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0);
第3285章 排外和排位
『擒獲夏侯元讓?』
斐潛頗為驚訝。
在冷兵時代,想要在戰場上捕獲敵方大將,並不是說像是遊戲之中的那麼容易,也不可能有什麼必擒卡之類的東西來提供概率加。
這是因為如果不是直接面對面手,那麼大多數的將領都是居於戰場的後線,而不管是人還是戰馬,想要越戰場直撲敵方主將的位置都是比較困難的,更不用說還要擊潰擊散對方的護衛……
不過夏侯惇就算是比較倒霉的了,他錯誤的判斷了形勢,又是在太行山陘這種相對限制較多的地形當中,連逃跑都沒有太多的空間。
於是夏侯惇就被抓了,現在正在送往晉的路上,而信報則是第一時間送到了斐潛這裡。
同時上報的還有崔鈞也被捕的消息。
崔厚則是半道上跌落山澗,不知生死。
『主公,大喜啊!』荀諶拱手以賀。
夏侯惇可以說是曹軍的第二主將,也是曹氏政治集團的核心人,現在落到了斐潛手中,雖然暫時還在太原地區,但是無形當中就已經給斐潛的最終勝利添加了不的勝算。
這一點,荀諶明白,許褚也同樣清楚。
『此事……』斐潛沉了片刻,『暫不向外公布。』
荀諶和許褚對視一眼,然後荀諶很快明白過來,拱手應是。
許褚遲疑了片刻,但是也跟著荀諶應下。
斐潛沒有解釋的意思,因為當下還是以眼前的戰局為重。
在斐潛等三人面前,是一個巨大的沙盤,而在沙盤的中心,著一代表了曹的微型纛旗。
斐潛俯視著整個的沙盤。
許褚也連忙站在了斐潛一側。
荀諶瞄了一眼斐潛,然後又將目集中在了沙盤上。他忽然有一種覺,這個沙盤就像是一張網,而曹則是跌落網中的魚。曹想要掙這張網,又或是和斐潛拼一個魚死網破,但是斐潛卻像是耐心的漁夫,在等待這大魚消耗完最後的力。
斐潛微微皺著眉頭,看著沙盤,一時沒有說話。
許褚和荀諶都在以為斐潛在考慮著如何擊敗曹的方案,也都不敢打攪斐潛,但是實際上斐潛實際上並沒有在想如何對於曹展開進攻……
從峨嵋嶺上往下,也就三條路,哦,四條。
中間兩條相近,所以算作三條也行,或者說是三個方向,左中右。
左路是聞喜,右路是坂,中間則是安邑。
左右兩個方向都需要繞路。
峨嵋嶺上看起來像是平的,但是實際上有很多的褶皺。這是黃土高坡的特,看著兩家似乎很近,喊一嗓子對方就能聽到,但是要去對方家中串個門,要走一兩個時辰……
所以主要的進攻方向也只有一個。
曹也同樣是知道這一點。
運城盆地,就像是一個角斗場。
曹下場了。
斐潛在知道了曹大纛在運城盆地中央豎起的時候,就明白了這是曹在向斐潛挑戰,比那什麼戰書都要更加的直接。如果斐潛不應戰,那麼曹多半就會轉就走,而且之後還會嘲笑斐潛膽怯。
斐潛自然就要來。
而現在斐潛考慮的不僅是打,而是打完了要怎麼辦。
斐潛特意拉到了河東來打,一方面是避免對於關中有破壞,另外一方面是借這個機會收拾一下河東的這些鄉紳士族,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蔽的緣由,就是培養一下自己麾下的山東派系之人。
荀諶,潁川人。
許褚,譙縣人。
司馬懿,河人。
甚至掙了韁繩放出去的魏二哈,是南人。
政見不同,是這個世界上最不可調和的矛盾。每個人不同的三觀形了每個人不同的政見,而且這種政見上的矛盾是一定會存在的,就像是白天和黑夜。因此不能說像是傻大膽的秦始皇,覺得將法令統一了就可以統一全天下的思想。
大漢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山東人肯定是難逃其咎。董卓確實是開了一個壞頭,而山東人才是將整個大漢徹底打碎,不可收場的重要推手。
