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蜀漢之莊稼漢 第1274章 全氏與戰馬

《蜀漢之莊稼漢》第1274章 全氏與戰馬

(4, 0);

  雖說步夫人生前沒有被立為皇后,主要是因為前太子孫登與朝中眾臣立徐氏。【記住本站域名STO.COM】

  但後宮之中,一直與步夫人爭寵的王夫人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沒暗中加以阻撓。

  大公主對前太子沒有辦法,但對王夫人可謂是深恨之。

  而現在之所以被作全公主,正是因為嫁給了全琮。

  如果的第一任阿郎周循還活在世上,自己還沒有改嫁的時候,那就應該周公主。

  所以現在的全公主,就是全府的主人。  STO55.COM為您帶來最新章節

  自己的母親被別人奪走了原本屬於的一切。

  而原本屬於全家的頭功,又同樣被人加以干涉,變了次功,小功。

  簡直就是欺人太甚!

  什麼長公主?

  什長衛將軍?

  人家就沒有把全氏看在眼裡!

  全公主越想越氣,一邪火直衝腦門,本無法下去。(5,0);

  怒氣沖沖地問道:

  「衛將軍在何?」

  「稟公主,正在前廳與幾位郎君商量事。」

  「都被人欺負到府上了,還有心商量事!」全公主咬牙道,「速帶我前去!」

  正在與兒子以及從子商量事的全琮,聽得門口忽然被人大力推開,大吃一驚。

  誰人如此大膽?

  居然敢在沒有自己吩咐的況下闖進來?

  他正要呵斥一番,誰料到看清來人時,臉又是一變,連忙站起來笑道:

  「細君何來?」

  可以說,步夫人留下的兩個兒,一個繼承了貌,一個繼承了子。

  而全公主,正是繼承了貌的那個——至於繼承了子的那位,自然就是下嫁朱據的朱公主。

Advertisement

  故而貌如花的全公主雖說是改嫁,但這並未影響全琮對的寵

  否則的話,兩人也不會在親後接連生了兩個兒子。

  即全琮的三子全懌及子全吳。(5,0);

  不過全懌與全吳年紀尚小,還沒有資格參與到府中之事來。

  此時與全琮在廳商量事的,乃是長子全緒、次子全寄,以及從子全端。

  全公主掃了一眼眾人,冷笑一聲:

  「予再不來,怕是明日我們全府的門匾都要被人砸了。」

  全緒全寄全端三人,看到全公主進來,連忙起,垂首行禮:

  「見過阿母。」

  「見過叔母。」

  全公主揮了揮手,示意三人不須多禮。

  全琮聽得全公主之言,頓時就是大驚失

  「細君此話何意?」

  全琮長子全緒:「阿母請上坐。」

  次子全寄,則是小跑過去,作出攙扶全公主的作:「阿母請。」

  全公主也不客氣,一屁坐到全琮的旁邊,直接問道:

  「予聽聞壽春一戰之事,論功已定,可謂實耶?」

  此話一出,莫說是全琮全緒全寄父子三人的臉頓時變得難看起來。(5,0);

  就是全琮從子全端,亦是有憤憤不平之

  事實上,他們幾人所議論的,正是此事。

  全公主看到幾人的神,心裡已是有數。

  「吾為長公主,數次宮,在陛下面前,為爾等多次說,阿郎你乃衛將軍,在朝中亦是高位。」

  「論功一事,陛下本是偏向我們全家,若不然也不至於久不決定。」

  說到這裡,全公主重重地哼了一聲,「阿郎你是這次攻打壽春的主帥,論功行賞沒你說話的份。」

Advertisement

  「反而是遠在千里之外的人,能一言而決誰功大功小,這不是明擺著不把阿郎你放在眼裡嗎?」

  全公主說到這裡,全琮的臉已經不是難看了,而是已經變得掛不住。

  只聽得他喝了一聲:

  「別說了!」

  「啪!」

  一掌拍在桉幾上,全琮恨道:「簡直欺人太甚!」

  全家在吳郡雖不如四大姓氏,但好歹也算得上是大吳的頂尖權貴之家。(5,0);

  陸伯言仗其權勢,一言而否全家在陣前之功,一點面子都不給,這不是在公開打自己的臉是什麼?

