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蜀漢之莊稼漢 第1306章 並幽之事

《蜀漢之莊稼漢》第1306章 並幽之事

(4, 0);

  李學監的家,或者一家妻小所住的地方,其實也算是在大河工坊學堂的範圍。【Google搜索STO.com】

  不過那裡是專門劃分出來的學堂職工及家屬生活區。

  房子是一套二進二出的大紅磚瓦房。  🆂🆃🅾5️⃣ 5️⃣.🅲🅾🅼最新最快的小說更新

  火爐火炕一應俱全,冬日裡還有免費的石炭供應。

  老婆孩子熱炕頭,食無缺有胡姬。

  小日子過得,委實不錯。

  至比起早起被發配到越巂邊縣那種地方,一切都要自己手,還得時時到生蠻威脅的日子,好了不知多倍。

  這不,拐了個彎,就看到自家大院門口,站了一位婦人,正翹首以盼。

  看到了李學監,婦人眼眉彎彎,迎接上來:

  「阿郎回來了?」

  「嗯,不是跟下人吩咐過了,我會晚些回來?」

  婦人的漢話,說得很是流暢,但用心注意聽,就會聽得出,語調偶有些古怪,帶著胡音。(5,0);

  這並沒有什麼奇怪,常年生活在邊塞的漢人,都會在不自覺間,染上一些邊塞才有的習慣。

  不過婦人的聲音輕輕,聽著讓人比較舒服:

  「總是要看到阿郎才安心。」

  的母親是九原民。

  當年曹盡棄九原之地,把所有的漢胡都遷往太原等地。

  總有一些人,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繼續滯留在這片廣袤無比的大草原上。

  更別說這幾十年來,中原,不知有多漢人子,或跟隨家人逃到塞外,以避戰禍。

  或有邊塞的胡人趁跑到地搶掠,有些漢家子,不得已流落塞外。

Advertisement

  歷史上有名的才蔡文姬,家世可謂顯赫,不也照樣被匈奴人擄掠到胡地?

  只不過李學監的外姑,很顯然沒有蔡文姬的好運,最終並沒有能回到中原,只能委於一個小部落頭人。

  若是按歷史原來的進程,李學監的這位妻室,也會嫁給胡人,並給胡人生下孩子。

  然後後代會漸漸地完全變胡人。(5,0);

  但幸好,這條歷史線,多了一隻非法穿越的土鱉。

  李學監的胡人外舅,早年沒有隨大流遷,但最後還是被跑來九原傷口的軻比能吞併。

  那時的軻比能,被秦朗打敗,底下的人逃的逃,離的離,叛的叛,可謂元氣大傷。

  為了收攏人心,他倒是沒有對九原上的部落太過苛求。

  於是這個小部落搖一變,由匈奴人變了鮮卑人。

  誰料到再過幾年,馮某人領漢軍經過九原,後面的事就很清楚了。

  鮮卑人也好,前匈奴後鮮卑人也好,九原上的胡人銳,一部分被馮某人在橋山一把火燒灰。

  剩下的一部分,馮鬼王也沒有打算放過,甚至不惜從橋山親自領軍趕回來斬草除

  在這一戰中,李學監外舅那個牆頭草小部落,族中青壯幾乎死傷殆盡。

  若不是漢軍及時派出吏,穩住九原局勢,說不得只剩下一些老弱婦孺的部落,就得當場滅族。

  不過嘛,事實上和滅族也差不了多了。

(5,0);

