夫聚在一起寫的,已經由書局刊印,明天我就去學堂換紙(5,0);

  抄一份回來給您看,那上面有好多知識,明確說了不能給孩子吃手,尤其是髒手。」  本不用張桃花抄,在第一次刊印發到各州郡,獲得正面的效果後,趙含章當即下令命各州郡書局自己刊印,由州到郡,再到縣、里和村,保證每戶人家都

Advertisement

  要有一冊,並命學堂每旬一節醫學科,專門為學生講授《民間大夫手冊》,里正和村長也要進學,再由他們回村傳授給村民。

  此命一下,力最大的是里正和村長。

  學堂里的先生們都懂一些醫理。

  這個時代講究的是醫國如醫人,不論你是道家、儒家、法家還是兵家,都會與醫理扯上一些關係。

  講究的是進可醫國,退可醫人修

  更不要說大量的從學堂里畢業出來的新老師們了。

  他們沒有舊老師們博學,但基礎的都會,《千字文》《論語》和《詩經》三本書都是讀全的,除此外就是算、思德課和戰時創傷理了。  這幾門課是每個學堂的固定課程,「戰時創傷理」是四年生開始學的課程,顧名思義,就是應對戰爭醫療的課程,當時況特殊,趙含章請的是軍醫和(5,0);

  當地大夫給他們上課。

  除了外傷理,自然還會有別的醫理傳授,而《民間大夫手冊》的容並不高深。

  這是兩年前趙含章平定匈奴後命人開始修撰的,請來的大夫都是民間大夫,再由太醫院裡的太醫審核,大家一起編纂了此書。

  為了通俗易懂,讓每一個識字的人都能學會,甚至不識字的人聽過也會,特意寫得簡練,且都是用鄉間之言,針對的都是常見的病癥,主打就是一個預防。

Advertisement

  開篇就是,生水屬,水中很多不可見的蟲子,故不能飲用生水,當飲開水。

  大的病癥比如生孩子應該怎麼生,需要準備的東西,旁人要怎麼幫助產婦生產;

  小的如打嗝怎麼治療恢復……

  只要是生活中常見的病癥,這本手冊上都有寫,且還列出一二三個療法來。

  里正和村長們在痛苦之後很快適應,很興趣的學習,然後將學到的知識帶回村莊,晚上勞作過後就把人都聚在空地上就著火一點一點的教他們。(5,0);

  上面甚至有草藥的圖畫,以及的用途,甚至還有目前草藥的價格。

  村民們更認真了,上面的草藥看著都好眼啊,比如這車前草,咦,現在他們腳下踩的不就是嗎?

  大家左右轉著脖子,紛紛挪開腳,驚起來,「這個也是車前草,這不就是牛,路上都是啊,咋的是草藥呢?」  里正喝道:「慌啥,草藥也是草,長在路邊不是很正常嗎?先認真看書,等學會了,以後再有些小病小痛,自己就能解決,不行扯些草藥送到藥鋪里去也能換

  半副藥回來,這都是陛下的恩典。」  「各朝各代,有哪個皇帝如此民,如此關你我這等草民?陛下費心請人修撰此書就是為了我們,為了我們的孩子!」里正大聲喊道:「孩子總是夭折,一是在母親腹中沒發育好,所以家中有媳婦懷孕的,你們要對媳婦好點兒,嚴格按照手冊上說的,多照顧孕婦,多給孕婦吃蛋和米糧,寧願自己吃點兒,也不

  能了孕婦;」

  「二則是因為孩子剛出生,正是弱的時候,這個時候要好好的帶孩子,嚴格按照手冊上的育兒來養育,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養出健康的孩子……」  村民們高聲應下,紛紛跟著里正朝著西方拜下,先謝過皇帝的恩典,然後就捧著書努力看起來。

  【麻煩您手指,把本網站分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