  全公主見此,趁機道:

  「陸伯言負西邊戰事,那他就應該好好地呆在西邊。就算是回京述職,那也是應該跟陛下說起荊州戰事就行了,偏生要對壽春戰事指指點點。」

  頓了一下,全公主看向全琮,目閃爍:

  「依妾看,正值朝中敏之時,陸伯言趁這個時候跳出來,目的恐怕不簡單。」

  「嗯?」全琮有些疑地看向全公主,「細君這是何意?」

  全公主冷冷一笑:

  「昔太子在時,陸伯言就曾與之一起鎮守武昌,其從龍之功,唾手而得之。誰料到竟是變故驟起,陸伯言豈不痛惜哉?」

  「今大功從天而降,失而復得,誰能拒之?」說到這裡,全公主咬牙切齒道,「只是可憐了我們全家,了他取擁立之功的代價!」

  全公主這個話一出,全氏幾人皆是神大變!

  特別是全寄,還下意識地看向門口。(5,0);

  若非說這個話的人是全公主,說不得全琮已經打算要滅口了。

  但聽得全琮語氣有些哀求:

  「細君還請慎言才是,陸伯言非是那樣的人。」

Advertisement

  全公主「呵」了一下:

  「陸伯言不是那樣的人?阿郎你好歹是衛將軍,為何他一點面子都不願意給你?」

  「難道他不知道,此等行為,是在打我們全家的臉面?阿郎你如何解釋他如今的所作所為?」

  「這……」全琮語塞。

  有些話,長公主可以說。

  但別人不能說。

  但見全公主指了指自己:

  「予與王夫人不和,不是什麼。依予看來,他如此打我們全家,不就是為了向新太子表明自己的立場麼?」

  新太子的母親是王夫人。

  想起王夫人與步夫人,還有自己細君之間的恩怨,全琮再次說不出話來。

  剩下的幾個全氏子弟更是噤若寒蟬而不敢言。(5,0);

  與皇家結親,或許有著巨大的利益。

  但自古以來,巨大利益往往就代表著高危風險。

  步夫人在世時,寵冠後宮,無皇后之名而有皇后之實。

  全氏上下,可謂沾了不

  如今步夫人已然去世,若是王夫人真被冊封為皇后,會不會因為全公主而遷怒全氏,誰也不敢保證。

  更別說,太子可是儲君,未來的皇帝。

  一念至此,有人頓時就是冷汗直流。

  「阿母,這可如何是好?」

  全琮次子全寄,最先承不住,終於著聲音問了一句。

  全公主沒有回答,只是又掃了一眼所有人。

  最後把目落到全琮上。

  相比於沉不住氣的全寄,其父全琮則是沉穩得多。

  畢竟是吳國的衛將軍,而且這輩子不見過多風浪。

  更別說是娶了吳國的長公主。

  別人不知道,難道全琮自己還不知道,自己的細君有多陛下寵嗎?(5,0);

  莫說現在三皇子還沒有正式被立為太子,就算是了太子,也還是個太子!

  難道還能越過陛下?

  所以他自有一番底氣在。

  不過他也知道,全公主所言,也不全是危言聳聽,而是確確實實存在的可能風險。

  全琮考慮良久,這才緩緩開口道:

  「細君所言,倒也不無道理。」

  他抬起頭來,回看全公主:

  「那依細君所見,吾等當如何應對才是?」

  全公主等的,可不就是這一句?

  但見臉上終於出一高深莫測的笑意:

  「阿郎莫憂,妾說了這麼多,不過是想提醒阿郎一番,莫要大意,免得有人故意針對我們全家而不自知。」

  說著,又故作嘆了一口氣:

  「如今大吳,正值多事之秋,有些事,並不是說我們想要避,就能避過去的,故而我們提前做些準備,總是好的。」

  聽到全公主這個話,全琮心裡就是咯噔一下!(5,0);

  這……

  什麼意思?

  難道全氏真要被迫捲兇險無比的宮爭?

  想到這裡,全琮終於沉不住氣了,忍不住地開口問道:

  「細君何不把話說得明白一些?如此雲裡霧裡,未免讓人擔憂。」

  話說到這一步,全公主反而不想說了:

  「阿郎,如今事未明,有些話,妾亦不敢多說,何況就算是說出來,也不過是徒加擔憂罷了。阿郎且有些耐心,再等等看就是。」

  看到全氏幾人仍是面難看,全公主心中微有得意,知道自己已然說了他們。

  不過的臉上,卻是不出分毫,反是放緩了聲音,勸道:

  「我說了,我提醒此事,不過是未雨綢繆。」

  大概是為了給他們增強一些信心,全公主又是冷笑一聲:

