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顯然沒料到城的將士們如此不堪一擊,他原以為讓太子死守能堅持到援軍回來,他們不是做了威力強大的火麼?
「回稟皇上,奴才的確看到空中升起了紅煙火,是太子殿下事先說好的信號沒錯。」
李公公如此回答,皇帝的心沉了沉,如此看來,宮門也會在天亮之前被攻破,「小李子。」
「奴才在。」
皇帝焦急的道:「速去離宮請七皇子與玉貴人前來。」
李公公應聲,抬頭看了一眼皇帝便多了一句,「要不要請賢妃來?太子殿下……」
「聽不懂朕的話?紫微宮人太多,即便叛軍攻來,應該不會們,皇姑母還在那兒,寧王不會手。」
皇宮最蔽的藏之絕不能讓那麼多家人知曉。
「陛下,請恕老奴多,此前是太子殿下帶領人抵抗叛軍,而家在大周舉足輕重,您這般拋下們不管,恐怕會遭人非議,伺候朝中大臣如何看待?
不妨如太子殿下所言,放一些人進宮,或許還能多撐一些時間,宮的朝臣與家眷不,屆時會傷了大周的元氣啊。」
即便皇上帶著七皇子躲過此次劫難又如何,將來他這個皇帝也抬不起頭,以後君臣離心,大周的江山社稷又當如何?
旁人或許還能在寧王手中活命,畢竟寧王想要當皇帝也需要朝臣們,只要大臣們歸順他就不會有命之憂。
但鎮國將軍府不同,早就與寧王結怨,而且他們不可能歸順寧王,下場只有一個死字,如果真如此發展,以後的家還會忠心耿耿?
在戰場上敵的家人又當如何?
寧王的那點兵力如何能抵擋家軍,大周極有可能改姓。
「做好你分之事即可。」
李公公聞言只得告退去請七皇子母子前來,他自認為很了解皇上,卻沒料到皇上最喜歡的妃嬪竟是失寵的玉貴人,最看重的兒子也是七皇子。
當初皇上想讓七皇子與西涼公主聯姻,他還以為是因為七皇子與西涼公主年紀相當,完全沒想到皇上是在替七皇子籌謀。
李公公現在才想通,皇上當年與玉貴人恐怕是演了一場戲給旁人看,明面上玉貴人失寵,實際上是皇帝為了保護母族不強大的玉貴人免其他嬪妃毒害而有意為之。
一個不得寵的妃子,誰吃飽了撐的去陷害?
因而當初非常得寵的賢妃就了眾矢之的,連帶著生孩子時都被人暗害,更因為賢妃生產一事,皇上把宮中跋扈的妃子清理了一遍。
仔細想想那也不僅僅是替賢妃出氣,而是為玉貴人掃除敵人。
或許大家都被皇帝蒙蔽了,失寵的妃子過得很安生,還能生出一個皇子並平安長大,那都發生在賢妃產子之後,更借了那風才沒人對皇嗣手。
皇帝起,撐手在案上想了很久,他不能躲也無需躲,寧王敢弒君弒父不?
那個逆子想要名正言順的當皇帝,必須要他這個皇上點頭答應並傳位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