酸棗聯盟,表面上是反董,實際上是分割大漢的聯盟,這一點毫無疑問。
簡單來說就是董卓了一下手,而跟著往大漢上埋上土的,卻是山東人。
這一點也不奇怪,畢竟在山東人心中,尤其是在豫州冀州兩地的士族鄉紳的想法裡面,他們負擔了大漢絕大多數的財政賦稅,養活了大漢邊疆無數兵卒,自然就會心高氣傲,覺得大漢其他州郡,尤其是北地西域簡直就是山裡面的窮親戚,只會上門討債要東西,不知道有多麼厭惡,所以董卓一手,自然就立刻找到了斷絕親戚關係,隔絕往來的理由。
當然,其實『排外』這種事,不僅僅是出現在冀州豫州,也不是僅僅只有大漢一個朝代,可以說只要是人群居的地方,必然就會出現『排外』的現象,即便是斐潛自也不例外。但問題是當一個人層級越高,眼越遠大,就越不應該出現『排外』的問題。 (5,0);
排外的原因很簡單,因為高傲。
冀州豫州,是當下大漢最適宜農業生產的區域,而在斐潛之前,大漢主要的文化中心,經濟中心和糧食產地中心都在這兩個州郡,可以說這兩個州郡在大漢國,力群雄,將第三名和其他州郡遠遠的甩開,所以心中高傲是在所難免的。
但山東冀州豫州之地,斐潛覺得,在不同的階層之間又有不同的『高傲』形式。
首先是最為底層的普通百姓,自耕農或是佃農。
這些人群數量是龐大的,生態位又是最低等的,而且『排外』也是赤的,並且會直接以行為或是言語表達出來。
這和張繡上報的那些河東老佃戶很相似。他們厭惡外地的流民,原因是因為這些流民會以更為低廉的勞力價格來『搶奪』了他們原本被剝削的『機會』。
作為東漢開國皇帝發家致富,做大做強的起源地,作為東漢朝堂的奠基人,豫州和冀州的普通百姓了相當長時間的優厚待遇,也獲得了不小的大漢福利,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逐漸的被士族鄉紳所占有,這些冀州和豫州的普通百姓的生活水準是在不斷下降的。
很可惜的是,這些冀州豫州的本土百姓,會被地方的士族鄉紳的一些假象所迷,而將不滿和怨恨用在了其他州郡因為戰,因為災害而來的流民上。
冀州豫州的普通百姓在對於這些流民有短暫的同之後,就必然產生了厭惡。這些後來者,明顯會比冀州豫州的本土百姓更『卷』,以更為低廉的勞力價格,奪取了他們原本的生存空間,自然心是有不滿的,在言語和行為上產生出來的『排外』現象也就是一種不可避免的結果。
但是底層的這些百姓是懷著一種對於鄉土的熱誠和恪守,是一種樸素的,只需要稍微給與一些認可,將流民和這些原土百姓的矛盾稍微調和一下,就可以很簡單的化解這一種『排外』的現象。甚至連府都不必出面,只是讓這些流民學習一下豫州或是冀州的當地方言,就會很簡單的讓這些流民融其中……
比較麻煩的,則是鄉村的一些蠹吏。
這些蠹吏,大上可以看是在某種機緣之下躍遷了階層的平頭百姓。這些底層的鄉村蠹吏來源於普通的民眾,可是這些蠹吏又急切的想要和原生的環境劃清界限,瘋狂的朝上一個階層去看齊,所以他們的言行其實是和他們更上一層是相同的,而且是會矯枉過正。上面吹口氣,他們就颳風,上面吐點口水,他們就下雨,上面放個屁,他們就打雷。
這些蠹吏的數量是龐大的,至對於斐潛當下來說是如此。
即便是將守山學宮裡面的學子和青龍寺的儲備人才都算上,也不見得能夠滿足冀州豫州那麼多鄉村的需求,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斐潛還需要這些人。
因此,培養一批山東人去制約這些山東蠹吏,使得斐潛不會陷前車之覆當中去就尤為重要。
荀諶等人需要為斐潛和山東之間的緩衝墊,但是無功而封賞,破壞原本的晉升渠道的遊戲規則,無疑是自掘墳墓的行為,這就是為什麼張繡被派到了聞喜這個偏戰場,而荀諶為了中央戰場上的一枚棋子後,斐潛又增加了一枚許褚的原因。