  「在我看來,就三皇子被立為太子又如何?難道就能說是大局已定?前太子當了那麼多年太子,不還是說沒就沒了?」

  這個話,已經算是大逆不道了!(5,0);

  就連全琮,亦是駭然失

  「細君還請慎言!莫要給我們全家引來災禍!」

  全公主呵地一笑,臉上雖是有些不以為然,但卻也沒有再說下去。

  而是起,作勢走,不過在走之前,又說了一句:

  「予今日所言,所聞者皆為我全氏至親,想必不會泄出去,對吧?」

  全琮深深地看了一眼全公主,最終還是緩緩地點了點頭。

  「那是自然。」

  在全琮看來,細君雖然沒有明說,但很明顯是話中有話。

  長公主得陛下所寵,能自由出,自然是知道許多外人所不知道的事

  全琮相信,說的這些話,必然不是無的放失。

  再說了,誠如細君所言,大吳此時正是多事之秋,且全氏乃是皇親國戚,自己又是朝中重臣。

  有些事,就算是想避,那也是避不開的。

  既然避不開,那就只能見機行事了。

  何況一想起壽春一役論功之事,全琮心裡覺得無比憋屈的同時,亦是頗有些憤恨不平。(5,0);

  雖然在吳郡,全氏比不過陸氏,但也未必怕事。

  吳國赤烏五年,孫權正式下詔,冊封三皇子孫和為太子,同時以南宮為太子起居之

  這是在許多人意料之中的事,也讓許多關心吳國穩定的臣民鬆了一口氣。

  -----------------

  大漢延熙五年的開春,老天爺難得地沒有發脾氣,氣候比較正常,雨水也不錯,是個適合耕種的春日。

  不過對於吳國軍中來說,有一件比較煩惱的事,那就是戰馬的損耗。

  去年吳漢兩國並討魏賊之後,雙方互派人員,都算是學有所,各自歸國。

  吳國的騎軍組建,終於可以正式步正軌。

  然後孫大帝發現,想要組建騎軍,並不是說有了領隊的將,有了馬匹,有了馬,那就可以了的。

  將士們還得練。

  雖說有了騎兵三件套,比起以前,訓練騎軍要容易得多,時間也要短得多。

  但步軍可以隨便拉壯丁,然後再短時間練一番,就可以驅趕著上戰場。(5,0);

  而騎軍不行。

  騎軍是人與馬的結合。

  不但人要能聽得懂軍令,還要控戰馬去遵循軍令。

  更別說江東子弟,善船而不善騎馬。

  那就更加需要大量的練。

  而戰馬的戰場壽命是很短暫的。

  使用得越是頻繁,戰馬退役得就越快。

  除了上述這些,大吳的戰馬還面臨著一個極為嚴峻的問題:

  那就是從漢國租買回來的戰馬,並不是很適應江東的氣候。

  江南氣候,不馬匹馬蹄很容易腐爛。

  再加上吳國軍中並沒有照顧大量戰馬的經驗,這也導致軍中戰馬管理不善。

  開春的時候,正好又是戰馬最為虛弱的時候,不馬匹因為照顧不周,或者錯誤的飼養而生病,以致於無法騎乘。

  這就讓吳國戰馬的非戰時損耗越發的大了。

  大到讓孫權心疼不已的地步。

  才立完太子,北方積雪堪堪融化,孫大帝就迫不及待派人前往長安求救。(5,0);

  -----------------

  「秦校事,你們吳國戰馬出了問題,不能怪我們頭上吧?」

  長安大司馬府,馮大司馬一臉不可置信地看向從江東拼命趕過來,風塵僕僕的秦博。

  「我們當初給你們的戰馬,可都是經過挑細選,確定沒有任何病的。」

  「你們自己管理不善,照顧不周,那是你們自己的問題,現在來找我說這個,莫不是還想要我賠你們不?」

  一年之計在於春。

  難得老天今年發了善心。

  再加上去年一場大戰,除了蜀地這個戰略儲備倉,大漢其他地方的存糧幾乎被調一空。

  督促好今年的春耕工作,那就是重中之重。

  莫說是馮大司馬,就算是漢家天子,前些日子都親自跑到霸水那邊巡視春耕了。

  大漢上上下下,哪有一個閒的?

  開春兩個月以來,馮大司馬忙得腳不沾地,好不容易才閒下來一點,吳國孫大帝就火急火燎地派了校事府的人過來。

  馮大司馬能給對方好臉才怪。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STO.com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到Facebook臉書】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