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陛下氣呼呼的走了,飯都沒吃,房俊自是不會浪費,將給李二陛下準備的火鍋端到屋裡,拉著房全、盧和房四海,圍了一桌,放懷吃喝。
起先三人自是不肯,僕人跟主家同桌而食,哪有這個道理?不過架不住房俊連拉帶拽,只好又是又是忐忑的坐下。
席間,房全問道:「二郎,那日你讓我準備一些東西,說是要給耕牛穿什麼鼻環,什麼時候弄?」
房俊這才想起這碼事兒,都怪這兩天先是聞聽玻璃燒出來了心裡歡喜,又是準備這個品鑑會忙得團團轉,居然給忘了。
「那玩意容易得很,不過還缺一樣東西,還得等兩天。」
給牛穿鼻環沒啥難度,但是後世使用酒給創口消毒,現在沒酒,那起碼也得整出高度白酒將就著用,否則一旦創口染,牛命危矣……
這年頭,耕牛是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幾乎沒有之一。
而且唐朝這酸酒他是在是夠了,喝酒像吃水果一樣能,誰能得了?
必須把蒸餾酒整出來,雖然不敢賣,自己喝也行啊。
********
一個現代人穿越到古代,最大的倚仗是什麼?
知歷史進程算一個,這樣可以抱大,幾乎不存在站隊錯誤的風險。
另一個,便是海量的知識。
古代的知識傳播,只能靠書本,傳播範圍相當狹窄。尤其是宋朝之前,因為紙張、印刷等等原因,書籍是貨真價實的奢侈品,原版印刷的書籍數量極,想要看書,基本靠抄……
再加上民間傳統的「教會徒弟死師傅」保守思想作祟,寧可把技帶進棺材,也不會輕易傳授出去,自然知識、科學技長時間停滯不前,甚至到了「我大清」的時候,出現大幅度的倒退。
儒家學說宣揚的「重道而不重」是阻礙科學技進步的最大絆腳石。
家有恆產者、頭腦聰慧者全都去讀四書五經、作八,研究點科學技反倒了「奇技巧」,被人鄙視,結局自然是被歐洲人拿咱們老祖宗發明的火藥回頭把咱們砸了個稀爛……
而在現代,則完全不同。
全世界範圍的學流、網際網路的興起,諮詢的飛速傳播,讓人們更容易接到各種各樣的知識。
簡單來說,獲得知識的本大大下降、途徑越來越廣。
上下五千年、數理化文學,閉門家中坐,可知天下事。
這對於一個人的知識程度、頭腦見識的培養,無可估量。
便如同房俊,燒玻璃這種事他本不會,但是恰好以前聽說過、甚至在網絡上見到過相關的帖子,照葫蘆畫瓢,燒制出來便不是什麼難事。
試問,如果是一個古代人,你到哪裡去知道這些個步驟、所需的原料?