  幸好匈奴人有閼氏掌權的傳統,才接手部落的李學監外姑,下一刻就決定舉族投靠漢人。

  族裡有沒有人願意不知道,但面對挾著大勝之威的漢軍。

  以及漢軍麾下那群惡狗——舉著錚亮馬刀的胡騎義從——肯定是沒有人敢這個時候站出來說半個不字的。

Advertisement

  一個族長是漢人子的部落,主前來投靠,對當時留守九原的劉良許勛等人來說,可算得上開了個好頭。

  所以自然是被拿作樹立了一個榜樣。

  再後來嘛,就不必多說了。

  九原都督府立,設大河工坊學堂,通過涼州考課的李明,從涼州調至九原擔任大河工坊學堂的學監。

  在某一日,正在大河邊上散步欣賞「長河落日圓」景的李學監,忽然聽到了不遠傳來了漢家唱胡音。

  好奇去,就看到了一位沐浴在金輝的牧羊子,正輕輕地揮舞著手裡羊鞭,一上一下,一上一下,就像是重重地敲在他的心上……

  還是那句話,常年生活在邊塞,無論是誰,都會或多或染上一些邊塞的習慣。(5,0);

  李學監這些年來,從越巂到涼州,再到九原,見過漢夷漢胡乃至夷胡相混的事,更是數不勝數。

  別的不說,是那位姓馮的帶頭,娶了一位蠻為妾,甚至朝廷還給蠻封了名號,就足以給底下的人立了一個無比惡劣的榜樣。

  在李明還沒有離開越巂的時候,他就聽說過,不知有多娶不起妻的窮苦人,跟著興漢會跑去南中種茶種甘蔗。

  娶不起漢沒關係,反正夷會倒啊!

  娶妻又娶妾,生兒又育,生活樂開懷。

  當他來到涼州,更是親眼見到胡是如何想方設法嫁給那些兵卒武夫的。

  畢竟府的政策推,再加上這些兵卒武夫的家,對胡來說,委實太有吸引力了。

  本來李學監也曾惡狠狠地鄙視過,甚至唾棄過這等禽象。

  狄夷,禽也。

  這不是禽象是什麼?

  只是作為大河工坊的學監,府派兩個胡姬過來服侍起居,好讓李學監能專心教學,也是很正常的事,對吧?(5,0);

Advertisement

  日久之後,李學監覺得,親自教化胡,其實……也是吾輩應當擔起的責任。

  畢竟真要追究起來,這也不算是馮某人開創的先河。

  比如說,伏波將軍之後,馬騰之父,大漢威侯馬超之大父,馬平正是力行,教化羌

  這才有了為季漢立下大功的馬氏一族。

  如果公開指責這個,那不就是打季漢開國元勛的臉嗎?

  特別還是五虎上將的臉。

  這一天的黃昏,李學監遇到了讓他心的牧羊,再加上胡久日的腐蝕,他突然想學一學前輩了。

  然後牧羊不但帶了一眾奴僕牛羊作為嫁妝。

  甚至還從族裡心挑選了最的兩個胡姬陪嫁過來。

  食髓知味的李學監不由仰天長嘆:

  漢夷如一,果真德政是也!

  「前幾天學堂不是來了個新教習麼?看到他,有似看到昨日之我,故而今日尋了個機會,與他談了談。這才回來晚了,倒是讓細君擔心了。」

  李學監一邊和夫人往家裡走,一邊解釋道。(5,0);

  「學堂的新教習?」李學監的夫人眼睛微微一亮,「還是和阿郎有相似之,想來定是個上好的郎君。」

  看到細君的模樣,李學監知道對方在想什麼,他搖了搖頭,笑道:

  「我說的是以前的我,可不是現在的我。那個新教習,雖然不是大家族的嫡系。」

  「但他的家族,說也有五百年傳承,比我們蜀地李氏,還多百來年。」

  「他雖被流放至此,但初來乍到,上世家子的那份銳氣未消,定然是不可能看得上你們族裡的子。」

  同為世家子,李學監自然是最為了解馮傳的想法。

  李學監夫人聞言,臉上微

  「這倒是可惜了。」

  然後又釋然:

  「能讓阿郎另眼相看的郎君,想來定是有過人之,有些銳氣,那也是應當的。」

  李學監再次搖頭笑道:

  「不過就是不他走彎路罷了,要說銳氣,那些青郎君,才是真正的銳氣人。」

  說實在話,李明在考課時候,第一次見到「學院四句」時,心神當真是被震得搖曳不止,無以復加。(5,0);

