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0);
「阿母和三娘,可都還好?」
「都好都好,」馮二娘連連點頭,「我們都好著呢,我們就是擔心你。【記住本站域名STO.COM】」
母三人都是在紡織工坊,又是同一批上崗的工,自然是沒有被分開。
唯獨馮傳,在農場一呆就是兩個多月,也沒有任何消息傳出來。
反而是他最令家人擔心。
得聞大家皆安好,再看到二娘雖是布履,但臉竟是比初到九原時還要紅潤一些,馮傳總算是放下心來。
倒是馮二娘,看到阿兄打著赤腳,手上沾滿了泥,眼中就是一熱,有些哽咽:
「阿兄,你呢?是不是苦了?累不累?」 觀看最新章節訪問
苦和累那是肯定的,要不怎麼勞改造?
但此時的馮傳,再苦再累也是著——至不能在李某人面前怯。
只見馮傳搖了搖頭:「沒事,習慣了。」
聽到阿兄這麼一說,馮二娘忍不住地抹了一把眼淚。(5,0);
兄妹二人再次見面,各自說起分別以來的境遇,時間竟是在不知不覺間流逝。
打過招呼後就識趣站在遠的李郎君走過來,提醒探視的時間就要到了。
馮二娘自是有些不舍,看向李郎,語氣里有些哀求:
「李郎,阿兄這麼大,從未過這麼大的罪,你不能想想辦法,幫幫他?」
李建還沒有說話,馮傳臉已是微微一變。
李郎?
什麼李郎?
但見李建搖了搖頭:
「二娘,你也知道,我能帶你過來,也是以我們二人關係的名義,向都督府申請通過了才行。」
「且軍中是軍中,農場是農場,二者各司其職,我如何能幫得上忙?」
馮二娘心裡亦是知此事幾無可能,但此時聽到李建親口拒絕,眼中就是一片暗澹。
一旁的馮傳再也忍不住了,詢問道:
「李郎君,你方才說你與二娘的關係,是什麼意思?」
李郎君咳了一聲。(5,0);
馮二娘臉上忽然又染了一片紅暈。
只聽得有些吶吶地說道:
「就,就是好友……」
心虛地看向阿兄,看到阿兄那幾乎就要凝實的懷疑之,馮二娘跺了跺腳,有些惱起來:
「哎呀,不是跟阿兄你說過了嗎,這一次,多虧了李郎君,我才能過來看阿兄!」
我眼沒瞎!
馮傳閉上了眼睛,深吸了一口氣,再看向李建:
「敢問李郎君貴鄉何?」
「回馮郎君的話,建鄉籍是南中,尚未婚配。」
聽到對方的最後一句多餘的話,馮傳心裡不知為何,暗鬆了一口氣。
雖然還不了解對方的全部況,但既然阿母願意讓他陪同二娘前來,本就是一種態度。
而且現在的馮傳,說是自難保亦不為過,本無能為力阻止這一切。
「二娘以前有吃苦,然家逢大難以來,卻是嘗盡了人間之難。」
「是我這個當阿兄的,沒有能力啊!」馮傳苦笑,「我不敢求以後能侈食,但求能平安喜樂便足矣。」(5,0);
聽到阿兄託付般的言語,馮二娘又是又是喜,眼眶卻是紅了:
「阿兄……」
「馮郎君請放心,建雖出寒微,但亦曾在學院有幸聞大儒詳解為士之道。」
李建面容肅然,「士有百行,以德為首,建雖不敢稱士,但心嚮往之。」
聽到這番話,馮傳還能說什麼?
長嘆了一口氣,他又對馮二娘說道:「好自為之。」
馮二娘終於忍不住地哭出聲來。
李建看到這副模樣,嘆了一口氣:
「我打聽過了,馮兄一家,乃是牽連罪,連從謀都算不上,所以不用太過擔心。」
被流放過來的子,誰能沾惹誰不能沾惹,都督府自然都是有考量的。
馮二娘這等容貌與修養皆上佳的世家,確實可稱得上是邊疆將士的良配——若非是被流放,哪得到他們撿?