這一仗,不僅是要擊敗曹,還需要讓許褚荀諶等人得到一定的功勳,順理章的推行下一步的計劃……
所以,以山東人來治理山東人,無疑是斐潛下個階段一個非常重要的策略,但是並不代表著這策略就是永久的,在度過了前期的階段之後,依舊會需要進行調整。
就像是斐潛計劃著將北域都護趙雲調回來一樣。
思索已定,斐潛這才真正的看向了沙盤。
斐潛的斥候配備了量但是在這個年代相當犀利的遠鏡,所以對於曹軍的部署況,遠遠比曹軍自所預料的要多。
戰場之上,誰掌握了更多的信息報,誰就備更多的優勢。
斐潛站在沙盤邊上,巡視著戰場,但在荀諶和許褚眼中,斐潛就像是在空中俯視著整個河東大地。長達數百里的戰線上,每一個小小的旗幟,都代表了數目不小的部隊。
戰場上的部隊排位,是一門學問。
不是說隨便將部隊扔到桌面上,然後部隊就可以全自展開,然後自攻擊了……
這玩意涉及到對戰、策略、地形、敵等多方面因素,首先要符合整戰略的需求,必須要據戰場環境、敵和任務目標,選擇合適的陣型和隊形,才能靈活運用各種戰手段,如伏擊、迂迴、包圍等,以達戰鬥目的。
其次要考慮地形地貌的影響,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如山地、丘陵、平原等,發揮各兵種的優勢。同時也需要跟敵態,及時調整部隊排位,以應對敵方的變化。分析敵方可能採取的戰和策略,有針對地制定應對措施。
最後要建立一個有效的通渠道,明確指揮關係和職責分工,提高指揮效率。注重協同配合,加強各兵種、部隊之間的協同配合,形合力。在此基礎上,還要確保後勤保障,確保部隊能夠得到及時的補給和支持。
所以這一次斐潛將荀諶和許褚到了沙盤面前,就是為了確保在戰前這些事項能夠明確下來,不至於在戰鬥開始之後,還要一件件的請示,一個個的調整。 (5,0);
越是龐大的戰事,越要將細節做到極致。
斐潛是整個軍隊的核心,是大腦,是指揮中心,而荀諶則是後勤主,是神經傳導系統,是協調各部的運作,而許褚帶著的步卒陣線則是堅固的盾牌,然後騎兵和炮兵兩支部隊則是最為犀利的一長一短的武。
這些各個的部分,要怎樣配比排位,則會關係到最終的勝敗。
死傷,在所難免,自從雙方將部隊開始在這一個盆地上堆積的時候,就註定了鮮要澆灌這一方的土地。
如果以巨大的代價換取了勝利,那麼斐潛也就不用想著繼續推進了。
所以不僅是要贏,還要用最小的代價獲勝,這才是最大的難點。
沙盤之中,曹軍的旗幟從中條山一直鋪設到了坡下,並且在安邑城周邊構建出了一個空心的陣勢,就像是在安邑這裡搭建出了核心的舞臺,而斐潛和曹就要在這個舞臺上相互爭鬥。
武則天初登大寶。 千年前的洛陽城裡,鮮紅的牡丹怒放,朝陽升起,灑落無數晨曦。繁華之下,掩蓋的,又是一次次鮮血淋漓的殺伐。 秦少遊來了,然後他笑了:“給我一把菜刀,我能征服世界。
建安十二年,郭嘉病重,生命即將走到盡頭。臨死前,郭嘉拉著曹操的手,說出了一個秘密:吾弟郭泰,才能勝吾十倍,可助主公成就霸業!曹操悲痛之餘,三次到訪,請郭泰出山,開局便是赤壁之戰前夕。面對諸葛亮草船借箭,郭泰直接送他十萬隻火箭!周瑜:諸葛軍師,這就是你的十萬支箭?劉備:軍師,你不是自稱臥龍,怎麼從來沒有成功過?司馬懿:丞相為何要滅我滿門?曹操:吾有文政,猶魚之有水也!
“李行之!速來投靠于孤!”戰場之上,袁紹指著李知威脅道。“額……本初兄居然能找到本候家人?不必多言!他們肯定是冒充的!本候孤身一人來到此世,何來家人?必是假的!”一個老師在三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