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陛下角勾起,心大好。
對於李二陛下來說,「天子聖明,邊更多是賢臣良將……」這句話,比之任何史書上的讚揚都要來的爽快。
這是來自民間的聲音!
大唐歷來無因言獲罪之說,若不是由衷之言,絕對不能這麼說。
當皇帝圖個啥?
活著的時候手執乾坤指點江山,死了之後青史留名、萬世流芳!
好或者不好,不是史書上那幾個乾的文字,而是老百姓的口碑!
老百姓的心裡有桿秤,誰好誰壞,心明眼亮!
李二陛下心大爽,回頭問李君羨道:「房二那個混帳又搞什麼名堂?」
此地雖非長安,「百騎」的耳目難免閉塞,可唯恐因為雪災導致民變,這一段時間「百騎」擴大了偵緝範圍,商賈雲集的新更是重中之重。
聽得陛下詢問,李君羨立即答道:「據說房家二郎偶然得了一件曠世珍寶,廣撒請柬,邀請關中世家、朝中重臣、富商巨賈一同赴房家灣品鑑,幾位親王殿下也曾到請柬……」
李二皺眉問道:「房家灣?此是何?」
當了十幾年皇帝,李二陛下居然不知道關中還有這麼一個地方。
李君羨笑道:「房家食封便在這驪山之上,多是山石坡地,山腳下有一河灣,原本無名,房家二郎前些時日來了興致,取名為房家灣。陛下知道,房相從不關心家中瑣事,房夫人對房二郎百般寵,自是由得他胡來。」
李二陛下搖頭失笑,心底卻是唏噓,不想起當初大封功臣,因關中地狹人多,房玄齡主要求敕封山地之事,暗暗。
便笑道:「不如咱們也去湊個熱鬧如何?」
李君羨為難道:「陛下,此刻那房家灣必然客似雲來,難免糟,怕是不妥……」
開什麼玩笑,如此雜之地,陛下怎可涉險?萬一有那居心叵測之徒趁暴起,讓陛下有了損傷,自己一百個腦袋也不夠砍……
李二陛下卻笑道:「你呀你呀,年紀越大膽子越小,當年竇建德與王世充三十萬大軍陳兵虎牢關下,某親率三千騎沖陣,不也殺他個落花流水?」
李君羨到底是戰將,被李二陛下一席話說得熱沸騰,施禮道:「陛下威武,臣便陪著陛下走這一遭,若有屑小之徒敢犯陛下虎威,臣肋下寶劍也可出鞘飲!」
李二陛下很是開懷,哈哈大笑。
當即,為避人耳目,李二陛下命李君羨和王德與他同乘一車,讓一個「百騎」銳趕車,化妝普通人的「百騎」暗中保護,向城北的驪山進發。
********
馬車路過河道的時候,不遠有兩人正在冰面上刨冰,碎冰四濺。
看形,應是一男一,男穿黑,著白,男的姿拔,兒纖細苗條。
「是有署之人在藏冰麼?」李二陛下問道。
藏冰乃傳統歲時風俗。亦稱「窖冰」。
北方夏日暑熱,冬日結冰,故有於冬季藏納冰塊於冰窖以供來夏使用的風習。此俗起源甚早,《詩經》中即有記載,且多行於宮廷、府。「《周禮》有冰人,掌斬冰,淇凌。注云:凌,冰室也。其事始於此。「
古代有專門管理此事的吏,並建有窖冰的「冰井」。
每到冬月三九、四九天,即有伐冰、藏冰之舉,頗屬盛事。
次年夏令時取出,宮廷頒賜臣下,民間亦市賣。此俗為古代政令重要的一項。
「頒冰也者,分冰以大夫也。」
「頒冰」從伏一直持續到立秋,賜冰多因品級不同而各有差等。
李君羨角一:「陛下,那是房家二郎……」
李二陛下微微掀開車簾,定睛一看,一張黑臉,帶著個貂皮帽子,渾上下裹得像個狗熊一樣嚴實,可不就是房俊?
「這貨在幹嘛?」李二陛下很是好奇,這天寒地凍的,刨冰玩?
不是召開什麼品鑑會麼,把人都請家裡去了,自己倒跑出來玩?
