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逃荒娘子千億物資養全家 第228章 加官封侯

《逃荒娘子千億物資養全家》第228章 加官封侯

皇帝駕崩,以國不可一日無君為由,太子在第二天就給登基。

文武百朝賀,吾皇萬歲萬萬歲。

新帝姬玉溫坐在龍椅上,著一眾臣子,心也是難免有幾分暢快的,當然,父皇剛死,他心里的那點暢快也得下去。

姬玉溫坐在龍椅上,直了腰桿,道:“眾卿平。”

待眾臣平后,他又道:“朕想起父皇生前在朝堂上說,誰去營救王就給他加封侯,結果無一人營救,要麼是推托,要麼是裝病,王能夠平安歸來,靠的是青侯之子傅九川和梧桐縣主兩人之力。”

他頓了一下,又道:“父皇已經駕鶴西去,朕今日就來完父皇的愿,封傅九川為北平侯,封梧桐縣主為朝郡主,另賜百山方圓二十里給朝郡主和北平侯為封地。”

一家出兩侯,也只有青侯族了。

侯爺尚且活著的況下兒能被封為郡主,并且得了封地的也只有靖安侯家的兒。

方圓二十里這一小疙瘩,也許很多名門世家看不上眼,畢竟他們的土地不要太多了,但這是兩人靠自己實力掙來的功名,意義就不一樣。

新帝這一做法說好聽點是在完皇帝的愿,但誰不知他就是在明目張膽地向青侯拋出橄欖枝。

姬玉溫太清楚自己的斤兩了。

他需要青侯家族的勢力來幫他穩定江山。

侯和靖安侯雙雙謝恩。

所以,在不久之后,兩道圣旨就達到梧桐閣了。

北平侯雖然就是個只有俸祿沒有實權的閑職,但在他這個年紀,能靠著自能力掙得這一份有俸祿閑職的也僅此一人了。

的世家子弟都是游手好閑,混吃等死。

當宮里來的公公宣讀完圣旨,傅九川、衛桐謝了恩,給了打賞,道了謝,把人送走后,全家都高興起來,衛子也眉眼含笑道:“見過北平侯,朝郡主萬福。”

Advertisement

其他人有樣學樣的作揖行禮。

衛桐又給全府的人都打賞了銀子,得了賞賜的奴仆全都行禮謝恩。

午時,一家人關起門來吃喝慶祝。

畢竟先帝剛駕崩,也不好太過鋪張熱鬧。

下午的時候衛桐要回村一趟百壽村,傅九川、衛子、霍揚等人也立刻跟著一塊去了。

快到年關了,帶了三頭豬和一些糧食送給村民的,讓大家宰了過年吃。

里正高高興興地招來全村的人來殺豬。

在殺豬之前,衛桐讓大家安靜,把圣旨拿出來念了念后,眾村民聽明白了,被封為朝郡主了,傅九川也被封侯了,百山方圓二十里劃給他們兩個為封地了。

全村一聽皆是高興,沒吃過豬還沒見過豬走路嗎?

里正立刻帶領全村行禮:“見過朝郡主、見過北平侯。”

衛桐擺擺手,道:“大家還和以往一樣,不拘禮節。”

“我今天來給大家送些吃的,有錢沒錢咱們先過個好年,等這個年過了,先把豬殺了吧。”

衛桐被封了郡主后也沒有忘記他們這些村民,反而送來了三頭豬和許多糧食分給他們,郡主諒他們都是窮人,吃喝不夠,這更讓村民們激不已,紛紛大聲喊著謝謝郡主。

在這個時代,有善舉的人已是難能可貴,有大善舉的人更是打著燈籠難找。

他們村真是祖上燒了八輩子高香才能遇著郡主這樣的貴人。

村民們一邊議論,一邊殺豬。

每家都分到了差不多十斤的豬和米面。

他們殺豬的功夫,在里正等一眾人的帶領下,衛桐去瞧了一下后面的水渠建造。

在眾人的辛勤勞作下,不但水渠已修建,村民們也照著之前的要求,在村前挖出一條河。

河里被引進了水,而且放了魚苗在里面。

Advertisement

下了幾場雪后,天寒地凍,河里的水也給凍上了,村里的孩子沒有別的可娛樂的,就會跑到冰河上面去玩耍。

這會功夫任臣和衛子蘇正跟村里的孩子們在冰上玩一片。

像皇帝是死是活和他們沒多大關系,關起門來大家該說說,該笑笑。

老百姓吃喝都有問題,誰管你哪個上位當帝王。

誰給吃的誰是娘。

且說衛桐轉了一圈后來到山下和里正道:“這山如今也是我們的了,等過了年,咱們把山開了,建一個游玩景點。”

