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朝會,趙桓愁眉苦臉地和大臣們商議對策。趙佶也在場,他倒是想過悠閑安寧的太上皇生涯,沒事寫寫書法,畫筆丹青,臨幸一下後宮人。但當前這種形勢,怎容得他悠閑?
其實哪還有什麽好的策略,擺在麵前的無非就兩條路,要麽投降,要麽戰死。趙佶父子會選哪一個?顯而易見。
但張叔夜苦苦相勸,汴梁如今雖被圍困,宋室還有大片土地未失,各地也還有大批抗金軍民。若是戰到底堅決不降,哪怕君王朝臣全死在這裏,宋室也還有燎原的星火。況且金軍遠道而來,裏也是問題重重,定不能久待。宋室堅持下去,說不定還能拚出一線生機。
若是皇帝降了,大宋也就真的亡了。
趙佶父子不是不懂得這個道理,可千古艱難唯一死,好死不如賴活著。他們要是能為了大宋犧牲自己,那就不是他們了。
不用他們說話,自有投降派的人站出來指責張叔夜。
唐恪厲聲道:“汝置家於險地,是何居心?”
耿南仲也幫腔道:“豈不聞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家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
張叔夜氣極,恨不得打死這兩個臣:“致家於險地的,難道不是你們?!”
另有李若水等主戰派大臣也大罵唐、耿兩人誤國。
為什麽汴梁陷得如此容易?就是因為他們!金軍圍攻汴梁,各路勤王軍集結前來參戰,此二人一意求和,下令各軍不得妄,終致勤王軍不戰而散。
唯有南道總管張叔夜與兩個兒子張伯、張仲熊違抗這一投降式的命令,募兵一萬三千人勤王,與完宗翰部大戰十八回合,全軍突汴梁。
事後唐恪被史所劾、被軍民所罵,辭職罷相。但趙佶依然信任他,耿南仲則連都沒丟。
從這裏,就能看出趙佶父子心思如何。先有昏君,後有臣。
而這時候的大宋朝堂,已經是投降派的天下了,主戰派大多被貶到地方,遠離朝廷中樞。張叔夜、李若水及有數的幾名主戰派勢單力薄,爭不過人數眾多的投降派。
趙佶父子不發一言,坐等狗子們替自己發言。
忽聽“呯”的一聲巨響,紫宸殿閉的大門被人一腳踹開,走進來一個眉目如畫的。
趙佶定睛一看,發現那應該是自己的兒,排行第幾他忘記了,名字也不記得,當下皺眉道:“這豈是你能來的地方?還不退下!”
七殺在軍衝前回關好門,上閂。
不能用靈力,然而這個世界是存在武功的,而且不是民國時那種失去傳承的花架子,最多能強健。宋朝的武功,雖沒有武俠小說中那麽神奇,卻也是正經武功,練久了還能產生力。
這也就代表著,可以有武功,還是天下最高那種。WwWx520xs.
趙桓就更不知道這是第幾個妹妹了,喝道:“此乃紫宸殿,後宮眷不可妄!退下!”
七殺冷冷一笑:“爹爹,大哥,我是趙佛寶,永福帝姬。”
說完慢條斯理地解下纏在腰間的鞭子,淩空一揮,“啪”的一聲,唐恪慘著捂住臉。
七殺:“你就是遣散勤王諸軍的唐恪?長得跟人似的,怎地不幹人事?”
又是一揮,耿南仲撲倒在地,聲響徹整個大殿。
七殺:“耿南仲?主張割地求和?‘南仲在,李綱無功’,嗬,是你壞了李相公的布置?”
說著又是一鞭。
這種一言不合就開打的作風把趙佶和趙桓嚇壞了,趙佶抖著胡子說不出話,趙桓連聲殿侍從將叉出去。卻哪裏抓得住,也不打侍從,專打投降派。
張叔夜及幾名主戰派看得目瞪口呆,極為舒心,該!
不用說,這位小帝姬肯定也是支持抗金的。擔心打過火了責罰,張叔夜勸道:“帝姬且住,痛打他們也無用。”否則他就自己手了。
七殺停下:“對,真正誤國的不是他們,是爹爹和大哥!”
幾步上前,對著趙桓一鞭揮去!
......不,我不是那個意思!張叔夜徒勞手,沒抓住鞭子。
細皮的趙桓哪過這個?立時慘著從龍椅上滾落。
趙佶抖著聲音道:“你怎可,怎可鞭打君王?目無君上......”
這時軍已經砸開了門,大隊湧。
趙佶有了依仗,連聲道:“拖下去砍了,砍了!”
軍們正要上前,張叔夜等人正要求,就聽永福帝姬一聲斷喝:“太祖爺昨晚托夢於我,命我匡扶江山!誰敢我?”
什麽?
所有人都以為自己聽錯了。
什麽太祖托夢?什麽太祖爺命匡扶江山?一定是自己耳朵有病了。
七殺知道他們不信,鄭重地從懷中取出一方印章,“請看此。”
這印章上刻著“建隆”二字,是趙匡胤陵寢中用料最貴、做工最的印章。昨晚當了回金校尉,去永昌陵尋找信。雖然驚擾了趙匡胤的死後安寧,但為的是挽回大宋江山,料想他不會見怪。
其實趙佶這一脈都是宋太宗趙義的後裔,如果托詞趙義,效果可能會更好。
但七殺是真心看不上那位高粱河車神,搞謀詭計、帝王心很厲害,軍事才能卻弱得一批。也許正是有祖如此,他的後代們才會這麽慫。
趙匡胤這種大開大合的武人風格,才更合七殺的心意。
--
作者有話說:
再說一次,親親們的支持,是小樓碼字最大的力,你們~~
。您提供大神一品紅樓的當劍修開始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