真是不著調啊……
房二手裡那這個「冰穿子」,兩手攥著把手,像打夯一樣上下用力鑿冰。
那「冰穿子」是用小碗口的一段木頭做的。一頭修理尖狀,再上鐵做的鑽頭;另一頭在上面鑿個鐵鍬把細的眼,進個半米長的木,作為把手。
鑿的時候,房俊沒有一下子在一把冰鑿,而是鑿出一個一尺左右的圓圈,每隔一寸遠近鑿一個深坑,當鑿到只有一寸多厚的時候,才把冰穿子倒過來用力在窟窿中心往下一砸,冰面立即被砸下一個碗口的水窟窿。
這時房俊敏捷的倒退幾步,一個碗口的水柱從砸開的冰窟窿噴出來。等到那水柱落地,方才見到那麼許多魚蝦及蛤蟆等水下生隨著水柱涌了出來,在冰面上歡快的蹦躂,只是天寒地凍,那魚蝦蹦達一會就凍冰。
旁邊那個雪白狐裘的喜笑開的拎著木桶,小跑過去撿起凍僵的漁獲,不時發出歡快的笑聲,銀鈴一般悅耳聽。
房俊卻是在水柱噴出後,再把所有的冰窟窿砸,形一個大冰。然後先用一個奇形怪狀的抄網把水中的冰都撈出來,再將抄網到冰窟窿里捕撈。先是用力將抄網朝著一個方向轉,轉幾圈後,猛然朝返方向轉,再猛地將抄網提起,那抄網裡便網了幾條大魚。
李二陛下看得饒有興致,這捕魚也太容易了吧?
那歡呼一聲,步履歡快的小跑過去,驚訝道:「這幾條魚這麼大呀!」
房俊一臉得意:「厲害吧?論起刨冰捕魚,整個大唐某說是第二,那就無人敢認第一!」
聲誇讚:「二郎最厲害了!」
房俊哈哈一笑:「趕撿魚,之撿大的,小的丟回冰窟窿里。」
遠遠觀看的李二不解,那也是不解,問道:「為何如此麻煩?」
房俊俯將抄網裡的大魚撿到木桶里,一邊忙活一邊說道:「你看這些小魚,沒多,也不好吃,可是在河裡養一年,便能產卵繁,子孫綿延。現在若是將它隨意丟棄任憑凍死,來年可是了許多條魚?那麼來年的來年呢?所以啊,現在你丟棄一條魚,就等於將來大唐了千千萬萬條魚……」
這下不僅那有點懵,就連李二陛下和李君羨、王德也有些啼笑皆非。
這都什麼歪理?
他們都以為這是房俊在逗那,卻不知房俊的心裡的確是如此想法。
沒有在二十一世紀生存過的人,永遠都無法想像自然資源枯竭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
保護自然資源人人有責,要從一條小魚做起……
渭水之盟前夕,席雲飛魂穿爲席君買胞弟。爲了提升生活水平,利用金手指大搞鄉村建設。主角智商平平,不裝逼,不上戰場,不理朝政。沒事就喜歡整點吃的喝的,再改善一下居住環境。當然,畢竟是主角,總是要爲這個時代做出一點貢獻的,喜歡這類網文的朋友,歡迎光臨!!!
現代資深驢友穿越到東晉年間,寄魂於寒門少年陳操之,面臨族中田產將被侵奪、賢慧的寡嫂被逼改嫁的困難局面,陳操之如何突破門第的偏見,改變自己的命運,從而維護自己和族人的利益?且看寒門少年在九品官人法的森嚴等級中步步攀升,與顧愷之為友,娶謝道韞為妻,金戈鐵馬,北伐建功,成就穿越東晉第一書。
八級鉗工重生大唐,附帶工具係統,且看主角如何玩轉大唐。五四式、中正式、九二式重機槍、迫擊炮、蒸汽大船、直升飛機應有盡有!李世民:安之啊,不如咱們?
貞觀三年,大唐進入戰事,各地資源吃緊。唯有平遙縣……載歌載舞、吃穿不愁。甚至隱隱有幾分現代化大都市之景!隨著李世民與長孫無忌深入探究,發現這里的一切與眾不同……富庶的黎民百姓,發達的商業建設……更令人驚訝的是,當地縣令劉少卿,竟然窮困潦倒只食一餐!……平遙縣的一切,震驚整個大唐!