別說沒人知道,知道也不會告訴你……
翌日清早,房俊將莊子裡的僕役上七八個,準備製作皂。
製作玻璃製品,材料已經沒有問題,難在製作工藝以及技的練程度。
房俊從來沒幹過這個活兒,什麼也不會,只能讓工匠自己去索。但他也提了一些意見,比如拿長管子吹一吹,就能吹出來一個玻璃瓶子……
相比玻璃製品,皂這玩意難在材料上,反倒是製作工藝就容易得多,因為古往今來、歷朝歷代的皂,它都是長方形,做個模子就行了……
好在經過十幾個僕人堅持不懈的實驗,火鹼終於由純鹼加石灰給配製出來,而且沒有。
房俊只是知道甘油跟某些強氧化劑反應會變硝酸甘油,可他並不知道,想要把甘油變硝酸甘油,那可比把油脂製皂難多了……
然而料想中的硝酸甘油並未出現,卻讓房俊有些患得患失,雖然沒炸死人,但是畢竟了一件可以攻城拔寨瞬間將城牆炸上天的利……
燒玻璃的瓷窯前空地上,支起了一口大鍋,火燒的正旺,鍋里的豬油已經溫熱。
房俊指使一個僕役將備好的火鹼倒進去,然後不停的攪拌,鍋里頓時飄出一古怪的氣味。
這時候將鍋從火上取下來,攪拌依然不停。
直到豬油與火鹼完全融合,趁熱加量鹽水,這鹽析,房俊略懂……
然後,負責攪拌的那個僕役,被鍋里的異象震驚了,手指著鍋里,眼睛瞪得老大,張得更大,可以塞進一隻蛋了。
旁人見他如此神,自是心裡好奇,朝鍋里一瞧,才發現那鍋里已經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立時步了那僕役的後塵,張結舌,目瞪口呆,靜靜的站在當地,要不是口急刷起伏證明都是活人的話,肯定會把他們當座一排雕像。
一些藥膏似的淡黃事出現在鍋里。對於沒有化學知識的唐朝人來說,那就是憑空出現的,簡直是神仙般的本事,太難想像了。
繼續攪拌,油溫漸漸降下來,淡黃的脂酸鈉冷卻析出,漂浮在溶上層,用一塊木板刮下來,倒備好的模子,乾燥型後,就做了一塊皂。
鍋里殘餘的溶解了甘油、食鹽和未作用完的氫氧化鈉,房俊不知道應該怎麼理,貌似這些東西不僅能製作硝酸甘油,還能做化?
當然啦,他肯定不會,所以只能倒掉。
工業廢水是「三廢」之一,但是這廢水例外,原因在於甘油可以保護植。若是得到甘油保護的植可以很好的生長在鹽鹼地上,所以不用擔心會造環境污染。
皂已經在模子裡,只待冷卻型後就算完工,房俊才又想起一事,若是再裡邊加些香料什麼的,是不是就是香皂了?
撓了撓頭,卻也懶得弄了,下回再說吧……
其實,他這麼製作出來的皂質量很差,皂里依然殘留甘油等雜質,還有許素。
可誰整個大唐也沒有同類產品相比呢?
貨比貨得扔,沒得比,自然就是好東西,不用扔掉……
房俊掐腰站著,很有就,可自己是學農業技的啊,居然搞起化工,算不算不務正業?
********
時至今日,大唐帝國已經達到了國力的巔峰,萬邦來朝,萬國納貢。當萬國使者帶著滿滿誠意,來聆聽帶領大唐走向巔峰的皇帝李城發言時……各國使者:“尊敬的大唐皇帝,請問您是如何帶領大唐走向巔峰的?”李城:“特麼的,誰再說朕帶領的,朕把他頭卸了!都說了,朕那都是在敗大唐國力!”各國使者:“我們都懂,都懂……”【已有完本百萬字
李狗兒,一個連正兒八經大名都沒有的窮要飯,一個社會的最底層,當一個做貴妃的姑姑突然砸到他頭上的時候,李狗兒的幸福生活開始了。三妻四妾?富甲天下?那都不是個事!人要有遠大的志向。做忠臣能臣?那太累,而且自己也不識幾個字。做外戚當權臣?那太危險,好像歷朝歷代沒有幾個能得善終的。李狗兒沒有理想,沒有志向,更沒有抱負
十二年前,他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救國難于危機,怎奈何功高蓋主,群臣妒能,慘遭鳩酒賜死,幸得天命存活。十二年后,天下再次動蕩,國之將覆,當年手下八位虎將千里迢迢尋他領兵出山,卻不料,他早就看透了權利漩渦,一心只想做一個廢物贅婿,守護妻…
謝恒宇穿越到一本曆史小說裏,但他的身份不是主角。爺爺是開國皇帝。父親是當朝太子。作為皇太孫,未來的皇位繼承人。自己卻選擇一個看不上自己的假清高女主。親眼見證男主篡位成功,取代自己登上皇位,和女主鸞鳳和鳴!好!既然自己是反派,何不將反派進行到底。女主不要退婚嗎?男主不是要造反嗎?退婚要趁早。造反也要趁早!趁著男主還沒有崛起的時候,謝恒宇毅然走上了天命反派的道路,在造皇爺爺反的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