這麼一片山可不能荒廢了。

旅游景點建好了,村民靠著它數銀子。

里正一聽這話又磨拳掌:“郡主怎麼說,我們就怎麼做。”

他們現在連銀子都快出不起了,只能出些苦力。

衛桐笑著說好,又道:“既然這片地歸我了,以后村民的稅我就全免了。”

本來掙得也不多,這點稅也看不上。

在他們的時代,國家對于底層人也是免稅的。

里正激不已道:“郡主,你真是咱們百壽村的活菩薩,咱們村的人都是一群沒文化的人,除了干點力活也不會什麼,郡主有什麼要干的,你只管吩咐就是了。”

衛桐笑了一下,道:“明年開春,咱們村也請兩個夫子過來教學,把趙老太家那個房子收拾出來,以后就作為咱們村的學堂。”

要讓他們村的人都過上小康的生活。

每一個孩子都接文化教育。

里正激地直點頭,差點落淚,道:“好好,都聽郡主的。”

衛桐把要做的事和他說了后,也沒再久留,帶著家人又打道回府了。

王小慧夫婦就沒跟著過去了,放假在家的莫南和莫西今天晚上也留下了下來,陪陪爹娘。

且說,霍桐傅九川打道回府,只是家太多,實在難以平衡,衛桐提議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Advertisement

衛桐帶著霍揚和任臣跟著衛子、衛子蘇去靖安侯府拜見湯老夫人。

老夫人在府上一聽說又被封了郡主一事,高興的本想去梧桐閣找人,墨玉卻告訴衛桐回村了,讓氣了好一會兒。

都是侯府家的小姐了,怎麼還老掂記著一幫村民干什麼。

墨玉暗暗翻白眼,兒心底善良也著你心窩子了。

自己不肯做善人,還要阻止別人行善事。

幸虧兒有主見,不然,非得讓老太太養歪了。

墨玉心里腹誹頭發長見識短,上寬說:“咱們府上現在不缺金不缺銀,不缺權不缺勢,就缺善舉好名氣,得著百姓的認可比什麼都強。”

這麼一說就把老太太的堵住了,以至再見到衛桐,一句廢話沒有,只高興得拉著親孫的手左看右看,道:“咱們家也出了個郡主了,真是祖上保佑啊!”

本來提心吊膽的,現在松了口氣。

老皇帝終于死了,新帝一登基就給孫封了郡主,這說明新帝還是看重靖安侯府的。

拉著衛桐說了幾句話后,忽然發現霍揚和任臣這兩個陌生人也坐在這里,詫異,“這兩個是誰?我怎麼看著眼生呢?”

衛桐這才道:“這個大些的是霍揚,我弟弟,這個小些的是任臣,也是我弟弟。”

老太太一聽頭一個姓霍就知道是趙老太家的人了,剛想發作,衛桐又道:“霍揚雖小我三個月,但一直像大哥一樣照顧我,若不是他,我早就沒了。”

霍揚慚愧,明明是照顧他。

若沒,他早死了。

湯老夫人聽完衛桐的話心里舒坦一些,沒有發作。

任臣這時就起作揖:“萬福。”

湯老夫人又看了看他,見他模樣生得也是雕細琢的好看,又不姓霍,臉也緩和了一些,道:“這個弟弟又是怎麼一回事?”

衛桐看了一眼任臣,本不想提這些往事,怕勾起他的傷心事。

任臣卻自己說:“,逃荒的路上我爹娘都讓流寇殺死了,姐姐就收留了我,說以后做我的姐姐。”

說起這些事,他大大的眼睛里蓄滿了淚。

湯老夫人看著他,無端就心了幾分,“真是個可憐見的。”

“既然是桐桐認的弟弟,以后,我也就是你了,這段時間,你就跟著姐姐住在這侯府吧。”

任臣小音:“謝謝。”

小孩子乖巧又懂事,又是親孫收養的,看他世可憐,老夫人看他也就不覺得討厭了。

到了晚飯時,靖安侯和衛君臨都從宮里回來了。

一家人坐在一起用了膳,又就著衛桐過年在哪的問題說了一會兒,確定過年就在這里。

三個娘,顧了左顧不了右,只能選擇帶著霍揚和任臣在娘家過這個年。

等吃過飯,衛桐幾個人又去了衛君臨那邊玩了。

主要是想了解一下王的況。

皇帝死了,最傷心的莫過于王了。

衛君臨人在宮里,就把王的況和說了一下。

王人在宮里守靈。

皇帝的死對他打擊不是一般的大,他一直守在靈前,誰也不理。

衛君臨前去和他說過話,讓他節哀順變,保重

他神木然,仿若神游向外。

這一切,衛君臨只歸結為他和皇帝兄弟深,無法接皇帝突然駕崩。

畢竟,其他皇子也沒似他這般不能接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