「眼下馮兄雖不能離開農場,但只要表現良好,好好勞作,半年之後,每月都有一日的時間外出與家人相聚。」(5,0);
馮二娘驚喜地抬起頭:「真的?」
李建點了點頭:
「我記得二娘曾說過,馮兄在家亦曾讀過書?」
「對對!」
「塞外寒苦,胡人多而漢人,像馮兄這樣的讀書人就更了。朝廷在九原行教化,最缺的,正是讀書人。」
李建看向馮傳,「故而半年觀察期滿之後,馮兄可以申請考核,看看能不能去大河工坊學堂作個教習。」
「大河工坊學堂?」
「對,那是都督府最大的學堂,附近工坊所有的孩,無論胡漢,基本都在那裡開蒙。」
李建解釋道:
「若是馮兄能為教習,不但能展中所學,同時亦要輕鬆一些,而且工錢也高。」
說到這裡,他略略低了聲音:
「而且馮兄還可以在那裡安心繼續研學問,待五年勞改期限一過,便算是自由了。」
「到那時,若是馮兄不棄,建願意做個擔保人,馮兄可藉此申請參加都督府的考課。」(5,0);
「如果能通過考課,就算不能回塞,但在九原求個閒職,最不濟也能是個管事事曹之類,好歹也是食無憂。」
大河工坊學堂現在的學監,正好也是姓李。
不同的是,李建來自南中李。
而那位李學監,來自廣漢李,也就是蜀地李氏嫡系。
當然,現在的蜀地李氏,早就已經被肢解得七零八碎了。
如此說來,李監正說不得會與和眼前這位舅兄有一些共同語言。
聽得李郎這一番解釋,原本正在抹淚馮二娘,頓時又驚又喜:
「李郎,你說的,可是當真?」
李建灑然一笑:
「這等事,我有騙二娘的必要?」
馮傳聽了,亦是怦然心。
在這裡呆了近三個月,所見所聞,早就顛覆了馮傳對邊塞的固有印象。
牛羊群,農田片。
聽二娘說,所在的工坊,機房延綿不斷,機杼晝夜不息。(5,0);
如果二娘沒有誇大,那麼如此說來,這古河南地,怕是可稱為塞上小中原了。
上黨估計是回不去了,就算是以後能回去,那裡的一切也已經不屬於馮家。
倒不如好好考慮眼下。
馮傳正是懷著這樣的心思,準備要問個仔細,誰料到遠傳來了農場管事的吆喝聲:
「馮伯茂,上工了!時間到了,再不上工,就扣你工錢!」
「阿兄,我們走了。」
「煩請李兄多加照拂二娘。」
「一定一定!」
重新回到地里的馮傳,一把扯出菽里的雜草。
原本經歷大變而近乎死灰的心,在聽到未來妹夫的話後,悄然生出了某種念頭。
這種念頭,竟是如同雜草一般,不可抑制地開始瘋狂生長。
-----------------
鄴城。
「太傅,許昌來消息了。」
太傅府從事中郎傅嘏步履匆匆,手裡拿著一封公文,進屋,向司馬懿稟報。(5,0);
正在伏桉批閱文書的司馬懿抬起頭來,看向神有些焦慮的傅嘏,心裡微微一沉:
「許昌又有什麼消息?」
傅嘏走近至桉前,語氣里有不住的急促:
「滿公病逝了!」
司馬懿的子眼可見地頓了一頓,眼睛定定地看著傅嘏,好一會,這才有些艱地問道:
「滿伯寧(即滿寵)?」
「正是。」
「叭!」
司馬懿手裡的筆掉到了桉上,把文書染上了一團黑墨。
然後又骨嚕嚕地滾,再掉到襟上。
一向注重外表禮儀的司馬懿,從太原退守冀州後,整個人似乎就被掉氣神。
此時的他,發須皆是花白,鬍鬚看起來好久沒有好好打理過了,有些雜。
頭上的髮髻同樣是沒有梳理整齊,松松垮垮,幾縷頭髮猶如雜草般冒出來,顯得頗為頹廢。
「太傅?」
看到司馬懿有些呆滯的神,傅嘏不由地心頭也跟著吊了起來。(5,0);
傅嘏本是出北地傅氏,弱冠時便已知名於世,早年曾被司空陳群闢為掾屬。
曹芳登基後,傅嘏由尚書郎遷黃門侍郎,看不慣「臺中三狗」的所作所為,於是對曹爽之弟曹羲對說道:
「何晏外表恬靜清澹,但是心險惡暗,貪圖私利,不考慮立行事的本。」
「我斷定他一定會先迷你們兄弟(指曹爽),到時仁人賢士將會疏遠你們,而朝政也就會因此日趨衰敗了。」
誰料到這番話,被何晏所知,於是何晏尋了個小錯而罷免了傅嘏。
傅嘏被罷後,本已是對朝堂心灰意冷,誰料司馬懿得聞此事,特意請他為從事中郎。
兩位輔政大臣截然不同的態度,讓傅嘏堅定了太傅才是大魏真正的社稷忠臣的看法。
看到太傅沒有回應,傅嘏不由地稍稍提高了聲音:
「太傅?」
司馬懿似乎這才回過神來,只見他低下頭,把筆拿起來放好,然後又抖了抖襟,面有歉意:
「蘭石,吾方才失態了,莫怪。」(5,0);
看著太傅面容蒼老而疲憊,全上下出凌而狼狽,傅嘏心裡就是一酸。
太傅為大魏耗盡心力,不惜以六十又三的高齡,親領陣前,討伐西賊。
而另一位輔政大臣,正值壯年,卻是躲在後方驕奢逸,甚至陷害忠良,拖累前方,委實可恨!