  更讓他震驚的是,在他接到的不學院學生,有許多當真是以這四句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

  那種蓬昂揚,甚至可以說得上有些狂熱的氛圍和狀態,有時會讓他到驚懼。

  他不知道馮鬼王是怎麼做到的。

  但他終於知道,在巧言令,蠱人心這方面,此人確實是世間無人能比。

  而早年的季漢在丞相諸葛孔明的治理下,吏治清明,員以臨忘家為耀。

  在這兩人的巨大影響下,時至今日,季漢從朝堂府至蒼頭黔首,皆是意氣揚揚。

  整個國家呈現出生機,勢不可擋的趨勢。

  所以他對馮傳所說的「大勢不可當」之語,乃是真心之言。

  既然擋不住,李學監覺得,那就應當順應大勢,方是正理。

  反正世家大族,在這方面,也不是第一次了,有什麼看不開,放不下呢?

  勸一勸馮傳,順手拉一把,也算是給以前的自己一個代。

  「見過男君。」(5,0);

  邁前院,守在門口的四個貌胡姬,對著歸來的李學監恭敬行禮。

  其中兩人還各抱著一個孩

  「起。」

  李學監與夫人,一起邁過院門,四名胡姬連忙跟了上去。

  幾人消失在院裡。

  -----------------

  相比於九原的寒意微起,遠在幽州,已經開始返程的拓跋鮮卑,則是已經到了些許骨的寒意。

  畢竟九原有山擋住草原上的西北風,有用之不盡的石炭。

  一個小煤爐,往裡再加些石炭,就能讓一個氈帳,乃至一個屋子溫暖如春。

  不僅能溫暖,也能溫暖人心。

  還有那雖然是紡工坊生產出來的不合格殘次品,但卻同樣能裹在上抵白災的料。

  最重要的是,是有儲備充足的糧食。

  足以保證所有人在即將到來的冬日不會被死。

  對於草原上絕大部分的胡人來說,能過上這樣的日子,還圖啥?(5,0);

  而遠在幽州北邊,仍在尋求著自己部落的未來的鮮卑人,正在向北返回自己的部落的途中暫作休息。

  幾乎所有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興的神,臉上的笑容,從離開幽州之後,就一直沒有消失過。

  在索頭部拓跋大人的英明領導下,鮮卑各部驅牛馬羊等牲畜,前來與魏人易,果真滿載而歸。

  看來今年冬日,族裡死的人,會很多。

  「拓跋大人英明!」

  「拓跋大人乃是雄傑之主,當興我大鮮卑!」

  ……

  然則,在這些恭賀聲中,卻有人面帶憂慮之

  從索頭部的居住之地長川風塵僕僕趕過來的拓跋沙漠汗,沒有來得及口氣,就逕自去求見了拓跋力微:

  「大人,我們不是說要去平城麼?怎麼反而在白檀與魏人易?」

  兩年前他奉命前往南夏,查探南夏虛實。

  曾在幽州與并州兩地關塞逡巡徘回,甚至還在平城與漢國的某位貴人有過一番談,得到過他的指點。(5,0);

  與那位貴人的那場談過後,眼看草原上冬日將近,且半途中還有沒鹿回部的竇速侯、竇回題等人,對自己向來不善。

  故而拓跋沙漠汗不好久留,只能匆匆趕回部落,向自己的大人拓跋力微匯報。

  聽了他的匯報之後,拓跋力微原本已下了決定,在漢魏之間選擇與漢國親善。

  這一次驅趕大批牲畜南下,正是為了這個目的。

  若是做得好,說不得還能與漢國建立起易渠道。

  沒想到,大人從長川出發,並沒有去西南,反而是去了東南方。

  這怎麼跟說好的不一樣啊?

  更讓拓跋沙漠汗憂慮的是,聽說大人所領的諸部落人馬,剛到幽州關塞下,就遇到了魏軍與親漢部落之間的一場戰爭。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