但見傅嘏眼中的大魏社稷忠臣閉上眼,長長地嘆息:
「大魏痛失一四朝忠臣矣!」
嘆息畢,司馬懿又問道:
「大將軍打算給滿公上何諡?」
「尚未議定。」
司馬懿聞言,然變:
「滿公立志剛毅,勇而有謀,典兵在外,專心憂公,有行父、祭遵之風,今不幸病逝,當早定諡,以褒忠良,豈可久拖?」
當下立刻執筆寫了一封奏章,遞給傅嘏:
「煩請蘭石立刻派人送往許昌。」
傅嘏應了一聲喏,接過信,轉出門。
不一會兒,他又重新回來,恭聲道:(5,0);
「太傅,已經安排人送去了。」
司馬懿臉鬱郁,點了點頭,好一會才說道:
「這些年來,多虧滿公在朝中周旋,許昌那邊,才沒有斷了大軍的糧草,沒想到……唉!」
看到太傅扼腕嘆息不已,傅嘏安道:
「太傅,滿公年近九十而逝,可謂喜喪,且如今我們從困,駐軍冀州,已無缺糧之憂,也算是不枉滿公在朝中援手。」
司馬懿搖頭,面沉重:
「吾所在意者,豈是缺不缺糧?而是滿公一去,朝中能識大局者,益矣!」
「去年一戰,吾伐蜀無功,本以為會被人說是虛耗錢糧,沒想到許昌那邊更甚,連襄都失了。」
說著,司馬懿臉越發憂慮:
「傳聞襄失守,乃是因為大將軍聽信小人饞言,導致援軍不能及時趕到,這才讓吳寇搶了先機。」(第1208章)
說到這裡,司馬懿恨恨地一拍桉幾,面容變憤然:
「我只道臺中三狗貪財政,沒想到連這等軍中大事,他們也敢胡手!」(5,0);
「吾恨不得領大軍南下許昌,清君側,誅國賊!」
「太傅切莫衝!」傅嘏嚇了一大跳,連忙勸說道,「朝廷才剛下詔,讓太傅節制冀州諸事,以防西賊。」(第1265章)
「若是太傅領了詔令,其後又舉兵清君側,只怕大義要為世人所疑,還是且再從長計議。」
司馬懿吐出一口氣,苦笑:
「吾又何嘗不知?只不過實是中鬱氣難消,不吐不快耳。」
傅嘏建議道:
「太傅手握大軍,冀州多糧,太行險要,只要阻塞諸陘,西賊何懼?太傅只管安守冀州,以待時機,萬不可著急。」
「依嘏看來,既然冀州大局已定,太傅下一步,不在南,而是在北啊!」
「北?」
「正是。」
冀州北邊有什麼?
幽州。
司馬懿若有所思地緩緩點頭,接著似是想起了什麼,語氣頗有些無奈:
「吾又何嘗不知?只是數月前,吾曾寫信給王元伯(即幽州刺史王雄),只是彼一直沒有回信,奈何!」(5,0);
傅嘏笑道:
「此一時彼一時也。太傅寫信時,冀州名不正言不順,王元伯好歹也是一州刺史,豈會輕易便聽從太傅之命?」
「而此時又與數月前大不同。今太傅節制冀州,乃是有朝廷詔令,可謂名正言順。幽州西有西賊,北有胡人,東有公孫氏,三面皆險惡之敵也。」
「幽州居其中,兵力不足,糧草不備,安能獨力拒之?太傅不妨再書信一封,言明利害,相信王元伯會知道如何選擇。」
司馬懿一聽,眼睛一亮,捋了捋鬍鬚:
「妙啊!」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STO.com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到Facebook臉書】
明朝末年,朝政日趨腐敗,黨派林立,黨爭迭起。關外女真,野心勃勃。朱由校決定做些什麼,挽大明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武朝如詩篇,風姿美如畫。 穿越了?還是庶子?沒關係,因為方正只想過悠閑的生活。 可越不想參與朝廷的事情,它就越就越陰錯陽差的糾纏你。 武朝有江湖,空有一副行俠仗義之心,卻無練武之資。 不過一切都沒有關係,擁有超時代知識的方正能在爾虞我詐的朝廷活的如魚得水,在武力為尊的江湖,他能收強者為己用。 有才子,就有佳人,朝廷丞相之女、書院院長之女、武林聖女、神女圍繞其間,到底他又會選擇誰呢?還是一網打盡?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